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
新教材“地貌”如何上?——评课稿
借着福州一中公开周的机会,我有幸听了三节公开课。内容为:新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的内容。
对应的课标为:通过野外观测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A老师
A老师运用了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讲授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两个内容,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亮点:
1、从教学方法上来看,A老师注重学生的体验,例如画一画喀斯特地貌山水,感受喀斯特地貌的特点;A老师还运用谷歌地图,对比福州和阳朔的位置和地形;除此之外,在讲解溶洞时,结合生活观察(墙壁石灰掉落堆积图),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从教学内容和组织上来看,注重学科逻辑、内容详细、面面俱到。A老师从喀斯特地貌的成因、类型、与生产生活联系以及中国喀斯特地貌的分布来展开。河流地貌从河谷、冲积平原、三角洲等三个方面展开;结合家乡材料,开发课程资源(课后思考:平原地区易形成河曲,那么九曲溪是怎么形成的?);另外,语言生动,例如讲到河床时将水比喻成人,水在床上,故名河床。
|
|
图1溶积地貌 |
图2课后思考“武夷山九曲溪” |
不足:
1、片面注重量。A老师教学包含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内容庞杂。教师可以深入挖掘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地貌类型,给予学生一定自主学习的时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掌握描述地貌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2、应注重对学生的问题引导。在讲授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和类型时,主要为教师讲解,提问较少。“深度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学”,教师在展示地图或者地貌图片时,可以适当地增加学生描述的环节,将直接讲述知识转换成让学生发现问题 “激疑”。
3、连贯性不强,无板书,最后如果能加上本节课的思维导图,或者梳理小结一下,学生的学习印象会更深。
B老师
B老师以贵州全面脱贫为背景,以“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两银”为明线,人地协调为暗线,引导学生探究贵州喀斯特地貌与气候的联系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亮点。
1、从教学目标来看,这节课注重对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到了一下几点:1、学生能运用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图,描述地貌分布特点2、学生能够利用碳酸钙等方程式,解释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3、学生掌握喀斯特地貌的不同类型,理解地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4、结合国家脱贫攻坚时事政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从教学的内容和组织上看:知识结构合理,课堂循序渐进,各环节过渡自然,以区域贵州“天、地、人”的情境“一境到底”,从喀斯特地貌的概念、分布(宏观到微观——从中国到贵州再到喀斯特地貌的具体形象)、成因和类型、最后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农业和交通——经济),逻辑链条清晰。
3、从教学过程来看: 1、呈现一中夏令营研学照片,利用学生的替代经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发现问题)。2、“天无三日晴”与“地无三里平”之间的关系、“地无三里平”与“人无三两银”之间的关系(分析问题)3、结合章节后“问题探究”探究贵州人民发展什么产业脱贫致富(解决问题)3、B老师是三个老师中唯一一个设置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通过收集贵州发展相关产业资料,提升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本节课体现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
|
图3 学生研学照片 |
图4 “天”与“地”的关系 |
|
|
图5 农业和交通上“地”与“人”的关系 |
|
|
|
图6 学生活动+教师板画 |
|
|
|
图7 小组汇报“喀斯特地貌与经济发展” |
不足
1、 教师是否可以再放手一些,少讲一点,增加学生自主学习。
2、思维过程图是否调整为学生自主绘制,由于时间的限制,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图是由教师直接展示的,可不可以交给学生合作推理,然后再给出教师制作的思维图作为参考。
2、 本节课内容对于其他学校高一的学生,可能偏深。
C老师
C老师根据教材内容和上课时间,调整了教材顺序,讲喀斯特地貌和海岸地貌,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亮点。
1、从情感上来看,C老师最大的亮点是他结合自己的家乡晋江乡土材料讲授海岸地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
2、从知识内容来看,结合福州一中的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C老师是三位老师中唯一一个讲到地下喀斯特的分层情况,另外,讲到如何发展喀斯特地貌当地的经济,沙坝、泻湖的水文特征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从教学过程来看,C老师提出开放性问题供学生思考(例如西南喀斯特地貌特别典型的原因、发展农业不利的条件、如何发展当地经济等等),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C老师在讲碳酸钙化学方程式时,提问不同的科代表,体现了地理和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另外,C老师联系生活实际(砾滩养螃蟹、沙滩养牡蛎、泥滩种蛏),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体现了生活中的地理,学生反响热烈。
|
|
图8 地下喀斯特地貌分层 |
图9 开放性问题讨论 |
|
|
图10砾滩养螃蟹、沙滩养牡蛎、泥滩种蛏 |
图11 沙坝和泻湖 |
|
|
图12 知识框架 |
不足
1、对于喀斯特地貌侧重于识别外观,缺少对于该地貌的描述环节;如果再深化其成因和过程,那么在其提出的开放性问题中互动会更加顺利。
2、教学方法单一,在开放性问题中适当增加小组合作讨论,学生的参与度与课堂效果可能会更好。
3、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讲述晋江沙坝养殖时,C老师利用沙坝图,请学生推测当地海产品养殖位置时,由于福州学生不知道晋江养殖背景,学生反馈较少,可以先展示现象(海产品养在沙坝外),再根据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在沙坝内),分析原因,引导可能会更加顺畅。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1-23 02:01 , Processed in 0.44370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