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四川卷文综第10-11题)
右图是某日同一经线日出时刻(地方时)随纬度变化图。图内三条曲线,其中一条是正确的。请阅读正确曲线,回答10~11题。
(抱歉,图片传不上来。是个树叶形状的图,相信有经验的老师都可以想起来。呵呵。)
19.若图5表示6月22日状况,则南纬40度到50度的夜长约为
A.15小时~16小时20分
B.17小时~19小时20分
C.19小时20分~21小时20分
D.22小时40分~23小时20分
这道题目,见过的次数,应该不下三次。其实每次我都弄明白了,但下次再遇到时,还是一样的不会。(在这个时候真的很理解学生啊。那种苦恼属于缄默知识,无法言传。)
我找了几位老教师请教。其中四川省的吴波老师给我了最完美的解析。解析如下,奉献给大家:
在解答第10题时,首先需要考生从图示三条曲线中,判读出其中正确表示“日出时刻随纬度变化”的那一条曲线;然后从正确的曲线上读出北纬40°~50°地区的日出时刻,推算出该地区的昼长时间;再通过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相反的的思维转换,得出南纬40°~50°地区夜长的结论。因此,首先结合地球运动相关知识可知,地球上只有南、北极圈及其以上纬度的地区才出现极昼现象,即才可能0时日出,椐此可以认定图中最下边的一条曲线是错误的(因为该线所示600纬度0时日出)。在判读余下两条曲线时,四川考生联系生活体验可知,300N附近地区(四川纬度范围约为260~340N),一年中的任何日期,不可能出现3时左右日出的情况,由此可以得出,直线所示与实际情况不符。故,图中最上边的一条为正确曲线。在此基础上,结合“图5表示 6月22日状况”的已知信息,在正确表示“日出时刻随纬度变化”的曲线上可以读出,北纬40°~50°地区的日出时刻大约为4点30分~3点50分之间,由此可以计算得出,该地区昼长约为15小时~16小时20分。由于同一日相同纬度地区北半球的昼长时数等于南半球的夜长时数,由此可知,备选项中的A选项结论正确。该题不仅较好的考查了考生具备学科相关知识和能力的情况,而且考查了考生联系生活、观察生活中相关地理事象的思维品质,对中学地理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统计数据显示,有超过1/3的考生选择了C选项,表明考生错误的认定了“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规律为直线所示情况。由此给教学带来的启示是,注意对教学细节的教学,加强对教材插图资料的剖析,重视对地理事实和现象的探究,使学生能全面认识和理解地理规律和原理。
看到“在判读余下两条曲线时,四川考生联系生活体验可知,300N附近地区(四川纬度范围约为260~340N),一年中的任何日期,不可能出现3时左右日出的情况,由此可以得出,直线所示与实际情况不符。”这段话时,我清楚的明白了我的问题所在:我再解题过程中出现了定式思维。因为做了这么多年的教师,做过的题目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今年教高三,所有的题目就是看一眼题目就知道考什么,怎么做。看到这道题时,我依然在妄想着用熟悉的知识去解决这一问题。其结果可想而知。这道题,就是一个巧劲。也是新课标提倡的发散性思维的体现。我只能说,我不够发散。不够灵活。这是做多了题目的后遗症呢,还是做的题目远远不够呢,还是真的思维足够僵化的结果呢?
这道题给我的教训,不写出一文来不足以表示我的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