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
陈 杰 /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基石。选题得当,论文成功一半。足可见选题的重要性与先导性。结合自身的写作经验与体会,谈谈我在入门“破零”与进阶“达十”这两个不同阶段,对论文选题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一、入门“破零”阶段
在入门阶段,一线地理教师反映,选题主要会碰到四个难题:第一,没有思路,不知道写什么;第二,稍好一些,有发现了一些教学问题或者有一些更好的教学想法,但比较模糊,不知道怎样凝练成主题并加以表达;第三,选题缺乏创新性,多重复;第四,选题太大(空泛)或切入太小(狭隘)。
不同的难题,有与之对应的解决或改进措施。
第一,要明确论文选题的方向,即最起码知道可以从哪些方向入手,来写一些东西。《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杂志的主编雷鸣老师曾对论文类型进行了简要划分,在此基础上,我稍加以规整,主要划为五类,如表1所示。
大部分教师可能写得比较多的是教学设计。那平时用的教学设计,与发表见刊的课例类教学设计(实质是论文)有什么差别,或者如何修改才能达到发表见刊的水平?
我想,教学用的教学设计其实只能算是教案,或者更简单一些,就是知识清单的罗列——追求知识结构的完备、细致与透彻;有些案例、图表缺失(或是放在PPT上)。而课例类论文具有:①时代性——适应教改发展的趋势,比如,现阶段以探究落实地理核心素养为导向和目的(知识是必要的,但更为关键的是,要以地理知识为基础,培养必备品质与关键能力);②借鉴性——教学设计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能够运用一定的理论指导教学,并做出示范、有助于其他教师借鉴应用;③新颖性——图、表、文字材料精挑细选,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够巧妙地辅助教学、服务教学,比如有助于创建探究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等。
第二,怎样表达想法、确定选题?想法不是坐在电脑前想出来的,选题也可以是先有内容后有选题的。有想法了以后,要及时记录下来。我比较习惯用笔,把想法写在白纸上,有什么写什么,就像“头脑风暴”一样,打开思路,自由自在地思考。平时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可以在头脑里,把想法拿出来不断完善、打磨,一天想一些。就像雕刻一样,过了一段时间,思路就会慢慢变得清晰,选题也就确定了。当然,这个需要多次训练,而《中地参》经常进行专题征稿,这些专题具有较强的引领性和代表性。我们不妨根据要求来练笔,尝试多写出几篇论文的思路,这样,写作能力和选题感觉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第三,选题怎样避免老套、重复、浅薄?论文的世界那么大,我们需要去看一看。在思路框架初步形成后,再去中国知网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看一些相近的文献,看看前人做了什么,做到什么地步了?老生常谈的,不做;浅尝辄止的,继续深化。这有助于筛选、淘汰过时的、浅薄的想法,提高质量,从而保证研究的创新性与深刻性。例如,在正式动笔写《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之前,我以“地理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为关键词进行了检索,发现了很多穿着“核心素养”的“新衣”却依旧走“三维目标”老路的教学设计,内容缺乏实质性的突破和创新。这一现状意味着,“机会”(可大胆构想和设计)与“挑战”(参考文献少、难度大)并存。当时,就确立了两大研究任务——既要明明白白地告诉一线教师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该怎么写(方法论指导),又要用具体的教学课例做出示范。因本学科这一块的研究,当时较为薄弱,所以要跳出束缚,从更高层面的教育学领域,寻求理论构建的支撑材料。经过筛选,主要采用了余文森教授对于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的见解,让我能从宏观尺度把握教学导向的嬗变。同时,在微观细节上,借鉴了李家清教授对于教学设计“顶层设计”的思考,如“教学目标”要照顾学情的差异性则必然进行分层处理等。两位专家的智慧,让我在理论构建方面逐渐变得明朗,顺利勾勒出了理论的“轮廓”。总之,文献看得多、思考得多,方法论研究自然相对会比较透彻,这也为指导后续实践部分的写作打开了一扇通透、明亮的窗,使得文章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最终,这篇文章也得到了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的认可,被全文转载。
