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贾益民 于 2019-7-3 15:03 编辑
四、课程内容
(一)必修课程
地理1
本模块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地球科学基础,自然地理实践,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地球科学知识,理解一些自然地理现象的过程与原理,增强对生活中的自然地理现象进行观察、识别、描述、解释、欣赏的意识与能力,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
【内容要求】
1.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1.3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1.4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1.5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1.6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1.7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1.8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9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1.10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11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1.12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教学提示】
以认识自然地理要素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线索组织教学。充分利用地图、景观图像、地理视频、虚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周边自然与社会资源支持教学。指导学生运用体验、观察、观测、实验、野外考察等方式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辩证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
【学业要求】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或其他地理工具,观察、识别、描述与地貌、大气、水、土壤、植被等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能够运用地球科学的基础知识,说明一些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综合思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2019.7根据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添加
目 录
上篇 必修课程…………………………………………… 1
概 述……………………………………………………1
地理1…………………………………………………… 1
地理2…………………………………………………… 4
下篇 选修课程……………………………………… 7
概 述…………………………………………………7
选修Ⅰ-1 自然地理基础………………………………8
选修Ⅰ-2 区域发展…………………………………11
选修Ⅰ-3 旅游地理…………………………………14
环境保护…………………………………18
附 录……………………………………………………… 22
附录1 新、旧课标内容标准与本教学指导意见内容标准的比较………………………………………………… 22
附录2 选修Ⅱ各模块主要教学建议………………31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版)》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方案、新课标)精神,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第二批试点省市(北京市、海南省、山东省、天津市)普通高中课程、教学和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等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特制定“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针对新课程方案、新课标、新高考方案等诸方面要求,结合试点省市现行教材及教学等实际情况,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具体建议。
上篇:必修课程
一、概述
必修课程包括地理1和地理2两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36课时。共计4学分,72课时。
必修课程为全体高中学生必学内容,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的内容。
二、具体内容)
(一)地理1 本模块的内容,依据新课标地理1的“内容标准”确定,并与现行教材必修一中的相关内容对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地球科学基础,自然地理实践,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地球科学知识;理解一些自然地理现象的过程与原理;增强对生活中的自然地理现象进行观察、识别、描述、解释、欣赏的意识与能力。 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表1 地理1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 |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运用资料,从太阳辐射、太阳活动两个方面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 运用示意图,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 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识别3~4种常见地貌; 描述所识别的地貌,说明这些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 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 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 运用示意图、视频、模拟实验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绘制并运用热力环流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原理; 运用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 | 绘制并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如台风、寒潮、地震等成灾的原因; 结合实例,说出常见自然灾害防御的措施和避灾方法。 |
2.教学方式建议 (1)以认识自然环境要素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线索组织教学。教学中应贯穿人地协调观,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如在地貌、大气、水循环、自然灾害等内容的学习中,应关注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2)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加观察、观测、实验、野外考察等地理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例如:在“地球的圈层结构”“常见自然灾害”等内容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地质博物馆、地震体验馆等,开展针对某种自然灾害的避灾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增强对生命的热爱;在“地貌”的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野外考察,识别家乡的常见地貌等。 (3)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教具。利用地理视频、虚拟现实技术和相关模型,帮助学生在无法实地接触的条件下去认识真实的地理事物。例如:在“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相关的视频资料或太阳系构成模型,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或观察模型形成对地球所处宇宙环境的直观认识。 (4)将生活中的现象作为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如用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垂直分层的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霜冻、飞机高空飞行的一般高度等现象。 3.考试、评价建议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他地理工具,观察、识别、描述与地貌、大气、水循环等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实验、考察、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能够运用地球科学的基础知识,说明一些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说明一些常见自然灾害成灾的原因及安全防范措施(人地协调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内的自然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提倡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例如:在野外考察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测量等,采用自评、同伴互评等方式对学生在观察、测量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可以对学生制定的野外考察方案、实地考察过程和撰写的考察报告等,从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和操作过程的规范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地理2
本模块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人口,城镇和乡村,产业区位选择,环境与发展。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树立绿色发展、共同发展、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内容要求】
2.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2.2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2.3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2.4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2.5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2.6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2.7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
2.8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2.9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2.10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2.11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教学提示】
以基本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采用案例学习的方法,具体分析体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典型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党和国家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掌握分析人文地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实现知识迁移和能力提升。注重社会调查等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帮助学生形成人文地理空间思维习惯,强化人文地理信息的运用。
【学业要求】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或其他地理工具,收集和呈现人口、城镇、产业活动等人文地理数据、图表和地图(地理实践力)。能够描述人文地理事物的空间现象及其变化,解释不同地方的人们对产业活动进行区位选择的依据(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能够形成判断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问题关系的初步意识(人地协调观)。
(2019.7根据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添加)
