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74|回复: 1

[课堂教学] 开学的第一课你会怎么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8 16: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第一次在星韵网上发帖,其实自己很早就了解到星韵地理网,并且阅读了上面分享的好文章,参加了几次星韵组织的群访谈,让我见识到全国各地的地理大牛,学习了解到很多新的知识,但很多时候自己只是一个看客,没有为星韵贡献过什么。之前加入了星韵地理群,也因这个事被踢出了群组。
新学期开始了,2017年就这样来临了,而自己也成为了24岁的小伙子了,在此之前我并没有教过地理,而今年开学我就要带高一3个理科班地理了。高兴的是能带课了,担心自己会教不好,但凡事开头难,相信自己总会跨过去的。
现在是下午3点半,外面正下着雪,自己正躺在床上敲打这些文字,在此之前,我正在睡觉,但自己想到不能这样,写下来对于自己会有所成长,24岁了,不小了,不能再这么懒惰了,自己本身就不太会教学,还不多总结,写下来,向这些前辈请教,否则怎么进步呢。于是穿上衣服,拿起电脑,敲下下面的这段文字。
下面就是我的备课感受和我的备课过程。我备课的题目是地理必修一《自然界的水循环》。由于我之前没怎么正式的备过课,备课花了我蛮长的时间。
这节课主要包括两块内容,一是相互联系的水体,一是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在第一目中,我认为水体的三态和空间分布,以及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是主要知识点,第二目中,海陆大循环是重点讲述的对象,还有水循环的意义。知识点就这么多,如何针对于这些知识点进行展开讲解呢。
上课时,我会这样开场,大家都知道人不能离开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对于一个城市的形成,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那么今天呢,就研究一下水。他们是分布在哪里,又是怎么循环运动的。
大家知道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水也是你们经常写的H2O也不例外,也有三种形态。其中液态水最普遍,我们经常见到,数量也是最多的;气态水数量最少但是分布是最广的;而固态水只有在特殊条件下才能看得到,比如冰、雪。那同学想想看,水体可以按照三种形态划分,还可以怎么划分,你可以给出解答吗?下面请同学们阅读书本,给出自己的看法。
[学生除了三态的划分,还可以根据分布区域来划分,可以分为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
[老师那陆地水还可以进一步划分成什么呢
[学生陆地水可以分为河流、湖泊、沼泽、土壤、沼泽
[老师很好,其实我们概括一下,也是地表水和地下水,上面这位同学讲的这些水体都可以划入地表水范畴。
接着带领学生读图——水圈的构成图。讲到海洋水占据96%多,而淡水占据很少,能直接加以利用的淡水就更少。
之后谈到从水体运动和更新的角度,地球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围绕书本下面的图进行展开,注意冰川水、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大气水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
以上就是第一目的内容,下面以“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句哲学用语引导学生思考这是否正确,从地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引入到下一目水循环。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体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进行连续运动的过程。按照发生的区域主要分为海陆间大循环、海上、陆上三种情况。着重给学生们介绍海陆间大循环的整个过程。从海水的蒸发到水汽的输送,陆地上空的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径流,最后汇入海洋,整个周而复始的过程。要结合板图进行,然而我的图啊真的不咋的。
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由学生自己进行总结,我予以点评。还要让学生绘制水循环的简图,对比评价。
最后谈到水循环的意义,由学生自己看书,先试着总结,我再进行概括讲解。主要是4个意义:水体更新、能量转换(缓解了不同纬度间的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物质迁移(径流带来了泥沙和营养物质)、塑造地表形态(比如黄土高原)。
之后,总结本节课。
备完这节课,感觉自己太能拖延时间了,拿到课本,一开始抓不住重点,翻看了一些参考书和一师一优课的教学视频,后来我想到自己作为一个菜鸟级的地理老师,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应该首先把这节课要讲到的知识点确定下来,讲好这些知识点已经成功了一半,然后在考虑怎么导入新课,各个知识之间怎么引入衔接,一步步的解决问题,才能完成任务。
这算是我上这节课的整个流程。肯定有很多不足,请大家指教。
附上我的QQ2568363758 欢迎您的指教
感激不尽!祝大家在鸡年里身体健康、事业顺利!我们一起迎接新的一年。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2-28 03:26 , Processed in 0.09810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