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2||
由于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因而在垂直方向,对流层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其变化幅度约为0.6℃/100m(我们称之为气温垂直递减率,简称气温直减率)。
在等高线教学中,有涉及山麓与山顶气温与相对高度之间的计算的题目,通常的做法如下图:
很长时间以来做这一类的题目,都是以上的做法。过年这两天看了一下王静爱编的《中国地理》中“青藏高原隆起与气候区域分异——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部分,有如下内容:
青藏高原面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有强大的热力差异,这对大气环流产生明显的热力作用。这种由于高原同四周自由大气之间冬、夏冷热源作用差异所引起的特殊的气压场变化,形成了独特的冬夏季风向变化的高原季风现象。在夏季,高原就像一个深人到大气层中的火炉,使得高原面上的空气受热上升,同时拉动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前来补充,由此带来丰沛的季风降雨。冬季情况正好相反,高原仿佛像一个巨大的冰块,将其上方的空气冷却,并由高原涌向印度洋,这就加剧北方的冷空气南下的势力,从而使得冬季风强大。也就是说,由于高原冬季的冷源作用,在高原地区海拔3000-4000m高度形成一个冷高压,这就使高原空气向外流动,呈反气旋性环流。这样必然加强邻近地区的下沉气流,加强地面高压,从而加强了由海陆分布所引起的冬季风环流。夏季在青藏高原上出现了热低压,高原上温度是同纬度同高度最热的,对流旺盛,邻近地区的空气流人高原,叠加在高原东侧地区的季风之上,增强了邻近地区低压的强度,加强了夏季风环流。
看到这段内容,我心中便产生了一个疑惑。如下图,从T₁到T₂,气温的变化我们利用气温直减率可以进行粗略计算。而山顶(或者高原上)贴近地面处气温T₃(贴近主要直接热源?),能利用T₁、△H和气温直减率来进行估算吗?
这两天突然对这个问题疑惑起来,甚是不解,望大家指教。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08:21 , Processed in 0.06888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