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27|回复: 17

[新课程区] 如何开展研学旅行,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学旅行研究所所长王晓燕这样建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24 21: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8-8-24 21:19 编辑

第三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8月22日将在鸟巢举办2018-07-24 17:00

“第三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将于8月22日、23日在北京举办。”中国研学旅行论坛组委会秘书长魏巴德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家体育场(鸟巢)为22日主论坛会场,23日分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
据悉,第三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主办方涵盖教育、旅游和体育界,由北师大MBA联合会、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北京市海淀区旅游行业协会科教分会和北京体育休闲产业协会联合主办,亲子猫国际教育和北京青少年儿童户外联盟承办。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郭传杰、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张力、教育部《中国学生核心素养》课题组首席专家林崇德、北京体育大学原副校长邢文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厉新建、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学旅行研究所所长王晓燕、中国旅行社协会研学旅行分会会长高志权等应邀发表主题演讲。
除了8个主题发言外,本次论坛安排了9场研学沙龙开展研学落地讨论,4个分论坛从海洋、国际游学、营地(基地)、科学角度深度解析垂直研学。本次主题嘉宾、沙龙嘉宾共100人,涵盖教育界专家、中小学校校长、旅行社集团总经理、教育集团老总、综合实践企业总裁、研学协会会长、基地营地负责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负责人等。
此外,中国第三届研学旅行论坛将发布《中国研学旅行行业发展报告》,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学业规划研究中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研究与培训基地联合发布。同时,论坛将公布“最受欢迎十大研学课程”评选结果,推出“感动研学十大人物“评选活动结果。





如何开展研学旅行,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学旅行研究所所长王晓燕这样建议……


落学梦宇
百家号08-0306:42


自从2016年12月教育部联合十一部委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来,研学旅行成为各大旅游机构热炒的概念。暑假以来,各类研学旅行继续升温。但是,不少研学旅行缺乏课程设计和研究,让研学旅行变成了集体旅游。如何破解研学旅行中的“重旅游、轻研学”的现状?如何让研学旅行成为中小学落实核心素养的育人载体?


王晓燕,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学旅行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开展研学旅行,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自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来,迅速在全国各地广泛推开,陕西、福建、山东等许多省份纷纷出台配套文件及细则。研学旅行已经从一个教育政策理念落实到了中小学校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在综合实践育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正在发挥积极作用。但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主要是对研学旅行的概念内涵认识不到位、对该课程性质、形态等缺乏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课程开发不深入、缺少科学设计,实施过程中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迫切需要加强规范和指导。


当前研学旅行课程的推进情况

课程开发是保证研学旅行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环节。科学设计、内容充实的课程,会让研学旅行变得异彩纷呈,让学生在动脑、动手中感知世界,在行走的课堂中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充分促进学生“知与行”“动手与动脑”“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结合。但是目前研学旅行课程的推进情况并不令人满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课程的教育目标不明。通过研学旅行究竟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品格和素养,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和理性的分析,许多研学活动没有明确的主题,没有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开发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适切主题,而是“脚踩西瓜皮,走到哪说到哪”,活动随意性很大,活动效果不理想。

第二,课程的内容深度不够,浅尝辄止。一些研学活动内容简单,大多都是组织学生集体参观、浏览,简单停留在眼睛课程、耳朵课程,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没有让学生进行深度体验,更没有在能力上让学生有提升,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体悟。

第三,课程的组织形式单一。缺乏校内外课程的整体性设计和统筹协调,还没有打破学科界限,形成跨学科综合实践学习的组织育人体系。

研学旅行课程开发需扎实推进


为使研学旅行产生良好的育人效果,必须进行科学的课程设计。要按照实践育人的教育规律,通过体验、体悟、体认、践行的教育过程,在研学旅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真正落实核心素养。

第一,立足教育性。研学旅行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所以教育性原则是研学旅行的第一原则。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形式,研学旅行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我国“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教育理念。在动态开发的课堂中,让学生们从乡土乡情、县情市情、省情国情的真实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真实的感受、丰富的体验和实践,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知,培养他们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思想认同、政治认同。

