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基本能填对,我再问:“我们现在只是知道了他们相对的新老关系,那他们具体出现的地质年代呢?同学们是不是要横向比较,对照以下年代,请同学们在右边填出具体的年代。”通过观察同学们填的,有的填寒武纪,侏罗纪,第四纪;有的填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没人填具体的时间,例如5.41亿年,2.52亿年,6600万年。 所以我就拿出自己提前做好的图,让学生对时间信息进行添加
让学生按照我的图像对时间进行修改时,我突然又意识到我这样归纳,是不是有些问题,例如三叶虫在寒武纪和志留纪都比较繁盛,有学生写寒武纪的也对啊,但是之后出现天敌克它,它也苟到了古生代二叠纪末期,整个古生代是有的。该怎么去和学生解释,当时在课堂上真不知所措,所以就让学生去看故事了。我让学生像看故事一样去读16页到19页的内容,能看到比地质年代表更细节的信息,然后再把它们归纳在上面的这个图表中。8分钟以后,我让学生跟我一起来完善,最后形成图表如下:
然后,我问:“这些内容大家能记住吗? 学生回答:"不能。”我说:“那我们亲自动手来制作关于地球历史的卡片吧,这个卡片分正面和背面,内容是不一样的。请大家按照要求行动起来吧!”(此卡片灵感来自于周光明老师的建议,周老师说:“新教材、地图册,图像资源很丰富的。设计一个地质年代表格让学生填写,完了之后迁移运用一下,可能很带劲呢。不同地质年代的复原景观图,搞他几组,学生排排序呢?有条件彩色打印,抽签,每次随机抽3张,反复来几组。”)
因为下课了,所以学生第五张新生代没有画完,所以让他们下去自己依据前面的方法绘制后面的,等两天后,来上课时,问他们有没有画第五张,统一结果是没有。让他们翻书,在我的引导下画了第五张。然后我问他们,我让他们制作卡片的目的是什么呢?他们很多人都说,好玩儿。也有人说,了解地球过去的事情。于是我们有了以下对话:
我:“回到我开始问你们
的问题,你知道地球46亿年的年龄,他过去发生了什么事吗?”
生: “恐龙。”
我:“你们没学这一节之前,就知道恐龙吧。那学完了,你们的认知有什么变化?”
生1:“还知道三叶虫了。”
生2:“还知道地质年代表了。”
我:“那你来说说你通过这个地质年表,你看出什么了。”
生2:“呃.....(停顿了一会)这上面有时间顺序,最左边是化石。有三叶虫,恐龙,猛犸象。”
我:“还有什么信息?”
生2:“呃.......没有了。”
我:“咱们之前花了两节课时间来学习地球的历史,其意义何在?是从地理的角度去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啊。那是如何体现的?就是从时间有序的去认知地球的历史,不仅知道过去有恐龙,三叶虫,还得知道他们的先后顺序。不仅要知道他们的先后顺序,还要知道他们大概所处的年代,你学了地理,要比不学地理的多知道这些啊!但是你们知道了他们所处的年代,你们记得住吗?”
生:“记不住。”
我:“那就是我让你制作卡片的用意了。请看——”
给出上面两个问题,我就再对他们说:“下去自己通过卡片反复训练吧,同桌之间可以相互问,看到正面的图案,能不能联想到背后的时间信息!”
我的反思:与第一次相比,这次课,自己对教材的内容更熟练了。对于地球地质年代表后面的地球历史的演化过程,我没有再列表去讲了,因为上次列表,我照着PPT给大家梳理,让大家写笔记,该科结束后,我自己其实也不熟,记不住列表里的信息。而这次,我自己强化了对三个具体时间节点的认识:5.14亿年,2.52亿年,6600万年。第一次对地质年代的认识还不太清晰,因为当时的备课重点放在了化石和地层上。而第二次,主要在想如何解读地质年代表:既要纵向看地质时间的相对时间顺序,还要横向比较,例如不仅知道中生代有恐龙,还得知道同一时代,还有哪些地质事件。
但是这一节的内容,我不是以问题情境方式呈现,通过口头提问,有些零碎,希望下次再上这节课时能是以问题情境的方式呈现。还有课堂上关于学生出现的几次疑惑,因为自己也迷惑,所以没有去正面回答。
后续:当我把教学和反思发出来后,收到各位老师的建议,真的十分感谢,也让我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哪里。
第一次改进:在汤老师引导下,把自己的之前的课堂记录归纳成了思维导图,当然在画的时候,部分教学过程有调整。
回想之前的讨论,本节的重心应该在于推理,以今证古,我自己却没有领悟到。后来汤老师再点拨,卡片的正面代表空间信息,背面是时间信息,我理解的是在不同的地质年代 ,当时的空间有不同繁盛的 生物种类。当我画完了思维导图,我仍没有开窍。后来再听了各位老师对《地球的历史》这一节的讨论,终于明白我的教学重心落错了。让学生学会利用古生物化石去推测古地理环境才是重心,这样也能同高考接轨。
如果下一次再教学,我可能会采取以下思路:确定一个主题,寻找恐龙化石。再出示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图片,让学生阅读教材后判断恐龙化石可能在哪种岩石中找到,依据?引出地层。然而沉积岩和地层常见,恐龙化石不常见,为什么?在什么样的地层中才能增加挖到恐龙化石的概率?地层的上下顺序蕴含着时间秩序,恐龙化石也蕴含着时间信息,它代表着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这些时间信息是什么呢?再引入地质年代表,引导学生读图后,再问,中生代为什么恐龙繁盛?这样的地球霸主为什么会灭绝,打算利用影视片段让学生观看,影视还原了恐龙时代,让学生观察那个时代的地理环境特征,为什么影视剧这样还原当时的场景?一方面学生可以推理,恐龙大型动物,食量惊人,那当时的食物来源?借此推理当时的气候?另一方面老师可以引出C-14测年法,科学验证。然后开展"古生物卡片制作”,参考教材16-19页内容,以恐龙为例,正面画恐龙以及其所处的地理环境,茂密的森林等,背面的信息改成 年代:中生代(时间信息); 类别: 爬行动物 ; 地理环境:气候暖湿的陆地;灭绝原因:.....(地理环境变迁引起);然后古生代和新生代让学生自己发挥。
暂时想到这么多,可能也有不恰当之处,以后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