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
20140911比较树的异同
一线老师是得有多累。要想做个好老师,做个信守对学生承诺的好老师(虽然也许学生根本没把老师的承诺记在心上),实在是太难了。
每次课后两篇公众号群发消息,一条是学生的课堂表现,一条是家长的家庭实验室,还得图文并茂,的确很耗精力。但是为了把家长也吸引到科学教育中来,家校共育,好像也是值得的。85位学生,已经有70位家长关注,并且有家长自觉把家庭实验室的照片和观察记录发到公众号,还会表达一些感谢的话,相信沟通会越来越多的。坚持吧!
今天的课,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原本设计的内容太多,学生一到教室外上课就完全收不回来。第一个班虽然我在出门前跟他们商量了暗号,但是操场太大,又有很多学生在上体育课,完全听不到。在分散观察之前先让他们示范观察一棵大树,但是学生仍然不知道该如何观察,学生围在大树面前,很快就跑到大树旁边到处摸摸看了,根本拉不回来。在这个地方我觉得我有些操之过急了,不能要求孩子们一两次就学会科学观察和记录,也不能要求好奇心旺盛的阶段不去动手做而停下来听。感觉预设的要么没有完成好,要么没时间做。第二节课吸取了第一节课的经验教训,把要讲的先在教室里讲好,一些调查类的话题就直接讲述了,没有让学生一个一个讲,节约了时间,也得到了预期的反馈。最厉害的是那招真的很管用:“表现不好我们就不到外面观察了”、“谁还没有安静下来我们就不要他出去观察了”,听到这种话,孩子们就相互监督了起来,而且坐得可端正了。这算不算是和孩子谈话的语言呢?要是高中生,肯定都“切”声一片了。第二节课还降低了难度和目标,直接把本课的目标告诉学生,直切主题,比第一节让学生从慢慢做的过程中自然达到目标,好像也还各有利弊。第一种不明确目标的做法孩子会关注到更多的信息,但是目的性不强;第二种学生目的性很强,但是没有其他的发现。这和教育价值取向有关,持有什么价值观就会选择哪一种方法。第二节课虽然在教室表现得很好,到操场教他们拓片也都比较好,这得益于孩子们对拓片兴趣很浓。同时也是因为此,后面让他们分散观察的时候,大部分学生没有认真的观察比较树与树有什么异同,而是用了更多的时间去拓片了。
好的地方在于,能够在几分钟内改变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课堂管理有一点进步。不好的地方就太多了,混乱无序是主要问题,对学生发言的控制也被P老师指出来了,提问谁的技巧还要训练。对于拓片兴趣高而妨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我暂时认为兴趣比内容的完整性更重要。
下一节课留个尾巴也可以长短自如,自从认识到方法和技能不会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才能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之后,对学生的要求降低,目标的难度降低,觉得一节课完成不了的还可以下节课再继续。想起一位前辈说过的,学生的学习,不必总要去挑战障碍物,有的时候绕过去了,回头看那些障碍都不成障碍了。这是因为儿童的认知是在不断发展的,触动和形成概念网络的不一定非要靠攻克眼前的障碍才能实现。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1-8 15:10 , Processed in 0.06583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