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48|回复: 3

[读书推荐] 黄武雄著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9 14: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6-9-13 21:59 编辑

武雄教授網站http://www.tmitrail.org.tw/whunag/


童年与解放

台湾教育的重建



台湾教育的重建

《台湾教育的重建》是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6月1日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黄武雄。
作    者黄武雄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6月1日ISBN: 9787565604003开本: 16开
内容简介
1994年4月10日,以作者为核心的教育界人士及数万群众走上街头,在台湾推动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教育改造运动,史称“四一○教育改造运动,要求政府正视沉疴已久的教育问”题,并积极地勾勒出教育的蓝图,提出了四大诉求:落实小班小校,广设高中大学,推动教育现代化,制订教育基本法。“教育是为了促发孩子们心智成熟,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教育者应该帮助孩子们经营未来的世界,而不是在复制我们的过去”,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如何调整我们自身的教育思维?什么是好的教育大环境?怎样才能培养好的竞争力?就这些根本问题,《台湾教育的重建》结合《童年与解放》、《学校在窗外》两《台湾教育的重建》,将为我们呈现作者思考的全貌。

3作者简介
黄武雄,1943年生于台湾新竹,台湾数学研究学者、教育工作者、作家、社会运动参与者。曾任台湾大学数学系教授(1972—1999),退休后转任兼职。长年关怀教育发展,是社区大学的创办人和台湾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早年曾至中学实验试教,深入教育基层。除微分几何专业论著外,还著有《童年与解放》、《学校在窗外》、《黑眼珠的困惑》、《木匠的儿子》、《老师,我们去哪里?》、《中西数学的比较》、《那里有条界线》、《高中数学实验教材》、《微分几何讲稿》、《数学教室》等书。其散文作品曾获第四届(1981年)时报文学散文推荐奖。






4图书目录
序篇

从教育前景到环境危机3

增订版序17

前言20

第一篇 台湾教育的重建

当前教育的结构性问题——民间与教育部及教改会在看法上的差距33

台湾教育重建的图景——寓教育重建于社会重建45

三方会谈后的两点补正——小班小校的具体方案与进大学的机会50

第二篇 希望的火花来自民间

为什么要落实小班小校 55

表一:小班小校具体方案示意图58

广设高中大学的几点争议61

高学历高失业率的迷思69

论文凭主义与广设高中大学78

再论文凭主义与广设高中大学82

表二:美日台及龄人口进大学机会之比较86

社区大学与社会力复苏——附地方政府设置社区大学计划草案92

一个逃避结构性问题的教育改革方案——自愿就学方案的全面分析101

希望的火花来自民间113

表三:《联合报》民意调查结果支持四一○诉求120

第三篇 自主·监督·开放·竞争

教育自由化是什么意思 125

民间兴学与师资培育128

中小学社区化的意义与实践132

中小学社区化的实施方针136

教育基本法融合版本的精神与内容138

第四篇 巨大的蜘蛛网

四一〇教育改造与推动教育现代化149

回应“连揆对四一〇教育改造的谈话”153

巨大的蜘蛛网——与黄炳煌教授对谈台湾教育问题160

专制民族的烙记——论台湾中小学的体罚问题180

笑罢童年——剖析台湾教育的升学主义与管理主义189

台湾教育的现实分析与因应政策213

第五篇 2010年的回顾与评论

教育改革运动的惊奇冒险:人本主义、自由放任与社会正义237

教改中的左与右251



童年与解放


《童年与解放》是2011年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黄武雄
作    者黄武雄ISBN9787811195101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05-01

简介  谈教育和教改的文献不在少数,就深度和广度而言,《童年与解放》绝对称得上是台湾教育和教改的扛鼎之作。

《童年与解放》是一本处处充满智慧的书。表面上,《童年与解放》只是在谈教育,尤其是谈儿童教育的问题。但是实质上,本书从教育问题谈到更基本的知识论问题,甚至从知识论延伸,广泛而深入地讨论了存在、伦理、美学等最基本的哲学问题。在本书里,知识、道德、美学、情意等,共同构成一个完美的统一体。作者黄武雄以其惊人的知识广度,从人文、社会、到数理科学,融会贯通地呈现了这个人类存在的统一体。