第二,加强专业性。当前,教师的课程研究、课程开发能力亟待提高。要通过研学旅行真正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体现这份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建立健全研学教师培训制度非常必要。开展对研学旅行专兼职教师和相关人员的全员培训,包括讲解员的培训,明确培训目标,努力提升教师的知识整合能力,观察、研究学生的能力,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等,使教师在研学旅行的路途中,能及时捕捉活动中学生动态生成的问题,在整个研学旅行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真正使教师能够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从学校层面来说,要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承担起课程开发、实施规划、组织协调与管理方面的责任。

第三,加强融合性。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设计强调要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社会活动领域和学生的生活领域延伸,进一步加强校内校外教育资源的课程整合。

在研学旅行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方面,重庆市巴蜀小学的案例非常值得推广。该校以三轮备课来推动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落地。第一轮,分头备课,即学校与研学基地分别组织相关人员围绕主题进行备课。包括内容设计、实施流程、人员分工、安全预案等;第二轮,对接备课,学校与基地课程研发团队对接各自的课程设计方案,进行深度沟通、研讨,取长补短;第三轮,现场备课。到基地现场按照联合研发的教案,模拟学生的身份进行全流程体验、查漏补缺、完善教学方案。通过这样充分的备课,将学生、学校、基地等资源完整地衔接起来,使教育教学目标在学生身上充分实现。

第四,建立评价办法。真正做好做实研学旅行,最重要的是逐步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有效监控研学旅行全过程中的主题、步骤、方法、实施、效果,分析研判研学旅行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有的放矢,进而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考核评价体系应包括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不仅要覆盖学生、教师,也要覆盖学校与政府相关参与部门,将研学旅行的目标、任务、人员安排、经费划拨等内容纳入考核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评价。




推进研学旅行需抓住关键环节                 2016-12-19 来源:教育部
  近年来,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积极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取得一些好的经验,但问题与挑战也非常突出。如: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协调机制不完善、责任机制不健全、安全保障不规范等问题,制约了研学旅行有效开展。近日,教育部等11部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对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在笔者看来,牢牢把握研学旅行的内涵和要义,紧紧抓住推进研学旅行的关键环节,对于推进研学旅行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要注重内涵打造。研学旅行既有“研学”,又有“旅行”,二者缺一不可。作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学旅行如何更好地体现教育功能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正如《意见》所指出,研学旅行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成长空间。
  研学旅行要体现上述教育性原则,应基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要求,进行科学的系统性设计,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一方面要注重研学旅行的课程设计。要注重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同时还要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内容,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要增强研学旅行计划的适切性。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还需兼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校的教学安排,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意见》提出,研学旅行一般安排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要注重载体构建。研学旅行内涵目标的实现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场所(基地)的选择。根据研学旅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育人目标,在载体的建设与选择上,要注意两点。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意见》提出要结合域情、校情、生情,以基地为重要依托,建设一批安全适宜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广阔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工矿企业和知名院校、博物馆和科技馆等等场所,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等内容,都可以作为让学生亲近自然、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了解国情的载体。另一方面要加强互联互通,形成研学旅行的运营体系。要积极推动区域合作和资源共享,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性的研学旅行基地和精品线路,逐步形成互联互通的研学旅行网络,积极开展关于研学旅行的研究,尽快建立研学旅行基地的准入标准、营运规程和评价体系,发布研学旅行的相关信息和经验介绍,使全国的中小学研学旅行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要注重组织管理。带领大批学生走出校园研学旅行,教育部门虽然首当其冲,同时也需要交通、旅游、食品药品监管、文化、财政、公安等相关部门方方面面的配合。如何保障良好的组织管理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意见》提出“建立相关部门共同参加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协调小组,办事机构可设在地方校外教育联系会议办公室”,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在实际运营中,一方面要注意统筹协调,组织有序。做好对研学旅行工作的整体设计,统筹规划,结合本地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将职责层层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单位,切实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另一方面要注意管理规范,责任清晰。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制定开展研学旅行的工作规程,明确活动目的与计划、活动管理和人员配备、时间安排、出行线路、收费标准等,务必要与活动各方和家长签订协议书,明确学校、家长、学生及相关协同机构的责任权利,以规范的管理、清晰的责任确保研学旅行的顺利实施。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要注重制度保障。首先是安全保障,研学旅行一定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要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这是《意见》中提出的明确要求。各地要制订科学有效的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方案,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责任落实、事故处理、责任界定及纠纷处理机制,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另外,针对学生特别要制订安全手册,对研学线路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件、天气与交通、食品卫生、疾病预防、保险保障等都要做好详细说明,提前做好可能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学生研学旅行一定要有保险,避免让学校承担无限的责任。其次是经费保障,要坚持公益性原则。《意见》提出了“研学旅行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贫困家庭学生要减免费用”。为此,健全经费筹措机制也非常重要。各地可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来筹措研学旅行经费,探索专项经费保障机制,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在这方面,可参考一些比较成熟的国际经验。比如日本,为了减轻家长的负担,不仅设定了中小学生修学旅行的总价格标准,很多地方政府还明确了收费上限。只有稳定的经费保障,才能确保研学旅行可持续、常态化发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研学旅行促进学生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这种校内外综合实践育人的新形式在《意见》下发后将在全国所有省市全面实施。在此进一步明确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内涵和要义,紧紧抓住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关键环节,无疑为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奠定了重要基础,但要使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真正落到实处,顺利平稳推进,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离不开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相关部门的协同努力。(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副主任 王晓燕)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8-24 21: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小学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反思


