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wyxcjcyao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590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地理3”内容解析

已有 889 次阅读2011-8-19 12:41 |系统分类:地理新闻

第一节 “地理3的结构分析

一、   “地理3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

“地理3”是学生在学习了“地理1”、“地理2”,基本了解了地理环境的组成、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人地环境协调发展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如何应用有关的地理原理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个综合性的研究课题,包括不同的认识层次、不同的时空尺度,也包括了自然与人文诸多要素。为了使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可操作化,从而引向深入,需要界定研究的范围,包括论题的界定和尺度的界定。”而“论题的界定和尺度的界定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1]各区域都有不同于其他区域的地理特征,因而,各区域可持续发展也应采用不同的措施。所以,以区域为单位,结合给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就能更有针对性地研究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地理1”和“地理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和人类活动对环境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地理2”的最后部分,可看作是“地理1”和“地理2”的总结,概括了人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地理1”和“地理2”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地理3”则是在上述的基础上,使学生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学习将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因此,从“地理1”、“地理2”到“地理3”,是一个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过程。

“地理3”以区域为研究对象,提供了将地理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的基本方法。这也就为学生学习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等选修模块中的相关内容打下了基础。尽管上述选修模块属于部门地理的范畴,然而,把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地理实践的方法是相通的,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知识和技能迁移的方法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反之,如果学生先选择学习选修模块,则同样可为学生学习“地理3”提供有益的帮助。

“地理3”中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由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遥感(Remote Sensing)、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的组成。随着地理科学的发展,地理科学的研究与应用已经离不开地理信息技术有关技术和理论的支持,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科学的组成基础部分,是地理科学发展的研究手段和关键技术。

二、“地理3”的内部结构分析

本模块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是地理学最常用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其历史与地理学的历史一样久远。初中阶段的地理课程,主要以区域地理为主的。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这一部分,不是讲述具体的某一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而是从“区域”的含义,区域间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同一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方式的影响,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概括区域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作为学生学习第二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第二部分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这一部分是“地理3”的核心内容。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也必然各有其特点。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这一部分采用案例方式,选择了“环境与发展问题”、“流域开发”、“农业可持续发展”、“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等五个较为典型的范例,或说五个论题,以说明不同区域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应采用不同的对策和措施。

第三部分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应用现代地理科学发展的前沿科学——地理信息科学“武装”地理课程,培养学生地理信息素养,是新课程重要的目标,所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部分的对完成高中地理课程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地理科学诸多关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要素,如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等都可以应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研究分析,高中地理课程中介绍这些内容时,有必要介绍地理信息技术在这些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第一节                            “地理3“标准”解读

一、  学习目标及其内容选择

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学习地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其最终目的是要解决地理问题。尽管不少的地理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但是,具体地理问题的解决,都必须结合具体区域的实际;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更是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所以,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也就成为本模块的首先要学习的内容了。

要认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那么,首先应理解“区域”的含义,还应了解不同区域间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性。因而,课程标准选择了“了解区域的含义”和“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作为学习目标。

区域是在发展的,区域又是在与相关区域的联系中发展的。了解区域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与相关区域的联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学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的准备知识。因而,课程标准选择了“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和“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作为学习目标。

2.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作为本模块的核心内容,不仅在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且还在于“无论是部门的持续发展还是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其落脚点必然是具体的区域,具体的空间。区域持续发展的研究才是一切持续发展研究成果的落实与检验。”[2];同时,“区域可持续发展”属于应用地理范畴,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并且,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综合研究,其“研究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联系,研究各时间演进过程中各横向问题的作用和发展机制”[3]。因此,选择“区域可持续发展”作为本模块的核心内容,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会在将地理基础理论应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地理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将地理各要素综合起来研究的能力。

由于“区域”可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又由于区域的差异性,各区域可持续发展各有其特性。我们不可能在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所有问题都包罗进来,因而只选择了“环境与发展问题”、“流域开发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问拓”和“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五个论题作为范例。在这些选题中,充分关注到学生较为熟悉的地理事实,故而所选择的问题,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结合的更紧密些,这也有助于使学生受到有关的国情教育。

“区域可持续发展”这一部分内容的“课标”都要求“以……为例,分析……”,这有些类似于“范例教学”。借助教材中精选的示范性材料,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知识和能力,也就是通过一个或一组实例的教学,使学习者在掌握这个或者这一组实例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学习相同或相似类型知识和能力的基本方法。

由于我们很难穷尽诸如区域环境和发展、流域开发、区域农业生产等地理问题,而这些问题,虽然各个区域都有自身的特点,但同一类问题又都带有共性。因此,采用范例教学方法,使学生从分析一个典型的实例中,在掌握相关的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研究的方法,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然而,再典型的实例也很难涵盖研究这类问题的所有内容和方法,因此,有时还需补充一些相关的其他实例,以说明典型实例中未能包括的内容和方法。

  环境与发展问题

1992年我国总理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首脑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前,在重视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同时,特别需要优先考虑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沙漠化、植被减少、水旱灾害等生态破坏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但可以消除对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的严重威胁,对推进全球环境与发展事业也具有重要意义。”[4]我国是一个多山、干旱地区广的国家,森林覆盖率低,草原退化、沙化、碱化严重,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国的15,沙漠化蔓延面积在80年代达到每年2100平方千米,不少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可以这样说,环境与发展问题是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选择“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展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作为学习目标的另一意义,在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流域开发问题

我国有众多的大河,长江、珠江、黄河、淮河、澜沧江……等等流域的整治、开发,;都涉及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而且,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实质考虑河流的开发利用,又要关注河流的综合治理;同时,其还涉及到上、中、下游各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因此,更具综合性。选择“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为目标,在使学生学习将地理基本理论应用与实践过程中,还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问题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

  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基础。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使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而“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正一系列严重问题”[5],如人均耕地少,农村自然资源短缺,农村经济欠发达,增长缓慢,农业综合生产力低,抗灾能力差,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环境污染严重,等等。选择“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为目标,可使学生从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结构的调整等方面去学习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

能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高速增长的经济环境下,中国能源工业面临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中压力”[6],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中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当前,经济建设中95%的能源和80%的工业原料依赖矿产资源供给,矿产资源已探明储量明显不足,进入21世纪后,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更加严重不足。与此同时,中国矿产开发存在不少问题,资源综合开发综合利用水平不高,从而加剧了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7]。选择“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目标,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我国“保护矿产资源,节约、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方针,并以“全面提高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出发点学习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

