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9-6 10: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观课议课(根据陈大伟有效观课议课整理)
目录
观课议课
传统的教学研究常通过听课和评课,发现教师讲课中的优缺点,帮助教师提高其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但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听课、评课有其较大的弊端,对课堂的了解用观课、议课更为合适。
第一节 理解观课、议课 /1
第二节 准备观课、议课 /7
第三节 怎样进行观课 /12
第四节 如何进行议课 /25
第五节 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 /36
第六节 校长与观课议课 /51
观课议课
传统的教学研究常通过听课和评课,发现教师讲课中的优缺点,帮助教师提高其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但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听课、评课有其较大的弊端,对课堂的了解用观课、议课更为合适。
观课议课
传统的教学研究常通过听课和评课,发现教师讲课中的优缺点,帮助教师提高其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但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听课、评课有其较大的弊端,尤其在评课过程存在不同程度的“四化”现象:
(1)评课过程形式化。我们经常看到或参与这样的评课活动:评课会上发言者少,旁观者多,由于发言面不广,且大多属于被动发言,因此评课场面冷冷清清,被动发言的教师更是不痛不痒地说几句敷衍了事。最后,主持人或权威人士作一下总结性的发言,大致的内容也无非是先说几句好话,然后提一下希望。这种评课只是为了完成一个工作,留下一次活动的记录,徒有过程和形式。
(2)评课内容表面化。在评课交流活动中,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这位老师板书工整,条理清楚”、“某某老师课堂语言清晰,教态自然”,等等。眼光依然死死地盯住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较少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表现和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合作、交流活动;还有一些教师虽提了不少意见,但只是对课堂上出现的一些现象就事论事,不能对这些课堂现象进行深入透视,不能触动现象背后的教育理念,当然,也欣赏不了课堂中真正的精彩。这种表面化的评课对上课及其评课教师的触动不大,帮助也不多。
(3)评课结论两极化。一是虚假、讲好话的评课方式,大家说着一些“过年的话”(好话、祝愿的话),多讲优点,少讲问题,具体肯定,抽象否定,客客气气,皆大欢喜,参与者都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不会对你的课说长道短,下次你也不要对我的课说三道四。”二是否定为主、伤害自尊的评课方式。一些教师在评课中不注意方式方法,毫无顾忌地指责,把别人的课批得体无完肤,甚至讽刺挖苦,缺乏诚意。这种否定多于肯定、主观多于客观、挑刺多于学习的评课方式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它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伤害了教师的自尊心。
(4)评课效果零散化。表面上看,评从目标、内容、方法、技术手段,教师内在素质、外在表现、方方面面,全方位涉猎。实际上,由于缺乏明确而集中的关注焦点,你说东,我说西,各扯一套,缺乏对问题的深入研究。由于缺乏集中的主题,缺乏预先的准备,所谓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成了空话,只能就现象谈现象,就经验谈经验。
鉴于以上听课评课中出现的弊端,在新课程改革下,用观课议课的方式更为合适。
第一节 理解观课、议课
一、听课和观课的理解
听课,重在“听”。听的本意指向的是声音,给人的感觉是关注声音,关注的更多的是教师“讲”的声音。公开课的最好的方式是教师要有声音,或者是学生一个人发言,老师把话筒递到他身边,大家听得见声音,才能使会场鸦雀无声。
听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公开课的作秀。我们发现,“听”的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课堂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课堂主角正在从以教师为中心逐步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的方式正从讲授为主向多种方式并存,而课堂上的声音也从一个人发声(老师或一个学生说话)向多个声音同时发出(生与生的同时多向声音)转变,有声的教学与无声的教学(思考、沉默)并存。因此,听课,专靠声音的听,已无法整体了解、把握整个课堂。
“观”,是观察的简说,重在“观时的察”,一方面是运用多种感觉器官以及必要的观察记录工具,有效地收集和整理课堂信息,另一方面是运用心灵和理性的力量感悟、体验和分析,以获得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和理解——“察”。真正的“观”不只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而且要用心灵感悟和体验,用头脑思考和判断,“必须读懂看起来单纯的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复杂性。”
二、 评课和议课的理解
“评”是评价,评定,评论,就是对一节课的“鉴定”和“评价”。“议”是对话、讨论和反思的过程。
评课是为了对课堂教学进行评论、评价和评定,对所授课分出等级,适用于赛课。从适用对象上,评课主要针对的是授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评课有“评”与“被评”的主客体差异。是对授课教师给予判定,目的在于分辨差别,评定等级,并把结论用于教学奖惩和教师奖惩,评课针对的是人。
议课是为了对课进行研究和改进。“议”不是下结论、作判断,而是在“观”所得到的信息基础上和参与者展开对话、讨论和反思的过程。如果说“评”的过程是写句号的过程,“议”的过程则是过多地运用问号质疑、探询和发现的过程。
评课没有主题和焦点,提前没有进行具体研究,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课,东扯一把,西拉几句,使授课教师无所适从,对自己的提高帮助不大。议课,它主张集中焦点。围绕相应的主题进行,主张发挥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改进的功能,以发展性的取向做课,而不是以展示性的取向献课,直面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背议课中存在问题和不足的包袱。
“议”以“课堂充满纷繁复杂而难以把握的各种关系,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多种可能性”“教学时一种充满生成和多样性的复杂活动,我们无法全部理解和把握”为认识基点,强调在课堂面前应该保持一种的谦恭和尊重。因为未必了解情况,所以不能简单下结论,而是需要询问,需要倾听。因为自己未必正确,所以对话和交流时就不能强加和压制,而是需要民主和平等。因为正确的方法未必只有一种,所以需要接纳多样性、鼓励多样性、探讨多样性。即便是给别人以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只能采用非独断性、非强制性的指示和引导。议课要容许参与者的质疑,鼓励参与者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对于把自己认定作有效的方法强加给他人的做法,帕尔默认为存在以下结果:“当我们把某种认定的方法技术捧上天的时候,就使得采用不同教法的老师感到被贬低,被迫屈从于不属于他们自己的标准。”
“议”是以参与者的自我解放为手段。“议”是一种平等对话关系的诉求,平等对话关系不仅反对权威的角色,而且反对霸权的话语。“议”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思想,“议”的实现依靠参与者积极而主动的思想。
“议”以发展教师的自由为目标。目的在于为参与者提供更多的教学选择,从而为参与者提供更大的教学自由和教学创造空间。
“议课”要围绕教的行为、学的行为,通过对话探究,一方面,揭示参与者背后的教育理想追求以及个人的教育动机,它不仅仅停留在“这样教好(或不好)”的结论,而是探讨“我们想听一听为什么这样设计,你是怎样想的”?在对话中更新彼此观念,获得对教育的重新认识。另一方面,议课主张以学论教,实施有效教学,所以。,议课需要从学生的学习状况入手:“我们注意到学生……不知你怎么看?”“我们注意到学生……对此,我们有这样的看法……”是常见的话语结构,“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办”是将对话引向深入的关键。
议课是讨论和发现课堂中各个环节、因素之间的关系,是探讨课堂教学种种可能,从而认识课堂、理解课堂、改进课堂。通过询问时教师背后的观念、假设明晰化,在议课中,价值观念将成为讨论的对象,通过议课更新观念,改变假设。议课定位于自助和互助,因为彼此需要,因为共同关心,它更容易、也更需要建立真诚、平等的对话关系。观课议课为了避免议课时缺乏指向和不深入,主张观课之前协商和明确观课议课的主题和要点,确定主题以后,则需要根据目的和预先进行相应准备。
三 、 观课议课的文化标识
文化的内在核心是价值观念,外在表现是行为方式。“标”的作用在于指示和引领,“识”的作用在于理解和改进。
(一)人际“和”。目标和动机看,强调参与观课议课者心往一处想,并为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观课议课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和平台,理解教学、改进教学,创新教学的对话交流活动,它的主要目标不是对已经发生的课堂教学进行判断、作出结论,而是为了让参与者思考和研究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如何上出更理想的课,以追求更加理想的课堂生活方式,实现更加理想的课堂生活。参与者需要建设和发展一种“互相培养的合作性同事关系”。
从参与者的行为方式看,意味着对在场的他人的理解、尊重和保护。这种尊重和理解体现在中尊重他人的发言和观点,理解他人的处境和立场,欣赏他人的思考和创造,在对自身经验保持开放中接纳他人,给他人机会以成全和成就他人,保护彼此参与观课议课、讨论教学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求“不同”。“不同”在观课议课中意味着参与者的独立思考,承认彼此的差异性,鼓励参与者发出“不同”的声音,尊重“不同”的方式,理解“不同”的表达,接受“不同”的结果,在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对话交流中激发人的创造和超越性,它强调尊重和张扬人的理性和自由精神。
(三)致力“思”。观课议课强调用问号,一方面强调通过询问互相理解,使议课建立在彼此理解的基础上;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参与者不断思想,激活思想,让参与者置身其中,以更加自觉而主动的方式关注和反思自身的教学观念、作为和效果。
(四)追求“诗”。观课议课以“思”为基础,促进参与者为为了教学而创造,在自由创造中追求诗意生活:因为课堂永远未完成,所以对现状永远不知足,对课堂教学永远有梦想和希望,对美好生活永远有追求和行动……因为教学是创造,所以,需要在教学中激发和放飞想象力,让未来充满希望;需要在观课议课活动中鼓励和支持创造,让精神更加自由,让明天的生活在自由创造和超越中更加美好!
