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韩秋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3659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记我的第一次行走地理

热度 3已有 504 次阅读2018-12-5 11:14 |个人分类:生活感想|系统分类:其他分类

前天(2018年6月26日星期二)非常有幸参加了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姚杰老师组织的第二次行走地理的活动。

此次行走从罗汉寺出发,沿罗汉寺-东水门城墙与城门-湖广会馆-长江索道-长嘉汇(弹子石老街)-野猫溪轮渡码头-江北嘴金融中心-中央公园天主教堂、基督教堂-明玉珍墓地一线,最后在江北城老城门处解散,历时近七个小时。虽是烈日炎炎,但是姚老师全程边走边讲解,对每个点的讲解都是入木三分。无论是体力还是知识,都让同为地理老师的我惭愧万分。对于此次行走,收获丰富,同时也让我意识到,我对地理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太过肤浅。

首先是对于城市的了解非常粗浅。对于此次行走的很多地方,比如东水门的老城墙、长嘉汇、野猫溪轮渡码头、中央公园天主教堂与基督教堂、明玉珍墓地、江北城城墙等地,此前的了解几乎是空白。作为一个重庆人,尤其还是地理老师的身份,对于自己家乡所在地的了解也不过一些“网红”地标,实在是太不应该。此前读《江城》的时候也有同样的感觉。该书是一位美国人根据自己在涪陵的两年志愿生活写就。而我,在涪陵出生、长大,呆了二十多年,对涪陵的观察和了解,与《江城》的作者比较的话,连皮毛都谈不上。《江城》刚好在行走的前一天读完。这两件事,都让我感到,对于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的要用心去观察、去探索,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有意思的东西可以发掘。

其次,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想的太简单,几乎谈不上思考。常常说,要以地理的视角看待生活中的事物,要以地理的视角去感受我们的城市。最近几年,重庆在网上火了,成了“网红”城市。洪崖洞、解放碑、李子坝轻轨站、长江索道、火锅等吸引着外地游客前来打卡。而在我的印象中,重庆如此立体魔幻是由于“山城”崎岖,再加之气候的原因,多了火锅和美女的标签。除了这样笼统的印象,很多细节的,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却忽视了。比如说轮渡。我一直有个奇怪的印象,虽然生长在长江之滨、乌江之畔,却从来没有坐过船。感觉对船很陌生。其实在很小的时候,坐过长江的轮渡,长达后在武汉等地不晓得坐过多少次轮渡。只是记忆中,在重庆一次船都没有坐过。在跟随姚老师行走之前,只是觉得遗憾,觉得现在咱们这地方轮渡很少了,而且也不方便。至于具体的,却从没细想过。直到,那天姚老师说,武汉、南京这些地方,地形平坦,江面宽阔,修桥又要保证航运、造价特别高。而我们重庆,到江边要下坡,下了船又要爬坡上坎,修桥也没有那么麻烦......恍然间茅塞顿开的感觉。虽然是一听就明白的简单道理,但此前真的就没有细想过。

还有对于重庆历史文化的了解太少了。重庆的码头文化、战时陪都是广为人知的。“湖广填四川”此前略有耳闻,但是带来的文化上的影响却完全没有了解过。这次行走真的让我感受到咱们重庆也是一个兼容并蓄、文化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城市。

如果说文化内涵、对于事物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力的缺乏,是我的阅历和素养沉淀得太少,唯一一个能够有优势的--体力,也让我羞愧不已。姚老师全程前方带路,边走边讲,精神抖擞。而我,一定是一个假的年轻人。我还只是随行,一路上还有朋友的照顾,却总是落在队尾。其中有一段时间,甚至累得只顾赶路,感觉脑子都已经罢工了似的,无暇观察与思考,真是惭愧。

