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2|||
大三下学期收获满满。这学期最大的收获就是荣幸的有了“软件大师”梁兴连这位老师,教我们学会了各种软件运用,绘声绘影、flash、PS、Camtasia Studio、PPT等办公软件,让我们的教师技能进一步得到提高。
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自己第一次做微课的经历,最开始是听到梁老师说过几周之后我们学校要举办一个微课大赛,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要是能得到名次的话,期末成绩会多加分的。听到期末成绩加分时就象打了鸡血,和同寝室同学相视一眼,明白彼此眼里的意思,都在心里默默的说一定要参加这次比赛。想来自己从一开始就认真的学习这一板块内容,参赛一定没问题(太自信)。
参赛相关文件出来后,我们就开始着手准备微课。在未准备之前,觉得制作微课是件十分简单的事情,只需要做个PPT,录个屏,再剪下视频就可以了,真正到准备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想得是多简单,虽然大致过程如自己所想,但制作过程却在意料之外。
在准备讲哪节内容时,纠结了很长时间。因为微课要体现“微”字,时间最好是不超过十分钟,而参赛文件更是要求五分钟为佳,五分钟就要把一个知识点讲解完,对个人的能力要求更是高,言语间要简练;PPT也不能超过10页,以五六页为佳,选了好几个内容最终确定了《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这节内容。
内容确定下来后就开始做PPT,将要讲解得内容放上去之后,发现自己的页数太多,超过了十页,内容太丰富了,就只得在每一页PPT上纠结,到底删除哪张内容比较合适,删除了不会影响后面的授课内容,但又觉得每一页都十分重要,不可切割。因此只得求助于度娘,看看其他高手是怎么做到缩减成10分钟内的,观看n个视频之后最终确定了自己的讲课内容。在做PPT时还没听过范老师传授做PPT得经验,听了范老师的课之后对PPT又进行了一次完善,修改动画,完善切换,版面修改,背景更换等等。
将要讲授的内容在心里排练几遍之后,觉得自己可以录课了,就试着开始录课。本来以为自己已经排练了这么遍,录课应该是一次通过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最终结果却是我和录屏互相伤害。录课花了整个晚上,感觉自己的喉咙都快冒烟了,直到声音说的嘶哑(录出来的声音寝室同学都说听着这声音都不是自己的),才把课录好。挑选的几个视频通过剪辑,能做个完整的视频才放过自己,停止了录课。
最后就是剪辑视频。剪辑视频时都是零点几秒,一点一点的剪辑,花了两三个小时才把视频剪好,因为录视频时出现了很多问题,得一点一点去掉这些瑕疵,才算完工。
有了这次的微课制作经历,才知道制作微课的过程真是太累人。在以后的微课制作过程中,前期准备工作一定要做足之后才录课,不然累的都是自己,得不偿失。
在做微课时要注意几点:选题适当,可以将原来的一个知识点分解成几个知识点来讲,把每个知识点讲细,分成几节微课;简洁的PPT,最好的设计即是看不出有设计;教案的准备或者说课稿的准备,这一步真的超重要,教案做好后,能为录课节省不少时间,吸取我血淋淋的教训;录课时声音保持跌宕起伏,不要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声调,让人失去听课的兴趣;剪辑视频时一定要一点一点的剪,剪仔细点,听者也是一种享受。看似简单的工作却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准备充分才能游刃有余。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2-3 06:03 , Processed in 0.06026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