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以来上了两次班会。
第一次,看了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个人感觉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蕴含着非常多的积极因素,同时也没有忽略现实因素,不像某些说教电影。看一个问题的角度不同,肯定会产生很多不同的意义。有的同仁感觉这电影是属于非正面的,里面有黑暗、逃避、sex等。但孩子们阳光的心,感触和我还是比较类似的。我们最终的结论是:人生最重要的是朋友、执着、良好的心里素质、对自由和美好的向往等。多半是孩子们的说出来的。起到的效果也是良好的。任何一个人,看肖申克二十来年挖地道,都不可能无动于衷。
第二次,我用了季羡林先生的两篇文章。一篇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一篇是《留德十年》的楔子,最后和同学们一起看了季羡林先生的生平。所想要起到的目的,是想然学生对自己的人生有一点看法和理解,而不是浑浑噩噩的活着。季羡林先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成为了n多大家,教育家、佛学家、国学大师等等。其根源就在于对人生的那一点想法。任何一个有想法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目标、爱好;能活出自己的意义。
下面是百度里的百科名片对季先生的介绍:
1936年春,季羡林选择了
梵文。他认为“中国文化受
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许能有所发现”。因此,“非读梵文不行”。“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命运允许我坚定了
我的信念。”季羡林在阿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学梵文、
巴利文。选
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为副系,并加学南斯拉夫文。季羡林师从"梵文讲座"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成为他唯一的听课者。一个学期 40多堂课,季羡林学习异常勤奋。 佛典《
大事》厚厚3大册,是用混合梵文写成的,他争分夺秒,致力于读和写,"开电灯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到4个"优",获得博士学位。因战事方殷,归国无路,只得留滞哥城。10月,在哥廷根大学
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同时继续研究
佛教混合梵语,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这是我毕生学术生活的黄金时期,从那以后再没有过了。‘博士后’的岁月,正是法西斯崩溃前夜,德国本土物质匮乏,
外国人季羡林也难免‘在饥饿地狱中’挣扎,和德国老百姓一样经受着战祸之苦。而作为海外游子,故园情深,尤觉‘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祖国之思和亲情之思日夕”索绕,“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1941年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曾师从
语言学家E.西克研究吐火罗语。
这段话,非常朴实的告诉了同学们,那一点想法是什么;这一点想法支持了这么一个动荡年代的青年,如何孜孜不倦的去求学。“季羡林在阿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学梵文、
巴利文。选
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为副系,并加学南斯拉夫文。”“季羡林师从"梵文讲座"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成为他唯一的听课者。”这两句话,是最让我有感触的两句。我相信同学们也能从中得到点什么。
再看这些东西,我也在问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