在16、17世纪的欧洲地区,旅游作为贵族子弟的一种培养方式,兴起了“大游学”运动,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人都崇尚“漫游式修学旅行”。


二战后,旅游更是被欧美等国家作为学校系统内能拓宽大中小学生视野、提高跨文化理解能力的教育方式。


我国在2009年的广东地区,才开始提出各级各类学校可在寒暑假和黄金周等法定节假日期间组织教师和学生开展修学旅游活动,将修学旅游纳入学生综合实践课程。


时至2016年,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颇有历史渊源又极具中国特色的研学旅行已经引起广泛关注,研学旅行将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标志着我国研学旅行步入发展的新阶段。


研学旅行是我国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一种创新形式,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养成文明旅游的行为习惯。同时,研学旅行是了解不同文化的最佳途径,通过唤醒学生对不同文化和体验的意识与感受,帮助学生从新的角度看待世界。


因此,为了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有必要对国内外研学旅行研究的进展进行研究反思。


1

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内涵


在“研学旅行”这一概念提出以前,国内研究者综合古今中外的历史实践,就修学旅游进行相关理论问题上的分析和阐释,认为修学旅游是以专题为目标,以在校学生为主体,以教师等其他人员为补充,以增长技艺、知识为目的的一种专项旅游活动。


从修学旅游的基本功能特征出发,强调修学旅游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主旨,以一定的修学资源为依托,以特定的旅游产品为载体,以个人的知识研修为目标,以旅游为表现形式的市场化的专项旅游项目。然而,这一时期的研究侧重于修学旅游作为一项旅游活动而非一种教育产品。此后,研学旅行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研究者才逐步转向“旅游是手段,教育是目的”这一研究视角。


朱立新认为,广义的研学旅行就是指以研究性、探究性学习为目的的专项旅行。丁运超认为,研学旅行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能力为目标,在内容上超越了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具有探究性、实践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国外学者Ritchie BW认为,教育旅游(Educational Tourism)是参与旅游活动的旅游者(过夜游客和远足游客)将“学”作为次要或主要的旅游活动,这种活动包括普通教育旅游、成人教育旅游、国际和国内大学及学校学生的旅行(语言学校学习、学校远足和交换生项目)。


Gunay Aliyeva等学者认为,教育旅游是申请人或参与者以团体形式离开居住城市到异地进行学习实践的旅游项目。


Samah AA介绍教育旅游是学习者为了获得与他们学科相关的新知识而迁移到某一特定地点的一种旅游项目。


国外教育旅游内容丰富,形式多变,究其根本,一是外出旅行,二是学习实践。而国内学者还关注了研学旅行的参与主体,尤其关注学生这一群体。纵观国内外学者关于研学旅行的内涵剖析,其表达方式不尽相同,但都启示我们在论述研学旅行内涵时应指明参与主体、参与目标以及参与形式。


