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都回来已经三天了,一直在以一种持续的热情关注着
星韵地理的网站,关注着星韵地理及北极星工作室的群。在这里先感谢感谢千辛万苦将我这只菜鸟挤进群的群主们。刚在群上看到,刘登宇老师与钟天平老师的互谦与相互夸奖,其中钟天宇老师说了一句“虽然知道肯定会等到错误,但是每看到一个错误就像吃了只苍蝇一样难受。”这样的精益求精让我深有感触,钟先生现在是看到错误就难受的时代,而我们却还在努力犯错误,希望犯错误的时代。我的一位学长就跟我说过,大学就是努力地犯错误,现在犯得越多,越丢脸,以后就犯得越少。
说到这个,我想到了刚过不久的一次经历。虽然这次经历对于我而言是丢脸的,但是给予我的触动却很大。在大三下学期,每位班上同学都要在班上讲一节四十分钟的课。而我由于想到我一直对于地转偏向力的成因不甚了解,因此,决定讲关于地转偏向力的内容。为此,我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在百度上查找关于地转偏向力的成因的知识点,却发现一是上面说的生涩难懂,二是很多内容都不一致。由于我在那学期一直在西师附中听课,与姚杰老师还比较熟悉,最后只好问了姚老师。姚老师给我讲解地很详细,甚至动用了很多例子,给我讲了很多讲这节内容的思路。他告诉我,地转偏向力是由于地球自转的惯性形成,而最便捷的让学生容易理解的讲法便是利用经纬线来进行讲述。可是,当我在大学的课堂上讲这节内容时,我发现下面听的同学有的一头雾水,有的在激烈讨论,我讲的不正确。在我讲了下来之后,甚至有同学又将在百度上搜索的关于地转偏向力的内容拿到我的面前,以证明我讲的依据不对,甚至融入了大量的惯性、线速度、万有引力的知识,还给我画了一个在我看来超出我理解范围之外的物理受力分析图(因为我是文科生,虽然对地理非常有兴趣,但是对于物理却常常一个头两个大)。在那之后,我更加一头雾水了。而我的教育法的老师在评价了我的讲课方法、思路、技巧之后,却没有如我所愿讲解一下地转偏向力的成因。到现在,这个问题都还是我知识体系当中的盲点。
这节课估计是我大学生涯中讲的最不成功的一节课了,给了一向自信的我深深地打击。让我发现自身离一个合格的地理教师还差的好远,还有好长的路要走。初中两年、高中三年、大学三年,整整八年的地理学习生涯中,我却一直不能理解透彻这个问题,甚至从我的同学的反应中,我也知道,估计他们也是一片茫然。我知道,这里面有着我的问题,没有真正的深入思考过,但是这是否也体现出了地理教育中的缺失呢?姚老师给我讲解的时候我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他讲述的内容也容易理解。但是我在班上以同样的方法讲同样的知识点时,我却发现讲不通了。因为,我的同学们有好多的疑问,甚至直接说了我举例的不恰当。而同样地例子,我却亲自看见姚老师在课堂上用过,并且收效甚好。这也让我疑惑了,是例子真的不正确?还是高中与大学的衔接太少?地转偏向力到底是怎样形成的,而针对地转偏向力是在初一就涉及,而物理力学却在初二才开始学习,我们应该怎样将这个知识传授给学生,能尽力让他们了解呢?幸好遇到了星韵地理这样的交流平台,让我能将我的问题抛给各个地方的地理老师,希望您们能帮我这个小小的雏鸟解答一下,特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