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为必修一—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的内容,这部分知识光看教材依照教材教学,难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师也难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挖掘教材有用的信息,课外搜集关于该节内容相关前沿信息,善于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的目的。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好奇心较强,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有较强的探索欲,在前期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前三节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读图与分析能力,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有基本了解,知道太阳的有关知识,理解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这些为学生理解本节知识打下了很重要的基础。
但高一学生刚进入高中校园初中地理经过一年的“空窗期”知识已遗忘殆尽,学生思维活跃但缺乏方向、很多学生对基本的地理原理、基本的空间概念、读图认图能力依然很薄弱,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课程标准】:“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属于理解的层次,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内容是比较抽象,虽然学生对此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仍然无法自主的实现地理规律和个人经验的结合,对概念、特点的理解归纳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必须采用有效的方法给予辅助,启发学生完成新知识的建构。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圈层构造,从宏观上认识全球的整体面貌,形成地球系统观。
2.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和内部圈层的界限、厚度、物理性状等。
3.通过读图训练,提高读图、析图能力,明确地震波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关系,地壳与岩石圈、软流层的位置关系等。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课本插图和多媒体演示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岩石圈的位置、范围、结构。
2.教师讲解圈层结构的物质组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鼓励学生献身于科学教育事业。
【教法设计】创造学生学习的情景、让学生尝试进行探究学习
探究教学的基本思路是: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学生探究-------分组讨论-------学生汇报总结-----教师小结、理清思路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探究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运动特征,从而我们知道了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这节课我们再走近一些,一起解剖一下地球,看看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结构?
提出问题: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结构,那么我们的述地球是怎样的结构呢?是像苹果、鸡蛋、还是足球的结构呢?
展示地球圈层结构图, 经过科学家研究认为地球更接近圈层的结构。
【板书】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过渡】地球的圈层结构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今天我们先学习地球的内部圈层:
【板书】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引发思考】用“上天有路,入地无门”引入
想一想能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 请学生讨论一下人类用什么方法可以了解地球?
资料引用:最深的钻井、火山喷发、地壳运动这些间接的方法我们也最多能了解十分之一不到的地球结构,
资料引用:2003年5月《自然》杂志透露,美国加州理工大学行星学教授戴维·史蒂文森提出了解设想地球内部的方法,但因种种原因而搁浅,这更凸显因地壳的阻挡,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对人类来说始终是困难的,我们怎么会知道地球内部的组成呢?
利用学生的生活常识:展示西瓜的挑选方法——拍——听——凭经验分析内部情况,
那么地球没有“上帝之手”去拍他呢?——那就是地震波
【提问】 什么是地震波?它有哪些种类呢?
【板书】 1、划分依据——地震波
①、定义
②、地震波的分类
【展示视频】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是一种机械波。通过对地震波传播特点的研究,可以将地震波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
动画展示,学生辨别纵波(P波)和横波(S波)。
【归纳下表】
分 类 |
纵波(P波) |
横波(S波) |
传播速度 |
较快 |
传播速度较慢 |
传播介质状态 |
可通过固、液、气传播 |
只通过固体传播
|
共同点:物质密度越大,传播速度越快
【活动】地震知识大PK(学生根据已经学的知识分析了解相关知识,既可以巩固知识,也可以与生活相结合,同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读图分析】根据科学家辛苦的测算得到了这张地球内部地震波速度图请你根据图中信息试划分地球内部圈层。
读图引导:①观察横纵坐标所代表的显性信息,分析曲线变化代表了哪些隐性信息.
②回答多少千米深度P、S波的波速变化情况,说明物质可能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分析P、S波的波速变化情况,由波速的突然变化引入不连续面的存在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①两条波速变化曲线,区别出P、S波(依据:同一物质中P波速较S波快)
②总结P、S波速变化情况,归纳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层次及大致深度。
③定义不连续界面:莫霍洛维奇发现,在地下33千米的地方,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猛然加快,这表明这里的物质密度很大,物质成分也与地球表面不同。地球内部这个深度,就被称为“莫霍面”。霍面(平均地下33Km),美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又发现,在地下2900千米的地方,纵波速度突然减慢,横波则消失了,这说明,这里的物质密度变小了,固体物质也没有了,地球之心在这里,只剩下了液体和气体。这个深度,就被称为“古登堡面”。古登堡界面(地下平均2900Km)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21页的读图思考一下第一个问题: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下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
略
【归纳讲解】说明了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在莫霍界面下纵、横波都能通过,物质状态可能是固态,在古登堡界面以下,横波消失,物质状态可能是液态。
【板书】(板图边讲边绘边讲述)
通过分析图表总结(利用表解对比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根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将地壳从上到下依次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教师讲解】又进一步将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900千米),将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5150千米),前面我们知道物质密度越大,传播速度越快。地震波传播速度在地球内部的变化时发现,上地幔接近顶部的位置有一个地震波传播速度明显减缓的层推测此层地震波传播速度慢的原因是物质的密度增大,故称为“软流层”。软流层的范围是80千米和400千米之间 ①纵波在地下5 000千米深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说明可能由液态转为固态;②图上未表现出,横波在5 000千米以下由纵波转化而成,比较微弱,进一步证明内核为固态)。------------内核为何是固体
圈层名称 |
不连续面 |
深度 |
特征 | |
地壳 |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2900千米
|
平均17,陆地33 |
1、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2、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厚 | |
地幔 |
上地幔 |
介于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 |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可能为岩浆的主要源地。 | |
下地幔 | ||||
地核 |
外核 |
2900米至地心 |
温度、压力和密度很大 | |
内核 |
【讲解】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33千米以下),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活动】:根据前面我们对地球结构的了解,试绘一幅地球内部圈层图。教师给予适当引导。【课堂小结】地球在结构上的一个明显特征是类似鸡蛋的圈层构造
那么地球的内外部又是怎样的呢?
通过学生读书总结填表完成对地球外部圈层的了解。
外部圈层 |
概念 |
组成 |
其他 |
大气圈 |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 |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 |
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
水圈 |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
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
水圈里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
生物圈 |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
它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
展示图片提示学生说出地球外部圈层相互的联系。
各个圈层之间相互渗透、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小结知识整合】
【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 划分依据——地震波
①定义
②地震波类型
纵波(P波):传播速度较快,可通过固、液、气传播
横波(S波):传播速度较慢,只通过固体传播
物质密度越大,传播速度越快
2.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二、地球外部圈层结构
【课后反思】
1、通过加入相关资料+适当的提问+两个活动,将看似枯燥的教学内容“盘活”,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上完课后有学生感觉有趣说:张老我都想读文科了。看到学生喜悦的眼神我也倍感欣慰,从这一点来说这节教学设计是成功的。
2、由于学时有限,部分内容还可以简略介绍,否则会因内容过多难以完成本节教学内容。
3、各班学生之间有些差异,教师需根据学生课堂反馈适当调整教学节奏。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1-4 20:03 , Processed in 0.07273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