《童年与解放》一反常情,却是有章有序,主题完整,极为难得……他旁征博引,从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到皮亚杰、哈贝马斯,从萨特到昆德拉……反复的论证,揭示儿童成长的真象,又是用心良苦。



学校在窗外
http://wenku.baidu.com/view/15be1d0690c69ec3d5bb7502.html

http://read.jd.com/6253/index.html

黄武雄ISBN9787811195118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2-1
《学校在窗外》是继《童年与解放》之后,台湾教育名家黄武雄推出的又一扛鼎之作。作者以“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这个追问为引线,深入探讨了人存在于世界的原始趣向,提出要重新看知识、看学校教育、看当前社会。本书直指受教育与不受教育有什么差别、知识是什么、学校要不要存在、为什么要学语文与数学等一连串根本问题,在探寻中一一揭露出学校教育、知识和当下教改的真面目。

内容简介

作者以“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这个追问为引线,深入人存在于世界的原始趣向,重新看知识、看学校教育、看当前社会。

作者探询一连串的根本问题:“受教育与不受教育有什么差别?”、“知识是什么?”、“学校要不要存在?”、“抽象与想象相互矛盾吗?”、“为什么要学语文与数学?”、“教改发生了什么事?”。

作者在书中与读者一起静静思索,一扇大窗缓缓开启,望向窗外是远方因想象而愈见真实的景致,无尽的视野,像马蒂斯不断描画的窗外,想象世界逐渐与真实世界合而为一。
继《童年与解放》之后,作者将关注的焦点从人的自然能力转移到属于文明的抽象能力,一步步揭露它的面目。

3作者简介黄武雄,一九四三年生于台湾新竹。曾任台湾大学数学系教授,专业几何研究。一向关怀教育发展,是社区大学的创办人和教改的先驱者。除专业论著外,还著有《学校在窗外》、《童年与解放》、《黑眼珠的困惑》、《台湾教育的重建》、《木匠的儿子》、《老师,我们去哪里?》等书。其散文作品曾获第四届(一九八一年)时报文学散文推荐奖。《童年与解放》获一九九四年联合报非文学类十大好书奖。
4图书目录
篇一 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

之一 替那些死去的孩子活下去

之二 如果死亡只是像睡梦

之三 天上还会再长出一个月亮

之四 我要到那不知名的地方

之五 学校教育的本来面目是一顶小丑帽

之六 一个不存在的女人名叫丽娜

篇二 通往普遍世界的云梯

之一 学校该做而且只做这两件事

之二 猫在画廊里看画

之三 在看不见摸不到的世界里思考

篇三 知识是人的创造经验

之一 套装知识与经验知识——兼谈社区大学学术课程的定位

之二 独立思考与主体经验一比较通识教育与社区大学的理念

之三 料理性的叛逆与解放——论通识教育与科学教育

篇四 教育改革是一团迷雾?

之一 唐·吉诃德的眼睛黑白分明——当前教改问题对话录 之一

之二 学校在窗外一当前教改问题对话录 之二

之三 教育改革要发展公共论沭——当前教改问题对话录 之三

之四 教改怎么办?

(上)教改的架构与精英思维

(中)底层部分的改造

(下)向上层部分渗透

之五 十年教改烟云过(文集)



再等半个世纪

九二八与教师自觉运动

附录 我们要办什么样的社区大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4: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校在窗外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0-04/29/content_28187.htm



       

  ■天津市复兴中学 吴奇

  教育改革要回归教育本源,即通过教育的过程,让每个人拥有获取知识的能力,实现人格的最大发展,让每个生命都活得精彩

  继《童年与解放》之后,台湾著名教育家黄武雄又推出另一扛鼎之作《学校在窗外》。该书直指受教育与不受教育有什么差别,知识是什么,学校要不要存在,为什么要学语文与数学等一连串的根本问题,在探寻中一一揭露出学校教育、知识和当下教改的真面目。