无论是认识一座城市,还是对地理的学习,闭门造车得来的只是偏离实际的大概印象。通过行走这种方式,能够深入观察和体会一座城市的韵味,也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真的非常感谢姚老师的接纳,能够参加这一次的行走,能够有机会体验这种方式带来的全新认识,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跟随姚老师学习。当然,对于我自己来说,这是第一次,但不是最后一次。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geonet 2018-12-5 20:47
刚好读完《恋地情结》6.文化·经验·环境态度http://www.xingyun.org.cn/blog-266-13888312.html摘录几段:
本地人与外来人会关注环境中的不同方面。在一个稳定、传统的社会里,外来人和暂住者占总人口的比例很小,所以他们对环境的认识不会有很大的社会效应。但在我们这种变动很大的社会里,即使是往来无常的人所留下的环境印象也是不可忽视的。一般来说,我们可能会认为,外来人(尤其是游客们)都有明确的立场,他们的感知过程经常都是用自己的眼睛来构组一幅图景。相反地,本地人所持有的是一种复杂的态度,其根源是他们浸淫在自己所处的环境整体中。外来人的立场很简单、也容易表述。面对新奇的事物的兴奋感也促使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相比较而言,本地人所持有的复杂的态度,只能通过行为、习俗、传统和神话传说等方式艰难、间接地表达出来。
外来者本质上是从审美的角度去评价环境的,是一种置身于世外的视角。世外人看重的是外在,其评价依据是一般意义上审美标准。但是想要理解当地人的生活和价值观,我们需要花大的力气。
游客们的判断当然是有参考价值的,他们的主要意义在于提供一种新鲜的视角。人类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强的。在人们学着如何在世间生活的过程中,无论是美感还是丑感,都融入在人的潜意识里,有一些环境对于本地人来说已经观察不到了,但是经常能被外来人识别并且评价出美或丑。我们看一个过去的例子,在英格兰北部,烟尘严重污染了工业城市的环境。这种情况外来人都看在眼里,但是当地居民更愿意眼不见心不烦,所以干脆选择性地无视了这些他们控制不了的因素。于是居住在英格兰北部的人们养成了适应工业污染的生活习惯,那就是躲进屋子里,关上百叶窗,听听音乐会、喝喝下午茶。
定居者们往往以自己过去所在的环境为背景,带着偏见去审视新环境。一旦人们彻底安顿下来,开始适应了新环境,我们就很难得知他们的环境态度了,因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本地人”;不再有迫初的需求去做比较或者对新的家园做什么评论。他们没有多少机会能够公开表达自己的环境价值观,这些价值观隐含在了经济活动、日常起居和种种生活方式里。
浪漫主义诗人们开始赞颂山岳的雄伟壮丽,赞项它的至高无上,激发出诗人头脑中的灵感。从此山岳不再是遥不可及、兆示厄运,而是拥有了壮丽的美感,是大地上最近乎永恒的存在。抱有同样激情的不只有诗人们。表达情感并不一定要有亲身经历。比如说,康德就从来没有见过高山,却用了一个与阿尔卑斯山的景色相关的词语来定义“高大雄伟”的概念。
随着中国风的兴起,欧洲人对中式景观设计的好奇和接纳,进一步削弱了留存下来的对规则形状的审美偏好。因此,这样一些智识的潮流就为山岳的鉴赏打开了一扇窗户。
人们对待山岳的态度也会因其他的原因而变化。随着时间向18世纪末推移,旅行变得越来越容易,于是山的神秘面纱就逐渐被揭开了。熟悉感越来越强,激情就变得越来越弱。
在扭转人们对山地的看法上,朔伊切尔还起到了另一个作用。他创造了一个理论,解释为什么高山上密度较小的空气更有利于健康。在展示自己理论的过程里,他在历史上首次预言了酒店行业会有前途。后来人们认为山中有力量能修复生命体,这给山岳额外加上了一道光环。基于这种认识,很多疗养院、宾馆和各样旅游设施在阿尔卑斯山修建起来;这项产业如此繁荣,以至于富人们都把瑞士看作休憩乐园、游览胜地。到了19世纪中期,山岳的形象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再也不是让勇武过人之辈感到颤立的所在,而是能让身体状态不佳的人得到滋养的温柔乡。与此同时,美国人也认识到了美国西部山区的巨大吸引力。19世纪70年代,社会掀起了一般热潮,人们开始关注落基山清新的空气、干燥的土壤和矿物质的泉水。科罗拉多州由此被誉为“美国的瑞士”,更有甚者,有些人还把瑞士称为“欧洲的科罗拉多”
回复 wangfei 2018-12-6 08:05
很有启发,我们不也是地理老师嘛。
回复 潇湘如是闲 2018-12-6 17:16
闭户造车,出门合辙。姚杰老师的行走地理,大家有一个出门合辙的机会。行万里路!是地理老师提升地理实践力的必由之路。
回复 韩秋 2019-4-9 16:38
潇湘如是闲: 闭户造车,出门合辙。姚杰老师的行走地理,大家有一个出门合辙的机会。行万里路!是地理老师提升地理实践力的必由之路。
是的,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地理人的精神都可以学到很多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3-29 15:40 , Processed in 0.05757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