  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是相辅相成的。城市化过程也是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差别缩小的过程。”[8] 选择“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为目标,使学生能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防止环境、社会等问题产生的意义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或措施。

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认识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与应用领域

认识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与应用领域是“标准”的知识目标,学生既要知道地理信息技术所包含的主要内容(GISGPSRS)以及每种技术的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也要对每种技术具体的应用有所理解,从而认识地理信息技术的巨大意义。

2)形成用现代地理科学思维与方法解决地理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知识迁移与能力迁移是基础教育新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目标,能力迁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地理信息技术是现代地理科学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通过对地理信息技术在具体地理科学研究、社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要注意培养学生用地理科学思维去解决相关地理问题的意识。

3)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高中地理课程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课程的重要目标。在学习地理信息技术概念、功能及其应用时,有许多实践性的学习过程(如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学生在具体实践或探究、研究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二、对“标准”要求的把握

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了解区域的含义

“区域”在地理学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但是,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设计的这一标准,并非要求死记硬背“区域”的定义,而是要使学生理解:

1)  除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如国家、行政区)外,其他区域的划分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区域内部具有某些方面共性或结构的一致性。例如:按自然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的一致性而划分的自然区域:高原区、平原区、雨量区、植被区等;按人文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的一致性而划分的人文区域:人口密度区、水田农业区、旱作农业区等。第二、区域内部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的联系,亦即具有一定吸引或辐射范围的区域。例如:经济区、贸易区等。第三、区域内部共同职能的功能区。如城市中的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2) 从地域范围(空间尺度)来说,区域的划分可根据需要,或很大,或很小。大尺度的,可包括许多国家,如东亚、中东地区、西欧等。在我国,大尺度的,可包括几个甚至十几个省区,如长江沿岸经济带、东部沿海经济带等;中等尺度的,可包括一、两个省区及相邻省区的部分地区,如京津唐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也可是一个省内的部分地区,如辽中南工业区;更小尺度的,可是一个城市内部的一个区域,如上海的浦东开发区等。

3) 区域一般具有如下的特性:一是整体性。区域是各地理要素互相作用、互相影响而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研究的人类生存活动的区域,主要包括由地质地貌、气候、地表水、生物等自然要素和由人类政治集团、经济地域实体、语言、宗教、民族和种族等人文要素。二是差异性。任何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性。三是开放性。任何一个区域都不是、也不可能是独立的存在的,都必须与其他区域发生各种联系。

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因此,可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去了解“区域”的含义。

(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1) 在学生了解了“区域”的含义后,这条内容标准是要使学生通过实例认识: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关性,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则存在着差异性。

区域间的差异,首先表现于自然环境的差异,这是较易观察得到的,或说是比较直观的。一般来说,两个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可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比较开始,探寻形成气候差异的原因,再比较地貌、地质、水文等的差异,探寻产生土壤、植被等差异的原因。

自然环境的差异,对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人类的活动也会不同。一般来说,两个区域人类活动的差异,可从农业生产类型(种植业、畜牧业等)和生产方式(包括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复种制度等),以及住房样式等方面进行比较。

这部分内容,不仅要求学生能以地理现象说明两个不同区域的差异,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学习有关区域差异的比较方法,同时,要使学生在比较过程中认识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通过学习要使学生在认识地域差异的同时,进一步认识组成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构成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因为,在探究区域可持续发展时,我们仍应充分关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在考虑环境的保护、整治,或资源的开发、调配时,应综合考虑各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影响。

2)  为使这一内容的学习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并使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课标”中提出了这样一项活动建议:“模拟赴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高山地区等的旅行,描述在不同地区所能观察到的主要地理景观和地理现象,说出到上述地区旅行应携带的主要生活用品。”这项活动可作为长作业(两个星期或更长一些时间)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自愿组合成57人的小组,开展活动:

 

              首先,设计一条经过上述地区的旅行线路。要求如下表所示:

序号

目的地

计划到达时间*

交通

工具

目的地附近的考察景点**

主要考察内容及

预计考察时间

经费预算

生活

必需品

1

 

 

 

 

 

 

 

2

 

 

 

 

 

 

 

……

 

 

 

 

 

 

 

*  列出计划到达时间,是因为不同季节观察到的景象不同,所需携带的生活必需品也不相同。

**  考察景点,要求包括著名的自然风景区、人文景区(如: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等)。

    其次,要求学生根据所设计的旅行线路查阅有关资料(有条件的,也可组织学生上网查阅),完整地填写好上表。

    最后,要求学生写出旅行考察报告,也可写成散文格式的旅行见闻录,甚至写成探险者日记,等等;并在班级或年级内进行展示(这种展示,可采用不同形式,如报告会、板报等)

 

这项活动开展得好,对拓展学生的地理视野,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撰写考察报告等的能力。

(3). 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1) 这条内容标准是要使学生通过实例的分析认识,区域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随着区域自身的发展,不断地协调人地关系;并根据社会、科技等的发展,不断探寻本区域新的增长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下一部分内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以实例的分析为主,深入浅出的说明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要注意,不一定要过多地引入诸如增长极、梯轴开发、中心地等概念或理论。

2)  一般说来,区域的发展要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地理要素的影响。区域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消耗物质、能量、信息,并且再以新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实现它的生存与发展。课标中所说的“不同发展阶段”是指区域自身发展的各个阶段,一般包括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这样三个阶段。[9]

首先是初期阶段,是指区域早期发育阶段。此时,区域内的因子数较少,空间结构关系简单,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这个阶段,往往是由某一自然资源,或便利的交通位置,或人文资源(技术)等个别的或几个组合的具有集聚力量的因素,吸引某产业或企业,形成了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例如:

 

美国北部工业地带发展的初期,在17世纪后叶还只是一个毛皮贸易站的匹兹堡,因附近有优质大煤田,19世纪中叶,宾夕法尼亚运河的建成和铁路的通达,可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入苏必利尔的铁矿石,逐渐成为了钢铁中心(由“钢都”之称)。

目前已拥有近万家企业并成为美国硅电子工业的区域中心的“硅谷”,因临近斯坦福大学,有雄厚的智力资源;但其发展初期也只有几家至几十家小企业。

 

    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资源对生产来说是充足的,而环境短期内也不会受到明显破坏。因此,一般地说,这一时期的人地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