  学校教育应做两件事:打开人的经验世界,发展人的抽象能力。“维生”、“互动”、“创造”是人存在的3个支架。人首先是生存,在匮乏社会里创造与维生犹能共存,寓创造于维生,使生命不致干枯。而创造的动力,更依赖于人与世界的互动。为维生而进行的互动,无法弥补人内心孤独的空虚。只有独立的互动,才会让人精神健全,人格独立。

  进入丰裕社会,人们的消费欲望加速膨胀。如此现实下,人接受学校教育多与少到底有无差异?作者通过一系列的追问,终于厘清学校教育对人关键性的影响是人的抽象能力。发展抽象能力是为了在联结别人的创造经验时,能够洞悉并掌握这些经验的普遍性,从而回归特殊世界,这样才称得上与世界真正联结。

  如此说来,孩子去学校,最主要的是学会与世界真正联结,而联结的方法恰恰是打开经验世界,进一步发展他与人、与自然、与社会的互动。可是,今日学校教育,纯为加强孩子的竞争力,为他们未来的出路服务,以致扭曲了孩子的价值观,背叛了学校教育的宗旨。对此,作者申明,维生不必教,创造不能教,留下来的便只有互动一项。所以,学校教育应做而且只做这两件事,打开人的经验世界,发展人的抽象能力。如果说学校教育还有第三件事该做,那么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创造、去冥思、去幻想、去尝试错误、去表达自己、去做各种创作。

  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独立思考和成熟心智。而现行各级教育皆着眼于替人的维生能力作准备,于是知识被套装化。在本书中,作者多次批判学校教育是纯粹传授套装知识,并指出过分推崇套装知识的地位,是今日教育出错的主要症结。

  人的知识从哪里来?所谓知识,不单是书本或其他资讯所记载的文字与符号,而且是人认识世界的过程。人的知识皆由他与世界的互动而来。互动的过程包含从书本或其他资讯中汲取别人的精华经验,更包含他自身的直接体验。教育就是让人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学校里传授的套装知识只是知识的一部分。一般说来,教科书上所铺陈的材料,是套装知识的典型。数学与语文的系列课程,尤其是其典型中的典型。习惯于学习套装知识,长期被遗忘了的是人最真实的经验知识。

  破解之法是通过拓广知识视野,进行价值思辨,培养抽象能力,来培养、发展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教育者应该做的事就是创造人发展独立思考的环境及催化机制。让教育内容回归知识的本来面目,把知识还原为人与世界互动的经验,而非疏离于主体经验之外的概念与资讯。

  教育改革首要任务是释放学生的心智。黄武雄教授巧借思辨智者苏格拉底之名,采用人物对话录的方式,用隐喻的手法揭示教育改革陷入迷雾的缘由。贾巴达城进行了10年教育改革,但从学院的长老、学校教师到学生的父母都怨声载道。贾巴达有许多大班级大学校,维持集体秩序变成学校运作的前提,不得不加强统一化的集体管理。

  但是,如此管理剥夺了孩子们的自由与时间,更压抑了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而让学生忘情地投入学问,前提必须是先给学生自由,给学生时间与空间。唯有学生有了自由的时间、自由的想象,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入门,并让学生沉浸在学问之中。教师方可循循善诱,不告诉学生答案,只提出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去解决内心的疑惑。

  目前学校的主流价值与教师正在扮演的角色,其实不利于学生心智的成长,它们严重压抑了学生的想象力,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成为复制知识的机器。实际上,人的学习大部分靠自己,而非依赖教师。教师最多从旁协助,所以教育的重点,首先在于解除学生身上的压抑,让他恢复童年时的好奇,让他想学。其次是向他提出问题,让他看到方向。再其次是营造讨论问题的环境。最后才是“教材与教法”。

  《学校在窗外》,黄武雄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6-8-28 22: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台湾教育的重建》看大陆教育的压抑

2015-10-12 10:09

来源:共识网-作者赐稿作者:达良厚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culture/edu/20151012129585.html

我在文革末期差不多上完了小学,虽然因为终日喊政治口号没读到多少书,但激情洋溢的心理底子还是奠定了。中学虽然竞争残酷,而且要过五关斩六将,但我自信能考上大学,能跳出农门弄个铁饭碗。

