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16|回复: 0

[课堂教学] 迁移在地理学习中的妙用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29 10: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高三后期复习阶段,同学们通过几年的努力,在知识积累和原理、规律掌握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全国各地的高考真题和模拟题里,不乏设问新颖甚至“怪异”的问题,不少同学遇此可能会一筹莫展,无从下手;或者判断出现偏差,答非所问,完全偏离方向,造成失分过多,严重影响考试成绩。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同学们是没有对所学所知进行灵活的迁移运用,如果懂得了个中道理,我想很多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决胜高考,笑傲考场。
我将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如何进行迁移运用:
一、 地理原理的迁移运用
1、 气候的成因:地中海气候的成因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因此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而澳大利亚南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并非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而成,同样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特点也是冬雨夏干,只是因为远离海洋,冬季降水也不是很多,植被比较稀疏,以草本植物为主,形成一类特殊的冬湿夏干的热带草原气候。
2、 季风的成因:南亚夏季风的成因为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而形成,这个原理同样可迁移到非洲几内亚湾西南季风的形成,除了北半球,这个原理还可迁移到南半球季风的形成,如澳大利亚北部1月西北季风的形成就是如此。
3、 降水的形成有三个条件:空气中有足够的水汽,有凝结核,有降温的条件。而大气中雾的形成同样可迁移这个原理,因二者同是空气中的水汽在降温时发生液化的结果。
4、 三角洲的成因: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地区因流速减慢,泥沙沉积下来而形成的。湖泊三角洲的形成甚至其他流水堆积地貌(如沙洲)的形成都可迁移此原理。
例题:(2015届成都七中一模试题)142)长江口附近多沙洲,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解析:同学们在教材上都学过长江三角洲的形成,但沙洲的形成并未学习过,一些同学便陷入解题困惑中,若对二者进行简单分析便知,它们都是流水堆积地貌,形成条件必然有相似的地方:要有泥沙,有相同的外力作用――流水的堆积作用(与地势低平和海水的顶托作用有关)。
答案:(2)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2分);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缓慢(2分),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2分);地处海陆交界地带,海水的顶托使堆积作用增强(2分)。
5、 不同外力形成的地貌有相通之处,如流水地貌 、风力地貌 的形成理解到位后,冰川地貌 、海浪地貌 的形成也可轻易掌握。
6、 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季风可迁移到湖泊与大陆之间因湖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湖陆风。因其形成原理相同。
7、 区位理论的迁移:在掌握了农业区位和工业区位之后,分析其他的区位条件也会轻车熟路,不过不可完全照搬,须结合各自的特点组织答案,如商业区位、航天区位等等。
8、 砂田农业的优势条件可迁移到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例题(2010全国卷1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5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5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
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图略)
3)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16分
答案:乙地(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鹅卵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9、 影响气温的因素可迁移影响气候的因素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6-16 01:31 , Processed in 0.09522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