(二)地理2 本模块的内容,依据新课标地理2的“内容标准”确定,并与现行教材必修二中的相关内容对应,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人口分布,城镇和乡村,产业区位选择,环境与发展。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树立人地协调观,以及人类共同发展的理念。 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表2 地理2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内容标准 | |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增长的特点,说明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结合资料,说出人口迁移的含义,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结合实例,比较并解释区域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异同。 | 结合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征,解释其形成原因。 | 在地图上指出某城市土地的主要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并归纳其分布特点; 运用实例,概括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特征,解释其成因。 | | 结合实例,说出地域文化的含义;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 运用资料,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运用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运用资料,说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并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 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并分析其农业区位因素。 |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并分析其工业区位因素。 |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并分析其工业区位因素。 |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 结合实例,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异同,概括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商业网点的影响。 | 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解释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 运用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运用资料,说出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
教学方式建议 (1)以基本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把所学的相关原理和规律与具体的地域相结合,发现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解释形成这些特点的特殊原因,进而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区域认知水平和辩证思维品质。 (2)提倡案例学习的方法。通过分析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典型实例,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发展和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概括相关原理和规律,掌握分析人文地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升。 (3)注重社会调查等方法,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形成探究性问题,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提高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并尝试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 (4)为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提供必要的、充分的资料,在分析社会经济活动特点的形成原因和提出合理措施的过程中,提升其综合思维能力。 3.考试、评价建议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他地理工具,收集和呈现人口、城镇、产业活动等人文地理数据及图表(地理实践力)。能够描述人文地理事物的空间现象及其变化,说明人们社会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因素,解释不同地方的人们对产业活动进行区位选择的依据(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初步形成判断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问题关系的意识(人地协调观)。 提倡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例如:在“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农业的区位因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小组对当地的工业、农业情况进行实地调查,采用自评、同伴互评等方式对学生在社会调查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教师可以设计学生学习档案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并结合学生在这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变化进行过程性评价。
(二)选择性必修课程
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
本模块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地球运动,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特征,理解自然环境及其演变过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提升认识自然环境的能力与意识水平,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观念。
【内容标准】
1.1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2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1.3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1.4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1.5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1.6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1.7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1.8运用图表,分析海一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都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1.9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教学提示】
以自然环境系统及其要素发展、演变过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线索组织教学。提倡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方法,设计特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特征、演变过程及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注重运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模拟实验、野外考察等方法,提高学生解释地理事物和现象与认识自然环境的能力。引导学生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学业要求】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或其他地理工具,结合地球运动、自然环境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以及自然地理基本过程,分析现实世界的一些自然现象、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能够运用地球运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说明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人地协调观)。能够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区域的自然环境,掌握因地制宜等基本地理思想方法(区域认知)。(2019.7根据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添加)
下篇:选修课程 一、概述 选修课程包括选修Ⅰ和选修Ⅱ。 选修Ⅰ包括3个模块,选修Ⅰ-1自然地理基础、选修Ⅰ-2区域发展、选修Ⅰ-3旅游地理或环境保护(注:新课标中的选修Ⅰ-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是全新的模块,在目前的高中地理课程体系中,没有与之对应的内容,因此试点省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用旅游地理或环境保护中的一个模块代替)。选修Ⅰ的3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36课时。共计6学分,108课时。 选修Ⅰ是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的内容。计划将地理等级性考试成绩用于报考高等学校的学生,需要修齐选修Ⅰ的3个模块。其他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学习,获得相应的学分。 选修Ⅱ包括6个模块,即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或环境保护、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每个模块2学分,36课时。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进行选择。学习成绩有可能作为高校自主招生参考用。 选修Ⅱ中的旅游地理或环境保护,各试点省市根据实际情况,将两者中未在选修Ⅰ-3学习的模块,作为此选修内容。 二、具体内容 (一)选修Ⅰ-1 自然地理基础 本模块的内容,依据新课标选修I-1自然地理基础的“内容标准”确定,并与现行教材必修一中的相关内容对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地球运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过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过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提升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能力与意识水平。 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表3 自然地理基础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内容标准 | | | 结合相关示意图,说出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 | | 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 说出内力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主要表现形式; 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 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 在简易天气图中识别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 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 运用示意图,指出主要的气压带、风带,并说明其分布特点; 结合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运用相关示意图,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分析其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结合实例,分析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 | 结合资料,说出陆地上的主要水体类型; 绘制河流补给方式示意图,解释各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 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 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描述世界洋流的主要分布特点,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 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
