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qq 等碎片化的文化,充斥着我们的思想。在习惯了的这些影响的同时,便倦于看书了。直到我们这位新校长推崇的“书香校园”后,要求必须读书。并且每学期学校花钱给我们买书,数量不限,“只要你敢选,我就给你买”,但是条件是必须读完,并且要有批注和读书心得,当然都是些专业书籍。
从最初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班主任漫谈》、《种好心田》,到现在的《教育的真谛》,我也强迫自己丢下手机,拿起书本,果然这个过程很难。就像我们的学生,他们的课本就相当于是专业书籍,很枯燥但我们还是强迫他们要好好学,不学不行。不管怎样,我还是读完了,收获也是不少的。所以,尽管有时对于这种方式有些抵触情绪,但是细细想来这种方式对我这种懒人也未尝不是一种好方法。星韵超级群周日禁言,我是十分支持的。摘录陶老《教育的真谛》一段,与大家共勉。
大凡生而好学为上,熏染而学次之,督促而学又次之,最下者虽督促不学。生而好学与督促不学的人究竟属少数,大多数得到相当熏染、督促就肯学了。现今青年人所以不肯努力求学的缘故,实由于学校里缺少学问上熏染和督促的力量。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犹以熏染为更重要。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就地位论,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换句话说,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同学也相互感化。好学的同学能引起别的同学好学。所以,在学校里提倡学问的根本方法就是要多找好学的教员,鼓励好学的学生,使不好的教员、学生逐渐受自然的熏染或归于淘汰。好学的教员与好学的学生是学校里的活势力,至于校外的学者,如能使教员学生常有接触的机会,也是很有益处的。
我从入校就教的是大多数是“督促不学者”,但在抱怨的同时,我也在反省,我自己是“好学的教员吗?”所以,查阅15年的支付账单,书籍的购买力大大提高,这个寒假要好好读书,从此做个“好学的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