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
河北省围场二中 王海
本文发表于2016年《青年教师》第3期
随着新课改发展的需要,教师被要求具有多功能化,因此加强和提高自身技能就成了每位教师的首要责任,于是各种培训、教研等活动,成了教师经常面对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如今,教师学习的形式可谓种类繁多:各种的远程培训、评职评模评优的岗前集中培训、脱产进修、各种考察研讨、校本培训、个人自学,等等,伴随着教师的整个教育生涯,有人做过统计:教师用于学习的时间平均每人每天不低于2.5个小时,与这些繁多的学习相比,个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水平却未必有明显长进。
于是,人们心中就有了这样的疑问:面对着这些铺天盖地的职业培训、业务学习,又有多少老师的业务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教育上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有的人在讲台上站了一辈子,甚至获得了很高的学历、职称,却始终是个门外汉。每次活动结束,大多数教师止于“受到启发”。有的教师积累了深厚的理论,也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却不愿意在自己的实践中应用,好像理论与实践之间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为什么那么多教师徘徊于过去,而不愿意面对教学实践的变革与创新,他们到底怕啥?
一怕辛苦。主管领导、教育科研人员总是理性的看待教学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在理论上总能设计出各种被认为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能力的方法,觉得事半功倍;而教师们却非常现实地看待新观念新模式的实施,当一所学校频繁的考试、评比,并将学生的学习分数作为考核教师的硬指标时,急功近利便成了教师们的首选,因为教师们知道,一个新的理念落实到实践上,或者把学习的感悟和启发转化为教学实践,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教师付出很大的精力和时间让学生适应新理念、新学习流程,并对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进行指导和培训,效果还受到其他诸如学习习惯、学生学习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确定性较大,在精神上极易产生倦怠感。另外,在同样的工资、待遇下,有的教师因为自己付出了更多的劳动和时间,心里会极不平衡,这是他们不愿去实践、变革、创新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怕得不偿失。很多老师不愿把课堂交给学生,主要就是这个原因,对学生缺乏信任,总觉得与其让学生自学,不如自己将知识直接告诉学生,因为“经验”告诉他这样做起码能保证不会出现知识遗漏,觉得心里踏实;与其让学生对疑难问题进行探究,不如自己主讲来得实在,在同样的时间里,学生们的争论可能还没有结果,如果自己主讲可能已经完成好几个知识点了,总觉得学生探究时间再长,也不如自己讲的有深度和广度,还能把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告诉他们;与其平时对学生加强各种能力和知识展示技能的培养,还不如把这些时间用来讲题、练习、辅导学差生,这对提高马上就要进行的月考成绩更有效。这些工作大多仅需要老师们动动嘴,无需花费过多的精力和体力。同时由于学生的一些学生习惯性被打破,会有一个适应过程,在短期内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影响,这样许多老师宁可止于“受到启发”,也不愿去付出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去“冒险”,怕因为自己的教学改革而影响了自己在教师中的排名和荣誉。
三怕“出头的椽子先烂”。在学校里许多教师只喜欢做勤奋教师,而不愿做创新型,尤其不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教师,因为作为先行者往往缺少可供借鉴的经验,自己的想法和一些理论是否适应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要,一旦实践不成功而且学生的成绩下降,那么在领导那里自己就是一个罪人,不但领导那儿没法交代,也对不起家长;怕同事们在背后说三道四,说自己不正常、另类;怕自己的教学实践与领导的理论和要求不一致,而费力不讨好,是在抢领导的风头。
四是习惯性害怕心理作祟。美国教师雷夫·艾斯奎斯曾经这样形容过这种心理,“大多数的教室都被一种东西控制着,那就是‘害怕’:教师怕丢脸,怕不受爱戴,怕说话没人听,怕场面失控。学生更害怕,怕挨骂,怕被羞辱,怕在同学面前出丑,怕成绩不好,而面对父母的盛怒。”“害怕”的结果,是教师不敢放开,只顾自己讲,甚至不敢提问,即使提问了也只叫几个最好的学生回答,唯恐差学生回答错了,自己没法收场;学生不敢回答问题,更别说提出问题了,因为错了老师会不高兴,同学会笑话。
美国教育家雷夫当了二十多年的教师,学生大多来自社会底层,孩子们从小胆小怕事,对周围的人缺少信任,还有的品行不端,但雷夫却把班级变成一个融洽的大家庭,这些孩子长大后,大多成为社会的精英。他在著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写到“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乏了这样一种东西——害怕”。如何让我们的教师也缺乏害怕呢?