教学方式建议 (1)以自然地理环境系统及其要素发展、演变过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线索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特征、演变过程及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差异性。注重从具体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出发,分析现实问题,初步形成系统、全面、动态地分析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提倡采用“任务驱动”等方法教学。在任务驱动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基于学生的体验,设计任务。如在“地球运动”的任务学习中,首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反映地球运动的现象,然后引导学生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发现观察中的问题和困惑,再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任务设计。 第二,在任务驱动的教学中,所设置的具体任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在“天气系统”的任务学习中,学生首先在天气图中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再学习不同天气系统的特点,最后结合所学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预报。在此过程中,学生将天气图作为工具,结合天气系统的知识,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体现了由学习基本知识到迁移应用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三,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关注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积极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提出问题,强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注重运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实地考察等方法,提高学生解释地理事物和现象与认识自然环境的能力。 3.考试、评价建议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他地理工具,结合地球运动、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以及地理基本过程等知识,分析一些自然现象、演变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能够运用地球运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说明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人地协调观)。能够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解释区域环境的整体性或差异性,并具备空间思维能力与因地制宜等基本地理思想方法(区域认知)。 提倡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连续观测并记录竹竿、旗杆等正午的影长,在此基础上归纳当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在评价时采用自评、同伴互评等方式对学生在小组观测、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 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
本模块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区域的概念和类型,区域发展,区域协调。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区域特征及发展路径,理解区域创新发展和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的区域协调发展现。
【内容要求】
2.1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
2.2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2.3以某大都市区为例,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出发,说明大都市辐射功能。
2.4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
2.5以某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分析该类城市发展的方向。
2.6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2.7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8以某流域为例,说明该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
2.9结合“一带一路”建设,说明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
【教学提示】
以认识区域地理条件、区域特征和发展方向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通过典型的或身边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区域及其发展的多样性,以及人地协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给学生提供基本的区域数据来源,让学生了解这些数据对分析社会经济和人地协调问题的支撑作用。依据调查资料,探究区域部分与整体、区域动态变化等地理问题。
【学业要求】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或其他地理工具,通过案例分析、数据采集、实地调查等方式,比较、归纳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地理实践力)。能够根据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条件和现状,分类思考和分析区域发展问题及原因(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能够从人地协调的角度,对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路径作出简要解释(人地协调观)。
(2019.7根据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添加)
(二)选修Ⅰ-2 区域发展 本模块的内容,依据新课标选修I-2区域发展的“内容标准”确定,并与现行教材必修三中的相关内容对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区域的概念和类型,区域发展,区域协调。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区域特点及发展路径,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的区域发展观。 1.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表4 区域发展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内容标准 | | | 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基本含义; 结合实例,说出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区域的主要类型。 | 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 结合实例,归纳某区域的主要地理环境特征,比较不同区域在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异同; 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性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 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 结合资料,说出生态脆弱区的基本含义; 结合实例,说明某生态脆弱区主要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分析该环境与发展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探究综合治理该生态脆弱区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具体措施; 归纳分析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结合资料,说出产业转移的基本含义; 以某两个相关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对迁出区和迁入区的影响; 结合资料,说出自然资源的基本含义; 以某两个相关区域为例,从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方面,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的影响。 |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 结合示意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流域及其相关概念的基本含义; 以某流域为例,描述该流域不同河段的特征,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的方式和内容; 以某流域的开发过程为例,说明流域开发过程中保护环境的意义。 |
2.教学方式建议 (1)以认识区域地理条件、区域特点和发展方向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通过典型的或身边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区域及其发展的多样性。提供不同类型的区域发展条件、问题和若干途径的素材,引导学生分类思考区域发展问题。给学生提供基本的区域数据及来源,让学生了解这些数据对分析社会经济和人地协调问题的支撑作用。利用区域调查资料,引导学生确立从区域部分与整体,以及区域动态变化的角度分析和研究区域的思维方式。 (2)采用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在区域地理的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图表、数据及文字资料,指导学生利用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探究区域地理条件、地理特点和发展方向,分析不同区域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方面的异同等。 (3)建议采用案例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案例选取的典型性。选择的案例需要包括典型的地理事件、典型的地理问题解决方法,能够体现特定的地理原理,便于学生学习时理解地理原理,归纳方法,迁移应用。 第二,案例内容的呈现方式力求多样。强调图表、数据、文字与音视频等结合的形式,形成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突出获取图文信息的过程与方法,强调有条理、有规范的文字和语言的表达,培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 第三,突出案例教学的本质。注意探究活动的设计,体现案例教学的本质,即利用案例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小组探究活动→课堂展示成果、交流→归纳总结一般规律和方法→迁移应用。 3.考试、评价建议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他地理工具,观察、比较不同区域的特点,掌握归纳区域特点的方法;运用公众可获取的基本信息,对所在的区域特点作出解释(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能够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等角度,说明区域地理条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出现资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从人地协调的角度提出对策(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提倡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例如:在“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在调查、讨论和探究中的表现,进行观察记录。采用自评、同伴互评等方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可以采用主题式作业的方法,对学生查阅资料,制定方案,交流展示,撰写论文和调查报告等过程进行评价。
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本模块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资源、环境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增强保护资源与环境的意识,树立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利益的观念。
【内容标准】
3.1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2以某种战略性矿产资源为例,分析其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3.3运用图表,解释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3.4结合实例,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3.5运用碳循环和温室效应原理,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说明碳减排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3.6结合实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3.7结合实例,说明污染物跨境转移对环境安全的影响。
3.8举例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教学提示】
以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的关系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提倡采用图表判读、综合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资源、环境问题的基本内涵,并能站在国家安全、国际合作的高度,认识资源和环境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措施,了解资源、环境问题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专题探究。创设多种教学情境,诸如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模拟情境,调查家乡的资源、环境问题,讨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学业要求】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或其他地理工具,或实地调查身边的资源、环境状况,分析问题及成因,有理有据提出可行性对策(地理实践力)。能够综合分析各种区域性或全球性资源和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了解国家资源利用现状及政策和法规对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能够树立和谐的人地关系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的意识(人地协调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