在观课议课文化中,“和”是前提和基础,“和”了大家才愿意坐在一起。“不同”是策略和手段,“不同”为“诗”的创新和超越创造条件。“思”是核心和纽带,是有效改变的前提。“诗”是生活的终极目标和结果。
第二节 观课议课前的准备
一、追求教学本身就是生活的理念(这是教师享受观课议课的心灵动力)。
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是教师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学校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她)生命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课堂教学而付出的,这就意味着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工作本身就是生活。由此我们体会到的东西是什么呢?——工作的过程是我们生命流淌的过程,是有限的生命消逝的过程,工作本身就是生活。在三四十年的教学中,你在工作着,其实也在生活着。因此人生最宝贵的时间中,要以更有质量和意义的工作充实和享受自己幸福的人生。学校生活的幸福不仅是享受人生幸福的基础,而且本身是人生幸福的组成部分。教师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促进学生发展,而且应该使学生体验幸福、享受幸福。
所以,很多时候,希望更多教师以创造高质量的教师人生来享受幸福的人生,通过提高工作期间的生命质量提升生活的质量和整个生命的质量;同时希望通过提升学生学校生活的质量促进学生享受幸福的学习生活。
建基于理想课堂和幸福人生的生命追求,这是我们改进课堂教学、实现专业发展的动力之本。
二、相互滋养,共同成长,构建合作的教师文化(这是教师间开展观课议课的基础)。
观课议课既依赖学校的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又发展教师之间的互相合作,致力建设相互滋养和润泽、共同发展和成长的校园生态。这样的生态有好几种,教师不仅育学生,而且育自己、育同事;学校不仅是学生成长的乐园,也是教师共同成长、不断创造的家园。
相互滋养需要彼此开放。教学的改革“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教师们之间参与教学教研的合作性同事’关系。这种合作性的同事之间的关系一日不形成,学校的改革就一日不能成功。而这种同事关系只有在所有教师都开放教室,互相观摩教学,互相批评时才能构建起来。只要有一个教师封闭着教室的大门,那么从内部进行学校改革就是不可能的。”
成长需要滋养,观课议课需要参与者用自己的心胸滋养异己的意见,鼓励支持创造;用自己的见识和经验开阔他人的视野,滋养他人的成长。开阔教师心胸,不但是教师的课堂更加完美,更见证了教师心灵的成长。可以促进教师不断完善自我,大家行走在这样的路上:“议他人——知不足——善学习——同提高”。
三、要学会“自我不满意”(自我追求是改进教学的动力)
“不满意”是什么?“不满意”是一种态度。为什么“不满意”?因为有问题。加拿大学者迈克.富兰的《变革的力量》中最深刻的一句话是:“问题是我们的朋友,问题不可避免要出现,如果没有问题,你就学不到东西”。
应该如何对自己“不满意”呢?有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要认识到人需要“不满意”。人的生活本质上是一种超越性的生活,是一种理想性的生活。人所以要追求理解,是因为认定现在的生活,现在的处境不理想。
第二,要意识到“不满意”的价值性。人超越其他物种的地方,就在于知道自己不完善,承认自己不完善,并努力追求完善。
第三,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不满意”。对于问题我们不能总往别人身上推,怨天尤人,而是主动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第四,对别人对自己的批评要有欢迎和感谢的态度。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
第五,要致力研究和解决自己的问题。发现自己的问题后,无动于衷,置之不理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问题。“不满意”是一种积极的态度,这种态度想要后续的研究和改进行为,只有致力研究和解决自己的问题,你才可能不断从“不满意”走向“满意”。
四、议课要围绕主题。(议课目的要明确)
在平常组织和实施教研活动的时候,很多学校都这样进行:教研组长提前发出通知,让大家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听课,听课结束后,首先是上课教师说课,接着是评课,评课时参与者各自发表一通意见,最后是教研组长叫某教师做好记录,并安排好下一次上教研课,活动就结束了。
我们不免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1)“活动之前知道要讨论和研究什么问题吗?”
(2)“参与的教师进教室之前有自己的准备和期望吗?”
(3)“进入课堂有没有想过重点观察什么,并如何进行重点观察和研究?”
我认为缺乏沟通和交流是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效益低下的原因之一。由于缺乏课前的沟通,听课目的不明确,评课重点不集中。因为缺乏共同的话题,讨论对话往往失去共同的基础,评课时你说东我说西,各扯一头,难以引起深刻反思,难以实现听课评课的目的。因此提出主题,围绕主题的对话和交流,以获得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这是观课议课这种教学研究活动的“教研目标”。
如何确立议课主题?
包括四部分:生成专题——调查研究——查阅资料——预设策略。
(一)在调查研究中生成主题:观课议课首先是为课堂服务,为教师的成长服务。所以观课议课主题的确立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必须做好调查研究,要立足于教师课堂教学的困惑,以解决老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二是主题必须是老师们亟待解决的最困惑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说,困惑有很多,要进行梳理和筛选,确定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专题。三是从学校范围来讲,主题的确立要统筹安排,优势互补。
主题确立之后,需要做好第二次调查,要从教师和学生等层面弄明白主题在师生中所表现出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做到对症下药。
(二)查阅资料:根据此主题通过网络、图书馆、咨询有关专家等渠道广泛查阅资料,寻求理论上的指导,寻求专业引领。
(三)预设策略:最后,通过研究讨论,预设出解决主题的策略,留待通过课例实践来进行验证。
五、做好观课前的说明。
观课议课主张参与者彼此之间要充分尊重和理解,让做课老师课前有机会对自己的教学作出说明,并对观课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这是尊重和理解做课教师的一种实践。
我在和老师交流时,常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听完我的课,走出会场,你遇到了一个果农,提着一篮葡萄请你品尝,你会吃他的葡萄吗?”我发现大多教师都摇头表示不会。我会接着讲下去:“在某一个时段里,这个果农热情的邀请了三个过路人,三个都疑惑地摇摇头走了。有人问这些过路人‘你为什么不吃他的葡萄?’第一位是官员,他的回答是‘他请我吃葡萄,是不是邀请我办什么事?我不吃葡萄,可以少惹麻烦”。第二位是琴师,他说’我看他的样子比较笨,教这样的人肯定费劲,不吃为好‘。当问到第三位是,这位美女冷笑着说‘几颗葡萄就想打我的主意,门儿都没有’。现在我要告诉你,这位果农是怎么想的,他有什么样的动机。他的想法是‘今年风调雨顺,葡萄大丰收了,心里真高兴,葡萄给大家吃,感谢老天爷的恩赐,同时也让大家分享我的成功和快乐’,我问大家,当你知道果农的动机和心愿的时候,你会吃他的葡萄吗?”我发现,刚才摇头表示不吃的大多变成了点头。
因此我们必须承认,很多时候我们不了解,或者说不完全了解。因此课前的观课说明就是一种很好的了解途径和方式。
观课前的说明说什么。
观课说明属于说课范畴,但它又与平常意义的说课相区别,平常的说课不仅需要对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说明,而且需要论证;观课说明不必面面俱到,从节约时间的角度也不需要论证。一般说来,课前的观课说明可以侧重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说教学背景。介绍教学背景,目的在于增进观课者对课堂情况的了解,增进对本课教学基础和后续发展的了解,这可以避免参与者在不知道教学背景和全局的情况下信口开河。教学背景可以包括先前学习基础、学生状况、特殊学生、目标任务与分解等。
二是介绍自己不同常规的教学创新。对于做课教师的教学创新,其他参与者不能先入为主,带着约定俗成的筐子主管臆断,而是先接纳,先倾听,以审视和研究的态度理解一个新世界。这样的课前说明不仅体现了对授课教师的尊重,而且有利于克服做课老师采用迎合的老教法,促进教学创新。
三是介绍本课的教学设想和将要展开的主要的教学活动,提示重点观察的现象和时机。
在做课老师作观课说明时其他老师可以询问,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意见。但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主张用过多的不同意见干扰展开老师的设计和信心,特别是在做课老师试图尝试教学创新的时候,更不能轻易和简单地否定,而是在观课后理解了再共同讨论。
第三节 怎样进行观课
观课是议课的前提,观课不是走进教室就能观课,需要掌握观课的艺术。
一、观课者要选择合适的位置
新课程的实施,教学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不是一句空话,它必须贯穿在教学工作的所有环节。学生是课程的出发点和也是最终的归宿,教学应该以学为本,因学论教;这样,评价教的效果和教的水平就需要颠覆一下目前习以为常的经验和做法,即不是观察教师讲得怎么样,水平有多高,而是看学生学得好不好,从学生学的效果反射教师教的水平,从学生学习的活动看教师教的活动是否达到目的和是否高效。
观察学生,就必须深入学生,深入课堂,这样才能获得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认识和了解。
观课议课致力推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的教学方式变革。其主要策略是:观课时,把关注重点和焦点要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思考教、发现应该如何教,这是以学考察教、以学思考教;议课时,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故事和现象,过程和效果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基础和依据,这是以学讨论教;通过观课议课,促进执教者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学习策略和学习效果,从而更好地因学施教,因材施教。
考察教需要观课者到学生身边去,近距离地观察和研究学生的学习,这就需要我们调整现在习惯坐在教室后面的位置。如何选择观课位置呢?我们有这样两个建议:
一是要根据观课目的和需要选择位置。比如,我曾经观察一节数学课,开始准备选择的位置是后两排学生之间的过道,走进教室,我征求授课教师意见:“您希望我在这节课观察和讨论什么问题?”授课教师说:“我希望您能观察一下,在我的这节数学课上,有多少同学在积极地进行数学思维?”我一听这个观课要求,马上把自己的凳子移到了前面的进门口,并且面朝学生而坐。我认为,这样的位置和方向才能更好地观察“有多少同学在积极地进行数学思维”。又比如,如果是要悄悄观察某一位特殊同学,就需要选择好位置,这个位置既能观察这位同学的学习活动,又不被他注意到是在有意仔细观察和研究他。如果没有这些特殊的观察和研究目的,观课教师就要尽可能选择可以观察更多学生学习状态、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的位置,以尽量避免视点狭隘和过于单一。
二是所处的位置要尽可能不干扰和影响教师的教学。观课者不能喧宾夺主成了课堂上的主角,在没有特定观察目标的情况下,我们通常选择后教室中间过道后两排座位之间。一方面,这样的位置不会让过多的同学把目光放在你身上,你不会抢上课教师的“镜头”;另一方面,这样的位置不会对课堂上师生的走动造成障碍,影响正常教学;还有,选择中间过道,两边都有学生,稍稍转身,就可以就近观察八位同学,略略起身,就可以看到十多位同学的学习活动,可以获得比较大的观察面。
二、观课者要和学生建立信任关系
如何和学生建立友好关系呢?
