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wyxcjcyao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590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重视地理学科“核心能力”的训练-----摘自《普 通 高 中地 理 课 程 标 准(实 验)解 ...

热度 1已有 1020 次阅读2011-1-15 16:42 |系统分类:地理新闻

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关于地理学科能力有四项具体规定,其中包含四个层级:

第一个层级是

1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

2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第二个层级为地理信息加工能力,包括

1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和

2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的能力;

第三个层级为“研究”能力,包括

提出地理问题的能力、

设计探究方案的能力、

解决地问题的能力、

实践能力。

第四个层级为表达交流能力。

从高中地理课程结构与内容的特点出发,应当重视如下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并将其置于“核心”地位。

1. 致力于使学生形成对地理空间格局的敏锐觉察力

针对地理学科注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的这一特点,高中地理应将培养学生对地理空间格局的敏锐觉察力作为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一项核心内容。 

对地理空间格局的觉察力,是在观察确定地球表层各种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空间展开范围和空间排列状态等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学科能力品质,是认识空间位置、空间分布格局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能力也是地理科学素养重要组成成分。因此,致力于使学生形成这种地理空间格局的觉察力,是赋予高中地理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职责。

培养学生对地理空间格局的敏锐觉察力,要高度关注有关地球表层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的辨识与评析、空间排列状态的观察与归纳等内容的教学。

2. 发展学生对地理过程的分析、想象与简单预测能力

地理学习对象经常要涉及“地理过程”,主要包括在一定空间领域内,按

一定的时间周期周而复始的运动或变化的地理循环过程、

在时间上重复出现的地理节奏性变化过程、

随时间的推移而出现的新旧更替与盛衰消长的地理演变过程、

地理事物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尺度内持续变化的地理波动性变化过程、

地理事物或现象由某一中心向四周发散的地理扩散过程等基本类型。

由于一些地理现象或发生在地球内部(如地质过程),或空间范围广大(如水循环、人口迁移),或经历的时间尺度长(如地壳运动、岩石风化),该类教学内容的学习,需要想象、需要猜测、需要类比,因此可以用来作为训练学生分析、想象与简单预测能力的载体。

在有关“地理过程”的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测和想象,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通过直觉领悟与逻辑方法的并用,使学生养成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思维习惯。

3. 发展学生的地理信息加工能力

信息加工能力是新时代学习能力中的至关重要的能力,着眼学生地理信息加工能力的发展,要求把培养学生搜集、选择、整理和分析地理信息,针对问题,重组、应用已有地理信息独立解决问题,作为地理课程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图表、图片、图解以及进行实地观察、观测,调查访问等形式去获得资料,进行地理探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地理信息加工能力。

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的培养上,重视让学生用多种方式搜集信息,如阅读地图、各种图表、访谈、实地调查与观测、去图书馆查阅、上网查询等等。其中,创造机会让学生练习查阅地图、查阅期刊文献、进行野外观察观测是该项能力训练的重点。

在整理地理信息的技能的培养上,重视教给学生从各种有效信息中选择最有价值的信息的方法,注意让学生把搜集的信息资料归类整理、写成短文、制成表格、绘制成图表和简单地图等作业,用以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绘图能力、图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分析地理信息的技能的培养上,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统计等方法分析地理信息资料,运用地图等手段进行推理和得出结论,指导学生从各种信息源中选择地理信息进行分析、综合、评价、预测等思维活动。

    4. 运用地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新的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对学生运用地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给予了高度关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针对高中学生的特点,对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理论和地理研究方法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获取地理信息,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教师或同学合作,开展调查和研究,作出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关注有关地理重大问题的讨论,了解社会有关部门对问题的见解,积极参与问题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并与他人交流等内容,高中课程标准都将一目标的形式予以明确规定。

    可见,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方法和技能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提高学生地理科学素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地理教师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

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地理问题的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向学生呈现探究性问题,将学生置于探索者的位置,鼓励学生之间为促进学习而进行的各种讨论鼓励学生向教师质疑,鼓励学生利用信息传播、思辨、实践等技能去探究现实世界的地理问题,与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

让学生在观察、调查、阅读等情境中发现问题,尝试提出可以通过科学探究来解决的问题,领会提出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理解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确定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重点领域,发展解决相应地理问题的能力。主要应包括:

解决有关空间位置定位的问题:

    着眼解决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关系和分布在哪里的问题,学会对地理位置做出分析与评价;

    解决有关空间有序性的问题:着眼解决有关地理事物的空间排列状态、空间格局等问题,学会辨识地理空间结构;

解决有关地理因果联系的问题:

    着眼解决地理事物空间上的成因联系的问题,学会由果追因、由因追果的推理;

解决有关解释空间效应的问题:

    着眼解决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是怎样导致其他要素发生变化的?

    地是怎样影响人的?人是怎样影响地的等问题,学会综合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

解决有关地理过程的问题:

    着眼解决地理事物随时间推移而出现的动态变化的问题,发展学生对地理过程的分析、想象与简单预测能力。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20:09 , Processed in 0.06195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