    其次是成长阶段,是指区域的中期发展和成熟阶段。在区域的中期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物质、能量的输入、输出大幅度地增加,人地关系随之也发生了和大的变化;由此,区域生态关系也随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在这个阶段,初始阶段的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向周边不断扩展,形成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出现了“点轴系统”理论提出的空间结构演变模型,或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所表达的区域演变的另一种形式。F.佩罗克斯的增长极理论揭示的正是这一区域扩散的过程。还是以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和“硅谷”为例: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在成长阶段,初期阶段出现的匹兹堡、伯利恒等个别中心向逐渐东、向西的扩展,出现了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等许多工业中心,区域不断扩展;同时,产业结构也逐步复杂化了,出现了多种机械加工工业、化学工业、纺织工业等工业部门。生产的发展,不仅是本区域内的各种资源被大量开采使用,并且并从区域外部输入(包括从国外进口)大量资源,以满足生产增长的需求;同时,生产过程产生的大量的废弃物被被大量排放出来。因此,区域内的环境(包括五大湖水)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地关系已经十分紧张。

至于“硅谷”,目前尚处于成熟阶段,企业达到8 000多家,区域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并成为世界硅电子工业的领导者。但是,区域性的环境问题,如就业问题、生态环境(如微电子污染)问题等也已逐渐暴露出来了。

 

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本区内资源逐渐出现短缺现象,环境也受到了明显的破坏。因此,一般地说,这一时期的人地关系已逐渐地不协调了。

最后是衰落阶段,是指区域发展演变的后期阶段。在区域的衰落阶段,随着本地区资源的枯竭,同时,由于技术、产业结构等与区域外整个市场发展的不和谐(其他区域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增长点等),增长速度衰退,效益减低,本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因素的集聚能力减弱,导致整体区域呈现萎缩状态。这个时期,区域经济及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引进新的技术,改革区域的经济结构,区域才能产生新的增长活力。以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和上海为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美国东北部在受资源、运输和环境严重污染等因素的不利影响,匹兹堡及其附近地区的工业地位降低,钢铁产量锐减(美国全国的钢铁产量最高峰时达到1亿多吨,1989年已减少到8839万吨),而美国的南方和西部沿海出现了诸如“硅谷”、休斯敦等新的工业中心,致使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经济增长速度衰退。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其地位长期未能动摇。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由于南方广东等省区新兴城市和现代产业结构的建立,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全国的地位日渐升高,相对而言,上海这个拥有庞大而复杂的产业结构的工业中心,其产品在全国的绝对主导地位已不复存在。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为上海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仍面临着技术改造、资源、土地、市场等问题(这有些类似于区域经济衰落的特征)。因此,上海市政府清醒地意识到,现在摆在上海面前的是“华山天险一条路”,只有要加大改革的力度,只有依靠科技,才能使上海持续发展。

 

在这一阶段,区域最先存在的优势(包括资源的、地理位置的)已几乎丧失殆尽;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可说是人地关系已处于严重的不协调。这一时期,这个区域要能继续发展,就必须克服那些不协调的因素,并寻求新的增长点。

3) 一般说来,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地理位置、资源环境和技术力量、产业结构等。在分析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很大影响时,重点是资源环境。

资源与环境,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区域的发展,区域的空间不断扩大,产业部门增多(区域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由点到线,在由线到面的过程),资源供给与需求就会发生矛盾。只有当新能源、新材料被不断开发利用,或新的能耗少、原材料需求少儿经济效益高的部门出现的时候,区域才可能得到新的发展。

区域环境对区域的发展具有制约作用。一个区域如果环境条件较差,即使拥有丰富的资源,那么,区域的良性发展就可能较难实现。我国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相差甚远,这与西部环境较差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专家们对加快西部发展所提出的建议中,都很重视西部的环境建设[10]

(4).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 这条标准是要求学生通过实例的分析认识:产业的转移和资源的跨区域统配,对产业迁出区和移入区及对资源调出区和调入区地理环境不同的影响。

2)  发生产业转移,有多种原因。下面列举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因为当地的环境、资源等问题而将当地的产业向其他区域转移。如美国东北部的产业向西、向南转移。这样的产业转移,对迁出区来说,可能有利于环境的改善,但若不注意发展其他产业,也可能造成就业问题。

第二种情况,因为要寻求新的市场而发生的产业转移。如台湾产业向祖国大陆转移。台商的机电、IT企业转移至大陆,对于迁入区的大陆来说,可以增加就业。

第三种情况,是为实现地区内部产业布局的均衡发展,以发达地区带动其他地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如广东省根据近年来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快,公路、铁路、通信、电力电网等设施大为改善,已经具备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和本地资源型产业拓展的能力,在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了珠三角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资源型的产业向山区转移的战略;并期望通过这次产业转移,在山区建立若干专业性强的地区性工业园区,逐渐形成区域产业集群,从而使广东省的产业布局逐步实现“均衡分布,平衡发展”。[11]

由于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产生人口稠密、交通拥挤、资本过剩、污染严重、自然资源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使生产成本上升,外部经济效益逐渐变小;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地区便将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向本区域内其他落后地区扩散,以逐渐缩小地区差别,从而在区域内部达到平衡。

3)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与社会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目前,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最显著的有两个例子:一是水资源的跨流域调配——南水北调,另一是能源资源的跨区域题调配——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

已经开工建设的“西气东输”工程,计划投资额将达一千二百多亿元人民币,而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新疆增加十多亿元财政收入[12]。同时可为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提供清洁能源,改变这些省市的能源结构。但是,在铺设输气管道过程中,也需加强对管道沿线的环境保护。下面是《兰州晚报》有关的一则报道[13]

 

西气东输甘肃段全长976公里,整个工程沿线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尤其是工程要穿越降水少、风沙大、植被稀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肃省环保局对此项工程做了环境影响评价,认为该工程对安西极旱荒漠地带生态将直接破坏植被及地表保护层面积1372公顷,影响到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裸果木、麻黄等第三纪孑遗植物的生长环境。施工将阻碍甚至隔离南北山区动物活动的通道,影响动物物种57种,引起物种资源的流失。管道工程穿越安西保护区的大泉、小泉及布隆吉等湿地,会造成施工带内植被破坏,局部生态环境退化,加剧环境恶化,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增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另外,管道工程穿越区有古丝绸之路保护价值较高的众多文物古迹和雅丹地貌,施工将对此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为此,省环保部门提出了加强施工人员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压缩开挖土量、限制超标开挖、控制生活垃圾、施工期间对文物古迹专人监管或设置隔离带等相应措施,力争将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从中,我们或许能认识到资源跨区域调配,不仅要关注对资源调出区或调入区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且还应关注资源调配中所涉及到的有关区域的影响。但要注意,这种影响既可能有不利的一面,也可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中华工商时报》报道[14]