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内涵至少包括:是以中小学生群体为主体,是以学习知识、增长经验为目的,是一种旅行教育。在以研学旅行内涵为对象的研究中,要明晰国内外的教育差别和洞悉国内教育发展方向,从而研究探讨具有中国教育特色的研学旅行。


2

构成要素



国内研究者陈非根据修学旅游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认为其构成要素由修学旅游者、修学旅游产品、修学旅游目的地、目的地政府以及修学旅游企业组成,以修学旅游者为中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为制约,才组成完整的修学旅游活动。


滕丽霞、陶友华以研学旅行的目的、范围和特点等因素为考量,提出研学旅行活动四大要素: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参加研学旅行活动的中小学学生、研学旅行活动基地、提供研学旅行服务的旅行社。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是研学旅行的保障方、决策者和组织者,中小学生则是研学旅行的主体,研学旅行目的地是研学旅行的资源载体和平台,旅行社是联系参加研学旅行的学校学生与旅游目的地资源的中介。


研学旅行要素构成研学旅行活动的完整领域,其中,政府的介入是要素之一,但对于是目的地政府还是学校所在地政府,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还是多个相关部门,仍然需要持续探讨。


曹晶晶探讨了日本修学旅游繁荣发展的原因,总结了其中各要素发挥的作用:

一是政府及相关部门,为修学旅游提供法律支持、政策保障和相关支持;

二是财团法人日本修学旅游研究协会,为日本修学旅游活动提供指导监督;

三是新闻媒介,为参加修学旅游的学生和家长之间起着信息传播的作用;

四是修学旅游产品,是修学旅游的核心组成部分,各要素都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时代的需要。


Bhuiyan MAH等国外学者认为实施教育旅游必须有规划团队、教材、当地社区、地方或国家组织、旅游专员、旅游活动、媒体、学校课程和教师的参与。


Arcana KTP等表示,教育旅游是一个由需求(客户或旅游)和供应(旅游产品及配套元素或提供教育旅游体验的目的地)组成的系统,教育旅游产品的主要成分包括景点和活动、资源专员、旅游规划师、参观者和基地经营者;配套元素有交通、酒店以及旅游服务。


David Williams则特别提出旅行中的空闲时间是团体修学旅行中的关键要素。


国外学者弱化了研学旅行企业的服务功能,而关注旅游规划团队、资源专员等的必需要素,意味着企业形式的参与不是必要的,本质上需要的是旅游规划团队、资源专员等。


综合来看,研学旅行构成要素不单单是指研学旅行本身,还包括协助研学旅行有效实施的其他元素,主要提到研学旅行者、研学旅行规划团队、研学旅行目的地及活动、配套资源及服务(交通、住宿、饮食、安全等)、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等。要明确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构成要素,要从中小学研学旅行的设计、实施等实践中总结发现,从而对各个要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3

影响中小学研学的要素



国内研究者陈非认为修学旅游有以下不足:

一是缺乏政策支持;

二是修学旅游项目缺乏规划和设计;

三是修学旅游的广度和深度不足。


朱立新提出研学旅行的推行机制、促进机制、联合机制、安全机制以及规范机制的不完善是阻碍研学旅行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李东和等研究者以合肥市部分中学高一学生的问卷调查为依据,运用因子分析及回归分析方法,基于青少年、家长两个感知主体角度对青少年研学旅行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影响青少年研学旅行意愿程度的最大因素是效果因素,影响家长是否同意孩子参加研学旅行程度的最大因素是安全因素。


刘珂、张原诚以陕西省西安市某中学高一、高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研学旅行学习满意度越高,学习成效越高,因此,研学旅行中学生亲身感受是否满意是影响研学旅行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夏可军概括了影响研学旅行的因素:出行安全、经费保障、协调资源、效果评价、现场指导、旅游市场。


陈光春认为影响研学旅行实施的三大因素分别为出行安全、资源协调以及效果评价。


班振等研究者特别指出农村学校开展研学旅行的困境:经费不足、意识淡薄、相关支持不足。


于书娟等研究者从课程与教学的角度考量,提出目标模糊、教师缺位、主题缺失、评价片面为影响研学旅行的因素。


可以看出,近几年影响研学旅行的主要因素已然由政府政策支持变为研学旅行活动的质量、成效及安全等,也就是说,在外部环境相对良好的情况下,应考虑研学旅行领域内部的诸多影响因素。