  “我们小时候的教育是压抑的”——读黄武雄《台湾教育的重建》有感

  台湾教育改革的先行者黄武雄先生在其《台湾教育的重建》一书的“序篇”中,记录了这么一段对话:

  很多年前,我去加州,搭着家姐开的车。车停在红灯前,斑马线上慢条斯理走过一个黑肤女人。家姐忽然说:“你看她那种自在又自信的样子,我很少在台湾人身上看到这种神情。”家姐在一所公立小学教了二三十年的书,她说她的班上不论黑白,很多孩子终日带着这种神情在上课。

  “你认为在台湾人身上很少看到这种神情,同我们的教育有关吗?”我问家姐。“当然!我们小时候的教育是压抑的。功课与规矩,时时刻刻盯着我们,我们不能放开自己,长大之后,那些影响还一直烙印在我们身上,我一生都试着在挣脱。我很羡慕班上的那些孩子。”她这样说。

  台湾有很多人确实是过得不自在又缺乏自信的,但我们很少人这样看到自己。能意识到我们正在用同样的教育,使我们的孩子在复制我们自己的人更少。(《台湾教育的重建》p5)

  中国分裂后的大陆教育何尝不与台湾教育一样处在压抑中呢?前30年受政治压抑,后30年受应试与升学压抑,现在还没有实质挣脱。

  具体说,我们的小学教育是压抑教育,我们的初中教育是压迫(或放任)教育,我们的高中教育是残酷竞争教育,总起来说,也是一个“压”字了得。

  你看,从幼儿园开始,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幼师不是主要教孩子如何快乐地玩、如何有意义地玩,而是主要教孩子如何认字、如何数数,如何认更多的字、如何数更多的数,并以此为荣、以此为傲。

  进入小学了,本来生命快乐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学习奠基教育应该是重中之重,但考个好学校、考个好分数、找个好工作的大人功利观念便被硬塞进孩子们天真无邪的心中。越来越繁重的功课、越来越单调枯燥的死记硬背、分分计较的学习观念,日渐构成了孩子学习生活甚至整个生活的主体,天真烂漫少了,快乐朝气少了,小小年纪在沉重理想的压抑下,走向少年老成了……

  但毕竟天赋有别、性格有别、勤勉有别,只有部分孩子顺着大人的计划发展着,另一部分孩子则分野成另类甚至畸形。一旦进到初中,这种分野不仅变得泾渭分明,而且被学校和教师公开强迫分成三六九等并这样教育着、预期着、发展着。等到三年初中毕业,多半人带着学习不合格、心里不健康走入社会而完成自己的学校教育使命,少部分人按着父母老师的意愿升入残酷的高中。

  高中的残酷自然是升学竞争了,过去为争4%的升大学指标,我们每天背书背得口吐白沫。现在虽然升学率超过三分之二,可为了考上重点名牌大学,课桌上堆的资料就如同搞科研的资料一样如山如海,高中生的心理依然紧绷、疲惫、不堪残酷。

  如此沉重、压抑、残酷,就是金刚也会睁不开眼,就是大山也会低下头颅,日积月累,还能有美国妇女那样的慢条斯理?还能有美国人那样的自在自信?

  8年前,我曾在某省重点高中也看到过一个自在自信的女生,160厘米的高挑个子,看起来就招人喜欢的面容,朴实大方的衣着打扮给人清水芙蓉的感觉,当然最令我陶醉的还是她的挺拔向上、朝气蓬勃、自在自信的气质,这可是好多年没看到了的,而且这8年来,我在初中生、小学生中也试图寻觅,遗憾的是我总是遗憾着。

  也许你会说我眼光太挑剔,也许你会说我的感觉过于个性化,但你能否定我们的基础教育更多的是压抑个性而不是培育张扬个性么?你能否定没有多少孩子、多少学生有时间、有心情、有气质地去舒展自己的个性么?