 

“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不仅会加速改善东、西部地区的能源结构,而且会强有力地拉动东西相关产业,激活沿途相关企业的发展潜力,从而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亦将对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起到重大作用。

从环境效益看,“西气东输”的实施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也是很大的。用天然气代替煤炭可减少90%以上氮氧化物和98%以上二氧化硫排放量。按年输120亿3天然气计算,西气东输可置换近3000万吨煤炭消费,从而大量减少二氧化碳、烟尘、粉尘等污染物排放。

 

4)  本条“课标”的重点不是讲产业是如何转移或为什么要转移及资源是如何跨区域调配或为什么要这样调配等问题。当然,在讲到产业转移或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很自然的要涉及上述问题,但必须抓住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个核心问题。这种影响,包括好的和不良的两个方面,也就是必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分为二”观点的教育。

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以按“课标”的建议,指导、组织学生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为两个组,分别扮演南水北调“调出区”(或产业“迁出去”)居民与“调入区” (或产业“迁入区”)居民,开展一次模拟对话活动。在对话活动中的任何一方,要以自己“亲身”的感受(也就是要以所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并结合自己的看法),既要讲到对环境有利影响的一面,也要讲到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的一面;并简要的分析产生有利或不利影响的原因,还要谈及对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应采取的对策(可以是一个小组内的几个同学分别谈一个方面)

2.区域可持续发展

(1).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展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1)  本“课标”要求以某一个区域为实例,分析的是该区域存在的环境方面的问题。而所谓发展方面的问题,也是由环境造成的阻碍区域发展方面的问题;而不是讨论该区域所处地理位置等对发展的影响。

各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因而所存在的环境问题也不尽相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也就必然是不相同的。资源开发利用所存在的问题,也由各区域资源分布而决定的。除森林、湿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外,还有水资源、草地资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等等。以下对本“课标”中所提及的问题,略作说明:

 

    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的人为原因是破坏地表植被。破坏地表植被的方式包括毁林开荒、不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如轮荒)等。我国遭受水土流失的面积占世界的21%,在20世纪50年代严重水土流失的面积为116万平方千米,至80年代为155平方千米,而到90年代达到了179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土壤总量达50亿吨。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四川盆地、江南丘陵、华北、东北等地,[15]其中,黄土高原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总面积为54万平方千米,而水土流失的面积已达45万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83%,其中严重流失的面积为28万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52%,每年通过黄河三门峡向下游输送的泥沙量达16亿吨。

    “课标”所指的荒漠化,主要是指在具有沙质地表物质组成和干旱、半干旱的大风地区,由于植被的破坏,在以风力为主的外营力的作用下,造成风沙活动显著,土地生产力丧失的环境退化过程[16]。造成荒漠化的主要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也破坏地表植被,如过度放牧,垦殖等;此外,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不合理利用水资源造成内陆河流量减少,甚至断流,致使农田的不到及时灌溉,从而使土地风蚀沙化。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受荒漠化影响的土地面积约333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13,且还在以每年2300平方千米的速度推进。

 森林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过量地采伐,砍伐速度大大超过森林的生长速度,致使大片天然林区变为林木稀少之地,甚至逐渐变为荒漠。在我国,许多重要林区由于重采伐轻盈早,导致森林面积锐减。例如,长白山林区,1949年森林覆盖率为82.5%,而现在已减少到14.2%;西双版纳地区,1949年森林覆盖率达60%,现已降至30%;四川西部地区,1949年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但到70年代末,减少到14.1%[17]

湿地是指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的,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其还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换句话说,湿地不仅包括我们传统认识上的沼泽、泥炭地、滩涂等,还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以及退潮时水深超过6米的海水区。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围垦滩涂,把沼泽湿地改建为鱼塘、虾池,在沼泽湿地开沟排水,以及大量捕杀野生动物等。我国湿地的总面积约25万多平方千米[18],其中,沼泽湿地约11万平方千米,滩涂盐沼约2万多平方千米。

 

2)  本“课标”要研究的第二个问题是,该区域所存在的环境问题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危害。下面也仅对水土流失、荒漠化以及森林和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危害略作分析:

 

水土流失使耕地中的养分流失、土层变薄,土壤结构受到破坏,造成耕地质量恶化。水土流失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强化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发展。荒漠化所带来的危害  荒漠化使土地的生产潜力衰退,生产力下降  荒漠化使草场质量下降  由于土地荒漠化造成细纱裸露地表,在我国北方,冬春季节降水稀少,遇到大风天气就可能形成沙尘暴,在大范围的区域内造成空气污浊,且这些细颗粒的沙尘还能严重污染空气、水体,从而影响人体健康。过度砍伐森林可使局部地区气候发生变化,如降水量的减少等。森林的破坏可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剧。过度砍伐森林使原有的生态系统平衡失调,生物种类锐减  森林的大量砍伐,使许多动物失去了栖息地,则就有可能导致这些生物的灭绝。湿地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各类湿地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均化洪水、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湿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将使湿地的上述功能丧失殆尽。

 

3)  本“课标”要研究的第三个问题是,针对该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如何进行综合治理。 环境的治理,是对区域内所存在的环境问题,或因目前某些人类活动不当而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而言的。不同的环境问题,需采用不同的治理方法,但在某些方面,如立法,加强法制,这是共通的。

导致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主要的人为原因都是破坏地表植被,其治理的主要措施则应设法恢复地表植被,如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森林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主要是加速造林绿化,在提高全国的森林覆盖率的同时,提高森林质量;建立全国森林资源监测系统,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森林资源监督管理体系。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也十分重要,我国在1992年加入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建立了许多包括湿地在内的自然保护区和专门的湿地保护区,并依法加强对湿地资源的管理,严禁盲目围垦。

4)  一个区域所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常与森林、草场、水资源等的开发利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的形成与发展就与不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草场等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在进行中不要把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等问题一个个孤立地分别讲述,应帮助学生通过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和资源利用中不合理的问题,把造成环境问题的各方面的因素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发现产生环境和发展问题的症结,从而才能找到环境综合治理的有效对策。

