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甘肃省会宁县第二中学 强发泉
【教学教材】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1课时 )。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标分析 课标中“分析” 对学生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既让学生能根据实际对症下药地找出农业分布的原因;“举例说明”是让学生能对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有所掌握;“结合实例”说明,是对学生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的考察,举一反三能力的考验,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讲述了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后,针对世界上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进行具体的分析,是前面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故本节课从“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图引出水稻生长的习性,使学生掌握气候、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
季风水田农业又称水稻种植业,在世界粮食生产中,亚洲水稻占有重要地位,且我国南部有广大的水稻种植区,能直接反映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所以教材在几种农业地域类型中优先讲述季风水田农业。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其他农业地域类型的学习夯实了案例分析的方法,有承前启后之作用。
【学情分析】
通过对“农业区位的选择”的学习,学生已掌握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提取、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但由于其阅历浅、知识面窄,加之笔者所教单位地处西北,学生对水稻种植毫无生活经验可谈,教学过程中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借助现代教学工具,将陌生的生产活动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场景,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季风水田农业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及特点;能运用已学的知识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
过程与方法 读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于分布”图,分析气候、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分析季风水田农业特点之间的因果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世界和我国粮食问题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分析亚洲水稻生产商品率低的原因,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特点之间的因果关系。
【教法、学法】
教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式教学。
学法 区域分析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
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划分学生学习小组。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欣赏一段歌曲、观看一组图片.(多媒体播放歌曲《我的祖国》(歌曲略),之后解说歌曲的相关背景。)
设问:歌曲中所描述的是我国的哪条大河?大河两岸稻花飘香是哪种农业地域类型的景观?这种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区位条件是什么呢?它又有什么特点呢?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歌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同时为下文的开展做了铺垫。
[学习新课]师:多媒体展示一组季风水田农业图片(图略)。
板书:季风水田农业
生:观看相关图片。
设计意图: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东西南北的自然差异显著,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农业类型,笔者所在县区地处西北,此处没有水稻种植,通过图片的展示,使学生直观地感受一下季风水田农业景观,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指导学生读教材第47页第一段内容,并用多媒体展示季风水田农业在亚洲的分布图(图略)。
设问: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分布区?主要作物类型?
生:阅读教材内容,并分组讨论相关问题。
承转: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于亚洲季风区(东亚的温带和亚热带季风区、东南亚的热带季风区和热带雨林区、南亚的热带季风区),作物以水稻为主,又称水稻种植业。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一些季风水田农业的相关知识,同时又回答了导入时的相关问题,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师:多媒体补充展示“水稻生产需要什么条件”。内容如下:
(水稻是好暖喜湿作物,在生长期内要求有较高的气温。水稻又是需水量很大的作物,生长期内需求降水量在750毫米以上,总需水量相当于旱粮的2-4倍 。水稻种植要求田地平整,排灌方便 。水稻种植的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生:阅读补充材料,大家总结相关内容,教师补充、点评。
承转:水稻种植业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平坦的地形;丰富的劳动力。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材料的增加,有利于学生掌握水稻种植条件,为接下来学生自主学习做了铺垫。
[自主探究]组织学生观察教材第47页“图3.11亚洲地形分布、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亚洲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形、人口密度和气候的关系,教师点评。
承转: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平坦;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气候以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课堂活动] 多媒体展示“世界主要作物单产图”、“南方人就餐图”等图(图略),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归纳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并总结完成表1的相关内容。
表1
季风水田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
|
自然 因素 |
气候: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雨热同期,水热充足 |
地形:地处冲击平原、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
|
社会 经济 因素
|
历史:悠久 |
劳动力:丰富 |
|
单位面积产量:高 |
|
食物偏好:以稻米为主食 |
板书:区位
设问:作为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季风水田农业,又有那些特点,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有没有改进措施呢?
[合作探究]组织学生阅读教材48页“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内容,小组内合作、探究完成表2的相关内容。
表2
特点 |
原因 |
发展措施 |
小农经营 |
以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少 |
集约经营 |
单产高,商品率低 |
精耕细作,生产规模小,生产量不大 |
控制人口数量 |
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低 |
田地规模小,劳动力丰富农业生产凭借传统经验 |
加快机械化发展 加大科技投入 |
水利工程量大 |
水稻种植需水量大,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
大量投资、兴建水利 |
板书:特点
师:多媒体展示“中国水稻产区分布略图”(图略),
设问:从自然和社会条件等方面解释我国水稻产区形成的原因?并探讨导入时的问题。
板书:中国
生:小组合作、探究,并以组为单位展示结论,教师进行点评、补充。
(自然条件方面: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气温高,降水丰富,雨热同季,灌溉水源充足,利于水稻生长。社会条件方面: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人们形成了喜食稻米的饮食习惯;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单产水平高。)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掌握了我国水稻种植情况,同时,通过回顾导入使学生了解了与地理相关的知识,促进文学素养的提升,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
真题演练:泰国大米连续6年稳居世界销量第一,由此赢得“世界米仓”的桂冠。泰国水稻种植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自然:平原面积广,土壤肥沃;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社会:经济:农业劳动力充足)
设计意图:本题以泰国大米出口为切入,考查了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思考问题可以等同于教学总结功能,把本节教学的重难点融入到一个思考问题中,促进学生融会贯通的运用本节所有重点知识去解决该问题,一举两得。
[课外评价]完成教材第48页“活动”。
【板书设计】
SHAPE \* MERGEFORMAT
季 风 水 田 农 业 区 位 特
点 中 国
设计意图:本板书的设计,既体现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也反映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知识用之于生活的课标要求,同时渗透到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2-23 05:13 , Processed in 0.06981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