  我在文革末期差不多上完了小学,虽然因为终日喊政治口号没读到多少书,但激情洋溢的心理底子还是奠定了。中学虽然竞争残酷,而且要过五关斩六将,但我自信能考上大学,能跳出农门弄个铁饭碗。因此,尽管不分白天黑夜地又苦又累,我的自在自信心态一直没减少过。

  上大学了,可以自由自在的读自己感兴趣的书了、关心自己感兴趣的事了、思考自己弄不明白的问题了,自在自信、自然激情、清高洒脱的个性定型了、强化了,而且带到了我的教育生涯中,一带就是30年。虽然我至今仍自傲于自己能在功利至上的物欲横流社会保持了洒脱,而且也基本贯穿在了我的教育教学中,但令我无可奈何的是,个人超脱于群体太难了,班级超脱于社会太难了。事实上,现在回想起来,清高于自己言,也许有洒脱不羁的快意,但于亲友言则是无法逃避的遗憾了,我也因此留有点点后悔,这也姑且算作教育留给我的心理压抑吧。

  2015、9、16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6-9-13 21: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校在窗外读后感
http://www.lz13.cn/duhougan/67902.html

  学校在窗外读后感(一)

  “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为了打开经验世界与发展抽象能力,以便与世界联结。看到这句话,不禁让我思考学校应该做些什么?继续看这本书,又让我有新的发现。

  以前提到“学校”就想到写作文、识字、学计算公式等知识,但这些知识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套装知识,这些知识的掌握需要抽象理解。往往到了现实生活中却用不上。因此总认为学校只是学习的地方,与生活是有脱节的。书中提到“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的经验,拿来不断与他人的经验相互印证,视野才能广阔,判断才能周延,思路才会清晰,人的内在世界才能充分发展。”确实这样,我的学习经历了若干年、从事教育工作若干年之后才发现学习与生活是可以在一起的。这是什么原因呢,是由于学习者没有机会参与套装知识的编辑过程,由于他只被迫学习套装知识中那些看不到摸不到的抽象内容,被迫操作套装知识中那些代表普遍以验的文字符号,因此他了失去机会去了解,那些抽象内容与具体事物之间、那些普遍以验与特殊经验之间紧密无间的关联。所以,作为学校教育层面应该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架起通往普遍世界的云梯。如果学校又不能协助学习者去联结这两种以验,让他意识到他所学的知识只不过是无数人特殊经验的抽象,那么只好一知半解地流连于文字符号的公式堆里。当他回来看待真实世界时,缤纷多变的特殊现象使他迷惘,他只有回到抽象内容中搜寻现成的普遍法则,企图用套公式的方法,生搬硬套去处理实际世界的问题。这一点也是目前学校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我们常说的“高分低能”,也许是这样产生的!

  于我理解,学校教育就是能协助人重新对待知识,把知识当作不同世代、不同地域的人们所累积的经验,并随时与人的生活经验、思维经验,不断印证、不断修正。也就是科学、客观、辩证地看待事物的态度。学校还能帮助人发展抽象能力,帮助人意识到抽象是为了从特殊经验撷取普遍经验,再放回特殊现象。我们期待无数经过学校教育陶冶的人,都将会进行独立思考,作价值判断,对种种公式教条知所批判,对世界的普遍性能拿捏分寸,也随时能切换角度,了解他人的感受、他人的观点。

  当然,书中还提到一点让我非常认同的:“如果说学校教育还有第三件事该做,那么第三件事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创造、去互动、去冥思、去幻想、去尝试错误、去表达自己、去做各种创作:编舞、搞剧场、玩乐园、打球、办社团、让他们自由地运用时间与空间。看到这些文字,想起我的大学生活。我的大学生活就是这样的,所以我感觉在大学里自己的成长最快的、才会尝试用不同角度看待事物。而似乎现在只有大学能做到这点,小学还稍微好些,而中学更像是囚房,禁固了学生通往普遍世界的脚步,课室里堆放着如山高的教科书,如汪洋大海般的作业不断压抑着学子。虽说学习需要磨砺,但仅仅是抽象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结的学习是令人窒息的。高考完了毕业生撕书事件就是最好的验证了。