首先要允许老师犯错误。害怕出错的老师一定是保守的,所造成的封闭课堂也绝对不会成功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有探索就有可能出现失误,要允许有失误。探索的结果有一定的未知性,我们不应因为结果的不确定而止于教学创新。领导、同事、家长甚至是学生需要做的就是站在老师的背后,给予理解、宽容和信任,成为教师实践创新的支持者、指导者甚至是被实验者,这样才能把错误降到最小,直接或间接的收获会更大,即使失败了,也不至于走的太远,起码也可以告诉其他实践者此路不通。是错误就要更正,但我们不能把所有面上的东西都归咎为错误:当学生们习惯了上身笔直,两臂下垂,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听讲,突然有一天寂静的课堂被打破,学生们需要自己组织、自己探究那些未知的知识而茫然不知所措,以致暂时出现成绩下降时;当学生们由于思维的激烈碰撞而带来情绪的宣泄,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思维时;当由于上一节课的探究而意犹未绝,或仍然停留在对问题结论的思考,而影响了下一节课的学习时,我们都不应将这些现象作为错误而横加指责,我们要做的就是宽容。
其次,允许学生有奇思妙想。2010年7月,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发布的一项对上海、天津、重庆、南京、杭州和南昌6城市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教师“肯定学生的思想,鼓励大家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认同度仅为15.5%,近八成多的课堂,教师不能容忍学生的奇思怪想,如果一个老师平时上课就为了掌握知识关注考点,那么他的教学视野就会越来越窄,孩子们始终“被学习、被上进、被优秀”,结果可能最后越来越差,谁都没被优秀。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这样形容学生的真实状态:“很多孩子到学校来不是因为喜欢上课,有的孩子喜欢语文、喜欢读书,但不喜欢语文课。很的孩子喜欢运动、热爱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这种情况并不在少数,非常可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教师限制了学生的思想。但也有的孩子以前对某学科知识根本不感兴趣,但却喜欢学习,而且成绩也不错,因为她喜欢上这门课,喜欢教课的老师,因为只有这个老师的课,才能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心智是开启的、是动态的,才能让人知道班里还有自己这样一个学生存在。
再次,要倡导课堂文化。现在不少学校都在倡导和建设本校的校园文化,但很少关注课堂文化,一个班级的课堂文化也许微不足道,但实际上课堂教学的变革往往就是从这些课堂文化建设开始的。宽容、信任、敢说、敢做是课堂文化的基本特征,而宽容是基础。
因为宽容,学生才敢于提出自己的学习主张和诉求,才会有自己的质疑,才敢于创新;因为宽容,教师才能知道学生的困惑,才能判断教学策略是否正确;因为有了宽容,领导才敢于放手让教师大胆创新,才敢于把自己的感悟、启发应用到实践中,才敢于创新课堂文化。师生真正的思维对话与碰撞才得以展开。有了宽容和信任就会滋生进取心,就会避免“被学习、被上进、被优秀”。只有宽容,师生才会幸福的沟通,有思想与情感的交流;有了宽容,课堂上才会有情感的宣泄,因为笑声能让平时枯燥的学科变得生动,因为课堂文化不单纯是学生的智力活动,而是充斥着老师和学生们的精神生活。
芬兰的基础教育成绩世界瞩目。而各种分析表明,他们教育成功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不是别的,而是“信任”和“宽容”。
老师害怕归根结底是自我意识过重和教育功利性的缘故,这固然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但关键在教师的个人观念上,只有观念变了,教师的教育行为才能避免流动在表层,才能彻底改变“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现象。
作者单位:河北省围场二中 王海
邮编:068450
电话:15803143449
邮箱:wanghaidili@163.com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2-22 19:31 , Processed in 0.04668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