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fk085420131102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3432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关于有趣课堂的实践

热度 3已有 894 次阅读2016-3-14 19:31 |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教学感悟

        内容摘要泰戈尔说教育是向人传达生命的气息。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观点来开发课程资源,着力建构开放和谐、鲜活灵动的地理教学,有助于依靠教师的教学机智,巧妙利用生成性资源增强教学的活力,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热情,降低教学难点的难度,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地理教学充满理趣和情趣。本文从笔者对动态教学资源的开发让自己地理教学灵动而鲜活的尝试中,浅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      动态        课程资源开发           地理教学

一、开发动态课程资源,让地理教学在动态变化中,鲜活而灵动。

   (一)课的引入,要引人入胜。

    1.1善于利用即时生成的现场开发课程资源,灵活导入新课。

      教学中随时出现的现象都可能是和教学活动气息相关的,只要善于发现,它就能让课堂闪亮灵动的智慧。如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时,教室忽然飞来一只蜜蜂,学生追打、躲避乱成一团,我突然想到“蝴蝶效应”,随之心中窃喜以“蝴蝶效应”引入,课堂顿时安静下来。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时,由早上学生在操场上见到的彩虹引入,总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注意,在课伊始开个好头。

   1.2关注时事,善用新闻素材,让课堂充满时代感。

     讲环境人口容量时以新闻“贵州茅台镇将迁万余居民以保护茅台酿造环境”(贵州省组织的专家组在茅台镇考察后认为,这座千年酒镇已严重超过合理环境承载力,仁怀市委书记称,由于密集的人口可能影响国酒茅台生产所依赖的生态环境,为保护其"难以复制的生态小环境",今年,贵州在赤水河上游的茅台镇,投巨资将数万居民陆续迁离,为茅台酒生产腾出环境容量。”引入。在给高二讲“3S技术在区域研究中的应用”一节时,每年都在高一和大一新生的开学季,我把“美国国防部发现每年的九月份到十月之间,在中国的各大中城市会出现几十万神秘的部队,但一个月后他们又消失了,这甚至引起了美国政府的恐慌。你们知道这些神秘的部队来自哪里?美国是用什么手段获悉中国的情报呢”引入,点燃学生的热情。

   (二)巧用生活案例,拉进难点重点知识和生活的联系,降低难度。

     地理课的教学内容,本身生活性很强,但地理概念和原理却很抽象,学生直接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只有理论结合实际,学生才能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地理原理。因此,恰当地联系实际,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是提高地理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因此,我在选取材料时,从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出发,选取典型性、时代性强的材料以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促使其去思考问题,提高课堂效率。如在讲“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一节中“城市功能的变化”这个难点时把“深圳康佳的老厂址将从华强北搬出去,卖了650亿”, “ 北京的798艺术天堂:北京朝阳区的大山子,有个叫798的旧工厂区。在荒废多年后,由于租金廉宜,被艺术家们选中而相续搬进来设立画室。几年间,形成了一股潮流,将这旧厂区变成一个前卫的文化艺术社区。画廊、艺术中心、画家工作室、美术书店、杂志社、服饰店、咖啡馆、特色餐厅等林立,为这古旧的厂房建筑注入新的生命,现在与北京的三里屯一样都备受游客青睐。”引入,让学生探究康佳老厂址未来的的可能功能和798艺术工场原来的功能及其原因;讲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时,为了说清“水资源的品质决定着经济效益和规模”这个难点,我把“朝鲜矿泉水出现在青岛超市货架上,而且价格不菲”引入,让学生研究朝鲜是发展中国家却能出口矿泉水到中国(相对发达)的原因(经济虽不发达,但环境好,水质好;离中国近)。在讲“产业转移”一节内容时,我把“河北明确保定将承接北京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河北省将打造京津保三角核心区,做大保定城市规模,以保定、廊坊为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和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与京津形成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区。把首都周边的一批县(市)建设成规模适度、特色鲜明、设施完善、生态宜居的卫星城市,构筑层次分明、梯度顺序、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区域城镇布局结构。这个案例引入,让学生探究“北京把部分事业单位迁到河北,北京的推力因素是什么?河北的拉力因素呢。讲“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出路”以“美国底特律破产”的案例引入,讲“房地产的区位因素”时,把“蕴藏在房地产业中的地理知识”纳入其中,让地理教学有源源不断的生命活水,从生活相关的体验出发,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巧用小智慧,让动态生成更有效

