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singer4ys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3397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案例教学方法在《农业》这一节的运用及反思

热度 1已有 1556 次阅读2016-12-5 13:43 |个人分类:教学反思|系统分类:地理学科| 教学方法, 农业

    案例教学方法在八年级上册《农业》这一节的运用及反思

                 吕珊  2016年11月22日

   此节课的大体脉络是借鉴于江苏省卢燕老师的脉络,所以最终结果呈现出来的效果好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借鉴。很多老师的评课过程中都有提到此节课案例教学法的运用突破了因地制宜要素这一难点,的确灌口的案例和平和琯溪蜜柚的案例都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这两个案例和最后的新农人PK是此节课的亮点,但是案例的处理由于自己的能力限制,还不太成熟。以下详细的叙述我对此节课的反思。

一、如何选取案例,并整合教材

 我大学教学实习的时候,和师傅赵老师第一次探讨一节好课是怎么样的,师傅告诉我一定得有一根主线,就像讲故事的线索,主线清晰,学生也不会感觉到知识的繁杂。所以为了找到这样的一根主线,独独依靠教材是不够的。恰巧在网络听优质课的时候卢燕老师在南京师大附中的那节课关于的褚橙案例和东山镇的案例给了我灵感,卢燕老师的课以褚橙和褚时健这样的新农人为双主线。那段时间正好常在办公室吃柚子,然後学生说柚子是他们老家产的,不查不知道,然来自己吃的琯溪蜜柚是那么的有来头。所以就有了整节课以琯溪蜜柚为主线来呈现的这节课。主线有了,怎么来填充内容,让整节课更加自然,且还能不脱离教材太远,又是一个问题了。所以我所提供的材料得基本契合教材中农业发展因地制宜和科技兴农这两大版块的内容,所以在材料的选取的时候注意了这些方面。在灌口这个案例时,体现了课本中因地制宜和新型农业,在平和蜜柚这个案例的时候也体现的是因地制宜和课本的科技兴农的三个细节。所以这个是我比较满意的一个方面,但是差强人意是自己技术和懒使得部分内容的呈现不够完美,比如灌口的图的给出,本来想提供三维的实景地图,但是苦于没有数据和arcgis的软件没有,所以用卫星地图。为了弥补立体地图的缺陷就补充了文字材料,所以这个方面的呈现还是有所遗憾的。还有一个就是微课在平和蜜柚的案例来看,微课的选材挺好,但是由于自己的声音的语音语调过于单调,所以可以运用学生的资源来让学生参与到录音中,可能更好。

所以在人文地理模块中案例与教材的整合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值得去思考如如何将生活中身边的案例整合到课程中,以使得落实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学习身边地理的理念。那如何去选取这样的案例呢,这次灌口的案例让我知道真的可以多走出去,你所见所闻可能就成为你的灵感,还有和学生以及和别人的聊天中找到素材,所以感知力对于一个教师来说真的很重要,地理老师更是如此。

二、我该怎么去讲述一个故事

   柏拉图说:“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就像白岩松说的那般,传播,归根到底,就是给别人讲一个好故事。于教师来说,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兴趣的启发者,启发学生会学,爱学。所以于我们老师来说更要学会讲一个好故事。白岩松在他《白说》一书中说到讲一个好的故事要是当下距离最近的距离、逻辑要站在受众的角度思考,细节要直指人心,语言要注意节奏。其实像新闻工作者是那样,我们老师上课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如此么?我们的案例和故事的取材要选取当下的,学生能接受且喜爱的,而且细节的提问能启发学生思维的,语言的表达能贴近学生的认知的?这样看来我关于平和柚子的故事讲得咋样呢,从选材和逻辑问题还是较好的,但是在细节和语言的节奏性方面都还达不到差强人意的效果。所以这方面还得考虑到还不太周到,活动的设计更要注重细节,怎么启发学生的。问题的提出怎么更好的启发学生。所以我还不是一个非常好的说故事的人,得继续努力,成为一个会讲故事的老师

 

上完这次课,心中有些释然。但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真的感谢青年教师工作坊,更加感谢师傅陈聪颖老师的耐心悉心指导和引导,以及李钢老师的指点,内心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只有不断的鞭策自己不断前进。

                    

 

               2016年12月5日于厦禾六中

                        吕珊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叶片水滴 2016-12-5 20:06
主线清晰,故事流畅的一节课必然是堂好课,对于设计者来说,设计过程和语言组织是其中的关键,需要很多思考和准备资料的过程,加油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1-23 04:00 , Processed in 0.06101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