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星韵成都2011年研讨会回重庆已多日,总想写点什么,但拖至现在都未能下笔。我想就把参会听取到的一些精彩语录摘抄记下,就算是复习功课了。
刘登宇老师谈到地理学科教师发展时,我们需要“抱团取暖”。我们最大的需要就是被需要!教师需要自我完善,永不止步!为了鼓励各网友都积极发言、互动,形象地比方“大狗、小狗都要叫起来”。
王华松老师很特别,一看见其长相、加上主持语言、让我脑袋里突然冒出一个网名“斧头”,他对各网友发言点评非常到位,用词非常准确,具体例子就不用举了。他的语言中经常引经据典,成语不断。最后还送给大家李白的《蜀道难》——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孙峰老师的校本课程开发的非常好,一堂地理课应该思考:1、地理在哪里?2、学生在哪里?3、生活在哪里?另外,非常希望能够学习孙峰老师编写的校本教程,如果您能看见,还望您能满足。
陈大伟教授提示我们:地理人要善于运用其他学科知识。其实在这方面个人比较认同,在学习必修一第一章的时候针对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我会采取一些数学或物理方面的知识结合解读。还常常笑他们,找我把你的地理和数学(尤其是空间几何)一起给补习了。
地理界的天王巨星龙泉老师谈到,教师成长=实践+反思,在交流中感悟,在实践中成才;养猪就养猪,何必天天抱出来称?个人感觉是考试是必须的,但必须注意量的控制,过犹不及。
周光明" w:st="on">周光明老师的《网络教研的生态学视角》,只能感叹太有水准了!谈到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关注的话题是不一样的,比如适应期教师关注的是教材、课堂,成长期教师关注的是教学、学生,成熟期教师关注的是教育、课程;网络教研人员组成一样要有差异性,才有多样性,交流才能有创新;片面加片面就是全面。
重庆南开中学杨清老师的《残碑日月看仍在 前辈风流许再攀》——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意涵。只能感叹杨老师的国学功底太强,完全是站在我们所认识的教育新高度来看待思考教育。讲到具体细节时还能引经据典来说明,实在是佩服!感受最深的是,我们现在到处都在喊创新,弄去弄来,无非是形式上的新,而没有实质的新,如何创新?温故而知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活水是故的力量,清如许是故的创造性转化。非常好的回答了我们如何创新。最后还留给大家一个问题:风流许再攀——我们该怎么办?这或许是我们一生都值得探索的问题。
淮南一中朱庆龙老师的《基于地理要素整合高三地理复习课》,我想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教学需要思考,但是我们需要在掌握普通方法基础之后再创新,也就是熟悉就的教学方法模式后创新,从某方面诠释了孔子的“温故而知新”。
湖北省大冶的特级教师程良安老师《由狼和熊猫想到的》,的确我们现在很多时候都把我们的学生当成了“熊猫”,他们被圈养太久,需要野化训练。他提出的野化训练措施,只能让我用一句诗来说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现在没有他的视野高度,也无法看出理解这些门道,只能佩服。他理解的新课改的目的是培养聪明人,让人变聪明;
山东淄博市临淄中学李斌老师的《图解教师信息获取与积累》,让我感受到怎样才是一个读书人,自惭形秽。
成都石室中学翁明老师《摄影作品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引用一句名言:把图片带进课堂,就是哑巴也会说话。他的目标是:做地理人中最会摄影的,做摄影人中地理教得最好的。他的故事更让我感受到地理人的热爱或者疯狂,其实我们每个来到成都研讨会的都是热爱地理的甚至有某些疯狂。
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的钟太平老师给人的印象就是憨厚、淳朴。你有自己的输入法嘛?99%和我一样只用搜狗、五笔,但他有自己的输入法,他给我们演示了什么是“天平码”,更是给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坚持?什么是成功——就是坚持、坚持、在坚持。他还有一句精彩语言:特长之人必有特短之处!
四川南充王智勇老师的高三模拟卷解读让我们更多地了解高考题背后的故事,谢谢。
星韵地理创始人景荣" w:st="on">景荣老师给我们用行动诠释什么是热爱?更给我们指出:年轻人需要高人指点;尽快成功需要贵人相助;****(忘记了)需要名师开路。指出我们在教师发展的不同时期,需要阶段性师傅。还指出一种积极的心态:我们要做参与者,不做旁观者。
我们老师有很多精彩的言语,或者是报告中有很多优秀的地方,但因为个人的接收能力,或者视野的关系,虽然我感觉好,但是我只能去感觉而说不出来,甚至消化不了。我想每次研讨会哪怕是听进去一句话,认真思考也会给我很大的收获。
综合两天的所感所悟,地理教师一方面要多阅读,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腹有诗书气自华!另一方面必有所长。
星韵 李庆均
(k12 永远的福音)
2011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