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caoxi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3462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螺旋式”上升视域下中国台湾和美国高中地理 教材的比较

热度 3已有 1294 次阅读2016-6-24 09:29 |系统分类:地理学科| 美国高中, 中国, 台湾

一、问题的提出

1992年颁布《地理国际教育宪章》,规定了各国教材和课标的标准,包括内容选择、组织和表述等方面。构建生活化的内容结构,寻求人文化的心理结构,设计最优化的形态结构已成为地理教材的编制要素。泰勒在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的基础上,提出课程要有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三原则。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了“螺旋式课程”的概念,即在不同学段螺旋重复出现特定的学科内容,扩大知识内容和深度,利用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成熟性特点,使学科内容不断拓展与加深——螺旋式上升。地理的学习是一种螺旋上升的过程,一个新的地理问题的解决又会伴随着新的地理问题出现,连续不断。皮亚杰在建构主义认识论中提出“认识螺旋图”(Spiral of Knowing)的概念。认识的螺旋表述了认识阶段的开放性和动力机制——这是一条永远向前伸展连续的线。本文所指的“螺旋式”上升,即是指地理问题出现具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连续性和逻辑性的特征。因此,在教材编写中,我们要把学科中普通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作为课程的中心,注重内容编排的连续性与逻辑性,使学科的知识结构与儿童的认知水平相统一,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总体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在新课标与新课改的背景下,要使“万校一本”的模式改变,就需要提供多元化的教材体系。我国新课改重视课程结构的改变,而借鉴其他教材又可以少走弯路。

三、教材内容对比

教材单元分析和正文分析属于微观分析,地理教材有其独特的系统性,分析单元教材结构,有利于掌握教材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主从关系,有利于教学的实施。教材正文结构分析,有利于了解教材的内容、图像系统、教材重难点、和智能教育思想。在教材分析中这些要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1.单元结构对比

翰林最新版《无敌高中地理》必修一“天气系统”属于第十章“天气与气候”中的第二节“天气系统”。章头提纲挈领地对本章内容进行了概括。全章分为两节——气候要素和天气系统,内容涵盖四个部分,一是课文聚焦,重要整理。用表格的形式对天气和气候进行定义、实例和研究目的概括;二是增广见闻,道地专栏。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欧洲冬温正偏差和绝热递减率,另外介绍了“西北雨”的由来、东亚降水最多的地方——火烧寮、台风的结构以及台湾最高的气象观测站——玉山;三是重点回顾,焦点快速看。主要包括气温和气压的分布特征、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和台风雨的比较以及常见的天气系统气团锋面和气旋的介绍;四是千锤百炼,试试如意。用42个题进行测试巩固。 

《科学发现者》“天气系统”属于第十二章“气象学”中的第二节“天气系统”。章头以内容提要、学习本章的意义和探究实验开始本章的内容。本章分为四节,分别是:第一节天气的成因,第二节天气系统,第三节采集天气资料,第四节气象分析。本章内容中有探索实验——模拟冷气团,迷你实验——太阳光入射角度的差异是如何形成的,技能实验——解读科学图表,地学制图实验——分析气象图,以及章节复习。

2.课文结构对比

《无敌高中地理》正文部分对气团、锋面、气旋三部分的知识进行介绍。首先是对“天气系统”的定义,其次是对气团的定义,分析其性质,夏冬季节特征对比。然后对锋面进行定义,对天气形态和类型进行描述。并从成因、特征、示意图三个方面比较了冷锋、暖锋和滞留锋。采用锋面符合和示意图进行形象对比。见(表2)。  

最后是对气旋进行描述,首先是温带气旋,用图表从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中纬度地区两个发生地对成因和特征进行对比。其次是热带气旋,从发生地、成因、特征进行介绍,成因主要用全球热带气旋发生地与移动路径进行图文分析,另外还对热带气旋的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是分析台风结构与降水空间分布,用图表对台风中心进行对比,主要对比东半部沿海、中央山脉附近、西半部或北部。对比的要素包括,影响陆地环流、迎风面、背风面、台风中心与陆地相对关系示意图。值得赞赏的是教材内容中插入了地理大发现栏目和地理小百科栏目,内容新颖、丰富有趣。

