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
参加星韵年会有感
本应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踏上石家庄的旅途,在四十四中与各位地理专家、名师相聚,奈何疫情的影响,让这场精心筹备了两年的地理年会只能在线上相会,十分惋惜,感谢参与筹备会议的的各位老师!2021中国·石家庄第11届星韵地理研讨会暨全国中学地理教育网络教研现场会,一场充满自主性、学术性的会议,为我们提供我们聆听两天来自全国的地理教育专家、地理名师以及一线教师的报告的机会,非常感谢,聆听过后收获满满,争取往后的星韵地理年会都能参加。
首先第一部分是新课程与新教育。当下,初高中的课程改革在如火如茶的进行着,这部分主要有三位专家从地理教学论、地理科学以及地理教学方法论方面关注新课程与新视野。
第一位是首都师大林培英教授在《对地理教学中的大概念的理解》中主要对地理大概念的问题、大概念的作用以及大概念的确定等几方面进行介绍。林老师对教学中教师们用的各种概念与观念进行区分,并通过《地理1》的例子解释说明,让教师在教学时更加明了。林老师基于对大概念的标准、原则的理解以及思考(高中课标修订--从学科方面构建)的基础上提出统领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8个地理大概念,为地理教学教学做了一个很好的归纳。大概念统领下的教学聚焦核心内容,避免过度地拓展,造成学业负担过重;便于开展深度学习;避免不合目标的概念进阶,所以在平时我们要总结归纳大概念,在教学时进行运用,统筹教学。
第二位河北师大的李仁杰院长,李院长通过《开放地理大数据应用思考与实践》指出什么是地理大数据、基于大数据和GIS技术如何认识人类的家园、从哪里获取开放共享的地理数据、GIS与中学地理教学的初步思考。通过追溯洪堡科学考察地理大数据以及展示约翰霍普金斯疫情图等等例子来科学阐述什么是地理大数据;对全球地表覆盖数据、人类足迹指数数据等说明大数据和GIS技术如何帮助我们认识人类的家园等。现在是信息时代,大数据的获取方式多种多样,我们要将地理信息技术充分且灵活的应用到我们的地理课堂中,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丰富。
第三位是徐奇智博士的《科学可视化教学方法论》,报告中指出什么四科学可视化与SV和GEO-V;认知角度下的GEO-V;GEO-V的应用于发展与研究等。在教学中引用可视化,我们要关注虚拟空间中的信息承载量、动态交互、隐喻与界面望地理课堂、冀望地理实践,分六个模块进行。模块一冀望地理课程设计、个体与群体的差异、可视化协作以及评估地理可视化方法的有效性。
会议的主题有冀望地理课程、冀,通过对地理课程、教材的研究,让我们感受地理的奥妙。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龙泉老师带领我们了解革命根据地的地理教科书,归纳了革命根据地的地理教科书内容特点等;和我们的师姐杨春燕老师一起研究而高中自然地理的校本课程,自然地理比较难且索然无味,所以杨老师称之为难煮的“夹生饭”,杨老师及其课题组以新课标为导向、地理教材为基础,打破原有教材体系,将自然地理融为一体,形成以本图文并茂、具有学科逻辑性以及情境性的校本教材,非常值得我们学习!钱红老师则给我们展示了她在所任教高中地理渗透生涯教育的实践,精心打造课程(常规、拓展、创新)、坚定落实研学,并讲述了她在高中地理渗透生涯教育的思考;孙峰老师带领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了解潜能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的发展潜能是无限的,只要我们一直保持强烈成长的愿望、积极行动,做行动的巨人、持之以恒,永不放弃,到最后,我们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贾老师---从XIN做起,带领我们解读新课标,新高考。听完各位老师的报告,在地理教材、校本课程、渗透生涯教育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日后会更加努力学习!