  书中不是单一地从学校的层面看待学校教育的角色,还从学习者、教者的角度看待教育。如书中提到“教与学经常被混淆在一起,一般人常误以为有教就有学,误以为教师教某睦知识,学生就可以学到那些知识。”这就是我们教师群众出现最多的一句话“教你很多次,你都不会。”书中进一步解释了这种现象。固然技能方面的培养或许能因教而学,换句话说,学习者可能因技能课程的加强教导而有效学得那些技能。如骑自行车之类。但其他方面像文化性的、感知性的、思考性的、探索性的、批判性的知识,有教无学,反而是常态。的确是这样,人真正学得知识一定要有经验印证,要以过经验的同化一顺应。因此,很多知识会因为无法转化成人的经验而隔几天便可能忘掉,由“知道”变成“不清楚”、“不知道”。这个观点让我想起建构主义理论,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吧!

  读到书中文字,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其实对“教育”一词都在思索,但是含糊的,而书中文字把我模糊的思考清晰呈现出来。就正如书中所说的,为我打开经验世界、发展了我抽象能力,为理论与现实经验搭建云梯。感觉收获不少!


  学校在窗外读后感(二)

  书本前面反复提到学校教育是为了打开经验世界与发展抽象能力,以便与世界联结。带着对这问题的思考我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了。越往后读,越能引发我思考。书本的前部分内容是作者阐述观点,而后面的内容是运用更具体的事例从不同角度详细说明问题。书本第四篇里的“苏安对话”最有意思。这里说的“苏”是大学问家苏格拉底,“安”是安底思。他们进行了一段精彩的关于当前教改问题的对话。作者就是通过学习段对话把观点具体化的。

  “打开经验世界与发展抽象能力”我们可以怎么做呢?通过阅读,可以简单归结为: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书中提到:“一些结论性的抽象论述,若没有具体生动的故事或专题讨论作为背景,去归结出来,学习者只有接受而无思辨,更无法参与其抽象过程的经验,所学得的东西,便只成为记诵的片断,无助于发展真正的抽象能力——在复杂的具体现象中,看到关键性的东西亦无助于其经验的联结。书本还提到一个非常显浅的例子。一个村庄有七户人家,每家都养三只羊,总共这村庄有几只羊?三七二十一,用这个乘法口诀很快地计算出来,而且这便是乘法口诀的效用。计算这道题时,内心首先要懂”乘“的意思,我们才能知道村庄共有几只羊,而且我们的内心要先知道”三乘七“的意思是七个三叠加在一起,那么操作九九乘法表,才可能成为真正的知识。有时候,我们可能通过学习记住了一些公式、一些知识点。但如果仅仅是记诵不去思考知识的意义,那么这就是上文所说的”接受无思辨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是”无助于发展真正的抽象能力“。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在大学时期学习的微积分等数学,现在除了这个名词以外,其它都忘得一干二净。想想是什么原因,应该是当时只是为了考试而进行的记诵。相信,很多学生与我这经历相似。本人觉得这也是当前学校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学习过程,我们常常遇到一些深奥难懂的抽象知识。抽象知识代表的是人面对世界所撷取的普遍以验,因为它所描述的是经验的普遍性,所以必须诉诸抽象的文字与符号,才能明白而简洁地表在它的意义。如一些公式、概念等。学生在学习中常因为这些文字符号的意义不易掌握,而感到挫折。事实上学校应该通过操作性的知识逐步积累培养抽象能力。但目前学校教师不知自己在教的是底层的抽象能力,不是表面的操作性知识。因此常常会出现没有意义、没有方向、没有目的的操作训练,于是孩子只有牵着鼻子走,这便是学校教育进行驯化的本质。要知道孩子对于意义不清的事,是无法引起兴趣的。

  其实,这此问题与当前考试制度缺失也有密切关系。目前的考试制度不易检验出人的深度抽象能力,却能有效检验出人对操作知识是否纯熟演练。在考试的压力下,孩子的抽象能力培养不起来,因此对抽象知识本身也就更加畏惧。回到前文童话故事《好多月亮》,虽然大臣、巫师、数学专家等精英,知识渊博,但缺乏抽象能力的他们只能照着原有的思维思考问题。最后到了无计可施的地步。

