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叶片水滴 http://xingyun.org.cn/?3461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汇报课记录——“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热度 1已有 847 次阅读2020-1-26 12:06 |个人分类:日常记录|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开课背景】

因学校要求每人每学年必须开一次汇报课,考虑到高一下的人文地理是我的弱项,也不太好找材料,于是决定本学期赶紧拿个自然地理的章节开掉,想到上次在群里看到贵州老师分享的当地赛课的“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那次的老师拿的是丝绸之路沿线的自然景观作为旅游路线设计一路的风光成因,虽然没有机会进行现场听课,但是单单从星友分享的课件截图就觉得是个很不错的点子,因此决定借鉴这位老师的设计安排我的这节汇报课。

但是,到我真正准备这节课的时候,再去翻看当时保存的截图发现,没有现场听课,确实不太清晰老师的设计思路,就截图上看,似乎主要是从外力作用入手,但是,我所希望的需要从内外力一线都讲掉,而且本学期校内一周只安排了两节课,课时限制,我必须一节课把这节的内容完全讲掉。那么就不能照搬他的设计思路,必须自己设计,那么参照他的方案,如果我也设计一个旅行线路,要把内外力都包括进来,找一条河流似乎是可以满足,从上游到下游,但是问题来了,如果是这样,上游可能能涉及到外力作用,但是一路的外力作用,容易倾向流水作用,那么就和第三节河流的地貌那节的内容重复了,变成把第三节先上,这样不行,而且我又想每种都有,内力作用的形式和外力作用的主要形式都囊括在内,那么怎么办呢?

外力的风力、流水(河水、海水)、冰川,如果按照河流的流经地点算的话,我国的大河源头基本都是青藏高原,那么肯定有冰川作用,青藏高原是地壳运动成因,内外力搞定,入海肯定是海边,有海水作用,而两部分都有河流,那么能涉及到流水作用,那么风力的话,西北,不妥,从青藏高原出发到入海,如果中间再牵涉到西北,感觉有点凌乱,不如干脆就做两地对比,由此确定了最终方案,两地对比,分别用景观说明内外力的结果。于是定名“谁才是最理想的研学基地——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开课设计】

一、导入

通过介绍新教材提出的地理实践力方案设定,要求地理课增设研学考察的内容,吸引学生的关注,抛出已经推广新教材的上海某中学为贯彻这一方案,进行了研学旅行地的选取,由地理老师布置,让学生自行搜集资料进行课堂介绍比较,考察适合的研学旅行地作为引子

二、过程

设定来自山东和西藏的两位同学,小东和小西做家乡介绍对比,制造类似于斗图(辩论)的氛围。【山东——取材思路来自19年暑假和同事一起去山东游玩的经历;西藏——取材思路主要是满足想要把冰川作用融合进去,同时又有内力作用的表现。期间为了完善课件,丰富展示内容,还对相关省份的地貌形成搜索了视频】

A、地壳运动

1.      山东——小东说我有高山

案例:山东的名山——泰山,通过设问泰山如何形成,给学生看泰山的形成视频介绍,引出内力作用,由于泰山的形成涉及垂直运动,介绍内力作用的地壳运动的其中一种类型,地壳运动

2.      西藏——小西说我有高原

案例: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通过设问泰山如何形成,给学生看青藏高原的形成视频介绍,引出地壳运动的水平挤压,由挤压引申水平运动的介绍,同时拓展介绍水平张裂。

B、内外力作用

1.      山东——小东说我还有火山

案例:山东的名山——泰山的形成视频中还涉及到了地下的岩浆活动,泰山上有大量花岗岩,引出岩浆活动的侵入作用;就山东境内,通过昌乐破火山口的展示,引出岩浆活动的喷出作用,从而得到岩浆活动的两种类型,进而介绍岩浆活动喷出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火山和熔岩高原,并提一下岩浆岩的两种岩石,喷出岩和侵入岩

2.      西藏——小西你有火,我有冰,我有冰山

案例: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冰川图片,展示介绍冰川在青藏高原上留下的冰川侵蚀的角峰、U型谷、冰斗等,过渡到外力作用。

C、外力作用(侵蚀、堆积)

1.      山东——小东说我也有水,靠海有海水

案例:山东靠海,展示海边(暑假拍的山东长岛那边的海滩)千丈崖、沙滩的照片,引出海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

2.      西藏——小西说有河水

案例:虎跳峡——V型谷,山前冲积扇展示,引入河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

D、外力作用(风化、搬运)

设定两人要吵起来的场景,地理老师出来打圆场

1.风化

我假定地理老师归纳二者莫伤和气,无论海水还是河水都是流水作用,而且都是侵蚀和堆积作用,类型相同,而且要侵蚀和堆积作用的发生,都需要经历风化过程,导出风化作用,并图像展示三种风化作用。

2.搬运

通过堆积作用需要有搬运过程到达,进一步阐述和展示搬运的过程。

E.外力——风力

通过设定为了弱化同学矛盾,地理老师提出风力二位都没有提到,引出我国西北典型的风力地貌,展示风蚀城堡和风积沙丘。

老师归纳祖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巨大,示意图展示各不同自然环境区的主要外力类型,既归纳了不同外力的分布,同时又可以升华一下价值观(热爱祖国)。

F、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祖国大好河山无论何处构成的基础都是岩石,而岩石只有三类,这三类岩石又存在亲缘关系,设疑导入岩石圈内三大岩石可以相互转换。

     先由人死活化变成灰,而三石熔化都是岩浆,得到殊途同归,之后再介绍岩浆出去后的系列变化,进而演变成沉积岩和变质岩的过程,得出这类变化属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称为地质循环。在过程,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岩石变化中涉及的内外力类型,强化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掌握。

G、练习

   方案设定的时候,课件里做了一个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读图题,巩固地质循环过程。同时为了避免时间有富余,我还拿希沃做了三个小游戏。(游戏本来是准备撑时间的,但其实最后只做了地质循环的题,其他的小游戏四个班都没有机会做哈哈哈。)

三、反思

这次的汇报课收到了高中部老师的一致肯定,超级开心,连我师傅都肯定我这次做得很好,超级开心,大家还说如果再完善完善还能作为校里大公开课活动的设计,超级超级开心,超有成就感的。

当然,大家也提出了一些值得完善的地方:风化过程可以安排在山东那边一开始讲,就从地图上看到山东靠海,从靠海,那么有海水作用,然后海边望山,山上可以看到风化壳,山峰这些导入外力和内力,而且可以把风化作用从开头就介绍掉。另外不一定要一个地方一个点的对比,可以一个地方都结束,那么把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地貌的这一中心提出,让学生更直观感受地貌形成背后的作用。

【嘿嘿嘿,总之这是此非常有成就感的设计】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xiena 2020-1-29 19:43
风趣幽默生动的设计
回复 叶片水滴 2020-2-1 10:11
xiena: 风趣幽默生动的设计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5 13:47 , Processed in 0.07436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