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
在李老师的指导下,林老师,王老师等整个初中地理组的全力帮助与鼓励下,以及远在安徽的钮老师牺牲休息时间的支持和办公室姐妹们的关爱与理解下,让我顺利的完成了第一次学科间的教学比赛。
李老师悉心的指导让我重新对课堂教学有了深切的理解。地理课应该是引人入胜的“活”课堂。课堂教学不是课本上的知识复述,不单单是讲述知识,而是让知识落地的过程,让学生生成自己理解与看法,才是课堂的真谛。
本节课利用学校学长谢教授的南极科考的图片研学作为情景,跟随学长的脚步开启一场研学旅行。将研学过程中的前期准备、研学体验以及研学总结三个环节采用抢答的形式,以表格对比的方式呈现,边抢答边归纳,最后形成知识体系。为把遥远极地地区的视角拉近,秉持着把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理念,所以,本节课开展了征集极地科普馆场馆活动,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发资料包,内容为极地地区的资源(淡水 矿产 生物资源)和科考(历程 科普极地科考内容)与保护环境6个不同的主题。目的是将知识在此进行落实和拓展提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各组建设自己小组的场馆宣传海报并上台展示,活动时长15分钟左右。最后,利用环境保护的主题升华课堂,体现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关系,落实人地协调的地理核心素养。
本节课的亮点:
课堂结构合理,脉络清晰,时间分配恰当,整个教学过程完整。
体现知识体系不断建构的过程,最后将知识汇总。
小组活动新颖,学生展示充分,落实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
思维导图式的板书设计,精简凝练。
课堂渗透人地协调观,环保教育等,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本节课不足:
板书主题书写时间不恰当,应在导入时中先写主题。
抢答环节,有点难度的题目没有深入讲解。
思考:抢答环节学生反应能力不一,考虑时间不充足,是否忽略的大多数同学?
后面加分制度没有一直在黑板上写出来,只是在心中计数,会让学生觉得不准确。
两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没有讲解,说出差异。
没有落实读图,圈画的指令。
“理”的部分没有讲透,没体现学科特色
难一点的题目没有反问,学会反问,学生的解题思路对其他人有帮助。
最后,再一次感谢给予我帮助的老师们,铭记于心!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2-23 14:02 , Processed in 0.06117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