在这一点上,国外研究者深入探究与体验研学旅行,关注细节,究其根本,提出影响研学旅行的几点因素。


David Williams研究认为,影响修学旅行的关键因素为旅行中的体验与实践的不平衡、异地间的跨文化差异、团体中的旅游“回归”氛围。


Rohmi MYG在教育旅游目的地选择研究中,其中旅游动机包含的5个推动旅游因子和6个拉动旅游因子是显著影响教育旅行的因素,我们关注外部可控的6个拉动旅游因子即目的地属性,分别是文化和自然景观、旅游费用、目的地形象、社会环境和安全因素。


Iana Tashlai认为教育旅游者由于环境改变而产生的情感问题(如孤独、冷漠等)和由于不适应导致的不舒适感等也会极大影响研学旅行的实施效果。总的来说,影响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因素来自各个方面,有外部的、内部的、可控的、不可控的,目前大家所关注的主要因素包括目的地的文化环境和自然景观、游学活动的内容安排和实施成效、资源的统筹和配给、出行安全等。


在这一研究专题中,学者应更多地从现实中考察影响研学旅行实施广度的障碍和影响研学旅行实施效果的因素,这对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具有现实意义。


4

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措施




国内研究者胡亚琴提出以“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主操、区域联合、国际合作”促进修学旅游发展。朱立新就研学旅行发展的具体问题提出建议。


一是形式要多样化、操作要灵活化,二是主题要多元化、内容要开放化,三是产品要品牌化、区域要联动化。


然而,这些研究侧重于论述的全面性,学者提出的措施较为宏观,研究分析的深度和具体性稍显不足。对此,汪季清、李庆庆从旅游目的地的开发策略入手,以黄山市为例,对旅游产品提出以下五点建议:“市场开发多元化、产品精品化、产品创新模式与运作规范化、政策优惠和区域合作、与高校相结合。”


郑勇从研学旅行活动的组织策略入手,以昆山实践基地“探寻水乡古韵”研学旅行活动为例,提出活动组织中应当完善活动机制、保证活动安全、充实活动内容,规划科学路线、追求教育实效。


王雪就如何发展研学旅行提出“创设主题、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提升质量、塑造品牌、严密组织”。


陆庆祥、程迟提出研学旅行的实施策略:转变教育理念、组建联盟机制、搭建研学旅行课程研发平台、遵循自然适应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培训专业研学导师、教学过程中注重体验、寓教于乐、以过程考核和柔性评价为主要考核和评价方法。


骆鹏飞、史小珍分析了我国农村青少年研学旅行发展的可行性和限制条件,最后分别从完善政府政策、更新农村地区人们的观念、发挥学校和教师作用、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及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许多研究者立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从宏观和微观方面都提出指导意见,理论与实践也分别有所研究成果,但研究成果的应用性还有待加强。


在国外,Iana Tashlai等学者通过深度访谈的方式对东欧教育旅游学生进行调查之后,认为教育旅游服务与产品应依据教育旅游者的目标动机来改善旅游方案,设计符合教育旅游者的财务状况和期望的教育旅游新项目,教育旅游机构应提供旅游方案的相关资料。此外,教育旅游部门应做更多的市场调研来提高教育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Abubakar AM等学者提出研学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应与高校合作,把旅游地建设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繁荣且有文化氛围,能获得优质学习经验的地方。


David Aaderson等学者对研学旅行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做好研学旅行专业教师培训,学习非正式学习环境下教学策略;

二是加强旅游地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合作,获得相应教育材料;

三是注重把研学旅行期间的学习经历整合到学校课程,提升研学旅行对教育的整体影响。


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对研学旅行的研究建议更加明确具体,对实际操作有更显著的指导作用。


总结国内外学者提出的推进措施,结合影响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因素来看,施行“区域联合,资源互通;产品创设,组织严密;教师培训,经验整合;信息共享,安全保障”等操作可以推动中小学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