《科学发现者》正文部分首先呈现的是学习目标,包括描述地球自转是如何影响空气运动的;对比和比较各种风系统;识别锋类型。其次是关键术语,包括科里奥利效应、信风、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急流、锋面。在文章开始之前先介绍科里奥利效应,然后引出全球风系统,包括信风、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然后阐述什么是急流,由急流引出锋面,包括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和锢囚锋。最后进行气压系统的介绍,包括高压系统和低压系统,见(图1):在北半球,高压系统内的空气沿顺时针方向运动(A),而低压系统内的空气则沿逆时针方向运动(B)。

3.结论

1课标方面

美国94课标是地理教育的范式,其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值得借鉴,各国地理在其基础上进行借鉴与升华,对培养现代公民,提高学生地理素养及地理知识的生活化应用意义重大。台湾课标是从全球性与地方性结合的角度解决地理问题,并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培养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进而培养世界公民。比较发现,美国课标和台湾课标的理念吻合度较高。

2在教材内容结构呈现方面

台湾教材在处理教材内容时,注重知识结构的呈现,通常先对概念进行定义,然后再进行性质、类型的描述。前后知识逻辑联系,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图文结合,生动易懂。美国教材先对内容进行概述,往往上一内容引出下一内容,下一内容是对上一内容进行深度解释和知识面的扩大。例如,“天气系统”一节中,首先介绍为什么会产生气压系统,接着由原因引出介绍全球风系统,然后是大范围的天气系统介绍,因果联系、逻辑严密、层次分明、螺旋式上升。

3在图像系统方面

两个版本使用的图和表数量不同,美国教材没有使用表进行对比,而台湾教材在本节中使用了四个表和十一幅图。采用表进行对比,区别清晰明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利于学生认知图式的建构。而美国教材没有使用表进行对比,(见表3)。

3 中国台湾和美国高中地理“天气系统”图、表对比

 

台湾翰林版

美国科学发现者

11

12

4

0

合计

15

12

 

两种教材图片使用较多,信息量大,装帧设计完美,图幅和页面质量较高,追求教材的板式和美术设计视觉。总的来说,台湾版教材使用的图表较多,知识涉及面广,美国教材图表使用相对较少,但突出探究。

4)在教材重难点、知识维度方面:美国教材介绍的内容相对较多,台湾教材相对较少。两个版本的教材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台湾教材的重难点是天气系统中的气团、锋面和气旋。而美国教材重难点是对科里奥利效应、信风、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急流、锋面、气压系统的掌握。相同的内容为锋面,但是锋面又有所不同,美国教材多了一个锢囚锋的例子。另外,台湾教材把准静止锋叫做滞留锋。美国教材中的高压和低压内容台湾教材则在第一节“气候要素”中进行介绍。两版本教材都对本土地理问题进行描述,例如台湾教材对“西北雨”、火烧寮、玉山等自然现象进行解释。美国则是在实验中涉及美国的自然现象。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美国教材以实验为主,注重探索,知识点较难。台湾教材知识面广,突出应用。两种版本的地理教材都全面体现了学生的“实践”、“德育”、“智力”、“能力”。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回复 叶片水滴 2016-6-24 13:26
三这个标题下面的段落有几行乱码,那是什么?
回复 caoxi 2016-6-24 17:10
   因为标注参考文献的地方可能会这样,我再编辑一下。谢谢
回复 长江口口 2016-6-25 19:31
段首空格的设置,不是一个技术问题。发布日志,如何使其更加美观?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12925-1-1.html
回复 caoxi 2016-6-29 13:03
长江口口: 段首空格的设置,不是一个技术问题。发布日志,如何使其更加美观?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12925-1-1.html
好的,谢谢
回复 lgdown 2016-8-8 16:15
美国教材的版本可以分享一下吗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06:22 , Processed in 0.07450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