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ludog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3341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八百里秦川行之二:人文初祖黄帝陵

已有 422 次阅读2019-8-20 09:12 |个人分类:游记|系统分类:地理新闻

         离开壶口瀑布,吃饭的路上,我居然看到了下沉式窑洞,也就是地坑院。可惜,还没有来得及拍照,大巴车就飞速驶过,一路上再也没有遇到过其他的地坑院。可能有些事,真的一旦错过,便是永远。

吃饭的地方有几个窑洞,吃饭后赶紧去近距离观察窑洞。原来我疑惑,我们知道,窑洞正是利用黄土土层深厚、直立性强、土质疏松的特点开挖的,但黄土有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窑洞能经受得住夏季的暴雨吗?原来,窑洞一般选择土层特别深厚且向阳的地方开挖,窑洞之上还有深厚的黄土,所以不太惧怕夏季的暴雨。窑洞外面的标语,有那个特定时代的印记。外面还有一个石碾,一头垂头丧气的毛驴,估计这里跟我们那一样,这些本已进入历史,拿出来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吸引游客。走进窑洞,里面的确实感觉比较凉爽。窑洞的优点是节省建筑材料,冬暖夏凉;缺点是无法形成对流风,比较潮湿。

在这里,还看到了壶口斗鼓。壶口斗鼓是陕西陕北地区传统民间传统鼓舞艺术中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涌来万岛排空势,卷作千雷震地声”,既是对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的描写,也是壶口斗鼓的写照。一会儿,他们表演起壶口斗鼓,果然高亢昂扬、威猛刚烈,融舞、武、乐为一体,或许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黄土高原人们乐观奔放、坚韧不拔的性格。

窑洞选择在土层深厚处且向阳处开挖

黄帝陵的起点是轩辕广场。黄帝生活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杰出部落联盟领袖。因为黄帝曾居于轩辕之丘,又号轩辕。黄帝崇尚土色,土色黄,故称“黄帝”。黄帝联合被蚩尤打败的炎帝,在涿鹿与蚩尤展开决战,擒杀蚩尤。从此,炎黄两部落融为一体,成为后来的华夏族主体,故称“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但近年来,许多人主张把蚩尤与炎黄二帝均列为华夏始祖,要还蚩尤应有的历史地位。细想也有道理,部落战争,本就只有胜败,没有对错。且蚩尤不仅为苗族始祖,亦是九黎族领袖,把蚩尤与炎黄二帝共同尊为华夏三祖,或许真的更有利于民族团结。话说轩辕广场以秦岭天然河卵石铺就,共计5000块,寓意中华民族5000年悠久历史。

拾阶而上,两边墙上一幅对联:“四海同钦,问祖寻根黄帝陵;缅怀初祖,同心共筑中国梦”。跨入轩辕庙大门,眼见一株参天古柏,据传树龄4700多年,传说为黄帝亲手种植,上书“黄帝植柏处”。古柏虽树龄奇高,仍苍翠欲滴,郁郁葱葱。

轩辕殿上,有“人文初祖”匾额。殿内,有座亭叫“碑亭”。第一块碑石乃孙中山先生所作祭词:“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特别是那句“世界文明,唯有我先”,至今牢记国人心中,代代传诵。第二块是中正先生亲笔题写的“黄帝陵”三个大字,苍劲有力。而一代伟人撰写的《祭黄帝陵文》,刻于石碑之上,其字龙飞凤舞,乃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国共两党共祭黄帝陵时的祭文。其文曰:“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祭文回顾了黄帝的盖世伟业,指出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号召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在抗日民族阵线的旗帜下,坚决抵抗,“还我河山,卫我国权”。这篇祭文,大气磅礴,堪称中华民族的誓死抗日“出师表”。其后,两党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祭文永载史册。

大殿中,有半浮雕黄帝像。黄帝沉稳站立,步履向东又回首西望,抬臂扬手,冠带简朴。祭祖大殿中有圆孔,取天圆地方之意。黄帝塑像,正襟危坐,不怒自威。

看到那句“祭始祖继宏旨重描九州画卷,仰将来齐鼓桨共创龙裔家园”,自觉心潮澎湃,而那无处不在的功德箱,还有那香火,又让人沉思。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16 22:06 , Processed in 0.07357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