为了增强学生对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感性认识,可按课标中“调查家乡一片荒废(或利用不合理)的土地,探讨这片土地荒废(或利用不合理)的原因。如果这片土地让你来规划开发,你将作何打算?为什么?”“调查本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所产生的危害,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保护、治理措施。 等活动建议组织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两个活动建议可任选一个,或把全班分为两大组,各以其中的一个活动建议开展活动,然后进行交流)。

对于城市学生,也可组织、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和地理信息技术了解我国森林资源、草场资源、湿地资源等的分布,并对我国在开发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的情况进行评价探究。

(2).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1)  由于各个流域的地理条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也必然各不相同;但是,研究或规划流域开发的基本程序大致上是相同的。因此,本“课标”的重点,并不是某一流域开发建设具体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而是指研究或规划流域的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也就是说,本“课标”也可表述为:以某一流域为范例,初步了解研究或规划流域的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研究或规划流域的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是:

首先,要分析该流域发展的地理条件,包括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条件,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人文地理条件;然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该流域各地理环境要素中,对发展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并根据其发展的有利因素探寻该流域发展的方向——说出其发展的主要内容,同时根据其制约因素探寻其综合治理的对策。

 

          关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开发整治的研究[19]

   首先,分析澜沧江—湄公河流地理条件: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流经中国、越南、老挝、

柬埔寨、缅甸和泰国的国际河流,全长4880多公里。这条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

,经西藏进入云南,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始称湄公河。我国境内的澜沧江流域的资源

十分丰富,它是一个有待开发的资源宝库:

光热水土资源——该流域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受热带季风影响较大,干湿季明显,年均温1521C,无霜期超过300天,人均耕地2亩多,轮歇地多.光热水土资源丰富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农业的条件。

水能资源——澜沧江水道是一条深大断裂谷,河流落差大,水量充足,支流众多。总落差5060米,在云南省境内落差就达1780米。据估计,仅云南境内澜沧江干支流的水能资源理论储量就有8550万千瓦。

生物资源——丰富的光热水土资源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该流域的丰富而又奇特的生物资源。这里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等各种植物类型的高等植物5000多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50多种,动物30多种,有“物种基因库”之称。

矿产资源——该流域的矿产资源有钾盐、钠盐、铅、锌,镍、金等矿产。其中有储量居全国第二位的钾盐矿,铅锌矿、石棉矿的储量也都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

旅游资源——澜沧江流域垂直地带鲜明,谷地和山项的相对高差多在1000米以上。这里有美丽的山川景色,珍稀的动植物,众多的历史古迹,灿烂多姿的民族风情。

然而,也要看到,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采用民族压迫政策和闭关自守政策,造成这里的科学技术落后,商品观念淡薄,生产手段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收入来源单一,就业机会少,人口文化素质低,致使这里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目前是个十分贫困的区域,这些读制约着澜沧江流域的发展。其中主要的制约因素是交通不便、资金缺乏、人口文化素质低。上述三个制约条件,相互影响,共同制约着澜沧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然后,根据上述分析,探寻澜沧江开发的方向和治理的对策:

1993年,中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和泰国在菲律宾开会,商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水运、公路、医疗和观光等九个领域的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开发。在保证生态环境、资源和经济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实现流域开发。

利用这里丰富的水能资源,实现澜沧江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修筑的峡谷类型的水库淹没土地少,移民少。可利用廉价的水电,作为云南省开发磷矿和有色金属矿的动力,带动矿产资源的开发,将潜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水能的梯级开发后,多余的电力可以输出到广东、广西和周边的邻国,从而为本流域的发展积累大量资金。

发展航运,沟通中国与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扣越南的水路联系,实现中国西南和东南亚国家间的陆水联运。这样可比绕道南海,缩短3000千米距离。提高发展交通,开展与邻国的过境贸易、转口贸易,同时,促进西双版纳热带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

 

2)  上述的是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开发整治的设计方案,从中,我们可引导学生认识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在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等都正在继续开发整治。美国的田納西河流域开发整治卓有成效而闻名于世,有可供借鉴的经验。

 

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高低西坡,经美国东南部的田纳西和亚拉把马等州,在肯特基州注入俄亥俄河,长约1450千米,流域面积约10.6万平方千米。田纳西河河谷狭窄,落差大;流域内年间水量达12001500毫米,主要集中于冬末春初,且多暴雨,易造成洪水泛滥。20世纪30年代,流域内灾害频繁,土地贫瘠,航运受阻,经济落后;为此,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开始进行整治。经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和综合治理,干流上修建了劳登堡、瓦茨巴、惠勒等近十个水坝,在支流上也建大小水坝和蓄水库二十多个,结合河道整治,使干流成为一条全年通航的内陆水路,形成一个具有防洪、航运、发电、供水、养鱼、旅游等综合效益的水利网。随着航运、电力的发展,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3) 一般说来,河流的开发、整治主要是围绕水利建设而展开的。只是由于各河流流域的地理条件和河流的水文特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水利建设上各有侧重。即使同一条河流,上、中、下游的地理环境和水文特征也各不相同,各河段的水利建设也有很大差异。所以,在以某河流为例说明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时,适当介绍一些其他河流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情况,以作比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关于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问题,并确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观念。

(3)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1)  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与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土地资源、气候、水资源等密切相关。因此,本“课标”要求在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再去了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条件。由于“课标”所说的农业,是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牧业、渔业、林业等;所以,这里所指的土地资源包括耕地、草场、水面、林地等。不同的农业部门需要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如耕地的肥沃、贫瘠,坡度的大小),对农业生产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气候也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就种植业来说,温度则决定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指数和产量的高低,降水小于250mm的地区,除有灌溉水源以外,一般就很难发展种植业。

不同区域,农业的布局各不相同。农业布局是否合理,对农业发展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某些地区,受当地生产和生活传统习惯的影响,农业布局不一定合理。某些地区,由于布局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如轮荒、大水漫灌),也会产生诸如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等影响农业发展的问题。

综上所述,只有在深入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探寻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2)  下面是一则关于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三山夹两盆地形成了新疆特有的水汽运动区。加上面积巨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使得新疆气候具有昼夜、季节温差大,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的特点。在新疆,水是影响生态环境的最重要因素。长期以来,由于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不够,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局部地区水资源利用过度,导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天然湖泊、湿地面积减少,沙尘暴增多,气候劣变。而由不适当的农业灌溉和水利设施渗漏补给地下水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