第四,选题的大小怎样调控?可以用副标题来灵活把握,以点带面、以小见大。例如:中学地理园“1+1教学模式”探究——以《中国地形图》的教学为例;新课改视野下的地理实践力培养——以泉州“海丝文化”的探究性学习为例。
二、进阶“达十”阶段
发表了五六篇论文后,如何实现论文写作的可持续?其实,这个阶段,已经可以较为熟练地掌握论文写作的方法、技巧和表达方式,可以较为轻松、清晰地表达自己想法和作出更易发表的论文来。所以表达(形式)不是问题,可持续的实质在于地理教研理念的坚持、想法(内容)的产生和深化。
对此,我有三点想法,想和大家分享。
第一,要有一份纯粹和坚守的情怀。做研究是辛苦的、枯燥的,写论文更是不易的。要想长长久久、永葆创新活力,热爱地理教研的火焰是少不了的。要做,就要坚持做传播教学思想、主张的“珍品”。我知道一些老师写论文的初衷,或者说是驱动力,很多是为评职称或获得名利,当然这样也是追求进步的表现。不过,有些老师过于急功近利了,不惜网上买论文或者论文造假,我对此,表示深深的惋惜。
教与研,是相长、相依的。所以不止在纯粹地写论文,同时也是在研究教学、提升自己与合作者的教学素养。教研论文不止是一篇文章,往往承载了太多其他的东西,比如做研究的态度、品质与声誉。论文有时就像自己亲手打造的思想“珍品”,就像面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充满温情与感动。古人常说,“见字如面”。论文更多时候,是自己的“另一尊化身”——以文字和文章的形式,让自己的教学主张和教学思想在世上得以长久地延续。这是用金钱和荣誉很难衡量的。
如果遇到选题的瓶颈,或者一时困顿、难得一好题材时,调整好心态“以应之”是关键。莫强求,随缘即可。有时,灵感自然而然就会出现。那时能做的,就是及时捕捉、记录,用时间静心灌溉——多给自己一份空间,充分酝酿与打磨,方能行稳致远。
第二,关注热点选题,笔耕不辍。论文写作“既要低头赶路,更要抬头看路”。要想选题充满前瞻性,必然要了解现阶段地理教育界的研究热点与重点,紧跟教学改革发展的潮流。而后,精选其中比较有把握或感兴趣的几个热点选题,尝试写出每篇文章的大致思路,这样不但能保持选题的感觉,还能提升写作能力。就自身而言,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积累,我的选题视野逐渐变得敏锐。2015年暑假,我就意识到,随着“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地理新课标的进一步修订,地理教育界必然掀起对其具体素养研究的热潮。因此,选定了“家国情怀”这一素养,展开了近一年的研究,最后打造出了一对“双子星”——实践案例篇的《基于地理视角的“家国情怀”培养与主题教学——以“台湾:游子的乡愁”为例》和理论建构篇的《论地理课程“家国情怀”的内涵与培养》,抢先占据了研究地理课程“家国情怀”的一席之位。
第三,双向拓展想法的来源。横向上,要拓宽想法或思路的来源。不妨多与一线的地理教师交流,因为他们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可能会对某些方面的教学问题等有着较长时间的关注和研究。可以指导和帮助他们将日常积累的、丰富的教学经验或感悟“生产”出来,而后适当地加以理论性的提升,形成一篇篇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参考价值的小论文,从而实现共赢。比如,福建师大附中的黄榕青老师对地理教学评价有着多年的研究和应用,而我对地理实践力则有一定的研究基础。经过多次探讨和协作,最后决定优势互补,将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与评价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并形成了《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过程性评价探究——基于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实例》一文,发表于《地理教育》2017年第6期。
纵向上,深挖和延展思路的内涵。有时候,不必追求选题的“四面开花”,因为这可能会分散了有限的研究精力和时间。不如专注自己的研究特长或特色,深挖和延展某一选题的价值,争取做成系列,让选题链得以延续、成为一座自建宝库,也是有较大价值的。比如,在《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之后,我大致归纳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的顶层设计方法和相应的写作范式,后续与福建师大附中杨如树、余凤梅老师合作,相继推出了《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设计》、《“农业的区位选择”(第1课时)教学设计》等,初步形成一个研究系列。当然,如果研究系列再经过梳理、延展,又可以成为省级乃至国家级课题的后备素材,届时影响力也就随之扩大了。
【注】原文发表于《地理教育》2019年第2期,如有引用,请注明出处。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5 16:06 , Processed in 0.10041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