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89|回复: 0

[新课程区] 核心价值观在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1 12: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核心价值观在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目前我们国家,社会,和公民的主要任务,更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地理教材中涉及的范围广、内容丰富,有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也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灾害意识、责任与义务意识等内容。因此地理学科在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尤其是热爱祖国这一价值观几乎是贯穿整个初二的中国地理两个学期的德育教学内容的主线,但是同样是爱国主义内容但我认为是可以分为不同层面的,如果不加以区分只是泛泛的认识往往不能使学生的爱国情怀达到一定的高度。从我的认识来看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行为是体现。只有达到爱国的情感、思想和行为统一,才会让爱国主义的价值观深入。因此我认为地理教学中的爱国主义价值观的渗透可以分为这样三个层面。

一、浸入式渗透让自豪感油然升起
中国地理的内容中能激发学生的自豪感的内容无处不在。从幅员辽阔的面积、优越的位置到山川壮丽、河湖众多;从季风气候多样,雨热同期到物产富饶、资源广布,众多物品居世界前列;从经济的蓬勃发展,地域的多样性到在国际社会中日益显赫的地位。这些内容不用教师刻意的说教,只要学生浸入其中就能让他们深受感染,从而油然地升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是爱国主义价值观形成的基础。

二、成熟思考形成忧国忧民的思想
在增强自豪感的同时,引导学生不盲目乐观应采取求实的态度去思考是进行爱国主义价值观的更上升一个层面,是在形成了爱国主义情感后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地理教学的德育渗透需要培养学生运用辩证观点的地理思维去剖析、认识在日渐发达和强盛的中国背后的国情还有很多不足的一面,如我国的人口过多,人口老龄化,资源人均不足,自然灾害频发,环境污染、以及东西部发展不均衡等方面,有了这样的认识才会进一步地思考从而形成忧国忧民的思想,这是爱国主义价值观达成的又一层次。

三、思考后的升华形成使命感
情感上的浸入,思想上的认识最终的目标是以落实在行动上为目的,这是价值观渗透的一个由低到高、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进过程。教材在这方面的内容也很多,如在我国的疆域方面的领海,领土,钓鱼岛等一些内容中激发学生地保卫祖国的使命感;在多民族的大家庭,台湾,港澳地区的这部分内容中,促使学生形成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责任感;在东西部差异的内容中激发学生励志投身于祖国对西部的开发与建设中。这些在对忧患后的思考而形成使命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将其转化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这必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更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这些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2-28 03:06 , Processed in 0.07288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