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恩哲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4091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新加坡地理教学大纲对我国初中地理立德树人教学模式的启发:以时间安排、评价机制为例 ...

热度 1已有 308 次阅读2024-7-2 21:53 |个人分类:论文|系统分类:地理学科| 地理探究, 评价机制, 时间安排

 新加坡地理教学大纲对我国初中地理立德树人教学模式的启发

——以时间安排评价机制为例

摘要本文对我国现行初中地理教学在“立德树人”方面面对的困难进行反思,认为在探究学习的时间安排上更为集中在评价考核上应加大对情感价值观团队能力、调研能力的考察,在人员配备上应尽量从宽适当的引入实行生对调研提供帮助

关键词:地理探究,评价机制,时间安排

当前我国在地理教学上存在重知识、轻能力、轻态度培养,探究活动或流于形式、或流于表演,或限于教学进度继续沦为知识的灌输等问题。这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新加坡《2014初中地理教学大纲》(下文简称教学大纲)是新加坡现行最新的教学大纲,我国的立德树人的贯彻落实有较强的启发性。本文对新加探究性学习,希望对我国初中教学从以知识为核心向以德和能力为核心教学模式探索提供一些思考。

时间安排给足时间

1.比较

教学大纲中地理课程设置为期两年但是每年安排一个学期,另一个学期历史学科交叉安排。地理课程共计96学时,每学时3540分钟在这96课时,地理调查普通班为24学时,占1/4更多,为16学时。不仅如此,其中地方学校在具体的课程计划中每周必须安排一次学时即将个学时联排与某一日的最后,主要用于开展课内探究活动和课外时间活动。

1:新加坡初中地理课程课时安排建议

 

模块

模块

学时

2

4

教学周数

24

12

课时总

48

48

2新加坡初中地理和历史教学大纲模块化教学顺序建议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初一

地理

历史

初二

历史

地理

3:新加坡课程学时安排

水平

单元

快班

正常

第一学期

地理调查

12学时

16学时

总计学时

48学时

48学时

学期

地理调查

12学时

16学时

总计学时

48学时

48学时

 

2)反思

虽然我的教材大量的探究活动很多重要的知识点都是安排在活动中完成。学生活动的形式也较样、内容生活化。但是,这些活动多而杂,且零散的分布在每一节。

由于教学进度的限制,如果每个课后活动题进行探究时间根本不够,因为每一节都有活动题,且平均3-4活动题。这使得这些活动题或者被忽略、或者沦为变换题型的问答题改变的只是知识灌输形式

所以改变活动题过于分散、面面俱到的探究,减少习题式探究。应精选探究并且加大探究活动开展的时间,并且根据活动的需要有相对固定的课时以方便探究活动的开展

评价机制发挥引导作用,加大对探究调研部分的比重

1)比较

在新加坡教学大纲第7部分“细目表、样本问题与评分参考”中,大纲论述了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两部分组成包括“常规评估”和地理调查评估常规评估考试时间为1小时15分钟包括A部分简答题(5B部分结构化问题(30地理调查评估3部分组成:小组贡献(10小组活动最终贡献(10个人贡献(10

大纲中的简答题类似我国的填空题。如“附件JA部分1b小题2998平方米的网络图中发现的这条小溪叫什么名字1c286014上斜坡道280001小溪的边缘沿着土路的两个或多个跑道的距离是多少

2)启发

比较教学大纲和我国现在的教学实际可以发现,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立德树人方面的差距其实一直在缩减。比如阅读图表的能力,读取数据的能力,分析常见的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等方面我们的学生的能力并没有明显的劣势。但是我们地理调研和地理探究能力方面考核方面与新加坡教学大纲相比还是存在不足。

2017福建省中考地理试题为例,该试卷分为卷12二者各50,卷一为选择题252填空题共6,共50比较可知,福建卷对知识点的识记、对图文材料的读取能力的要求都比大纲的例题更高。但是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考察、创新能力的考察、实地调研能力的考察等方面还是有明显的不足。

除了上文提及的方面,新加坡对于地理调研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教育部会给学校配备“教育协作人员”,这些人员作为助教实施地理调研的时候负责后安排,包括起草安全草案、制备学生姓名及紧急电话名单、安排交通、分发收集父母统一表格、研究制定计算机实验室等等。

通过比较新加坡教学大纲和我国现行初中地理教学可以发现,我国现在在立德树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也存在较多需要改善的地方首先,在考察调研的时间安排上更为集中;其次,在评价考核上应加大对情感价值观团队能力、调研能力的考察,发挥中考的引导作用。最后在人员配备上应尽量从宽如果条件允许,如新加坡教育部一样可以适当的引入实行生对调研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新加坡教育部, 丁尧清,杨青,戴荣耀等翻译,2014初中地理教学大纲,2016.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本文发表于《教育考试》)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安瑞 2024-7-4 15:16
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2-5 15:44 , Processed in 0.06871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