模块二冀望地理课堂,让我收获颇多,通过学习各位老师案例的分享,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高小青老师分享了中学地理课堂融合乡土案例,展示了乡土案例的编写步骤,并通过以遵义辣椒产业为例,讲解了乡土案例如何融入教学。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可以根据地区挖掘乡土案例,并将它应用到课堂中,以便更好的培养学生地理时空观与乡土情怀。付申珍老师从专家长效引领、团队长效交流、编著长效思维、课例长效探索、机制长效联合五方面带领我们走向卓越,这也是付老师工作室的建设之路。付老师定义了长效教学并提出了长效教学的模式(三阶五环四步),并通过《我眼中的悦来》研学旅行课程与教学《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两大案例进行解释说明。我们应当追求长效教学,引导学生发展和应用学习成果,学以致用,发展学生的课核心素养,这应当作为我们的教学理想!看到付老师对地理教学的热情、坚持,非常感动!张蕾蕾老师通过多个案例向我们讲解了科学可视化在讲授地理知识点方面的运用。徐志伟老师带领我们了解了融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通过高科技的应用让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爱上地理。刘艳老师及其同事为我们展现了地图册与科技结合应用,现在高科技发展的非常好,教师应该掌握一些相关的科技技术,提升自己在技术方面的能力,为教学更好地服务。
模块三依旧是冀望地理课堂,这个主题让我收获很多,地理教师们积极的创新设计他们的课堂,张玉与辛晨老师为我们带来地理实践力在初中课堂中的培养,核心素养的培养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课堂是培养核心素养最好的落脚点,那么如何培养呢?两位老师通过课例片段说明社会调查与模拟实验是初中课堂中的培养地理实践力的可行办法,但也存在不足,我们可以通过在两位老师应用的基础上反思不足在进行应用是加以改进,进而达到培养素养的目的。孙晓青老师将地理学与心理学融合,用心理学角度解读地理现象,为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刘骏飞老师为我们带来《空间思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培养研究》,地理思维里面就包括了空间思维,同时它也是地理学科的特点,刘老师指出培养空间思维要从空间概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认知、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野外研学实践四点来培养。王海霞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是《智教智学、智慧课堂真智慧》,通过澳大利亚案例说明智慧课堂信息化平台与课堂教学是如何融合的。接下来是在群里非常活跃的周光明老师--《源于学科思想的教师学科理解能力》。周老师指出教师要深刻领会地理学科思想;提升教学立意;琢磨问题设计,能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计问题链;提升自己的素养,能更好地驾驭学科语言。周老师的报告非常有深度!我会在会后好好研究。
模块四冀望地理课程,李兴科老师的《增值评价与反思--基于情境创设背景下深度教学带领我们了解增值评价的概念、现状、特点、实践。增值性评价是国际上最为前沿的教育评价方式,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唯一标准,引导学校多元发展。李老师带领我们扩宽了对评价方式的认知,并指出评价机制引领教育前进方向。孙劼世老师在初中跨学科教学实践当中的思考可以看到孙老师对教学的热爱,跨学科教学是需要整合的,教育增值评价就是以学生学业成就为依据,追踪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业成就的变化,并将客观存在的不公平因素的影响分离开来,考察学校对学生学业成就影响的净增值的评价。孙老师愿意花时间去琢磨教学设计,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值得学习的!高保华老师本不是地理专业的学生,但是由于兴趣、热爱,绝不躺平的精神,考研跨学科考了地理,我们本科研究生都是地理,更应该热爱地理,个人那个应该积极向上的学习地理,希望未来我们都是地理人!刘霞老师分享的是跨学科的主题教学设计,刘老师分享了深度融合的单元教学范式与融合劳动案例,探析了在真实情境中进行的深度学习,线上线下相结合,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我们可以学习刘老师这种融合劳动的主题学习方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模块五与模块六都是冀望地理实践,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许多地理知识需要在实践中让学生感受并获取知识。既有当下大热的研学旅行,带领学生到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做到在行中研、在研中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有胡老师创新设计的地理教具,好的教具能让我们得心应手,既能给学生直观的展示,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就比如地球的公转自转、等高线这种比较难的知识,设计出好的教具于教师教或育学生学起来都会更加容易,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动手动脑设计一些辅助我们上课的教具,多尝试多探索。
即使现在大力倡导研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外出研学还是比较困难,所以在校园里面实践教学也较容易些。张国凤老师带领学生做的土壤盐碱化模拟实验建立了科学的观测量表,进行了较为科学的测量,以及张明真老师的制作的各种模拟实验模型,在这些实验过程中,学生亲自动手参与,结束之后评价反思,对学生综合思维素养的形成有较好的启发作用。地理教学教学必须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知道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而实验教学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动手、动眼、动脑的过程,可以发掘学生较大的潜能。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需要,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以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够较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最后是汤江波老师对于我们地理教师进阶的研究,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思维→教育思维→学科思维→课标实施路径→地理教育共识→地理学科共识→地理思想演变--地理哲学→人与自然、时空的哲学。努力朝最高级阶前进!
通过两天的学习,感触良多,我看到了老师们对地理的热爱,为地理教学所做出的奉献,无私的分享给我们学习,非常感谢星韵地理这个平台,给我们提供机会。
经过两天的学习,我也认识到自己在地理学习与教学中的不足,日后会更努力学习,争取有一天也能带着自己的教研成果在星韵年会上分享。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1-23 09:01 , Processed in 0.06608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