首先,要有慈善的心态和愉快的心情,而且要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在河南济源,课还没有开始上,同学们看我很容易亲近,就和我一起交流。临近上课,我准备坐下,习惯性地用手摸一摸后面的凳子,感觉不在了。回头一看,有两个小朋友正做鬼脸。我提醒了他们不能这样做。没有摔跤出洋相,当然不必要生气。退一步想,如果摔跤了,我会生气吗?也许我会以生气的方式来表达对这种行为的批评,但从内心我可能这样想,他们愿意和你玩笑,是我已经赢得他们的信任,他们已经把我看成可以游戏的朋友。有什么气可生呢?高兴还来不及!正好体会“痛并快乐着”。
其次,在你选择一个位置准备坐下时,最好征求一下学生的意见:“我可以坐在这里吗?”这是对学生的尊重。其实,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当自己的空间有了外来者,就很容易感到不舒服,征求学生意见,就是为了避免学生产生“被入侵”的感觉。一般情况下,学生会说“可以”,这时你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坐在他身边。要强调的是,进了教室,学生就是最重要的。
再次,坐下以后,教师要主动向学生传递关爱和信任,让学生意识到来的不是警察,而是一位充满善意、鼓励和关心的朋友。比如,可以简单介绍自己,和学生拉一拉家常,询问一些生活方面的情况。在彼此熟悉以后,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可以看一看你的书吗?”“我可以看一看你的作业吗?”主要目的是找出学生书本上、作业上值得鼓励和肯定的优点,给他鼓励和赞扬,使他相信你,不怕你。这样,他在课堂上就可以放松,愿意把他在学习中真实的一面让你观察,也愿意回答你在观课过程中提出的一些问题了。
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中困难和问题,观课者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鼓励和帮助。有了这样的基础,观课者就可以在学生身边享受到另外的快乐和幸福:
三、观课者要尊重课堂
我们认为,课堂是一个生命生长和实现的所在,是一个充满灵性和智慧的庄严神圣的地方,走进教室时,我们需要存有一种庄严神圣的态度和心情。对于观课议课,我们建议:一定要提前进教室,不能在教学开始以后,很轻率地敲门打断师生的教学;在课堂上要关闭通讯设施,杜绝旁若无人地接听电话;要集中精力关注和研究教学,不做与本堂教学无关的诸如备课、批改作业等工作;不要和其他观课者闲聊,尽量避免在课堂上对师生的教学活动进行相互之间的讨论和评价。
这是河南省济源市黄河路小学韩利红老师的一个观课手记:
“老师。”我站住脚,扭头看见几个小女生站在身后,“老师,请您转告听课老师们,请她们尊重我们的杨老师,尊重我们的课堂。”
“怎么了?”我很是迷惑。
“听课时,你们一直在说话……”
“哦……”我一时语塞。
自从我校进行系统的观课议课以来,我们慢慢从惧怕研修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渐渐体会到了研究课堂的精彩。我们开始在观课中仔细观察,细细品味,开始把自己对一个细节的理解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开始把自己对课堂的零碎的感知梳理成较有条有理的“一二三”……研修的热情、思考的习惯——我为我自己的成长感到欣喜。
而此刻学生的话却似一声惊雷。我们在为自己的“成长”而得意的时候,我们竟然抛却了“成长”的向标。当我们自己都无视课堂的神圣,只把课堂研究作为提升自己的一个工具,而无视学生时,我们谈何让学生爱课堂、重视课堂?
四、观课者要有观课的心理准备
心在什么地方,就会在什么地方得到收获;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那么可以问一问自己:走进教室,我的心在哪里?
如果走进教室,只是为了应付听课要求,应付一种检查,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你怎么可能在课堂上有所发现,获得智慧?
观课不是千方百计发现和批评别人的优点和问题,而是把自己投放进去,千方百计地寻找对自己有价值有帮助的思路和做法。这样就需要观课议课者改变平常听课只填写《听课记录本》相关栏目以备检查的无所事事,而是在观课议课过程中积极而有效地思考。
思考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观察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时,必须思考授课教师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和教育追求,这种思考使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和讨论不是就行为而行为,而是行为和理念统一,理论和实践统一。必须判断和思考授课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思考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师生的教学行为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这种思考是我们致力于从效果出发研究教学、改进教学,通过观课议课实现有效教学。
(2)需要思考“假如我来执教,我该怎么处理?”这种思考使观课者不做旁观者,而是置身其中。这样的思考,一方面使自己在观课中真正有收获,有改变,是观察和研究一节课的过程成为自己学习这节课、准备这节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防止自己在议课时信口开河,可以使自己关于教学改进的意见建立在可以操作、可以转变为实践行为的基础上,能够真实地对实践改进产生帮助。
(3)需要思考议课时交流什么和怎么交流。观课议课致力建设合作互助的教师文化,合作是共同的,互助是相互的,在授课老师无私地提供了参与者研究和讨论课堂教学的案例和平台以后,观课老师应该怎么办?“看而不说,道义何在?”在获得启迪和帮助以后,真诚地提供自己的经验,表达自己的意见与他人分享,这是对参与者的道义要求。
五、观课者要成为作课教师的助教。
观课议课是同班之间的互助行为。我们进入教室的目的,不是简单的评价和讨论做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而是参与其中,帮助和促进做课教师的教学。这样,观课教师就有了另外的角色:当好做课教师的助教。一边观察教学,一边支持教学,做教学活动的支持者和促进者,成为做课教师欢迎和喜爱的伙伴与战友,这是我们对观课教师的角色定位。
从帮助和促进教学的角度,观课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能在观课时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受到过多干扰,在授课教师实施讲授、提问等教学活动时,观课教师不要和身边的学生交流,以免造成周围同学精力分散。第二,在学生活动时,如果学生有困难,观课教师可以帮助他,如果学生有创造、有进步,观课教师可以鼓励他,让学生感受到有教师在身边是一件舒适的事。第三,对于教师的教学要求,观课教师要给予积极配合和支持。
当然,这样的参与必须把握时机,注意适度参与,防止过度参与以致于喧宾夺主,抢了做课教师的“镜头”,使做课教师难堪,结果适得其反。同时做课教师也不要过于关注观课教师的行为和态度。做课教师的秘诀是“眼睛不要看评委,不要看听课教师,你眼睛中只应该有自己的学生。”
六、观课者在课堂上“观什么” ?
观课的“观”不仅要用耳朵,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信息。用眼睛观察课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从对象上,除了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景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都将成为观察、感受的重要内容。另外,在观课过程中,要从大处看,从关键问题看,不拘泥于、纠缠于偶然、个别的现象,比如偶尔的口误、笔误。同时又必须充分占有信息,分析信息,理解信息,针对现象,解释现象。
观课议课要围绕课堂上是事实和现象展开,这样,在观课中发现有价值的教育事实和现象,使其具有讨论价值就成了观课的又一基本功。我们常说,要训练一双善于观课的眼睛,就是要善于从不起眼的事实和现象中以小见大,引起对日常而关键的教学行为的反思和改进。
观课案例:“老师,你看学生多爱你”
这一学期,经常到小学到观课议课,坐在学生身边,我再次发现学生多么懂事,多么维护和热爱自己的老师。
在二年级的一堂数学课上,老师布置了作业。我起身观察学生做题的情况,听到一位女同学在给旁边的同学说:“做好一点,老师在看你。”我想,说话的同学肯定也知道我到课堂的目的并不是主要关注这位同学,而是在关注他们老师的教学。这位同学是为了让我得到这位老师的教学效果很不错的印象。
在三年级,老师上《一只小鸟》。课中,坐在我身边的同学嘟哝了一声:“无聊。”我问他:“什么无聊?”他想一想:“这就是无聊的作品。”为什么会这样呢?冰心学生的《一只小鸟》写得多么感人,而且这位同学举手还很频繁?后来想一想,因为这次活动有很多校长参加,上课老师预先和我商量说:“临近期末,加上准备时间有限,只好拿一节已经上过的课出来。”我不太赞成这样做,但毕竟得理解和尊重这位老师。学生说无聊,并非是说作品本身无聊,而是已经学过的、已经熟悉的东西再学无聊。但学生很爱护老师,他不愿意直接说教学无聊。另外,尽管无聊,但他还想到要维护教师,用频频举手来表明教师的教学已经激发了他们。
还有一次在四年级,也是一堂语文课。课前,我已经坐在教室后两排学生之间的过道上。看见我坐在这里,一位男同学走过来把我叫起,小声地对我说:“您前面的两个同学成绩很差,有很多东西都不懂,课堂上如果有什么,您不要见外。”我知道他这是为了老师。在开课不久,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这位同学就高高地举起了自己的手,老师叫起来,我发现这位同学很激动。在同学回答完以后,老师没有做任何评价,一句:“还有呢”后,迅速叫了另外一位同学起来。我注意到这位同学红着脸看了我一眼,不安地坐下了。后来我和老师交流,我说:“这位同学本来想给老师争一点荣誉,帮助一下老师,没有想到自己的参与老师不满意。他觉得给老师丢了脸,所以很不安。”
我也不赞成学生在有老师来听课一个样,平时一个样。但透过这些事,我不能不感动于学生的善良、纯真和对老师的维护与热爱,认真想一想这些学生,你不能不认真思考你该怎么对待学生。
第四节 如何进行议课
很多人认为参与议课很难,一味说得太重,可能伤害了别人;而只说好话,别人又会认为不诚恳,谈不出实质性的东西,对教师提高业务帮助不大。到底该如何进行议课?
一、要有正确的议课心态
首先要弄明白“谁说了算”。
2004年11期的《人民教育》刊发了“评课谁说了算”的讨论,文章的本意是讨论如何在评课中追求和实现参与者的平等主体地位,避免专家的话语霸权。但我在阅读中,跳出文章的思路,转而想到了另外的问题:要讨论“谁说了算”,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算’?”“怎样才‘算’?”
