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4||
七年级上册的内容中有一些难点部分,比如《地球的运动》,比如“等高线地形图”,学生容易晕头转向,产生畏难心理。所以,老师们也是想尽了办法,将课上的有趣,帮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同时突破难点。
记得之前有一位英语老师曾代上过一段时间的地理课,说地理很好玩啊,也不难啊。比如自己上到“地球的运动”时,就找学生上来,把自己当成地球,自转一下,然后给他找个搭档,当太阳,让他绕着“太阳”再公转一下。学生转的晕晕乎乎,但是很开心,台下的学生也开心。
这个方法可能也是很多专业老师喜欢的方法,因为确实好玩。但,回过头来想想,如果仅仅停留在好玩的层面,以及学生演示的自转和公转方向是对的,是不是离科学性和专业性还差一点点呢。所以,是否可以再寻找一些方法,让演示更科学些。比如,地球的自转的演示,很多情况下,学生一上台就开始转了,在方向正确的情况下,教师往往会提示还要倾斜着身子来转,于是,学生就把头歪向一边,继续转动。此处教师或许还可以进一步提示,这样的演示还存在什么问题?然后回归地球自转的特点(忽略自转时间因素),发现地轴的空间指向是不变的,而这一点学生利用自己的身体是很难演示出来的。那么,就可以回归到地球仪,让学生转动手中的地球仪,更加科学的演示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同样也是如此,一生绕另一生转动时,教师往往会提示,“地球”自己还要自转呢,于是,学生同样歪着身子边自转边绕着“太阳”公转。但,根据以往的经验,此处存在的问题如下:第一,同样是地球自转轴的空间指向问题;第二,是教室空间狭小,“地球”学生往往是一会儿转到讲台上一会儿转到讲台下,如同坐过山车一样,也就是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的问题。所以,此演示结束之后,还是回归到学生手中的地球仪,根据教师的提示,在自己的课桌上进行地球的公转演示,当会更科学,而且,这也有利于后面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规律的探寻。
第二个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学习。许多老师喜欢拿方便易取得的硬币做例子,来画等高线。个人以为这里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一元、五角和一角的硬币厚度并不一样,所以何来“等高”之说?第二,即便等高,后续学习之后,是否还应做一补充,因为按照硬币的边缘画出来的等高线,每一条实为“陡崖”。
有些东西还需要不断摸索,不断积累和改进,当趣味性和科学性融合在一起,专业性也即显而易见。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2-22 23:30 , Processed in 0.05976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