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2645425916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3378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外力作用》教学设计

已有 1216 次阅读2016-1-22 15:05 |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教学内容设计选自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中第二部分“外力作用”的内容。通过前三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地球的圈层结构,熟悉了地球的大气圈和水圈。这一章的内容是对前几章内容的进一步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大气和水是营造地表形态的的主要外力。对于学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具有重要的联系,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章节内容中,地表形态的营造力量这一节内容是学习山地的形成以及河流地貌的发育的基础知识。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强、感性思维活跃、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此本次课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在本次课前学生已经对大气中的圈层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在初中学习了一定的地形的内容,但是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较差,为此通过视频、实验演示等方法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以便于学生的学习掌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外力作用的概念、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表现方式。

  2)理解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学会应用典型地貌景观图,分析判断典型地貌景观形成变化的外力因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视屏和实验演示方法,理解外力作用表现方式的概念以及关系;通过地貌景观图,学会分析判读典型地貌景观形态形成变化的外力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外力作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景观,培养学生树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发展的世界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实验演示探究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促使学生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动机。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①理解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的概念

②运用典型地貌景观图片,分析典型地貌景观形成的外力因素

    难点:运用典型地貌景观图片,分析典型地貌景观形成的外力因素

五、教学方法

教法:实验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讲解法等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读图分析学习法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细沙、水、塑料瓶、木板块、岩石标本、彩色卡纸1张等

七、教学过程(共12分钟)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时间:1分钟

通过PPT演示西北旅游路线景观图,并提问:姿态万千的地貌景观是大自然的什么因素雕刻形成的呢?

 

 欣赏图片

运用景观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

 


自主学习

时间:2分钟

1.阅读课本P70第三段文字,并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外力作用?

2)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表现方式主要有哪些呢?

【承接】这些塑造地表形态的表现方式具有什么特点呢?他们以怎样的方式塑造着地表形态呢? 我们一起来探究学习。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探究,理解重点

时间:6分钟

【提问】(展示岩石风化图片),什么原因使坚硬的岩石变得支离破碎呢?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岩石风化的实验演示视频,回答以下问题:

1)岩石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提示:从温度的角度思考)

2)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岩石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教师小结】这就是类似于我们自然界的物理风化作用,但是在自然界中由于大气和生物的作用还存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比如花岗岩的球状风化(展示岩石被树木劈开的景观图)

【承接】:同学们,其他3种外力作用方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现在老师演示一个实验,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演示实验】在木板快上平铺一些颗粒大小不均的沙石,用水流带动沙石运动,观察水流对沙石的作用。

【提问】

1)细沙粒流动的过程叫什么呢?

2)沙粒为什么会停下来呢?

3)细沙粒堆积在什么地方呢?形成的地貌类型是什么?

4)观察沙粒堆积的位置与其颗粒大小的顺序。

5)原地残留的沙粒形成的地貌类型是什么?

【教师小结】水把细沙冲了下来,还把它带到了下来,随着水流速度的减缓,最后在木板的另一端,水和沙子都停了下来。这就是外力作用的其他3种表现形式,即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

 

 

 

学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学生观察实验后,小组讨论,交流观点,回答问题

 

 

 

 

 

 

  

 

 

   通过形象直观的视频和景观图片,化抽象为具体,便于学生把握理解重点内容。

 

 

 

培养学生探究观察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增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分析能力

 

 

 

 

 

 

  

 

 

 

学以致用

时间:2分钟

【承接】学习了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我们回到课前提出的问题

【展示图片】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地貌景观、风力堆积地貌景观、风蚀柱景观。

【提问】这些地貌景观形成的外力因素是什么?并推测一下他们的形成过程。

【教师小结】结合上节的课学习我们知道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而外力作用则使地表趋于平缓,内外力之间相互作用塑造着地表形态。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时间:1分钟

课后请同学们回去收集我国东部沿海、青藏高原地区地貌景观图,并尝试分析他们形成的原因。

    学生自主配合老师完成作业

    巩固课堂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知识。









































ps:12分钟模拟授课教学设计,有参考其他老师的构想,也有其他老师提供的建议,谢谢各位老师!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18:30 , Processed in 0.06387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