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谈义孚之八十二 20190314 《把地方感变成商品怎么样?》
潇湘如是闲:
[Link]
潇湘如是闲:茶叶扶贫把好茶的风土都变成大路货?
景荣:到外地储备产能
景荣:利用政府的项目,一举多得的好事
景荣:对外销售还是只能用安吉极白茶品牌
景荣:农夫山泉还有用长白山水源的
潇湘如是闲:@景荣 五粮液当年收购湖南的酒厂生产原酒,市场变化后未能持续,而原来的酒厂品牌丢了再也立不起来了!资源密集型产业扩大规模是不是双刃剑?
景荣:至少当下他们认为有效
景荣:从地理标志物产角度肯定行不通
景荣:咱们认死理,国家要共同富裕
潇湘如是闲:最明显的是中国红茶,各地一种味(工艺相同)现在我只能找斯里兰卡的茶来喝了。虽然也是工业茶,但工艺不同。
景荣:苏州的碧螺春红茶还是不错的
潇湘如是闲:碧螺春也出红茶了?
景荣:我们直接到西山岛上人家家里拿
景荣:嗯,一直有的
景荣:绿茶更有名,我比较喜欢他们做的红茶。
潇湘如是闲:周尚意和别人合作写过一篇碧螺春的发展模式问题,算是写得好的一篇之一。茶叶代表的地方感被工业化生产破坏,没了个性的地方感就变成泛化无感的空间感了。你看,您还是要到岛上人家去拿;我呢直接请乡里亲戚炒新茶,周末可以去拿了
景荣:主要是看见了做心里比较爽
潇湘如是闲:看到了茶叶中的人就是有温度的地理?
贾益民:两个方向,不同价值观。
闲哥短评:茶叶生产无疑是一个资源密集型产业,而一杯好茶是融汇了多种体验的神仙叶子,中国各地喝茶的讲究往往和独特的风土、时节相关,商业化的茶叶不再是地方感的产物,有味道无神韵,您会对这种茶产生恬淡的依恋感吗?placelessness是不是可能是我们未来喝茶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