我意识到:一线中小学教师参与听课评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践,是为了改进教学。也就是说,评课时所表达的意见只有落实到实践中,实实在在地改进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才能够说得上“算了数”。
显然,“算”与“不算”,“算”多少要取决于三个要素:首先是“说”的要素,也就是说了什么——说的东西有没有用,怎么说——是否采用了别人愿意听的方式。其次是取决于“听”,参与者爱不爱听,想不想听,如何听必然影响“听”的效果。第三是“用”的问题,这要看参与者是否愿意用,是否能用。
在这三个要素中,“说”是前提,“听”是中介,“用”是目标是核心。立足于用就再不能空口白说,所以,如何在听课中为“说”奠定基础,也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其次,议课要议,“议”就不是一言堂,而是面对共同的问题大家在一起贡献彼此的智慧,分享彼此的思考。贡献和分享需要参与者积极言说的意愿,需要参与者足够的言说和表达机会,需要营造平等对话的氛围和环境。
明确观课议课的目标是营造平等对话的议课环境和氛围的前提。议课不是对课的成败下结论的,而是面向未来谋发展好思改进的。给予发展的目的,议课的对象不是上课的人,也不是课,而是课堂上的现象和事件。对课堂上的现象和事件的讨论和理解,目的不仅仅是促进做课教师反思和改进,而是为了促进参与的每一位老师理解教学改进教学。这样,参与者就不是置身事外,而是“同在共行”。
建立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需要反对“自我中心主义”,“我”和“你”需要相互敞开,彼此承认,既不要唯唯诺诺,消极的接受评论和批判,又不要采取唯我独尊、高傲的、拒人与千里之外的非合作态度。在对话交流过程中要学会从各自固守的观点和看法中转身,关照对方,在二者之间的边缘地带相互遭遇、相互合作、相互交融、相互反应,在这个过程中,使自己融入他者,用它者的目光来反观自身,并从交流中获取新的知识,从而修正失误,达到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这个道理。
同时,议课还要善于察言观色。考虑对方的感受,想一想,在对方情绪抵触的情况下,您说的再多,再有水平,是不是也等于白说?因此,要将心比心,同情对方,理解对方,,把对方的问题当做自己的问题,共同研究,共同解决,在解决问题中共同进步。常采用的话语结构是:“假如我来教……”是在说出自己的观点,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方,给对方借鉴,为对方提供自己的例子,而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对方,强迫对方接受,给对方评判。
在议课中,首先要保护做课老师,不让他们受到伤害,其次,还要设法成就他们,使他们“立”和“达”。这样,在议课时,就需要克制自己的表达欲望,把舞台让出来,先让一线教师表达,自己相机引导和启发。同时主张互相询问,在授课教师愿意反问和征求意见时,这时出场才是合适的时机。这也是在培养上课教师主动询问的态度和习惯,以方便观课者的批评意见出场。保护献课教师的积极性,使中小学教师愿意拿出真实而平常的课堂教学来研究和讨论,这是我们的追求和实践。
提倡观课议课从倾听开始:倾听是一种接纳,是一种关怀,我们通过倾听来成就表达者,帮助表达者实现自己。
下面几个议课片段,是观课教师和参与议课的陈大伟教授的议课对话,充分体现出追求课堂教学研究的平等对话性和面向未来的开放性。
[议课片段]
张老师:我想问陈教授,《火烧云》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师在教学时肯定与精读课文有区别,那么您认为就本课讲课的李老师引导的度与量来说,是一节合格的课堂吗?
陈(笑):那么你认为呢?
【说明:议课不是简单地对课下结论,我们不主张对一节研究课作“合格”还是“不合格”的简单结论,但老师提出来了,又不能回避。怎么不呢?用问号,倾听,听一听发言者到底想说什么!】
张老师:我觉得引导得多了点。
【说明:事实上,“合格”和“不合格”都只是空洞的结论,说空洞的结论对课堂教学改进的意义和价值并不大。这里,张老师的谈话从“合格与“不合格转向了具体的实践问题“引导是否合适,这体现了观课议课的追求:议课讨论的不是课,而是课堂上的故事和现象。这有利于降低平常教学研究的“风险】
陈:李老师,你觉得呢?
【说明:平常的评课,往往是上课教师先说课,然后是其他老师评课。在其他老师评课时,上课老师只能“虚心接受批评,无法说明自己的意见。议课需要充分听取上课老师的意见,不把授课教师至于被评价的地位,不让授课教师在议课中“失语。】
李老师:我觉得该做这些引导,不然学生无法体会文字的优美,我班上的学生的水平和能力达不到。
【体会:教学时充满选择的艺术,议课的任务,不仅仅在于讨论教学中应该如何行动,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行动者为什么这样行动,理解他的行为背景和决策依据。在这里,通过使用问号,我们知道,李老师基于对学生现状和实际的把握,选择了“多引导”的教学行为。应该“少引导”还是“需要这样引导”?在拿不出学生实际水平和效果的事实和现象情况下,就不必纠缠,也没有必要作出正确和错误之分,它不过是不同的教学理解所导致的不同的教学选择,没有必要非此即彼。】
二、恰当运用议课语言
话语对人的思维和行动具有重要的规训和约束力量。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语言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共同的目标。”合理的议课话语结构有利于参与者以更有效的思考和行动方式参与观课议课。这样,探索和实践更合理的议课话语结构就成了提高观课议课质量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认为,议课的话语结构可以包括以下环节和内容:
(1)“你确定的观课议课主题对你和其他的老师专业成长有什么意义?”
观课议课主张围绕主题关注焦点,超越现象,深入对话。选择主题的标准是什么呢?“对我和其他老师专业成长有什么意义”,这样,做课、观课、议课有了明确的指向——不是为了展示自己有多出色和优秀,而是为了发展和解决教师专业发展、课堂中的教学问题。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意义”极可能是现实的困难和问题,也可能是新的探索和创新。
(2)“就相关主题,你有什么特别满意和不满意的地方?有什么问题和困惑需要大家共同讨论?”
实践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教师缺乏在课堂上充分审视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教学处于被任务和情景驱动的状态。议课中让授课教师先说,不仅基于倾听和理解的需要,而且也可以培养教师课堂中观察、思考、调整的意识,培养授课教师课后及时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同样需要说明的是,授课老师的说也不是面面俱到的说,而是围绕主题说,围绕希望讨论和解决的问题说。
(3)“大家就相关主题,观察到什么现象?有什么故事?有什么需要讨论的困惑?”(选取一个最重要的)
“观察到什么现象?有什么故事?”,这要求观课教师在观课时要集中精力观察课堂现象,议课时以课堂上的事实和现象为依据,先陈述事实和现象,再围绕事实和现象中的问题、困惑进行讨论,它体现了观课议课着力解决的问题的基本追求。
故事和情境中的困惑可以是自己认为存在问题的进行行为,也可以是自己受到启发进而想进一步探究的成功教学行为。思考是否有困惑主要以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为依据,也就是坚持以学论教。
很多时候,值得讨论的课堂上的故事和现象不只一个。尊重所有参与者的表达权利,每一个参与者在表达时又需要有所克制、有所选择。这时,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对问题和困惑预先排序,选择出一个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故事展开。这是一种有效控制时间的办法。
另外一种控制时间的方法,是发挥好组织者的作用,组织者要善于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导到需要讨论的问题上。既要提醒大家彼此关注和倾听,又要注意适时打断和阻止发言者游离主题的天马行空的题外之话。
(4)“请大家对故事中的困惑发表看法。”
这是为了引导参与者认识教育故事,理解教育行为,探寻教育假设,探讨新的教学可能,提出新的教学办法。它需要在碰撞中生成教育智慧,并分享彼此经验。
之所以是困惑和问题,就在于解决的方法并非只有一种。对于困惑和问题,肯定会有不同的态度,看法和意见。对于不同意见的表达,我们需要一个共同的立场,那就是参与者必须有“同在共行”的立场、思维和表达方式。议课中的“同在”就是不把自己当成局外人,而是设身处地站在另外一方的立场将心比心地同情对方,理解对方。“共行”就是把授课就是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共同进步。
(5)“还有没有其他需要共同关心的问题讨论?”
