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老师开始抢地理老师饭碗了。
李老师很有意思,除了讲物理、数学,其它讲的也很多也很杂。记得他曾因静脉曲张做了个手术,然后就讲这个手术。这次李老师讲郑州暴雨的成因,边讲边板书和板图。讲的比较系统,首先是大气运动的来龙去脉,讲了热力环流成因、讲了由于太阳、海陆、地形、城市等成因导致温度差异→气压差异→空气流动。讲了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提到了1942年日本利用中纬西风使用气球炸弹袭击美国本土。
具体讲这次暴雨的成因,李老师首先从热力环流方面分析,先画图解释海陆风,然后引到印度低压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亚欧大陆东岸夏季吹海风(夏季风),东南方向的季风。第二个原因是台风烟花的影响。烟花强大的气流带来很多水汽。第三个原因是地形。遇地形阻挡,水汽抬升形成大量降雨(地形雨)。郑州在太行山脚下,因而形成了暴雨。 (注:李老师这里讲得不准确,郑州离嵩山近,嵩山属伏牛山系)。
总体感觉,李老师在讲这节课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认真阅读了高中地理教材,也参考了网上的其他信息,结合自己的理解对郑州暴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虽有瑕疵,但总体上是个较好的科普视频作品。
前两天在某微信群里大家讨论到一些地理名师非地理专业出身,由其他专业改行。一些地理专业出身的老师也曾改行教其他科目,教的很好(特别是地理被取消高考的那段时间)。
个人观点:教了这么多年地理,有时感觉除了当地理老师,还能干什么呢?教学中被中学教材和各类资料束缚的太紧。在终身学习的时代,咱们也应主动地学习,适当复习大学知识,购置新版大学教材,学习慕课和精品课程,了解地理学科的新发展,同时要了解其他科目的知识,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数外、理化生、政史知识都应该有所涉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