因此,专家们提出,为保证新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必须充分关注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那就是:采取有力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做好科学的还林、还草工作,做好生态环境建设,建立“水资源 生态 经济”综合管理模式。[20]

虽然,新疆水资源紧缺,严重制约了新疆农业的发展;但是,新疆具有土地资源丰富、光热资源充足、生物物种丰富等优势。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在1999年,新疆确立了“一黑一白”战略,其核心内容是:以石油、棉花两大资源为依托,实现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就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要在做好科学的还林、还草工作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20世纪末,新疆利用当地的土地和光照资源,并通过现代资金运作方式和借助科技,崛起了“红色”产业——成为亚洲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番茄酱生产基地。“红色”产业的崛起,为“白色”产业开拓了可借鉴的发展思路,并有力地推动了新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这就为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开辟了道路。

当然,新疆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还需全面调整其经济结构,如利用当地诸如喀纳斯湖、天池和博斯腾湖、吐鲁番的古文化遗址、喀什的民族风情、伊犁的塞外江南风光等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等,以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4)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  在能源资源或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不同区域的能源资源或矿产资源的构成各不相同。因此,在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时,首先应分析该区域的能源资源或矿产资源结构;同时,还要使学生明确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的特点。能源资源包括水能等可更新资源和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更新资源两大类,而矿产资源则都是不可更新资源。因为,对于可更新和不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措施也是各不相同的。

例如,长江三峡地区,主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主要蕴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以及晋西、晋中和晋东南的铝土矿等;新疆塔里木盆地主要蕴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等等。其中,除长江三峡地区的水能资源为可更新资源外,其余都为不可更新资源。

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工期场,兴建水库要淹没大量土地,要移民;建成后,运转成本低,输送比较方便,同时,兴建的水库还具有防洪、灌溉、水产养殖、航运、旅游等综合效益等;但要防止水库的泥沙淤积等。

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矿物燃料),其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属不可更新资源,并且,这些化石燃料除了可作为能源外,还可作为化工原料。因此,煤、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更应注意提高利用效益。

2) 在能源资源或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对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及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会有不同的影响。所以,在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时,还应分析该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通过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以说明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区域可持续的有利因素和制约条件。

例如,山西煤炭资源丰富,但该地区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交通运输能力不足,这些都制约着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所以要发展坑口电站,把煤炭转换成电能输出;同时,也应利用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重化工业。

3)  综上所述,分析一个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要抓住以下几个要点:第一、该区域的背景条件——地理区位、能源资源或矿产资源的结构、地理环境状况;第二、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第三、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下面是晋陕蒙乌金三角地区煤炭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的简介[21]

 

    晋陕蒙乌金三角位于山西、陕西和内蒙古三省区接壤地区,包括16个旗县,总面积6.9万平方千米,人口334万,位居我国内陆腹地,气候干燥,地形条件恶劣,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之一。本区位置适中,全方位幅射的优越区位条件,使丰富的煤炭资源能供应周围省市,井可大量出口。这是本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本区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其储量之大,质量之好,世上罕见。本区还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现已查明天然气储量为国内最大陆上气田,天然气含甲烷938%,为优质民用、化工原料.丰富的煤炭与天然气资源为本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本区地处半干旱—干旱气候的过渡地带,年降雨量仅200300毫米。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制约本区经济的发展。本区土地资源颇丰,但质量极差,缺乏良好的工业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恶劣的生态环境也是约束本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恶劣的自然条件,本区历来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落后,几乎没有什么工业,农业基础薄弱。人口稀少、文化素质低,平均每平方公里仅10--15人,且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率高.这也同样制约着本区经济的发展。

     本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有:基地建设与水资源之间的矛盾、基地建设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基地建设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基地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等等。

本区的发展战略的最优选择应是把重点部门的高速发展和部门间的协调发展相结合,把重点地区的高速发展和其他地区的协调发展相结合。首先大力发展能源工业,并以此为龙头,带动其他部门的适当发展;同时,充分关注地区间、部门间的协调发展。

根据本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可采取如下策略:①重点发展采煤工业。考虑国家急需和本区条件,本区工业发展应以采煤业为主,并且以外销为目的。为保证采煤业的发展和煤炭外运,要加速铁路建设,完善已建成的铁路线,提高运输能力。②有控制的高速发展。应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因素,选择一个最优发展规模和速度。③不宜多发展二次加工工业。由干本区水资源不足,生态环境恶劣,区内二次加工工业应尽可能少建。④重点地区优先发展。由于采煤工业是耗水工业,它的布局还要考虑水资源的分布。目前优先发展的重点地区应选择在靠近黄河的地方。⑤限制发展乡镇煤矿。要限制小煤窑的发展,确保国家重点工程的正常生产和资源的合理利用。⑥注意保护环境。在采煤工业高速发展过程中,还要重视重建矿区生态环境(包括土地复垦,植被再造等)

 

4) 在落实本“课标”时,不能就事论事地只讲某一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而应渗透分析、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与该区域特定的地理区位、一定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相联系,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及地域分布,除了受社会经济制度的决定性作用之外,还受到自然环境(特别是自然资源)、技术发展、社会经济以及政治文化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研究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对区域的自然、社会背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再探寻该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并据此选择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优战略,确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由此,可以归纳出分析、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方法:分析区域特征——探寻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选择发展战略和确定具体策略。

(5)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1) 所谓“城市化”,简单说来也就是乡村变为城市的一种复杂的过程。城市化最显著的特点是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城市数量的增加;而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则主要是由于为了满足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并向非农业活动转型;在此过程中,既包含着城市景观和城市地域推进等实体的变化过程,也包括城市经济、社会、技术变革在城市等级体系中的扩散并向乡村扩展,甚至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向乡村扩散等较为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过程。

综上可知,城市化过程与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系的。事实上,城市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比重下降,非农业生产的比重逐步上升,伴随着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农业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居民的生活方式逐步向城市性状转化的过程。