对于议课主题,提倡预设和生成并行不悖。预先有主题,可以相对集中大家的观察点和讨论中心。但观课不能仅仅只关注主题,要学会观察和选取其他有意义的教学故事和情境,思考其中的困惑和意义。
对预先确定的主题,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在大家失去讨论预先确定的主题的兴趣以后,在时间的允许下,可以再关注预先的确定的主题以外的问题。也可以在协商的情况下,直接抛开主题讨论新生成的主题。
(6)对讨论的问题和观点进行梳理。
议课不主张拿某一种具体的方法让不同的教师回去面对不同的学生。因此,议课一般不追求形成该怎么上课的统一意见。但让议课更有收获,却需要对议课中观点和意见进行梳理和小结。梳理和小结的任务主要是使大家回顾和总结“议课讨论了什么问题”“出现了什么样的观点和意见”“议论出了哪些办法”“形成了那些共识”等。对于没有取得共识的,要鼓励参与者继续思考,进行独立的比较、判断、选择,形成自己的主见和适合自己的有效方法。
三、如在学校中推进观课议课
观课和议课时一种方法,但更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作为一种深层次的学校文化改造,具有其推进的方法和策略。
(一)分析研究现状
就教师而言,工作着也就是生活着,工作的过程就是生活的 过程;就学生而言,学习着也就是生活着,学习的过程是生命生长的过程。人生是短暂而宝贵的,基于“生活不能虚掷,生命不能浪费”的追求,我们需要高质量的工作提升课堂上师生的生命质量。这是我们引导教师改进教学的内在动力。
有了这样的基础,本着对自我生命和学生生命负责的态度,我们需要认真审视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的质量和效益。观课议课时针对问题的。是基于教师成长内在需要而产生的。如果大家觉得现在的方式有问题、不满意,需要新的方式和方法,这时引进观课议课才能水到渠成。如皋大家对现有方式很满意,那就不必硬拿一个“观课议课”来影响大家都比较满意的生活,引起教师的反感和抵触。
(二)变动观课位置
走进学校,你会发现,老师们现在的听课位置多在学生身后。这样的位置无法真正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真正实现以学论教。行动的第一步,是把观课的位置向前移,到学生身边去,观察他们的学习状态、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
观课位置从学生身后移到学生身边,学生被老师注视,着容易让学生感到不舒适,这时就有一个新的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要尽可能和学生就爱那里一种彼此信任的关系。要建立这种关系,就需要观课教师提前进教室,尽可能在上课前跟学生有一个沟通和交流的观察,使学生的情绪和精力尽可能少受干扰。
(三)尝试构造教学案例
走进学生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以后,教师将更容易发现教学中有意义的事件和现象,将这些事件和想象清晰地构造成有结构、有困惑的故事是参与教师必须修炼的基本功。
初期,建议观课者可以不加评论地向同伴讲述有利于提高教师发现课堂的能力,并促进观课者对课堂教学获得真正的理解。有了会讲故事的基础以后,观课者就可以尝试把故事转化为蕴含困惑和问题的教学案例,是故事具有研究价值,已引起其他参与者解读故事,对话讨论的兴趣。
(四)尝试讨论教学案例
议课主要是对课堂上事件、现象的讨论。议课首先需要参与者回顾和熟悉将要讨论的事件和现象,这时需要提供事件和现象。有了故事和现象以后,其他参与者不要急于发表意见,而是先倾听授课教师的思考和看法,也就是先要认识授课教师,理解授课教师。然后,大家围绕故事问题和困惑作进一步的交流和对话。
(五)进行有主题观课议课
刚开始进入观课议课的老师,并不能很好地处理预设议课主题和生成议课主题的关系,所以在开始做观课议课的时候,不一定用明确议课主题来增加观课议课的难度。在学会发现课堂、构造教学案例和学会对话以后,就可以进行有主题的观课议课了。主题可以是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也可以是尝试探索和创新。
观课议课主题下的观议方向分解是一个将课堂教学研究问题具体化、深刻化、结构化的过程,掌握了观察方向分解的方法,也就学会了有系统研究课堂教学相关问题的方法。因此,需要培养参与者的分解观课议课主题的能力。
(六)围绕观课议课进行系统的行动研究
开始做有主题飞观课议课时,主题可以小一些,有针对性一点,争取一次活动能认识和解决一个或几个实践中的问题。但教学中的很多问题是相互关联的,而且也很难通过一次活动彻底解决问题。这时,就有了以一个比较集中的问题用观课议课方式进行行动研究的发展。可以用一月、一期、甚至一年时间,围绕一个课题,设计一系列有关联的观课议课主题进行观课议课,这时,观课议课就需要与教育科研、行动研究、叙事研究和教师读书等活动和方式结合起来。
另外,从一些实验学校的经验看,他们有“小议课”和“大议课”的区分。“小议课”就是知心朋友彼此之间推心置腹的观课议课,可以说是学校非正式组织成员间的观课议课。而“大议课”则是正式组织(如教研组)组织的观课议课。我们认为,“小议课”是值得提倡和重视的一种观课议课。自觉的“小议课”是教师自我成长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我的事情我做主”的诉求。因为彼此信任,因为彼此依赖,因为能够推心置腹,“小议课”往往更有利于营造“互相培养的合作性同事关系”,更有利于提高观课议课的效益和质量。
第五节 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
一、致力于教师的幸福生活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陈大伟
我一直认为,对一个处于实践前沿的教师教育工作者来说,最为现实和首要的工作是思考和实践促进教师成长,促进教师的幸福生活。所以,多年来我一直全身心投入这件事情。中国教师报称我为“桥梁”专家,因为我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搭建一座通往幸福生活的桥梁,为老师,也为了学生。
教师为什么要成长?为什么而成长?这是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固然,我们可以说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履行育人职责的一种伦理责任,但基于以人为本的视角,我们需要思考教师专业成长对其本身生活的意义。
以人为本,就得回到人的根本需求和愿望上。根本是什么呢?我找到的是幸福,幸福是人生活的终极目的,它具有自足的品性和动力的功用。尽管不同的人对幸福的认识和理解各不相同,但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应该具有认识幸福的能力、感受幸福的能力以及创造幸福的能力,教师成长正是为了获得和增长幸福的能力。为了教师幸福,这是一个教师教育工作者的目标,也是一个教师教育工作者的价值和动力。
可以说,教师的角色履行主要是在课堂上。在很大程度上,课堂上的生活质量决定和影响了教师生活的质量。对于教师在课堂上的幸福生活,我有如下理想和想象:首先是课前有期望,老师因为对自己的教学创造充满信心而盼望上课的铃声响起来,老师盼望着走进教室;其次,课中有创造,教学过程中能得心应手并富有创造性地回应教育事件和情境,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再次,课后能审美,对课堂教学回望和审视,能获得符合期望的愉悦和温暖体验,它包括对自身能力实现和发展审美,对教学的劳动过程和劳动效果审美。
如何更有效地提高教师创造课堂教学幸福生活的能力呢?我找到了观课议课。自2006年提出观课议课以来,我先后完成了《怎样观课议课》《观课议课的理念与实践策略》等专著,主持了三次观课议课研讨会,一批志愿学校和地区加入其中。在今年4月第三次观课议课研讨会上,基于“教学改进是师生生活质量改善的实践问题”的认识,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观课议课的“四个一”:
一个目标:促进教师的幸福生活和学生的幸福成长。
一个核心:让思想成为行动,促进教师思想,改进思想方法,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个关键:用“观课议课图”指导观课议课,在平等对话中发现教育假设——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的关系和联系,深入理解教学,在以学论教中追求有效教学。
一个寓言:在“坐井观天”的寓言中,体会自身的生存状态和方式,体会跳出来的意义、可能和途径。
在这次研讨会上,西安市未央区西航三校的尹晨光主任介绍说:学校里的老师“与学生相处时少了一份急躁,多了一份宽容和等待,观课议课让他们懂得和习惯了一个世界有多种声音”,“与同事相处时少了一份挑剔,多了一份相知和欣赏,观课议课让他们了解对方,使他们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同事的相伴与支持”,“与家长相处更多了一份默契,观课议课使教师们知道只有将心比心,只有换位思考,平等对话才能达到相互沟通相互配合教育孩子的目的”。观课议课使“教师们的心胸变得宽广了,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了,心情变得舒畅了,教育生活的幸福溢满教师的心房”。观课议课正在成为改善教师生活的一粒种子。
一方面是致力帮助教师提高幸福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我也在想着该如何改善教师生活的外部环境。我意识到:学生表现出的质量水平和所受教育的质量水平不能完全画等号:学校的产品不是学生,而是引起和促进学生成长变化的课程;教育所提供的也不是人才,而是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条件。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想:不是以学生的水平质量,而是以课程质量来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工作绩效,是否可以有效推动素质教育,使师生的生存和状态更加合理而幸福呢?这是近年来不断思考,并谋求实践突破的另外一个课题。
尽管可能只是蚍蜉撼树,但义之所安,责之所在,就不能不尽些许绵薄之力。
二、谁是最具成长力的教师
十多年以前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境外团体到中国内陆访问,看到满街商铺店面挂着“质量信得过商店”、“用户最满意商店”一类的招牌,忍不住好奇地问陪同参观的人员:“我们看到了这么多内容不同的招牌,为什么单单没有最有价值的‘最具学习力商场’的招牌?”这是一个未经证实的故事。但听过以后,不由对“最具学习力商场”充满了想象:不论你有多出色,我最具有学习力,只要是值得学习的,我都能够很快向你学习,并在学习中超越你,比你做得更好。这样想过以后,你是否同意我的判断:这样的商场最有前途,也最有希望?
什么是学生?我认为这是当教师的人需要认识和理解的一个根本问题,想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才更容易找到教什么和学什么、怎么教和怎么学的内在依据。我自己的理解是:狭义的学生是在学校里,在成人和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生存的本领,获得生活的智慧,体验生命的意义、价值和尊严的人。在生存的本领中,什么最重要呢?我认为首要的是有继续学习的本领,也就是要学会学习,具有“学习力”和“成长力”。当然,学会学习并不仅仅指掌握了有用的学习方法,它应该包括愿意学习的态度和热情,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善于体会和发现学习的快乐。
广义上看,人一辈子都是学生,因为在整个一生中,人都要学习生存的本领,获得生活的智慧,体验生命的意义、价值和尊严。教师当然也不例外。对于教师而言,我们可能说某人天生是当教师的料,却不能说某人天生就是优秀教师。因为我们知道即使最具潜质的教师要成为优秀教师,也需要经过学习和成长的努力。由此可以说,学习和成长是教师必需的。一方面,成长是教师生活的必需,另一方面,最具希望、未来前途最为光明、最值得期待的教师又是最具成长力的教师。
那么,谁会成为最具成长力的教师呢?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最具成长力的教师对人具有真挚而热烈的感情。这里的人首先是自己,“爱自己,栽培自己”,最具成长力的教师渴望改变自身现有生存方式和状态,渴望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教师生活。这里的人当然也包括眼前的学生,最具成长力的教师对眼前的学生充满关切和慈爱,渴望通过自身成长、通过更有成效的教育实践使眼前的学生现有生活变得愉快和幸福,让未来前途变得更加光明和美好。更进一步,最具成长力的教师视野开阔,他们对人类现有状态和未来命运有着深深的忧虑和担心,他们渴望通过成长使自己有能力为未来美好的社会做一点贡献。
“只要你还嫩绿,你就会继续成长。一旦你已经成熟,你就开始腐烂。”最具成长力的教师能充分意识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他们接受一个真实而完整的自我,永远不自满。“问题是我们的朋友”,对于问题,他们不是掩盖粉饰和拒绝认可,而是满怀热情的拥抱和互动,在互动中不断理解和解决问题,在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进步。这就是所谓的“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最具成长力的教师是工作学习生活一体化的老师。在他们眼里,工作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是一次获得成长进步的机会;工作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是一种体会成长和进步快乐的方式,通过工作的经历,获得工作的经验,积累经验成智慧。他们通过工作的经历获得成长与进步,在工作中学会工作,在工作中学会更好地工作。他们的学习视域是整个生活世界,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不断在生活中获得学习的动力和源泉。
最具成长力的教师是具有较强教育实践力的老师。就我看来,人的生命活动不外两种方式:一种是内化,内化是占有前人和他人的文化成果以保存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变得有力量,这就是成长;另外一种是外化,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表现人的力量,实现人的力量,在外化中获得人的意义感和尊严感,这是成长的外显和表达;内化和外化缺一不可。教师成长的外化实践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最具成长力的教师能将所学和所得创造性地运用于工作实践,以谋求提供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育环境,组织和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活动。在最具成长力的教师面前,学生能够得到相对更加自由、更加充分和更加合理的生长与发展。
最具成长力的教师是善于反思的老师。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善于获得经验是成长的基础,经验的目的在于发现自身的决策、行动和行动效果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以便未来更好地决策和行动,谋求更好的效果;反思的对象是经验,是对经验改造和提升。善于反思的教师从实践中学习,在行动中研究。
最后,我还认为,最具成长力的教师应该善于体验成长的快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在何处?“说”在“习有所得”,能够体验成长和收获快乐的老师才会有持久而愈发强烈的学习后劲。他们的快乐来源于成长本身——内在的充实和实践能力的变化,而不是从由此获得的外在荣誉和名利而快乐,所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三、通向有效教学的基本路径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陈大伟
