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2||
曾经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励志故事,魏格纳躺在病床上无意中扫了一眼对面墙上挂着的世界地图,便注意到一个平日里不曾寻思过的奇特现象“大陆轮廓竟然有着极大的对应性”,于是他得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实际早在魏格纳提出这一学说的300年前就有人提出大陆轮廓的相似性,300年间陆续有人提出这一假设,因为这一假设像日心说一样极具颠覆性,需要充足的论据才可以!
魏格纳从地质学、古生物学和气候学等方面寻找论据。共找到了四方面的证据
1)大陆的契合
2)古代生物化石的匹配性,成为了魏格纳研究的第二个关键点。一些特殊化石的位置特征,引起了他的注意。
A.中龙属的化石仅发现于非洲南部和南美洲的陆相地层中。而在相隔宽阔大洋的两个地点上,同样生物在相同时间内以以同样方式同时进化的机率实在太小。
B.且从化石来看中龙属是一种小型爬行动物,以如此体格几乎不可能横穿含盐度较高的广阔大西洋,群体到达对岸并生存。
C.在中龙属繁盛的时期,非洲和南美洲并没有被海洋隔开,而是作为中生代的
一块陆地连接在一起,中龙属可在整个大陆自由来去。这块带有中生代遗骸的陆地被撕裂,被海洋分隔开,从而形成了如今看到的情况。
D. 仅凭单一的物种化石来证明假说似乎并不具备足够的可靠性。他将研究范围扩大将当时更为广泛的生物物种纳入了考察计划中,还有众多种类的生物,都显示出与中龙属,非常相似的独特化石分布。
大陆漂移的第二个证据——不同地区化石互相匹配。
3)岩石的分布
在大洋两岸陆地上的岩石有着与生物化石分布特征,极为相似的分布规律。—相隔遥远地区的相似岩石。
4)冰川特征、煤层分布、珊瑚礁化石的分布等方面规律。
A.他发现当冰川在地球表面移动时,会在岩石上留下痕迹,即冰川擦痕,可以表明冰川在地表移动的方向。然而在如今的地球上发现冰川擦痕的地方有许多竟位于南美洲赤道地区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和非洲中部丛林中。
结合如今的气候来看,这些炎热高温的地区,完全不具备形成,大规模冰山的合适条件。那么,这些擦痕究竟是如何产生的?魏格纳对此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地区在过去很有可能靠近地球两极。当时极度寒冷的气候,使大规模冰川形成。后期随着“大陆漂移”这些陆地逐渐远离两极接近赤道,冰川随温度升高而消失,仅留下一定规模的冰川遗迹。
B.远古植物遗骸埋在地下后,经过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的转变,会形成如今我们所见的煤矿,而这些植物主要来自湿热的丛林。主要煤炭储量却不是位湿热地区而是位于寒冷地区,如北亚和南极洲。因此,魏格纳认为,这些煤矿所在之处或许在过去是一个温度较高的环境,即赤道附近。
C.被称为海底“热带雨林”的珊瑚礁,多出现在于温暖水域之中,魏格纳却在今天非常寒冷的地区,发现了其相关化石。这一切都描述了大陆漂移的第四个证据——气候对地区的影响。
在1930年4月底,魏格纳第四次抵达格陵兰,试图重复测量格陵兰的经度,以便从大地测量方面进一步论证大陆漂移。但他在第二天就遭遇强大的暴风雪袭击,倒在茫茫雪原上,遗体直到第二年4月才被发现——已经冻得像石头一样,与冰河浑然一体,魏格纳的一生堪称悲壮!
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绝不仅仅是故事里的偶然因素,而是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是生命!你可能还不知道魏格纳的岳父是柯本,也就是提出柯本气候分类法的气象学家弗拉迪米尔·彼得·柯本!
任何科学发现的背后,绝不可能仅仅是偶然因素能促成的!继续分享一个大家熟悉的故事。
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故事!
请看如下灯泡发明阶段!
1854年,美国人亨利·戈培尔发明了在真空下用炭化的竹丝通电发光的灯泡,但是他并没有立刻申请专利。
1874年,加拿大的两名电气技师发明了一种技术:在玻璃泡之下充入氮气,以通电的碳杆发光。但是,又一个“但是”,他们没钱了,做不下去了。然后他们把这项专利在1875年卖给了爱迪生。
1978年,英国人约瑟夫·威尔森·斯旺同样完成了一个“真空下用碳丝通电的灯泡”,并立刻申请了英国的专利。
1883年,爱迪生试图把电灯推广到英国,立刻遭到了斯旺的侵权官司控告。
爱迪生输掉了官司,被迫让斯旺加入自己在英国的电灯公司担任合伙人。直到后来,爱迪生花钱买下了斯旺的专利。当然,在美国,爱迪生其实也没有取得电灯泡的专利权,只取得了“碳丝白炽灯”的专利。
总而言之,爱迪生只是“改良”了灯泡。但……为什么我们现在还是愿意说他发明了电灯呢?
那是因为,爱迪生是第一个通过建立发电机和发电系统,真正把电灯商业化的人,是他和他的团队,让千家万户的普通家庭用上了电灯。
还有掉在牛顿头上的苹果.....
不要妄想有任何一门科学会横空出世,那一定是玄学,尤其在现今的社会,绝无可能......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1-23 03:04 , Processed in 0.06175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