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2020修订)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无论是对学业水平的分级还是对四大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都多次提到了“简单”和“熟悉”这两个词语。我有几点疑惑:①简单的就一定熟悉?②熟悉的就一定简单?③老师认为的简单与熟悉与学生认知的简单和熟悉切合程度有多高?(提出问题)
我认为:前两个疑问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学生成长的经历、生长的环境、主观注意认知等不同,对周围地理事象的感知水平会有很大的差异,从而出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明显,必然会导致有些看似简单的地理事象学生就是不熟悉,有些学生熟悉的地理事象并不一定简单。第三个疑问(现象)在实践中,我发现很多:就像“有一种冷是爸爸妈妈觉得你冷!”一样,有一种地理事象是“老师觉得简单熟悉对学生就一定简单熟悉”。这无意间就让老师的主观支配主宰着客观的课堂,无形中就限制着学生的主观意向,不利于课堂活动的合理有效推进,课堂效果自然会打折扣。(分析问题)
怎么选择或帮助学生选择“熟悉简单的地理事象”?第一、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做学生的朋友,多与学生交流,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让他们把自己的经历经验肯拿出来与你和同学分享;第二、认真学习最新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适时把握学生“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对某个地理事象的认知,“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第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学生的思维认知记录下来,积累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老师有的放矢地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他才是课堂的主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或热情。第四、教师团队应加强协作,班主任牵头协调各科任老师通力合作,向某个学生的某个思维误区或盲区集中火力轮番攻击,最终攻克它。第五、充分发挥家长亲戚等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一方面为了更充分地了解情况熟悉学生,另一方面提请家庭朋友帮助老师解决“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简单熟悉的地理事象”对他的孩子却不(愿)熟悉不简单的问题,从常理来说,我想家长会帮这个忙的。(解决问题)
总之,教学的过程就是学习研究的过程,如果还是凭经验,可能无法有效实现课程目标,让自己掉价,让学生徒劳,有悖于“教书”的初心、“育人”的使命。身在新时代,当做一个新时代的合格教师:刻苦学习、潜心钻研、精修业务、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