通过对实践中的课堂观察,笔者认为有效教学是有效果、有效益和有效率的教学。如果教的行为引发了预期的学的行为,我们可以说教的行为有效果,有效果的教以学生信任教师的教导,并愿意跟随教师的指引为条件。效果未必带来效益,卢梭曾经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有效益的教学是对儿童身心发展有帮助的,并符合教育的理想和追求的教学。有了效果和效益的基础,我们才有可能讨论教学效率。对于教学效率,我们建构了这样一个公式:教学效率=同学们适度紧张的智力活动时间/教学花费的时间。这个公式并不适合所有课程,比如它不适合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健康为目的的体育课程。就适用这个公式的课程而言,我们有这样三个基本的假设:同学们的学习活动决定了教学效率,教的有效性需要通过同学们的学实现;同学们在课堂的学习方式(是否是智力活动)和学习水平(智力活动是否有适度紧张性)影响教学效率(参见《我心目中的理想课堂》)。
根据对有效教学的理解,我们认为,通往有效教学可以寻求以下路径:
(一) 先学后教,自学领先
有效教学为什么一定要先学,而且强调是自学呢?我们可以用“责任、准备、发现”三个词来概括我们的理解。
首先,先学和自学立足于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责任,通过先学和自学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对于自己的学习任务和遇到的问题,学习者必须承担自己的学习责任。通过先学的实践锻炼,可以培养学习者不等不靠,不依赖别人的学习习惯,并在先学中尝试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此,苏霍姆林斯基说:“一定要有学生的独立工作,使学生在独立工作中思考事实,得出概括性的结论。”
其次,先学和自学可以让学习变得有准备。布鲁姆认为:“学生在校的学习是建立在一系列预先学习的基础之上,即学习每一任务都要具备某些必需的预先学习。这种预先学习带有认知的特点,是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一个主要变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先学的过程不仅是认识和理解新学习材料的过程,同时也是唤起过去相关经验和发现学习困难的过程。通过学习者的先学,可以使让未来的教学变得有准备。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课堂上的失败感和挫折感源于缺乏事先的准备,他们不知道课堂上要学什么,老师要问什么,一方面赶不上趟,另一方面因为没有准备,因而也就不能充分参与,不能参与使他们逐步边缘化,这是产生后进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防止后进生进一步落后和后进面扩大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让他们对学习做出事先的准备,事先准备过了,参与就不怕了,准备以后的交流发言质量高了,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也就上来了。实践中我们还发现,有了先学和自学的基础,后面共同学习的质量和效益也就有了更好的保证,合作学习也好,探究学习也好,做起来都可以事半功倍。
第三,先学和自学可以满足学生自我发现和需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新材料更具有探究和发现性,更容易激发和满足学生探究和发现的欲望,先学和自学提供学生接触新材料的时间和空间,可以更有效地引发学生获得发现和获得新知识的愉悦和快感,获得“我能行”的自我认同感。
我们认为,学生的在校学习是很难真正自主的,完全自主的先学和自学可能是盲目和低效的,有效教学中的先学和自学不是完全由学生自己做主的自主学习,它是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的有效自学。对于学生的先学和自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差异,有层次和有区别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实施先学和自学呢?指导学生的自学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引起学生先学和自学的好奇心,提高先学和自学的兴趣和热情,“我需要的是要所有的学生都进行思考,进行紧张的脑力劳动。”(苏霍姆林斯基);二是指示学习内容的重点和要点;三是给予方法和策略的指导。为了更好地促进先学和自学,教师需要为先学和自学留出时间,并在教学工作的重心安排上作出调整。比如,现在有很多教师课下的工夫主要在课后辅导和弥补上,我们主张“与其过后弥补,不如事前准备”,课后辅导固然重要,但更有效益的工作是在课前,是在有效指导学生自己先学和自学上。同时,基于对教的有效性需要通过同学们的学实现的理解,我们认为,备课(或称教学设计)的核心也就在于备学,与其辛辛苦苦想如何教,不如认认真真思考如何促进学生更好地学,精心选择和组织学习材料,精心设计和组织学习活动,使同学们在具有挑战性质的智力活动中收获探究和成长的快乐。
(二) 不会才教,以教导学
不会才教,教学生还不会的,这似乎不言而喻。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并没有 成为老师的自觉:
曾经有一位老师要执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执教前一天她问我如何教更好,我请她注意思考这样的问题:“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学生已经很熟悉了。你一定要想一想,学生对‘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已经知道了哪些东西?通过教学给学生哪些过去不知道的东西?如何让学生对这个老故事学得有新奇感?”
第二天在一个大教室上课,笔者惊异地发现,这些一直喜欢选教室后面位置就坐听课的农村孩子,今天一窝蜂地挤到了教室前排的位置。我们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他们要干什么。上课了,老师开始解题,然后让学生读了一遍课文。老师就要组织故事的分析和理解了,突然,有几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你不要讲了,我们来演。”没有等老师回过神来,呼啦啦地,前排就上去了八九位同学,扮演唐僧的、孙悟空的、猪八戒的、沙僧的、白龙马的,更有意思的是,扮演白骨精的上去了四位。在后面的近二十分钟时间里,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表演了“三打”的过程,我们也明白了,为什么要上去九位同学:白骨精扮成村姑要一位、扮成老太太一位、扮成老大爷一位,此外还有一位真身的扮演者。在第一打和第二打的时候,真身的表演者表现了白骨精的逃逸,第三打,当孙悟空打倒扮成老者的妖精时,真身一并倒地。这样的表演使我知道,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已经十分深入。
学生的活动彻底打乱了老师原有的计划和安排。在学生表演的二十多分钟里,老师只能在一旁呆着,根本无法介入,她也不知道到底该干什么。后面的近十分钟教学,尽管老师在组织着,但学生都沉浸在成功表演的兴奋中,而且老师的教学看来也只是画蛇添足。
教学实践出乎执教者的设计和意料,这时最需要执教者进行教学反思。笔者认为,执教者需要反思的问题既有“教什么”的问题,也有“怎么教”的问题。
教什么呢?福建师大孙绍振教授回顾中学语文学习生活时说:“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起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人家明明会了的,你还要浪费他的时间,要他一本正经地坐着专心认真地听,他不分心、不造反才怪。语文是这样,其它学科同样是这样。从这种意义上,我们主张,有效教学需要明确一个原则:不会才教,教的有效性表现为引导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过去一知半解的东西,接触和感受过去不知道的东西,并进一步引发探究未知的热情和兴趣。
怎么教呢?奥苏贝尔说:“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要了解学生,当然最好是在课前调查了解清楚;如果课前没有机会和时间,课堂上就要安排出调查了解的活动和时间,调查了解清楚了,就可以因势利导了。在不清楚学生实际的情况下,我们建议课上的第一道功夫就是调查了解学生,学生会了的,学生来说来交流,教师注意引导倾听和小结。对于学生不会的,需要小组合作的,小组合作;需要老师讲解指导的,老师讲解指导……
曾经有老师上“圆周率”,走进教室:“同学们,假如我们知道圆的直径,你们是否知道,可以通过什么办法知道它的周长?”本意是期望学生回答“不知道”,然后顺水推舟“我们今天就来学一学。”没有想到学生的回答是“乘以3.14”,老师问“你们怎样知道的”,学生回答说“书上有了,我们看了书”。就整节课来说,老师原来准备的是“发现教学”的思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现在学生已经知道了。如何办呢?你就不能还当学生不知道,还让学生去发现一个他已经知道的结论。这时,因势利导的方式就可以变“发现教学”为“实验验证教学”。比如可以表扬看过书的同学:“预先看过书,知道3.14的倍数关系了,真好。那大家知道3.14是怎么来的吗?”如果学生还说知道,并且回答正确,你就可以再进一步:“这是他人的结论,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一下前人的结论,看一看我们在试验中有什么新的发现?”由此在试验设计、数据整理和分析中明白可能对圆周率一知半解的东西。
不会才教,教的目的是什么呢?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加速发展和丰富的知识本身昭示了知识教学的短视和无效。有效的教学既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教学,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教学——“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学会学习不仅意味着获得了持续学习的能力和具有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且意味着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能不断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对于“不会才教,以教导学”,如果需要给出三个操作性的关键词的话,那就是:了解、指导、会学。
(三) 注重优化,体验快乐
杜威把教育看成经验的改造。作为有目的、有意识的课堂教学实践,我们认为经验改造本身意味经验的优化,也就是使学习者原有的经验得到合理的改造和提升。优化的终极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学“生”——学习生存的本领,感悟生活的智慧,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优化体现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是有效教学的具体体现和实现。
促进优化意味着要发挥好教师作为“相对先知者”和“引导者”的作用,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使学生在课堂上经验的内容更加丰富、深入和精致,并具有拓展的空间,这是经验内容的优化。另外是促进新经验与原有经验建立联系,使之具有结构和体系的特征,同时还有促进新经验向未来生活开放,发挥经验对未来生活的指导和影响作用,杜威说:“课堂教学可以分成三种:最不好的一种是把每堂课看作一个独立的整体。这种课堂教学不要求学生负起责任去寻找这堂课和同一科目的别的课或和别的科目之间有什么接触点。比较聪明的教师注意系统地引导学生利用过去的功课来理解目前的功课,并利用目前的功课 加深理解已经获得的知识。……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现实生活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这是经验结构的优化。经验的获得和改造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失败和错误,也难免弯路和曲折,经验获得和改造方法的优化就是对获得和改造经验的过程(包括思路、路径、策略和方法)进行审视、反思和优化。
在我们心中,有效教学是理想课堂其中的一个目标,在理想课堂的架构中,其中还有一个目标是让学生经历和享受美好的课堂生活。学生美好的课堂生活和有效教学具有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关系,两者的共同基础是参与者在最近发展区内的紧张的智力活动。适度紧张的智力活动促进有效教学,学生能够胜任且具有挑战性的智力活动本身具有乐趣。对此,英国文学家托马斯·莫尔认为,精神方面的快乐包括有智力以及静观真理时所获得的喜悦。“爱因斯坦说过,我们体验到的一种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奥秘的感觉;谁缺乏这种情感,他就丧失了在心灵的神圣的颤栗中如痴如醉的能力,他就可能被人们认为是个死人。”(苏霍姆林斯基)
孔子十分重视学习所具有的快乐力量,在“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知者不惑,仁者不忧”,“知者乐,仁者寿”等说法中,最为普及的说法当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在何处呢?我们认为,不能简单地说,学习就一定会“说”,不然就难以理解教室里有那么多的学生如坐针毡。我们理解,“说”在“习有所得”。即在复习和练习中有所收获、有新的体验、新的感悟,并且在收获、体验、感悟中意识到了自身的成长和变化。
从这种意义上,注重优化是为了“习有所得”。进一步,要“说”,就要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自己的“习有所得”。当然,这里的“所得”不能陷入仅仅关注知识和技能的狭隘的功利主义陷阱,愉快的时光、同伴的友谊、视野的敞亮和开阔、内心的丰富和充实、自我的认同和实现,等等等等,都是重要的“所得”。
我们也可以给出这一要点的实践操作的三个主题词:交流、优化、快乐。交流是组织分享和展示,它是自身认识力量的一种外化的表达和实现,是一种自身的参与和认同。优化是组织概括和小结,它是在和同伴、和师长对话中内化的的经验完善和改造,是一种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快乐是在对上述两种活动审视时,去发现和获得内在的愉悦和外在的欣喜。
把上述三个环节联合起来,我们可以勾画的有效教学的基本路径是:有效先学和自学——展示分享学习成果——对话共同困难和问题——优化改造学习经验——体会感受学习喜悦。
第六节 校长与观课议课
关于“校长如何进课堂”的对话
对话者:
陈大伟(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简称“陈”)
潘小明(上海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校长,简称“潘”)
一、校长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研究中
潘: 陈教授,您好。最近我们在研究您提出的观课议课,我有一些问题想向您请教。比如“校长该怎样观课议课”。
陈:潘校长,您既是知名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又是经验丰富的学校校长,能提出这些问题,意味着您对这些问题有了思考,有了想法,我也很想听一听您的意见,还是一起讨论吧。
潘:这一次,我主要想听您的意见,所以要请您多说。
您知道,现在校长的工作千头万绪,十分繁杂。在这千头万绪的工作中,不知道您是如何看待校长进课堂的?