  对于学校教育出现的这些问题,对于考试制度的缺失等等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这是我边读边思考的问题。最后在一段采访作者的对话中有所收获。(www.lz13.cn)记者问:”你不认为师资与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作者:”师资重要,但重要的不在他积极方面的教学或教法。而在他先去掉自以为是的权威,不要压抑学生,在消极方面先学习‘无为’。在启发学生兴趣方面,在引发讨论、解释疑惑等到方面显得‘有为’,这样就够了。“对于这番话,我理解为两点。一是观念。始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二是明确”无为“”有为“之处。其中第一点是最让我深思的。记得有一次磨课,每次试教都出现不同的问题,如老师讲得过多、一时忘记让学生练、抢了学生说的机会……一位特级老师向我提过,这也是教育理念的问题。一位教师的教育理念会呈现在课堂的行为中。因此,我的问题在理念还没真正转变。虽然我知道应该有什么样的理念。一句句”以学生为本“”把学生放在首位“的教学理念总会在一节课的教学任务面前败下阵来。至今,自问还没有转变这种教学观念。看完书后,再次追问自己。看来我应该如书上所说的需要知道自己在教的是底层的抽象能力,不是表面的操作性知识。因此,可以从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开始转变,把一些内容上的教学目标重心转向能力上,也许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转变自己课堂的教学观念,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书上所说的”无为“与”有为“了。

  读完全书,合上思考,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想会说:“有意义地学,有意义地教”。


  学校在窗外读后感(三)

  文/刘瑜

  《学校在窗外》这本书解答了多年来困扰着我的一个问题。

  学校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角色到底是什么?

  曾经因为对于教授”套装知识“的厌恶,更因为痛心于一些孩子们在课堂中迷惘空洞的眼神,怀疑甚至否定过学校教育。那段日子是无比痛苦的,作为教师或者作为一个有情感体验的人,我只有两个选择,或自欺欺人,装作自己依旧是所谓”灵魂工程师“,或麻木地得过且过。然而,内心对于自己工作价值的渴望,也只有在那一段时间里最为强烈。

  直到某一天,很偶然读到大江健三郎关于童年的回忆,当时就为之一振,他用童年的故事告诉我们,人需要继承与互动,所以任何孩子都必须去学校。《学校在窗外》中,开篇即用了大江的回忆作引线,立刻就吸引了我。果然,在接着的阅读中,我所寻找的答案渐渐露出水面。黄武雄先生认为,人存在的基本要素是”维生“、”互动“与”创造“,在这三者之中学校教育能且只能着眼于”互动“这一要素,从而”打开人的经验,发展抽象能力“。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孩子看到自己在世界所处的位置,从而了解自己,形成自己的人格。

  那么,我们一直津津乐道,苦心经营的应对”高考“的教育教学,就是对正常应有的”互动“的干扰,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如果在高一、高二我们的教学就一切像高考看齐,导致的结果将是,学生即使顺利通过高考,也因为接受的大多是支离破碎的”套装知识“,基本没有继承与互动。我们苦口婆心,费尽心机让学生去学去研究考试,实际上除了拆”联结“与”互动“的台,什么也不是。这样的台,高三拆一年,是忍痛、是不得已。整个高中三年一直拆,是残忍、是居心叵测。如果从小学,从初中就开始拆,那简直就是刽子手。

  并且,在”互动“这一学校教育任务的前提下,学生就不存在”好“与”差“的差异,存在的只是每个学生与这个世界联结的点的不同,我们教师所作的就是帮助学生找到联结的点。对于所谓的学习能力较差,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增加课时、多做习题、反复”磨“等方式,都是在其”互动“进行得不顺利的时候雪上加霜,就是屋漏时的连夜雨。学生学习的困难,”常因他的抽象能力未达到他要学的知识所相应的抽象水平“,实现更顺畅联结的方式应该是降低抽象水平,”给学生多点时间与自由,给学生多点问题去思考“。这一点其实每个学生是一样的,都有发展”互动“的权利。并不是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因为学得好就有机会更自由地发展,学习能力差的就应该被剥夺”互动“的权利,死楸高考。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5 01:18 , Processed in 0.07877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