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就听说过陕州的地坑院,一直想去看一看。终于趁着送孩子去三门峡的机会,来到了陕州地坑院一看究竟。
送走孩子一路驱车直奔陕州地坑院景区。本来在美团下单的票可以便宜点,谁知却不能用,因为美团的票必需提前2小时买,只得现场购买,没办法,多花点银子买个经验。本想请个导游,却遇上拍电视的,没有空缺的导游,只好自己逛了。
一进入大厅就先看简介,了解了地坑院的概况。地坑院,又称地窖院,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带形成的最古老,最独特的民居样式之一,是古代人类学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地下四合院”,据传约有4000年历史。陕县地坑院起源于中国穴居时代,从庙底沟发掘的历史遗迹中可以看到地坑院的雏形,秦汉唐时期持续发展,宋元时期达到成熟,明清时期已达到全盛,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科学,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对地坑院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南宋,当时的朝廷秘书少监,郑刚中在《西征道里记》中记载:“自阳以西绒,皆土山,人多穴居”并介绍当时挖窑洞的方法:“初若掘井,深三丈,即旁穿之。”又说,在窑洞中,系牛马,置碾磨,积粟凿井,无不可者。”
在网上看这个被称为“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村落,我却直接走进了院落,进入院落首先映入眼帘的竟然是一口井,四周的房子就像四合院的布局一样,只是现在已不住人,陈设的是一些反映当地民风民俗的物件和影像。在这里我了解到了地坑院的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豫西地区属于半干旱性气候,特点是凉爽干燥,四季分明。年均降雨量只有500毫米左右,很少有大暴雨发生,一般不会殃及地坑院落,半干旱性气候,有利于保持当地土壤的干燥和坚固使窑洞建筑经久耐用,一年四季温差较大,更能体现窑洞“穴居”冬暖夏凉的优势
地质原因:豫西地区的闪现塬上一带,塬,是因为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中间平坦,主要以石英和粉砂构成,黄土层堆积深厚,一般在50米到150米,黄土土质结构十分紧密,具有抗压、抗震、抗碱作用,这里地下水位较低,一般在30米以下,这些都为“地下挖坑,四壁凿洞”这种民居形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社会经济原因是,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生活在黄土塬上的先民比较贫困,建造房屋难度很大,而地坑院结构简单,所用建材少,建筑成本低,只需要自家的劳动力于农闲之时挥撅刨挖,便能在一年半载中建成一座窑院,这是地坑院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看来地坑院的形成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当地的落后与贫困。于是我在想,这是否可以理解为“贫民窟”,也算是人们为了生存对自然的一种简单利用。
拾级而上出了院子竟然步才来到了地面,原来我并没有从真正的入口进去。在这里才能体会到地坑院的“坑”的感觉,确实吃了一惊,这样的院落到底是如何建造的?很快在下到另一个院落之后得到了答案。
根据记载,地坑院建造要经过几大工序:首先要定方位,订坐向,定天井的长度尺寸,俗称方院子,地勘院建造十分讲究,要请懂得阴阳八卦的风水先生选地形,定坐向,量大小,下线定桩;然后择吉日破土,建造地坑院,当地农民叫做下院子,主要指的是院心天井的工程;最后挖窑洞,布置院子里的其他事物。也是在这里了解到了院心得天井原来是用于聚集雨水,俗称渗坑,这大概就是排水的功能。而在院子通往外面的门洞内则有一口取水井,上面加一个轱辘,解决吃水问题。
地坑院作为古代穴居方式的遗存,有着较高的历史学、建筑学、地质学和社会学价值。这种建筑非常科学,例如,为了防止下雨时水灌入窑洞,在地坑院中间挖有供存渗雨水之用的渗井;为了防止雨水渗漏,窑顶还要在雨天后辗压平整,因此毎一座地坑院都配置有一个碌碡。同时居民还可当做打谷晒粮的“场”,一举两得。
地坑院是大地的一部分,随大地脉搏而跃动,防震效果极佳。窑洞圆拱形,坚固耐压,冬暖夏凉,挡风隔音,安全可靠,人们称它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最适宜人居住。
坑院植树,要“前梨树,后榆树,当院載棵石榴树”,因“梨”和“利”同音,榆树号称金钱树,石楣多子,均取吉祥之意。门洞旁載一颗大槐树,寓意幸福生活长久、安康。
为发展旅游,如今地坑院院院相通,每个院落都有一个特色展厅,用以展示当地的文化习俗,酿酒、做砚、剪纸、戏曲……
中午,在景区领略了一下河南的大碗文化,手擀面,味道还不错。
回来重新翻出来这组高考题:
(2018·江苏卷)“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2017年2月,《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图8为“某地坑院村落景观图”,图9为“某黄土塬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图9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6.作为“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地坑院,今后应( )
A.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B.对各处地坑院完整保护
C.对废弃的地坑院大力修复 D.加速地坑院的推广建造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1-22 21:47 , Processed in 0.06682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