陈:校长进课堂有两个意思,一是校长进课堂上课,二是校长进课堂研究教学。对于校长是否担任教学任务,其利弊需要视具体情况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对于校长进课堂研究教学,我认为这应该是校长最为核心的工作任务和职责,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提高办学质量必须以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为基础,校长的办学思想也最终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体现和实现。可以这样说,没有教学改革方向的研究、指引和影响,不具有清晰而明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校长至多只能说是一个优秀的学校管理者,而不能成为一个杰出的学校领导者。
我个人把2006年看成中国教育具有转型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实施,法律明确了“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这一年的9月7日,温家宝总理来到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走进教室观察了和讨论课堂教学;9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又在乌鲁木齐市第66中学,对接待考察的校长说:“学校有一流的设备,就要努力培养一流的人才。”这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几个事件,它不仅意味着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经费有了法律保障,而且意味着在经费逐步得以保障的前提下,中国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将由数量满足转向质量提高。我把它们看成由保障“一个也不少”向争取“一个也不落后”的相互关联的转型事件。
对这些事件认真审视和思考,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在千头万绪的学习管理工作中,什么才是学校未来发展的主要矛盾,什么才是校长的当务之急和当务之本。
二、校长进课堂的角色
潘:我认为,课改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校长应该进课堂和教师们共同研讨教学,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上。问题在于校长怎样把精力放在课堂上?也就是校长怎么进课堂?校长进课堂是否和教师相互间听课、教研员听课不一样?
陈: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值得好好研究。我个人把校长进课堂听课分成三种身份,一是管理者的身份,一是学术活动参与者的身份,一种私人朋友的身份。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目的,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取向和选择。
从管理者的角色看,校长进课堂可能有两个目的:一是调查研究,发现问题,以获得学校教学改革的方向启示和决策依据。二是检查评定,检查教学常规和教学效果,并对上课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做出评判,有时甚至需要分出等第。从管理的目的出发,听课评课(或者用观课评课)的方式自有其合理的存在价值。
从学术活动参与者的角度,校长进课堂的主要任务是参与到教师中间,共同研究和解决教学活动中面临的问题,共同探讨教学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又实现校长自身提高。这种提高是以校长与老师们平等对话过程中,校长能够分享教师的教学经验为前提的。基于改进教学和发展教师的目的,我认为,观课议课不失为一种有效方式。
潘:陈教授,实践中的目的并不是单一的,往往是既有调查,也有检查,同时还有帮助老师提高,一举可以多得。
陈:一举多得的想法很好,也值得追求,但区分有区分的价值和好处。校长进教室,对授课老师而言,是存在利害关系的,这种利害关系超过了一般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
校长听课,如果要检查、要评定,要和水平、能力的判断联系,要和荣誉、奖金等利益挂钩,这样的做课就可以说是高利害关系的。对于高利害关系的课堂展示,教师必然精心准备,采取粉饰措施。这样,校长就很难听到真实和自然的课,研究和改进教学就失去了本来的基础。另外,因为涉及对教师的看法和评价,讨论中提出的问题还可能让授课教师背上包袱。对于高利害关系的活动,没有自信的教师还会选择逃避,他们害怕让校长进教室,校长就更容易被看成不受欢迎的人。
相反,如果校长进教室主要目的不是评价,而是研究和讨论教学问题,是帮助教师改进和创新教学,教师的做课相对来说就是低利害的。对于低利害关系的活动,教师将抱以更加平和的心态。
从利害关系的程度看,校长以管理者的角色和目的听课,对授课教师来说是一种高利害关系的活动;以学术活动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利害关系次之;而以私人朋友身份进教室,利害关系更次之。
潘:从利害关系的视角思考校长进教室听课,这倒是一个新的视角。我想,校长要真正能够进教室和一线教师平心静气地研究教学,还需要降低校长听课的利害关系,使教师不怕校长听课,敢于拿出真实的课与校长讨论。
陈教授,您这里提到了校长以私人朋友的身份听课,您想说明什么呢?
陈:一般来说,校长和学校教师总会存在一种紧张关系。朋友关系是对这种紧张关系的补充、谐调和舒缓,上下级关系和朋友关系并存是一种相对理想的校长教师关系。从讨论课的角度看,我认为最好的交流是“毫无拘束地晤谈一室之内”。最为理想的环境是一杯茶、一杯咖啡,彼此之间毫无顾忌地推心置腹。
我个人对“校长以私人朋友的身份听课”是这样设想的:某一位教师有了问题需要解决,有了教学创新需要研讨,他首先想到了校长。这里的校长是值得信赖的,这种信赖一方面基于把校长看成了朋友,相信校长愿意欣赏和帮助自己,另一方面是把校长看成了专家,相信校长能够和自己讨论问题,能够帮助自己发现、改进和提高。有了这样的信任,这位教师主动邀请校长到自己的教室,这时校长的听课就成了“以私人朋友的身份听课”。
三、校长如何观课议课
以学论教
潘:我也喜欢与教师交流,而且喜欢两人交流。老师特感动,一方面他有安全感,另一方面因为他得到了实在的帮助。
陈教授,我很赞同您在观课议课中主张的以学论教。昨天,我们数学教研组一改以往的说课、评课的模式,而是直面学生课中的问题,大家很有感慨,体验特深。
陈:和老师讨论课,校长总需要一个积极的假设,这个假设就是教师愿意自己的课有更高的质量。以学论教强调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入手,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为目标,致力于探索有效教学。这是校长和授课教师的共同愿望,有了这样的基础,对话交流也就多了一分可能。
以学论教源于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以学论教是教学研究和讨论的基本原则。直面问题可以提高研究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并有利于增强研究活动的实效性。但问题如何发现呢?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学论教。
有一位教研员在观察一位老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后,很想和这位教师讨论一些问题,于是有了这样的对话:
教研员:“某老师,您对这一节课的感觉如何?”
教师:“不错啊!我觉得没有什么问题。”
教研员:“如果有可能再上,您有没有可能做出一些调整?”
教师:“我觉得没有必要。大家都是这样上的。”
这时,教研员找了另外一条路,他准备以学论教。
教研员:“某教师,您觉得学生学得怎么样?对于学习效果,您是否满意?”
教师:“看着他们那不来气的样子我就生气,现在的学生是一届不如一届,成绩是越来越差……”
教研员:“学生的状态就是这个样子,我们遇到了只能面对它。我发现,课堂上学生兴趣不高的原因是……”
这位老师对与教研员的交流有了兴趣。
正是以学论教,对事不对人,使教师认可了自己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愿意坐下来反思和讨论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到,只要以学论教,每一节都有很多值得研究和讨论的问题,以学论教回归了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视角。
潘:以学论教,只是发生在课后吗?
陈:总体来说,执教者课前教学设计要调查和了解学生的基础和需要,课中要根据学生状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这是因材施教。观课者观察课堂教学时,关注重点和焦点要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思考教、发现应该如何教,这可以说是以学考察教、以学思考教。议课时,是以学讨论教,就是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故事和现象,过程和效果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基础和依据。
因材施教,以学考察教,以学论教,三者一脉相承。总体指导思想是把学生的学习置于教学的中心和焦点,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的教学方式变革,促进有效教学。
潘:从以学论教的角度,你认为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在老师的课堂上体现得怎么样?教学中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帮助老师发现这些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陈:还是用一个例子来说。
2006年六一儿童节前,我到一所小学观察了一节数学课。数学老师说:“过几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我们全班同学将外出游览。全班46位同学,每个同学一瓶矿泉水2.5元,一个面包1.5元,大家估算一下,一共大约需要多少钱?然后算一算。”本意,老师希望同学们欣喜和激动地参与计算和讨论,没有想到学生只是冷漠地无动于衷。
议课时,我问授课老师:“你是否准备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带同学们游览?”
授课老师说:“现在强调安全,不允许带学生校外进行集体活动。而且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既然不能带学生出去,为什么要说带学生出去呢?为什么不加‘假如’呢?”