    3.1 有效引导,从学生那里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开发课堂瞬间的生成性资源。

    “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哲学家叔本华的话说出了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我在承载“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的探究案中非常重视学生个性化思维表达的培养,在探究案的展示点评环节充分尊重学生,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参与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注意倾听别人的见解,把不懂的地方向组内成员或老师请教。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要求学生尽可能的去先说、先交流、先表达,在和同组的合作中完善自己的想法和见解,鼓励每个学生把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与他人分享,提高学生“内化镌刻于知识之中”的认识发现能力。这是最易促进课堂精彩生成的时刻, 尽可能在“先让学生开口”中找准生成的起点;在“巧用学生的话”中由此及彼达成生成;在“妙用学生的错”中因势利导生成;在“善用学生的问”中顺势延伸生成;在“活用学生的题”中趁热打铁精讲点拨升华生成。如学习“洋流对人类的影响——形成了渔场”时,在引导学生探究世界四大渔场的成因时,突然一个声音喊道:“老师,纽芬兰渔场已经消失了。”一种意外的惊喜让我在学生间寻找,我知道这是不久前《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报道的事,我窃喜有这样走在时代前沿的地理爱好者。随机我让该学生讲解纽芬兰渔场消失的原因:人类的过度捕捞,让书本上的知识在学生的智慧和广阔视野中有了更深的教育意义(对学生进行深刻的环境教育)。优势学生的生成性资源,更多的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很好的分享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智慧,拓展了他人的视野,提升他人的素养,也让自己能因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得到愉快的生命体验。

    3.2抓住教育的契机,让课堂几个瞬间大放异彩。

     课堂上要对学生的发问条件好好把握。首先要抓住学生预习中的困惑和不明白有疑问的时刻。其次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由于思维的差异产生不同的见解最容易争论的时刻,最容易提出挑战性问题,要珍视。再次学生对有些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思维受阻时,理解有障碍处,应关注。最后学生错误处更能代表大多数人学习新知存在的盲点和困惑,最易引起足够重视。我常常说“你们学习中暴露的错误代表了大多数的人的问题,你们思维的奇思妙想处却代表了你们个人的智慧和风采, 所以不要怕出错。”错误是学生思维盲点的真实反映,也是知识构建中遇到的障碍点,可以在知识的重点处、新旧知识的衔接处、问题的卡壳处、练习错误疑难处,讨论交流中,实践操作中,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性资源的最直接表现,更是财富,我们要重新审视其价值,对其做出新的思考和探索,利用自己的智慧开发和利用好这种资源,把它作为让学生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增长才干和智慧的平台,在辨错,纠错,改错中订正学生的思维误区, 甚至在平时教学中往届学生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故意设置障碍,混淆概念,精心布置错误,引导学生去探究。出错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的生成才是最活的,学生的思想才能涌动最有价值的信息。这个时刻,我们可以是体现价值引导的伺“机”而动,顺应学情的随“机”应变,放大生成的借“机”施教,顺势而为。如鲁尔的钢铁工业是动力指向性的,我故意说成是原料指向性,宝钢的区位是市场指向性,但是是临海型是其本质。再如在讲《流域的开发中》,关于田纳西流域的降水我说成和我国的长江流域是一样的,是夏秋雨型,河流的汛期是夏天,是冰川融雪水补给。学生很快发现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田纳西河是冬末春初多,从而生成了新的疑惑:同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为什么差异这么大?接着引出了新的探究课题:田纳西流域的降水是来自北冰洋?五大湖?墨西哥湾?补给方式是冰川还是大气降水?让这节课最关键的节点知识浮出水面。

    3.3、根据班情学情做出变通,实施个性化教学

     课堂教学应该是不断思考、不断变化的完善改进过程,是师生共同创新展示自己个性的过程,而不是课前设计的简单展示过程。地理老师在高一时通常一个人至少教六个以上的班级,高二地理也会有文理科的差异,我校还有火箭班、重点班、临界班、特长班、普通班的差异。我经常告诉自己,一节课对于你而言,也许上了很多遍,但对于学生永远是第一次,尽量一个教案用不同模式来上,在不同的班级根据班情和学情尝试不同的方法,一个班上完一节课后,做出反思,重新修订、更改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让我的同一节课因班因学生有了不版本的诠释。让我上起来每节课都新鲜,让大多数班级有了教学难易很适度的学习感悟。

