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Jessica_666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3611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听王晨光老师讲河流地貌(课堂实录)

热度 1已有 813 次阅读2017-2-20 12:26 |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课堂

河流地貌课堂实录       

主讲人:王晨光     听课人:吴子阳     听课班级: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高一(1)

       王老师这节课以问题引入,结合丰富的素材辅助讲解,最后用概念图进行总结。

河流侵蚀地貌

       首先,王老师把一张河流地貌的示意图展示给同学们,让同学们对河流地貌有了一个整体的感性的认识。这张图片可以说是在王老师的课件里出现了多次,因为它涵盖了各种类型的河流地貌。


图1  河流地貌示意图


       然后,王老师抛出来一个问题让同学们解决。如 2 所示,这道题目囊括了今天所学的重点,王老师接下来的和同学们展开了解决这道题目的探讨。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课上一位同学举手回答了王老师的问题,并且回答正确。紧接着,王老师追问下去:“你如何得出这样的答案呢?请你解释一下。”该同学认为河流从上游到下游落差越来越小,冲击力减弱,于是河流的剖面由V形变成U形。虽然同学只涉及到河流地貌形成的一种作用力——侵蚀作用,王老师表扬这位同学从物理知识提出了合理的猜想推理。


图2 抛出问题引入


       通过这样的问题探讨,同学们已经对河流地貌的形成的作用之一——侵蚀有了一个认识,兴趣也被激发了出来。紧接着王老师开始系统地讲解。紧接着刚才讨论的问题,王老师告诉同学们,从V形河谷向U形河谷的演变是河流发育初期到后期的一个演变过程。同时展示了丰富的图片素材 ,尤其是虎跳峡的素材,同学们讨论比较积极。王老师则强调了虎跳峡水流湍急,影响该出河流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河水的侵蚀作用,顺利导入第一种河流地貌的讲解——河流侵蚀地貌。


图3 图文素材虎跳峡


       此处,王老师播放了一个实验视频,如 4所示。这个实验主要体现流水在河流地貌形成过程中的侵蚀作用。紧接着,王老师分析了V形河谷和槽形河谷形成过程中的侵蚀作用,形成初期以下蚀作用为主,随着地貌发育,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增强。同时王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在弯曲河道,凹岸和凸岸的侵蚀和堆积关系如何?一位同学从圆周运动的角度分析,认为凹岸水流速度快,因此受到侵蚀。王老师鼓励他,并且从惯性离心力的角度解释了这个问题。此处,王老师以自己之前拍摄的照片为例(如图7所示),讲解了凹岸坡陡、水深适宜船只停靠,建设港口,而凸岸由于泥沙堆积,船只容易搁,不能建设港口的道理。对于平直河道的侵蚀,王老师则强调了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图4 实验——模拟河流地貌的形成


图5 河流的侵蚀作用


图6 弯曲河道发育


图7 重庆某港口


概念图应用在课堂小结

       王老师在讲解完河道的侵蚀规律后,向同学们展示了一幅概念图,请同学们在课堂上完成右边的概念图。如图8所示,概念图从平直河道和弯曲河道对河岸侵蚀的规律进行分类总结。对于平直河道的河岸侵蚀规律从南北半球两方面分类总结。同学按照概念图的分类引导,很快就梳理了本节课开头河流侵蚀地貌的知识。概念图应用在课堂上非常利于同学们做笔记,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而笔记,留出更多的时间参与课堂互动。同时,概念图能辅助同学在课后消化知识,对于复习也有良好的作用。


图8 用概念图总结河岸侵蚀规律

图9 河流堆积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

       如图9所示,王老师在河流堆积地貌的讲解中沿用了这幅图(涵盖了河流侵蚀和堆积地貌)。这一次,王老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积累尝试回答ABC三处所代表的河流地貌。不少同学们能够认识三角洲(C)和河漫滩(B),王老师告诉大家A处是洪积扇地貌,是流水搬运的碎屑物在山前堆积形成的。这里王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想一想,在冲积扇上,有上到下碎屑物颗粒是变大还是变小呢?”同学们依据自己的尝试纷纷给出了答案,王老师肯定了大家积极猜想推理的热情回答道:随着水流搬运能力的减弱,一些细小的颗粒逐渐沉积下来,因此,洪积扇边缘颗粒细小,分选性比较好;而洪积扇顶尖则是一些粗大的碎屑物颗粒。紧接着王老师依次讲解了冲积平原、河漫滩和三角洲的概念。至此,同学们对于河流堆积地貌有了全面和完善的认识。


图10 山前洪积扇



图11 河漫滩


图12 河口三角洲


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在同学们认识了大类基本河流地貌的时候,王老师引入了大量的图片素材自然而然地转到了河流地貌对聚落影响的板块。

图13 成片的大型农村聚落


图14 沿河谷分布的带状聚落


图15 形态破碎的聚落


       通过大量的图片素材,王老师循序渐进引导同学们发现了河流地貌影响了聚落的分布(如图14,聚落沿着河谷呈现带装分布);河流地貌影响了聚落的规模和形态,如图13、图15,在冲击平原上聚落成片分布,村庄规模大;而在三角洲处,聚落形态支离破碎,村庄规模普遍较小。在王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已经理解了河流地貌对于聚落分布、聚落形态和聚落规模的影响。

概念图应用在课堂小结

       紧接着上面的课堂互动,王老师在讲解完成的基础上再次使用概念图对“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这部分内容进行了总结。如图16所示,此图不仅总结了王老师在课上提到的内容,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延伸。笔者对于概念图的感受是,它能够系统完善地总结课堂知识,协助同学简历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能在此基础上适当拓展延伸。 


图16 用概念图总结河流地貌对于聚落的影响


       到此,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已经完成了教学,王老师为同学们布置了课后作业和复习任务。笔者的听课实录分享也到这里告一段落。欢迎各位前辈交流和提出建议,谢谢!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geonet 2017-2-20 16:40
王老师讲得好,吴老师写得好图文并茂,学习了。
回复 Jessica_666 2017-2-20 19:27
geonet: 王老师讲得好,吴老师写得好图文并茂,学习了。
欢迎前辈互动和指正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17:59 , Processed in 0.06173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