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老师通过视频导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长江,并出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视察长江的图片,引出关心的长江的问题。出示学习目标后,高老师让学生根据导学案的材料和题,限时3分钟完成,然后让学生小组内把问题交流一下。这环节,高老师注意了先自主学习,后交流讨论。然后考查这些问题,主要是长江的概况,上中下游划分,上游和中下游形状,像哪个字母,说出流经的省区,流经的地形区,支流和湖泊等。
下一个环节转入了长江的开发,高老师给学生提供材料,让学生分角色,三个小组依次扮演水利部长、农业部长、交通部长和旅游局长,探究如何从这几个角度开发长江。这个环节,高老师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展示机会,培养了学生选择地图、阅读地图的能力。例如,“水利部长”指图说明这一段“落差大”,高老师问还有没有补充?小组另一位同学提水量,高老师问哪一幅图能说明水量?分析了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后,通过图和视频验证。随后,高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出长江水能资源丰富的分析思路。同样,“交通部长”的航运,也是让学生选择图片,从地形影响的流速、气温影响的有无结冰期、降水量影响的水量等方面,以及沿江城市和人口多等社会经济方面,分析长江为什么航运发达的原因,同样梳理出认知方法,并让学生视频感受黄金水道。本来,教材中的长江开发,主要就是水能和航运,而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所以,高老师还加上对农业的影响,对旅游业的影响,用时虽不很多,但内容更加完整,能让学生的认识更全面。这一个环节较好落实了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
治理环节重点引导学生探究洪涝灾害,教师首先抛出问题:你觉得洪涝灾害最有可能在哪里发生,为什么?然后一步步分析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讨论出治理措施,并用三峡工程拦洪峰的视频验证。这一个环节同样能使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落地。迁移应用环节,高老师给出了中南半岛上的湄公河,让学生分析两个河段如何开发、利用。练习之后,又回到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对长江的指示,照应开头,强调保护、开发,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
我感觉高老师的课教给了学生明确的认知思路和认知方法,从推测、分析到梳理思维过程,到视频或图片验证,非常完整。整堂课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并且小组合作前,都有一个自主学习或独立思考的环节。从促进学生的发展出发,多给学生展示、表达的机会。
韩老师的课创设了一个新颖的情境,水中大熊猫中华鲟,以中华鲟洄游进入长江学习。韩老师开始也是以自主学习的形式学习长江概况,然后以中华鲟的视角,先分析航运,再分析水能开发、洪涝灾害的治理,同样每一个问题都有完整的认知思路梳理,而迁移应用也用的是中南半岛的湄公河开发。
下午,两位老师简单介绍了设计思路后,教科院李维静老师结合着两位老师的课,对初中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指导。李老师指出,核心素养落地,就要落实课程育人,那么老师心中要有课程,有课程的整体框架。这两年要达到什么目标,我这一节课,要如何为总目标服务。尚未公布的修订版课程标准采用主题形式呈现,人地关系仍是核心。所以,学习方法、思维方法要能站在人地关系角度分析。回到河流这个主题,李老师强调了河流水文特征这个抓手,指出概况是为了更好地分析水文特征,所以宜先回顾水文特征有哪些方面,由什么因素决定的,了解了这个,才能谈开发。例如,流量与水能开发、航运价值、灌溉作用的发挥都有关系。李老师还以长江上游为例,谈了如何分析。李老师强调,长江是一个案例,要站在案例式学习的角度,如何学习一条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开发、治理,获得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接着,李老师具体评了一下两位老师的课,充分肯定了优点,同时也强调了几个问题。首先,简单的一问一答式不利于学生深度学习,应当注意问题设置,问题设置好了后,给学生提供的材料,教师要注意管住自己的嘴,不要不放心学生,不断地说啊说,打断学生的思维过程。其次,推测、验证、发散性思维,都要有理有据,培养思维方法和科学态度。第三,PPT一页一页地过,有的学生可能就会看热闹,难以留下什么,应当有板书和笔记,让学生有迹可循,用板书构建思维过程。第四,迁移应用不能照葫芦画瓢,要有新问题、新难度。
