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半壶满乾坤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633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我“用教材教”之初实践1-4(人教版)我和学生一起“发现”了更多的不连续面

热度 5已有 2174 次阅读2011-10-10 21:31 |系统分类:地理新闻

 

  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的方法是间接的,研究手段是地震波,研究的成果是: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由此,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但,接着,教材给出了这样一个图:
  
        不是只有三层吗?怎么这么复杂?怎么这么多层?
        回头看教材:结论是--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两个“明显的”不连续界面?那意思是还有“不明显的”不连续面?
        于是,想起自己在我“用教材教”之初实践1-1中的关于八大行星的分类问题的研究:八大行星分类。
        课本给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将八大行星分成这样三类: 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如果给别的数据呢?能不能有别的分类方法? 比如,给温度,能不能分为热行星、温行星、冷行星?(学生的实际结果是:高温行 星、常温行星、低温行星。结论:学生真的超过老师。)
     比如,给速度,能不能分为急行星、缓行星、慢行星?
     比如:给出密度,能不能分为高密度行星、中密度行星、低密度行星?
     发现: 采用不同分类方法,同一事物是可以属于不同种类的。

  (这也算是上新课的同时上复习课的一次实践吧?)
  按照这一思路,如果把“不连续面”的标准换一下,那么“不连续面”是不是应该不只两个呢?
  再研究教材中给的图:
  
   
  虽然没有能够找到专门地质学研究刊物中的图(请老鹰帮忙!),但可以肯定,此图是由地质研究书刊上的专业图的简化处理而成。尽管如此,但我们如果结合图1.26进行分析,还是可以从这个简化图以发现其它“不连续面”的踪影的。
  如下图:
     
  地震速度变化,不会是无缘无故的。就象教材“读图思考”中提出的问题那样:地震波的波速发生突然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是:说明地球内部的组成物质的性质发生了明显变化。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除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这两个“明显不连续面”之外的,另外至少四个“不明显不连续面”,自上而下,我们发现:
  1、在80KM处,地球波速度是在增大,但速度“增大的速度”不大;
  2、在400KM处。之上,地震波速度“增大的速度”很大;
  3、在900KM处。之下,地震波速度“增大的速度”明显比以上要小。
  所以图1.26中表示出,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岩石层(它跟地壳一起构成了岩石圈),岩石层下面,位于上地幔上部有一个软流层。地幔可以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4、在5150K处,地震波曲线有明显不平滑的现象出现。依此,人们把地核又分为外核与内核。

  我发现:地球内部的不连续面,不只两个。
  随着人们对地球内部研究的深入,如果一定要给一个数量的话,它也许可以是N个?

  知识在教材中摆着,发现的能力在哪里?
  可能,教材在给出图1.25的同时给也图1.26时,并没有要我们这样用它,但,感谢教材同时提供了这两幅图,让我有发现了种教材的新用途。

     (任何人不得用于出版等商业用途,不得上传到收费网站。)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回复 qlzhu2003 2011-10-10 22:49
程特高论,洗耳恭听!学习了!
回复 半壶满乾坤 2011-10-10 22:52
qlzhu2003: 程特高论,洗耳恭听!学习了!
K12版主东北亚说:“我发现:地球内部的不连续面,不只两个。”这个怎么变成你发现的?
半壶说:呵,教材没有讲,我就带着学生一起“发现”了啦。
回复 海百合 2011-10-16 20:52
不愧是师父,看问题就是仔细多了~我下节课也要开始讲地球的圈层结构了,湘教版教材上没有前面那个图,而且重点在介绍每个圈层的一些特征……我自己不想讲太多,想通过这些图让学生去发现每个圈层的一些基本特征就可以了……这节课,我还想给学生介绍一些儒勒.凡尔纳的《地心游记》等相关的科幻小说,不知道合不合适?
回复 半壶满乾坤 2011-10-21 12:30
海百合: 不愧是师父,看问题就是仔细多了~我下节课也要开始讲地球的圈层结构了,湘教版教材上没有前面那个图,而且重点在介绍每个圈层的一些特征……我自己不想讲太多,想 ...
《地心游记》,好呀。吸引学生。
回复 云帆沧海 2012-10-15 22:48
大学里这个内容讲得很详细,但我就一个疑问,问什么莫霍面分界线所在处速度并不是突增得最大的啊。
回复 半壶满乾坤 2012-10-20 10:51
速度,由地震波所穿过的物质性质决定。
回复 哎哟一朵 2014-5-28 14:25
 “知识在教材中摆着,发现的能力在哪里? ”
回复 半壶满乾坤 2014-8-6 10:36
哎哟一朵:  “知识在教材中摆着,发现的能力在哪里? ”
建立对教材文本的直接解读意识。
回复 野渡无人舟自横 2014-8-10 21:57
程老师,好用心,并且语言描述地也严谨明确,以“地震波速度增大的速度”为描述对象。另,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可能有点钻牛角尖了一点),就是在深度接近5000km的位置,相比于5150km处,纵波就已经出现了很明显的不平滑现象,为什么反而以5150km为内外核的分界?抑或者如老师您说,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不连续面也许可以是N个?!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1-23 03:13 , Processed in 0.05945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