研究者为了推进我国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发展,应当立足于不同操作主体的角度,如旅游基地经营者、教师群体、活动规划团队、中小学校等,进行深入的探究访问,提出更多有价值的措施和指导性意见。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8-24 21: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聚焦核心素养 第三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在京举办2018年8月22-23日,第三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在鸟巢文化中心(主论坛)和国家会议中心(分论坛)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聚焦核心素养,发展素质教育”论坛由中国教育协会信息分会、北京体育休闲产业协会、北京市海淀区旅游行业协会科教分会等主办,亲子猫(北京)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青少年儿童户外联盟联合承办。论坛期间,中国研学旅行论坛组委会与北京师范大学学业规划研究中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联合发布了2018《中国研学旅行行业调查报告》。800多名研学旅行相关从业者参与了此次活动。


(800多名研学旅行相关从业者参加了论坛)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出席第三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

《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公布不到两年,“研学旅行”已经成为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词语,研学旅行市场呈井喷之势。2018年,全国众多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纷纷出台相关规定,各地教育机构、旅行社、营地企业和新闻媒体都纷纷踏足研学领域,教育局(厅)、中小学校校长也在积极探索之中,但研学旅行在实践的过程中仍有很多问题有待研讨。

在论坛主报告环节,顾明远指出,研学旅行的关键词是“教育”与“安全”。安全是第一位的,没有安全就谈不上教育。同时,他认为,研学旅行应该纳入到学校课程体系中,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开展研学活动要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要像课堂学习那样精心设计、充分准备。

林崇德在发言中说,教育部之所以重视研学旅行,是因为它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中国教育与国际接轨,与国际竞争,从教育大国变成教育强国的一种需要。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研学旅行可以很好地落实教育部所提出的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


(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首席专家林崇德)

郭传杰在论坛中特别强调了研学旅行视野下科学素养培育的重要性。“我们从研学旅行的角度要注意到,科研过程也是极其重要的科学教育资源,要从科研的探究现场去进行教育。”他指出,目前研学旅行内容中的一个显著不足,就是忽视了科学教育。因此,郭传杰提出,有必要研究、制订科学探究型研学旅行的标准规范,建立可行的评价考核机制,避免打着研学旅行的旗号,只游不学。

如何做到游有所学,推进真正以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为目标的研学旅行,还面临不少困境。王晓燕在论坛报告中指出,核心问题是研学体系缺乏顶层设计。研学思想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的研学路线设计和研学考核评估,尤其是课程开发和师资保障是两大难点。研学旅行的未来发展,必须注重内涵打造、载体构建、组织管理和制度保障。

此外,北京体育大学原副校长邢文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员旅游管理学院院长厉新建分别从体育和旅游角度解析了研学旅行。

北京体育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邢文华教授认为,“研学旅行需要学生在行走中学习,如果把研学与体育相关的一些运动内容相结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竟争意识,对学生而言是有益的。”

厉新建教授认为,从研学旅行的运作来看,要发现专业的机构,利用专业机构推动目的地专项资源进入研学旅行视野。要善于去挖掘那些原先不太关注但又非常专业的研学旅行资源,比如研究所、野外台站等。他认为,研学旅行行业存在需求端高期望与供给端低质量之间的反差,主要还是因为缺乏相关的标准,没有形成严格的准入制度、管理与服务规范、研学课程与导师要求等标准。虽然研学旅行产品与其他产品一样,要给予市场主体足够的创新空间,但企业仍然需求且遵循这些标准。

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围绕论坛主题,共进行了6个主题演讲。值得一提的是,该论坛还首次进行了研学行业上下游系统探讨,设置9个主题沙龙,每个主题沙龙由代表专家、中小学校、教育机构、旅行社、营地及互联网平台的从业者构成。此外,还有涉及科学、海洋、营地、国际游学、研学操作实践5大主题的分论坛落地实操。欧洲旅游委员会(ETC)成员渡凡旅游、御庭集团狐巴巴冒险园给论坛给予了大力支持。

与此同时,在本届论坛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组委会还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学业规划研究中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共同发布了2018《中国研学旅行行业发展报告》。通过对研学旅行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提出在未来要更好地推动研学旅行的发展,需要在市场拓展和营销、产品设计和建设、服务提升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加以努力。



(中国研学旅行论坛组委会秘书长、亲子猫国际创始人魏巴德公布《中国研学旅行行业调查报告》)