2)  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受国土的大小、人口的多寡、历史基础、自然资源、经济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在所有因素中,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可以说,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是一种粗略的线性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也越高[22],在我国,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近年城市化发展最快而成为全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这是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可以看清这种关系: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面积仅占全国1%,人口约占全国的5.9%东部沿海是大的经济带,沿长江又是一条大的经济带,长江三角洲正好是这两者的交汇点,这是区位方面的优势。该地区2000年的GDP占全国的17.2%2002年的工业总产值占到了全国的21。可说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约已达到4015个地级以上城市,除泰州、舟山之外,均已达到中心城市规模,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甚至开始出现城市郊区化的现象(上海市正在对郊区的100个城镇进行统一规划,到2020年,外环线外郊区人口约800万,其中600万为城镇人口)。拥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苏州今非昔比,“保留中心、发展两翼”的发展原则和正在规划的跨越金鸡湖发展方案,既保护了历史古城,又高速发展了现代经济。杭州则把萧山作为了其战略发展的后备地,向钱塘江南岸拓展,从“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常州市向北拓展,把滨长江的武进纳入市区,使常州由内陆城市变为临江通海的港口城市)。可以说,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密集、中小城镇发育充分的“高密集、高城市化地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沪宁杭公路、铁路和大运河沿线的9个城市基本连接成片,形成了完整的都市群。这个都市群以上海为龙头、与全球互动,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实力雄厚,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上海作为国际性大都市已初具框架,“区域城市网络”正在浮现,共同构成一个面向全球市场的一体化城市地区。[23]

 

3)  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也会产生某些问题,如环境问题、水资源供给问题、就业问题,等等。关于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应采取边发展、边治理的办法。其中包括按照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并把绿化等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控制污染的排放;等等。关于水资源的供给问题,可优先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耗水的经济部门,以减少对水资源需求的压力;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加强对用水的管理;等等。关于就业问题,要把握好城市化发展的度,尽可能地做到城市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以保证充分就业。

4) 关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可按照“课标”所提出的“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工厂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及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而提出改进措施“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城镇建设实际,讨论城市化过程对于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调查本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所产生的危害,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保护、治理措施”,组织、指导学生展开相关的社会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讨论;或根据学校教学实际,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研究性学习。

 

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按照“标准”的目标要求,教材编写中要简要给出遥感的概念和遥感的基本工作过程。作为全国课程实施标准,考虑到落后地区的教育现实条件,对于遥感工作原理不要求涉及“专业机理”,定位到“工作过程”程度即可,编写教材和教学时,可以参考下面对遥感工作原理的陈述方式:

 

遥感是从远离地面的不同工作平台(这里的工作平台是指如高塔、气球、飞机、火箭、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上通过各种传感和探测仪器(如照相机,红外探测仪地)对球表面的电磁波(辐射)进行探测,并经信息的传输,处理和判读分析,对地球的资源与环境进行探测和监测的综合性技术……

遥感是60年代兴起的一项重要的空间技术,目前被广泛运用于资源勘测,环境监控,海洋资源调查,气象监测,军事等广泛的领域……

 

     遥感的应用是本条“标准”的重点目标之一。通过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检测中的具体应用与功能,进一步认识遥感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遥感对传统测量、测绘技术,环境普查手段、灾害评估等革命性的推动作用。并要求学生能够结合遥感的具体应用,说明遥感的功能和意义。在必修模块“地理3”中,不要求进行遥感图象判读(这与选修模块“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课程目标不同)。但需要适当介绍遥感图像的分类知识(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适当介绍一些关于遥感判读的简单知识与技能,作为拓展性学习内容)。

    虽然有关遥感的内容,课程标准编排在“地理3”的最后部分表述,在编写教科书时,也可以将遥感在资源、环境、经济建设中的具体应用贯穿于教材其他章节中,理论结合实际介绍给学生。

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工作机制也很复杂,课程标准也不要求对其做深入研究,编写教材或教学时给出基本概念和基本工作过程即可。GPS卫星接收机种类很多,常用的GPS接收器根据型号分为测地型、全站型、定时型、手持型、集成型;根据用途分为车载式、船载式、机载式、星载式、弹载式。

 

    汽车导航仪是目前很多高中档车辆出厂时就装配了的导航设备。汽车导航仪内置GPS接收器,装载定位导航软件,利用接收到的GPS卫星信号为车辆提供全天候、全时域位置信息,并可以在屏幕上显示车辆运行路线信息。

GPS手持机是利用GPS基本原理设计而成的,体积小巧、携带方便、独立使用的全天候实时定位导航设备。GPS手持机按用途可分为陆用型、空用型、海用型。陆用型一般没有内置地图,主要利用航路点记录,选择相应航路点可自动生成路线。空用型提供全球空域图和地域图,灵敏度极高,适用于在高速行进的飞机中定位;海用型内置全球海图,超大屏幕,提供可固定在船体上的配套支架和天线。

随着越来越多的民用GPS接收器的出现,利用GPS技术进行商业活动或户外探险活动已成为一种时尚。无论是滑水、骑自行车旅游、钓鱼、打猎、漂流、探险还是进行科研或数据采集工作,GPS接收器都是帮你确定特殊位置的极好的工具。

 

GPS应用的教学,要求能结合具体实例,介绍那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近的应用领域。鼓励学生在网络上收集相关应用案例进行学习。

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当今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地理科学研究的技术方法,实施GIS教育是地理基础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地理教育推进信息化和加强地理科学方法教育不可多得的机遇。地理课程作为向学生传递地理科学的发展、研究及应用的学科教育,面临地理科学内部革命性的变化和地理科学研究手段的根本性发展,21世纪的地理教育如何适应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要求,如何落实地理教育的教育目标与功能,是新课程改革必须解决的课题。

GIS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在土地资源管理、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灾害预测、投资评价、城市规划建设、政府管理等众多领域。下面的材料略举几例GIS的应用:

 

实用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管理领域  如土地信息系统和地籍管理系统。土地和地籍管理涉及土地使用性质变化、地块轮廓变化、地籍权属关系变化等许多内容,借助GIS技术可以高效、高质量地完成这些工作,对土地进行分带、分区规划与评价,进行土地信息获取、环境作用描述、水质管理、户籍管理等。

    资源领域  资源管理GIS系统主要应用于农业和林业领域,解决农业和林业领域各种资源(如土地、森林、草场)分布、分级、统计、制图等问题。对资源“定位”,即资源分布和“模式”,对资源的分布存在空间模式进行管理分析。自然资源GIS系统目前主要进行自然环境作用分析、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保护、地下水模拟与污染跟踪等。生态、环境管理与模拟GIS系统则进行区域生态规划、环境现状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削减分配的决策支持、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支持、环保设施的管理、环境规划等。 