“这不是为了学习小数乘法结合运算吗?这是为了引进生活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你注意观察,当你说要带学生外出游览时,他们是否表现出你需要的热情?”
“没有。但是没有关系,这就是一个例子而已。”
……
在这里,诚信并没有成为老师考虑的教育目标,教师考虑的只是如何寻找一个例子学“小数乘法结合运算”。从学生的反映看,学生看透了这种“感情被利用”,不再对教师的话寄予热情。我认为,这是在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过程与方法”仅仅手段化。
我们可以随便找一些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为什么要在课堂中强调纪律,管理纪律?”想一想,他将如何回答?我遇到的大多数老师的回答都是:“管理纪律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当然,纪律可以使学习效率得到提高,但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学生未来的生活本身就需要纪律,纪律的环境和教育有利于使学生养成纪律的意识,形成遵守纪律的习惯。也就是说,教育需要提供相应的环境和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养成和获得生活的经验,这样,培养守纪律的人本身就成了目标。
就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我认为,一方面有仅仅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过程与方法”当成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手段,忽视其本身应该成为目标的观念和现象;另一方面,在应该实现彼此促进的实践活动中,这里又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过程与方法”标签化、形式化的现象,做了无用功,甚至适得其反。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首先是引导大家以学论教,使大家发现有问题、承认有问题,然后才是群策群力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
有所准备
潘:作为校长,理应对学校整个教学情况有所研究和理解,这样,校长就不能仅仅对一个学科进行观察和研究。但校长又大多是从一个学科的教学中成长起来的,他很难对所有学科都内行。这时,他该如何去听其他学科的课?比如我是从数学教师走上校长岗位的,但我不想被老师们认为只是一个数学校长。对于语文等学科的观课议课,我该怎么办?
陈:我觉得,首先是不能不懂装懂,不要以为当了校长就天然地获得了教学指导的能力和资格,与其胡说八道,不如诚实地坦白:“对不起,目前对这个问题我还不知道。”但又不能永远都说“不知道”,永远都不懂。校长需要从“不知道”出发,最后能够比较自信和坦然地说:“我的看法是……”,从这种意义上,校长需要学习如何面对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
其次,可以扬长避短。我认为,可以简单地把课堂观察的注意力指向分成三大板块:一是教材的认识和处理,二是教师的教学活动,三是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三大板块中,教材认识、分析和处理最难,教师的教学活动也不好轻易评判,相对更容易入手的是对学生学习的观察和分析。这样,对跨学科的观课议课,校长不如从学生观察入手,从学生的反应和效果谈起,以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故事来展开有效教学的讨论。应该说,以学论教的方向总是正确的,基于学习事实和效果的基础,它最能赢得发言权,也最能引起讨论。
再次,要成为内行,就不能不预先做一点准备。比如,预先找到相应教材和参考资料,看一看前面教了什么,后面还要教什么,想一想如果自己来教,可能怎么处理……预先准备可以避免观课时手忙脚乱,从而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观察教学活动上。另外一种准备是有重点的观察和讨论。比如上课前找到授课教师,询问一下:“你希望我参与观察和讨论什么问题?”一方面,这是对授课老师的尊重,另一方面可以培养老师的问题意识和研究精神。我在想:校长见到老师,除了生活关心,主要就应该是教学关心了。教学如何关心呢?见面就是一问:“您最近在思考和解决什么样的课堂教学问题?是否需要帮助?”校长的习惯可以培养教师的习惯,当老师们想着要回答校长的询问,时刻在心中装着自己的问题在琢磨,这样的老师何愁不进步?
潘:和一些校长讨论,有的校长说,听课以后不必和老师交流。您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陈:我是主张交流的。对于促进教师间交流,有一位朋友曾经说“看而不说,道义何在”。想一想很有道理,听了别人的课,有了收获得了好处,不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不给上课教师“帮助”的回报,这不能算道义之举。
我想,负责任地走进课堂,你总会有一些想法,有了想法为什么不交流呢?就我来说,不交流就会感到难受,因为交流和表达本身是谋求一种自我实现。
我还认为,如果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及时交流的效果会比延时交流的效果更好:一方面课堂上的信息不至于完全丢失,大家容易回忆;另一方面上课教师此时有听取校长意见的心理期盼,及时交流的意见更容易被老师记住。
观察课以后,不和执教者交流,或许可以让人莫测高深,或许可以促进执教者先行反思……作为一种管理策略,不同的校长可能有自己的考虑。这也需要对话才能理解,不能简单否定。
立人达人
潘:老师们对于校长听课,心理压力很大。尽管我也 常跟老师说,只是听听家常课,但老师还是蛮紧张的,担心留给校长不太好的印象。我想,“怎样使教师欢迎校长听课”也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陈:尽管建立和谐的校长和教师关系是校长和教师双方的共同责任,但目前大多数的情形,主动权还是在校长手里。因此,校长首先应该有所思考和改变。对于校长的思考和行动,我有这样一些想法:
首先要“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古训有云:“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改进,也需要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如何发现积极因素呢?这里有一个比较视角:是和过去比还是和理想比,如果和过去比,总能够找到可以肯定的地方,和理想比就会觉得不如意;另外,是和他现在比还是和你的现在比,和他的现在比,就可能找到一些优点,和你的现在比,问题也可能特别多。孔夫子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也就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看待教师。
其次是“道者,弱之用”。《美国获奖中小学校长的建议》中有领导和老板的区别:“老板言必称‘我’,出了问题就一味责备别人,而领导总是把‘我们’挂在嘴边,出了问题便积极地寻求解决办法;老板只关注事情办了没有,而领导总是告诉别人事情怎么办?”我个人认为,“告诉别人事情怎么办”并不能说是好的领导。《道德经》说:“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太上,不知有之;……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与教师讨论课,最好的方法不是告诉教师该怎么办,而是激发他、启发他,让他在自我发现中享受成功和快乐,从而赢得自尊和自信。谁不渴望表现和实现自己呢?但要想真正成为受教师欢迎的听课者,校长就需要克制自己,“道者,弱之用”是要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自己就不能太强势。校长议课的主要任务不是提供思想,而是促进教师自己思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一种“仁”道,需要我们共同修炼。
再次是“最有可能区建议”。校长进教室指导教学,免不了要给教师提出教学建议,很多教师本身也有提出建议的要求,这时,校长就需要提供建议。建议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既是校长水平和能力的体现,也影响和决定了教师对校长进教室的接纳和欢迎程度。校长要学会在“最有可能区”建议。这里的“最有可能区”主要表现为某些方法和路径,它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最有可能达成更好的教学效果,二是最切合教师的现有水平和实际,让教师通过努力可以实现。从这种意义上,校长指导教学的水平,也就是发现和提出“最有可能区”的水平。
还有一个问题,对于课堂教学的意见是学术问题,组织课堂教学交流和讨论是管理问题,管理者需要权威,学术交流和讨论需要的是民主和平等。小威廉姆E.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中表达这样的观点:“没有人拥有真理,但每一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这应该成为校长与教师建立平等对话关系的一种信念。
追踪原点
潘:您的观课议课,对当前的校本教研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过,从“学生学的效果”到“学的行为”到“教的行为”到“教学理念”等的深究,需要有专家引领,一般教师往往停留在就事论事上。
陈:经验意味着建立联系,认识关系。观课议课致力于用思想和对话建立教学活动相关环节和要素之间的联系,并认识其间的关系。我批评传统的“评”课,其中一个原因是评课往往就教师教的行为讨论教的行为,就事论事,对帮助教师获得和改造经验的作用不突出。 议课是以外显的、可以观察的教师的教的行为为抓手,通过对话和交流,讨论教学设计、教育观念、学的行为和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就像担担子,抓住的扁担是教的行为,但两头系着两根绳子,挂着两个筐,两根绳子一根是教学设计,一根是学的行为,系着的筐一头是教师的教育理念,一头是学生的学习效果。“议课”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思考教学新设计、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
您提到专家引领的问题,我觉得主要还是理论支撑和学科教学素养支持的问题。可以肯定地说,没有教育理论和学科教学功底支持,教学的改进无法从根本上实现。不过,也不要把理论支持弄得太复杂。最有效的方法在追问和沉思中回到原点生根,再从原点获得营养发芽,最后长成一棵树。
潘:你这个想法很有意思。如何回到原点?您的原点又是什么呢?
陈:我把教育哲学看成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根本问题进行终极追问过程中形成的认识和见解。原点是自己的教育哲学,是对教育根本问题的认识和见解,追问和沉思是到达原点的主要方法。比如关于课程目标。我曾经进行了如下追问和回答: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目标,为什么要三维目标?”我的回答是:“三维目标体现了全面发展,有利于全面发展。”
“那全面发展的目的又是什么?”——“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生存和生活。”
“什么是学生?应该怎么看待学生的使命和任务?”——“学生学生,简单地说就是学会生存,学习生活,也就是既要学习生存的本领和规范,又要学习生活的智慧和意义。”
“学校教育、课程该让学生得到什么?”——“应该是生存的本领,生存的规范,生命的意义,生活的智慧。”
这是对“什么是学生”这个根本问题的追问。再对“生存本领”“生存规范”“生命意义”“生活智慧”的内涵和要求进行追问,就可以建立自己对课程目标体系的理解。
除了自我追问,读书学习也是一种方法,而且是一种必须的方法,古人说:“思而不学则殆”。但读书不能白读,要让书中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东西生根,生根以后还要使其发芽,要长成树,要发挥改造实践的指导作用。
我觉得,对校长来说,下面这些东西都可以成为生根的滋养:
比如对教育的理解。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修改中,这样定义教育:“教育是有组织、有目的地传授知识的工作”。1997年,该文件修订,教育的定义变成了“教育是能够导致学习的交流活动。”
比如什么是好的教育。英国教育哲学家彼德斯认为“教育”的核心标准和基本用法包括:第一,在具体目标上,教育所获得的“成就”必须是“善的”和“有价值的”;在终极目的上,教育必须帮助人们获得健康的“生活形式”,树立一般的世界观,而不局限于纯粹功利或职业的达成;第二,在方法上,取得成就的教育方式必须是“道德的”或“无可非议的”;第三,在过程中,教育必须是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确立和发展的。
比如如何追求有效教学。奥苏贝尔曾说:“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