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
案例教学在《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应用
--4月21日青年教师工作坊听课感想
4月21日前往同安五显中学听课,终于使自己的足迹遍布了厦门的每一个区,很是新奇愉悦。去同安不仅欣赏了不一样的风景与美丽,也收获了李少波老师和康福气两位老师的优质课堂带来的一些思考。感触最深的是精彩的案例的使用给课堂带来异彩纷呈的效果。
一、自己对教材的理解
《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此节课的课程标准是“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对应到此节课的内容就是季风水田农业的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的条件。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条件其实也就是水稻的生长条件,对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进行区位条件分析的时候也是从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两个方面来分析。所以而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区域和区域之间有差异,同一区域不同时期也有差异,所以对其地域性的分析要体现在空间和时间维度。
课本这部分的材料很少,除了少许的文字描述季风水田农业以及图片外,以及少数描述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外,就没有其他材料。如果就这样按照课本教学的话难免使得课堂过于枯燥,且学生的接受的效果会大打折扣。而李老师和康老师在课堂中援引的案例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得整节课脉络清晰,知识的深度以及广度充分的得到了挖掘,不失为一节精彩的课。
二、案例教学的运用
在初中的教学中,材料的使用也有的,但是大部分要么是课本上的材料,要么是ppt或教参上的材料。所以在材料的选取以及案例的使用方面是较为缺乏的。尤其这学期在开展区域地理的教学,在一些案例的使用方面大多是教材的案例,不够新而且知识的广度不够,而这次两位老师在课堂案例的使用使得自己感触颇深。
1.李少波老师的课
首先是李少波老师的课,李老师援引的是学生生活的省份福建省作为案例切入,更能达到与学生共情的目的,也充分贯彻了学习身边地理的理念。而且先福建后东北等其他区域,也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从材料的选取与使用方面,似乎只是把课本上的材料冠以福建之名,而无其实。在分析福建省种植的区位条件中只是共性指出了水稻种植的区位条件,并没有针对福建这个区域的个性特点深入挖掘以及分析。譬如水稻种植的共性条件是地形平坦,但是福建的闽西北等山区的水稻种植更多,且商品率更高。所以在选取小的区域来体现大区域大范围的水稻种植共性区位条件时,要再进一步分析小区域的个性所在,这样更能体现案例选取的价值。
李老师在讲授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的时候所用的材料分别是南安东田镇水田景观图以及福建省年降水量的变化图想用来体现。但是这两则材料的使用最后达成的效果并不佳,首先是两幅景观图让学生来分析太过于抽象无从下手,而且学生似乎从材料中获取的信息并不一定在点上,所以让学生探究的时候要给与一定的引导。最后东北水稻种植的材料的使用起到了一定的拓展性的作用。
2.康福气老师的课
康老师课中的案例使用让我确切的明白一节课的内涵所在,平实却让人大开眼界。而且众多的案例使用并没有使得课很冗杂,最后板书的呈现让我真的获益匪浅,算作是画龙点睛之笔了。结合板书和案例慢慢的看,颇有让人回味无穷之境地。
康老师先从水稻分布以及水稻生长的条件的材料分析水稻的生长的充分条件以及必要条件,再进一步的深入从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两方面分析水稻生长分布的区位条件。李守田的案例的使用是这节课成功的重要的一个部分。李守田这个案例非常形象以及康老师问题的设置使得学生可以较为得心应手的获取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的特点,而且李守田这个案例土地流转前和流转后的差异反映时间维度上季风水田农业的水稻种植的差异。接着是东北的案例引入则从空间维度上反映江淮平原和东北的水稻种植空间上的地域差异性。空间维度以及时间维度的区域比较,学生能通过比较分析大体清楚季风水田农业的发展方向。接着水稻梯田案例的引入也是反映同是季风区,平原和山地不同地域种植水稻的差异性。最后运用宁夏的水稻种植的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分析非季风区种植水稻的利弊,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以及辩证的思维能力。最后在来看这些案例尤其是结合板书来看,觉得真的是环环紧扣,密切相关,给予学生无限的思考空间和思维的余地,这些案例的使用都较为妥当准确的扼住了要点,真的让学生眼界更加宽广,思维更加发散。
板书很漂亮,就附上啦:
三、思考
教材是用的,所以案例准确得当的使用,可以让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以前过分注重课堂的形式之美,这次康老师的课让我真正的体验到了内涵之美。这也是以后努力的方向,多积累一些课外知识,为己所用,让自己的课堂更加充实且更加贴近生活。
吕珊
2016年4月26日
于东渡六中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3 06:14 , Processed in 0.14145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