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辛辛~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3742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因为热爱,乘风破浪——开设地理社团有感

热度 2已有 1009 次阅读2021-7-21 09:51 |个人分类:地理社团|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 每年要上二十多次(每次一个小时不重样的实践类课程,打脑壳哦……

  • 每次要准备不同的实验/实践器材,太复杂/麻烦了吧…

  • 为了每周那个把小时,要提前准备几天甚至几周…

  • 为了开发一个课程(验证一个实验),要重复很多次,还记得那些到处挖土、抠草皮的事么……

  • 上个社团课也没多少课时费,值得吗?

  • 每次带生外出都操碎了心,真累呢……

某次社团课准备的材料(三大箱图片

某次社团课一个小组的部分材料(图片无法上传原谅我太菜了

有人会有如上种种疑问。其实这也是我们社团人的疑(吐)问(槽)。

我来说说我们社团的故事吧……

2019年我首开了重庆八中地理社团(季风地理社),并不断创新。至今地理社已成功开设了两年。在这个过程中,带领团队开发的社团课程《初中地理综合实践课程》已初成体系,见下图。

课程简介:

    《初中地理综合实践课程》是在充分结合重庆主城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为本位开发的,与国家设置的选修课程体系相衔接,主要依据地理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制定课程目标,有助于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需求。

课程性质和理念:本课程是以初中地理课程为基础设置的一些实验和室外实践探究等活动,课程内容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以初中地理教学需求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让地理核心素养落地生根。课程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和室外实践,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地理工具,在室内、野外和社会的真实环境下,通过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获取地理信息,探索和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具备活动策划、实施等行动能力;通过实验探究和室外实践,使学生能够从综合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意识,对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

实,开设社团虽辛苦,但还是有很多好处的,比如:

/ 一.助力学生成长 /

•兴趣培养、知识拓展(课本外知识、初高中知识衔接)
•能力提升(创新能力、团队协作、探究能力)•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等)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践行素质教育,促其成长(学生良好的反馈和成长、学校的支持、领导的肯定都是我们的动力)

二.使课堂更有魅  /

社团课程有部分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课程实践成果可为教学提供真实素材(如视频等),在课上使用这些素材,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效果

 /.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

师生感情、班级管理、促进教师从理论教学型

向实践研究型转变等

1. 原创课程多次获奖

污水处理厂和湿地公园研学课程、地球的形状微课、灌溉实验等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奖项

 2.依托社团开设经验申报相关课题(在研)

 

3.外出交流分享


#  四、经验及展望  #


——深耕自己擅长的那块地

•三位一体:社团—课题—精品课程是一体。

→高中精品选修课-借鉴并改编其中内容

→初中社团课程

开设社团,验证并完善课程.

→据课程开发及社团经验,申报相关课题

•未来也可能五位一体:

社团—课题—精品课程相关论文学科课程创新基地

虽然我们的社团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热爱是内驱力!让我们以勤奋做经线,创新做纬线,一起编织地理实践的社团梦吧!

因为热爱,才有勇气和动力乘风破浪。

(抱歉,大量图片无法上传。让我这个菜鸟再摸索摸索吧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geonet 2021-7-21 18:52
发表日志的工具栏里有添加图片,点击之后,本地上传(先保存为单独的图片文件),选择要上传的文件,上传成功之后,点击,就插入了日志中了。
回复 长江口口 2021-7-21 21:34
社团课,多结合PBL项目化学习的理念去实施,3-4年下来,可能就会有很好的效果与成果的。
回复 辛辛~ 2021-7-26 22:40
长江口口: 社团课,多结合PBL项目化学习的理念去实施,3-4年下来,可能就会有很好的效果与成果的。
好的!感谢指导~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1-23 00:40 , Processed in 0.06951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