地理学研究与应用领域   地理学研究与应用GIS 系统提供地形分析、流域分析、土地利用研究、经济地理研究、空间决策支持、空间统计分析、制图等功能。如地形模型可视化应用GIS系统,它以数字地形模型为基础,建立城市、区域、或大型建筑工程、著名风景名胜区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实现多角度浏览,可广泛应用于宣传、城市和区域规划、大型工程管理和仿真、旅游等领域。选址分析也是GIS地理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根据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综合考虑资源配置、市场潜力、交通条件、地形特征、环境影响等因素,在区域范围内选择最佳位置,能够充分体现了GIS的空间分析功能。

城市信息管理应用领域  目前GIS在城市信息管理领域的应用相当广泛,它在城市街道网络分析(地址匹配、交通线路规划、区位分析与地址选择、撤离规划)和设施管理(电网负荷平衡、设施规划与维护、交通设施的能源利用)等各个方面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如电力调度、运力调度、防御洪峰等都牵涉到大量动态的、实时的数据,对这些动态资源进行优化,是规划和紧急处理面临问题的关键。GIS技术可以提供管理、调度、应急指挥及预案分析等功能,大大提高专业机构的应变能力和指挥效率,在风险防范、科学指挥、合理调度方面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应用潜能。

 

需要用典型案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进行GIS教学。课程标准对GIS的操作技能不作要求,但需要对GIS基本概念、发展与基本原理有简单的认识。

4)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数字地球”与我们关系密不可分,也正改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方式,未来社会无不与“数字地球”息息相关。介绍有关“数字地球” 的基本概念也是地理学发展对地理课程的必然要求。“数字地球”是一个全新的信息概念,也是一个计算机技术综合概念,所以,课程不要求对数字地球的具体技术内容有要求,只要求能够简单“了解”其基本概念,对“数字地球”的应用有所认识。下面是关于“数字地球”的简单介绍,供参考:

 

“数字地球”与我们的生活。

现在,网上购物、电子货币、电子银行、电子商务等已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数字地球”也能给我们提供丰富信息,尤其是地理信息。让我们可方便、轻松地实现我们的“旅游”愿望。只要您想看到的地方,都可以游历到,对它的自然地理状况、人文社会现象等的过去和现在“了如指掌”。你可以成为一个阅历丰富的“导游”,给别人娓娓道来各地的风土人情、逸闻轶事。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画廊和音乐茶座,您可以在其中“尽情玩赏”。方便的信息交流、远程医疗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也都变得极其容易了。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我们在家就可以试穿网上时装店里中意的各式时装,如果您想买下它,只需轻击一下鼠标或键盘,就有人迅速把您订购的衣服送到您家来。网上蓬蓬勃勃地开展了很多交互娱乐项目,它给了我们更多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比如电子游戏,在“数字地球”时代就更真实,真正的身临其境让玩家完全置身于游戏的场景中。“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坐在家中,国事、天下事尽收眼底,并且你还可以对这些国事、天下事“说三道四”,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1] 陈静生  蔡运龙  王学军注:《人类 环境系统及其可持续发展》,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51、第352页。

[2] 魏心镇、芦咏梅:“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北京大学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可持续发展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61页。

[3] 1,其中所谓的“横向问题”,是指区域的政治、经济、自然、社会等问题。

[4] 参阅《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的“前言(代)”,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Ⅱ~Ⅲ页。

[5]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7页。

[6] 同上,第98页。

[7] 同上,第130页。

[8] 胡兆量等编著:《中国社会发展及其地理背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9] 参阅陈才主审、陈慧琳主编:《人文地理学》,科学出版社20016月出版,第219200页。

[10] 参阅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项目咨询组《加快西北地区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中国科学院地学部《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咨询意见》,中国科学院《2001科学发展报告》,科学出版社20013月出版,第183186页、第193196页。

[11] 参阅2002108日《南方日报》:《山区未来产业集群效应巨大》。

[12] 《“西气东输”每年为新疆增加10多亿财政收入》,人民网 2003-06-06

[13] 《兰州晚报》2003-05-26:《西气东输甘肃段 可能形成新的沙尘源》,记者,齐蓉晖。

[14] 《中华工商时报》2003-01-12记者陈雪根:西气东输铺就经济增长带 天然气储量可供二十年东西部

[15] 李京、马蔼乃、李天宝:《中国水土保持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北京大学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可持续发展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其中,20世纪90年代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的数据来自《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发展白皮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2页。

[16] 关于“荒漠化”,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中是这样解释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一些半湿润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造成土地生产力衰退或丧失而形成荒漠或类似荒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风力作用下的沙丘和片状流沙的侵袭,植被破坏造成的森林消失和草场退化,旱作农地生产量和潜力的衰退,灌溉农地的水渍化和次生盐碱化,流水侵蚀、地下水和地表水质与量的退化等。在中国,一般指在具有沙质地表物质组成和干旱大风地区,由于强度的人为经济活动,使原来非沙质荒漠地区出现以风沙活动为显著特征,从而导致土地生产力衰退或丧失的环境退化过程,即土地沙质荒漠化,简称沙漠化。”(《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版,第219220页。)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发展白皮书》中是这样界定的:“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某些半湿润、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它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把风沙活动、水蚀(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等读归类于荒漠化;并指出,水土流失作为荒漠化形成的重要过程正受到各国的关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发展白皮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2页。)本“课标”中把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并列提出,即没有把水土流失归属于荒漠化。因此,可把本“课标”中把荒漠化看作为土地沙质荒漠化,即沙漠化。

[17] 参阅钱易、唐孝炎主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18] 参阅《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发展白皮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0页。

[19] 根据秦其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际合作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一文改写,原文载北京大学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可持续发展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276页。

[20] 参阅:中国科学院地学部:《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咨询意见》,中国科学院:《2001科学发展报告》,科学出版社20013月出版,第193页。

[21]参阅:夏正楷:《晋陕蒙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原文载北京大学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可持续发展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652269页。

[22] 参阅周一星著:《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93页。

[23] 参阅:新华社 20021020日报道:《城市化正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2003043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黄抗生报道:《三大都市圈引领中国城市化》;《大众科技报》:《吴良镛纵论城市现代化

 

等。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2-29 09:46 , Processed in 0.08043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