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创新活动小结
说明:项目名称: 三圈环流立体模型制作 指导老师:雷蕾
项目摘要:“三圈环流”的形成是高一地理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教材及现有教学资料是用平面的方式呈现,对于“三圈环流”形成的三个环流圈在低、中、高纬度分布及高度范围不同,特别是气流运动方向对学生理解难度大。“三圈环流”的立体模型可以形象生动地演示三个环流圈在低、中、高纬度分布的特点,对辅助教学效果明显,三圈环流不再抽象,弥补了部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足导致的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困难。
材料: 立体石膏球 双面胶 水彩笔 塑料吸管
制作步骤:1.)先在立体石膏球上标出纬度位置,再画出气压带雏形,默认直射点在赤道。。
2.)将已画好的气压带雏形用水彩笔染上相应的颜色。
3.)将塑料吸管折成一定形状,充当环流圈,并标出箭头方向来表示气流运动方向。
4.)在环流圈底部的位置粘贴双面胶。
5.)将已折好的环流圈粘在双面胶上,再固定在石膏球上。
2.该项目的选题是怎样确定的:高一学生立体空间想象能力薄弱,学生对于三圈环流的知识点比较薄弱,书上的平面图无法更好的让同学们理解,所以我们想让孩子自己动手研究制做一个可供大家学习的立体实物。
设计(或研究)该项目的目的和基本思路:该项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使抽象的理论体现在形象直观的学具模型上,使三圈环流在作品中得到再现,达到形象、直观、生动和浅显易懂。
该项目的设计基本思路:通过用生活中容易寻找到的材料来立体模拟演示“三圈环流”的实际存在,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操作性强,乐于实践。
5、该项目应用了哪些科学方法、科学原理:该模型的科学方法就是 比较法 ,综合法 ;原理是“三圈环流”形成的过程。
活动小结:虽然没有能够让三圈环流立体模型动起来,但是通过这次努力的过程,让自己和孩子们都得到锻炼与成长,感谢学校支持,感谢星韵让我多了很多同行友人点拨迷津!!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5-8 16:04 , Processed in 0.08337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