   3.4对动态生成要有敏锐的感知力,并能对其进行快速正确的取舍。

    上课前虽有的教学设计,但学生是一个个活的生命体,他们不断变化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判断、辩识其价值,思考是否能将其融入教学过程,并进行重组,做出决策,让自己成为课堂信息的重组者,把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问题纳入教学过程,使之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以及教学的亮点,对价值不大的信息和问题,及时的去除,使课堂教学回到有效的预设上保证教学方向的正确性,以智启智,抓住契机,巧妙地利用生成性资源。

二、 注入“今天”法,让地理课堂鲜活而跳动时代的脉搏。

     无论多么新的教材,都有其时间的局限性,本来是“今天”的内容,由于时间的变化可能我们教这个知识的时候已经out了,所以我们教师要紧跟时代的脚步,关注最新的信息,教学时及时增补许多新的属于“今天”的内容尤为重要。如学习“宇宙中的地球”时“冥王星被剔除九大行星之外”的新闻一出台,我就意识到今天要把这个新闻告诉学生。这是教师对职业的一种责任,也是教师智慧的一种体现。当天上课就把“九大行星变成八大行星”事实引入课堂,而且还和学生一起做了为什么被剔除的研究,学生在感悟中深深知道了为什么他被剥夺了大行星的权利,牢记了八大行星的内涵。更新学生旧有的知识,让最新的科研成果被学生所接触,保证了学生储备知识的正确性。在讲“洋流对生物资源的影响”时,要增加纽芬兰渔场已经消失;学习区域地理《海南岛》时,要补充——海南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岛的梦想;学习《南极洲和北冰洋》时,可讲《因纽特人今昔》;在讲《亚马孙雨林的破坏》时,把“亚马孙热带雨林土著居民族长也会internet,在互联网上呼吁全球人类保护雨林”的管理模式。注入“今天”法使许多新鲜的内容融进了地理教材,增添了教材的生机活力,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怀。使用这种方法时,首先要严密的取真实的事件和材料,使之密切联系教材,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其次是内容“要适量,注入时间要适时”。“全球变暖”“火山喷发”这些自然灾害以前我们只强调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灾难。但现在我在讲其过时也很重视对其功的表达。如火山喷发降低全球变暖的危害,会带来很多肥沃的土壤,甚至会涌现出新的陆地,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和地热资源。

三、巧借学科间的联系,让地理原理、概念深入浅出。

    巧用语文成语,让抽象概念形象化:在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我布置的作业是“说说那些成语、谚语,方言中蕴藏着地质作用,并解释其和地质作用的联系”,学生写出了“泾渭分明、山崩地裂、水滴石穿、千沟万壑、一马平川、沧海桑田、海枯石烂、冰岛的“冰火两重天”的资源特点。”等成语,让作业妙趣横生,教师爱看,学生爱写,调动学生内心的热爱。巧用物理知识讲清地球自转、公转的的角速度、线速度的递变规律,在“大气运动”一章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理清高低气压和温度间的关系,等压面弯曲的“高高低低”原理;利用化学知识,阐释溶蚀作用和地质大循环。利用生物知识解释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入侵的危害,赤潮现象等。利用政治学中的哲学原理,讲清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和差异性特征、利用政治上的经济概念来讲清工业结构、产业结构、农业结构、经济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结构等概念之间的差异。

 结束语: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有无限可能,只要我们有一颗热爱的心,不断琢磨,及时尝试和总结,不断改进,就能让自己的教学不断涌动智慧,充满灵性。

[1]陈顺富.追求动态生成的地理课堂教学[J]. 地理教学,2008(3).

[2]袁玉珍.捕捉课堂生成资源 珍惜学生心灵体验[J].地理教学2008(2).

[3]《教育研究》。2008年第2期,中央教学科学研究出版社。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与风同行 2016-3-15 07:52
生活中的例子贴近学生。
回复 li志娟 2016-3-15 09:44
很多生活例子……积累丰富!
回复 叶片水滴 2016-3-15 15:09
学习写作方式~
回复 fk085420131102 2016-9-23 10:33
谢谢各位的鼓励,加油自己!!!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14:48 , Processed in 0.06159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