我感觉,两位老师的课非常精彩,有许多值得我好好学习的。李老师的讲话,有许多问题正好我也有思考,并且想法很相似。例如,创设情境后,是否需要读一读学习目标?读一下学习目标,在学生的脑子里基本不会留下啥痕迹,反而打断了情境。
听完了两节课,我也在思考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河流的概况应如何进行呢?两位老师都把概况放在第一个环节,但似乎都没有让学生认识到,为什么要学这个概况。其实,我们让学生观察长江流经的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是为了定位,教材中有一个活动,长江上游和中下游和什么生态环境问题,有什么联系,这个活动就让学生填省级行政区。我们完全可以在这里再让学生在填的过程中观察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并且把生态环境问题在省级行政区这个尺度上定位。为什么要观察支流呢?因为长江的航运价值大,一种重要原因是南北向支流和铁路线,使长江辐射范围扩大。支流对水量、水能、洪涝灾害都有影响。为什么要看流经的地形区?因为流经的地形区会影响流速这个水文特征,进而影响到发电、航运和洪涝。为什么要看湖泊?因为湖泊有调蓄洪水的作用,等等。所以,我比较建议分析具体问题的时候,再让学生看。而放在长江概况中,学生或许并不明白,为什么要看这个。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一境到底。情境创设后,真正讲课的时候脱离了情境,这是课堂上常见的问题,本节韩老师的课同样存在,出现了中华鲟后,很长时间没有再提,好像到了洪涝灾害才再次出现。我在想,人家中华鲟本来就是水生的,它会怕洪水吗?如果站在中华鲟的角度,恐怕最怕的是水污染。既然情境安排了中华鲟当主角,完全可以以它的视角看,水污染放在最开始,现在经过治理,水环境如何改善。然后,影响中华鲟的还有船只伤害,这里为什么有这么多船呢?不就引出航运这个问题了吗?下一个困惑是大坝阻碍了产卵,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大坝,水能开发问题就出来了,是吧。我想,“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含义是不要开发吗?显然并不是不开发,我们能不开发水能吗?能不搞航运吗?当然不能,只是,在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例如,水能开发中建大坝,能不能给鱼类留下洄游通道?第三个问题是关于生成资源。韩老师领学生分析洪涝灾害的时候,有学生回答,没有支流分担洪水。韩老师说,支流不能分担洪水,其实还可以接着问,支流不能分担,但有能分担洪水的啊,是谁呢?学生能不能想到湖泊?不确定,但可以引出来湖泊的不当开发,加剧的洪水。至于蓄洪区、分洪区,学生不易理解,不提也罢。第四个问题是问题设置。问题设置一要注意要有明确的指向性,例如,“横断山脉是什么?”“横断山脉有什么地理意义?巫山有什么地理意义?”这类问题都属于指向性不明,让学生回答什么呢?我倒是建议直接问哪些重要分界线经过横断山脉,经过巫山。二是问题设置学生要有背景知识。例如,“长江中游和下游谁洪涝灾害更严重?”中游和下游哪儿洪涝更严重,一般不需要区分,如果要区分,那就要提供荆江河段特点这样的背景知识。三是追问要合理。恰当的追问,有利于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但有的追问不是很必要。例如,上游应该植树造林,应当保护天然林,老师问偏要放牧,偏不这么做怎么办。我想,这个追问实际上已经不是地理问题了,成了法制问题了。第五个问题是要准确理解人地协调观。人地协调观肯定要注意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但人类并不是被动适应,而是有主观能动性。例如,单纯从地形角度考虑,长江中下游航运价值高,但上游就不能航运了吗?显著不是,那么,这一段航运有什么问题?我们又是如何解决的?教材提到了川江段“滩多流急”,这就是问题,怎么解决呢?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显著改善了航道,尊重自然规律基础上,发挥人的作用,我想,这也是人地协调观的一部分。
(自主完成导学案的这些问题设置,给出了明确的方向,如按流向。但有些可以结合水文特征的分析,如第4题,还有第2题后半部分)
(角色扮演的活动安排很出色,是本节课一大亮点)
(学生分析河流的航运价值)
(养殖、灌溉、旅游等内容,耗时不多,但人类利用河流显得更加完整)
(梳理本节课的认知思路)
(分析、梳理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安排了中华鲟当主角,可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2-22 19:33 , Processed in 0.05821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