中国研学旅行论坛创办于2017年,第一、二届论坛分别在北京师范大学和哈尔滨举办,是国内研学旅行行业的权威论坛,致力于搭建研学行业高端交流平台,推动研学旅行行业健康发展。论坛注重实战,倡导去中心化,为供求双方创造一个公平、深入、全面的交流平台,旨在推动研学旅行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8-24 21: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晓燕:研学旅行的教育内涵是什么?
”研学旅行的教育内涵,就是从体验到体悟,到体认再到实践。”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学旅行研究所所长王晓燕,近日在北师大教育创新与研学论坛上说。
王晓燕所长在亲子猫承办的这次论坛上做了《研学旅行政策研究与实践分析》的发言,她从四个方面做了具体阐述。第一,研学旅行的政策研究;第二,研学旅行的实践分析;第三,研学旅行的现存问题;第四,研学旅行的未来发展。她认为,“研学旅行的教育内涵,就是从体验到体悟,到体认再到实践。”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学旅行研究所所长王晓燕发言)
北京中学常务副校长刘乃忠的《研学旅行如何与学校课程相结合》的报告,他认为在研学旅行中要坚持“八个融合”,分别是融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悟;融合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融合跨学科的学习;融合学生跨年级的合作;融合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融合学生生存技能的训练;融合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融合生命教育的价值理念。最后,刘校长深情的说到:基于深刻体验后的情感,内化的知识或是感悟的道理会伴其一生,不是激动一刻。刘校长强调,研学旅行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是在体验中收获。
(北京中学常务副校长刘乃忠发言)
亲子猫国际教育CEO魏巴德做了《科学教育主题研学课程创新实践》的主题发言,他从研学误区、研学实践、研学原则和研学创新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重点强调“要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开放的科技教育资源”。一年前中国科学院向社会推出首批研学旅行线路,包括亲子猫在内的多家知名机构入围,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亲子猫国际教育CEO魏巴德发言)
北师大教育创新与研学论坛邀请了在教育业界及创新创业方面经验丰富的重磅嘉宾,开展了“研学旅行十大误区盘点与应对”圆桌沙龙,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定荣、中国旅行社协会研学旅行分会秘书长张云凤、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新时代青少年研学项目办公室副主任柳杰、中青旅研学事业部执行总经理唐燕柳就研学旅行中出现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现场观众被几位老师的情怀所感染,气氛热烈,最后在大家的一片欢呼喝彩中结束此次对话。
(研学旅行十大误区盘点与应对圆桌沙龙)
本次论坛是亲子猫(北京)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或协办的第7次研学论坛,来自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校长、教育行业从业者和从事教育行业的MBA学生参加本次论坛,共同探讨新时代教育的改革发展之路和如何承担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未来的社会责任。
据悉,8月22日亲子猫承办的第八次研学论坛第三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将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和国家会议中心举办。
(部分参会人合影)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8-24 21: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首届全国青少年研学基地建设理论与实操培训大会在京举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8-08-138月11-12日,首届全国青少年研学基地建设理论与实操培训大会在北京世纪华天大酒店举行。大会由全国青少年研学营地建设及运营发展大会组委会、中国大众文化学会文化旅游专业委员会、中国MBA共享部落联合主办,中青少研学营地(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承办,北京身临其境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光和新兴产业集团、研学头条、睿艺、执惠、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世纪华天大酒店协办。

全国青少年研学基地建设及运营发展大会组委会执行秘书长柳杰、中国大众文化学会文化旅游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东升、中国MBA共享部落创始合伙人刘峰作为主办方代表出席大会,“中国旅游好资源”组委会秘书长魏诗华、北京华城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领、大业传媒集团城市事业部总经理刘均安、北京光合新兴产业集团副总裁郝立东、北京市海淀区教委青龙桥学区管理中心副主任刘乐天等30余位嘉宾代表参加了大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著名制作人、主持人席恺主持大会

本届大会汇聚近百名来自浙江、广东、辽宁、福建、湖北、四川、安徽、上海、广东等地知名文旅地产、教育培训、创意规划、文化传媒、金融投资、研学旅行服务行业有识之士,由来自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以及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赢在未来”新时代青少年研学项目研发中心的权威专家进行青少年研学基地建设理论讲解和实操培训,交流研讨破解景区、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产业运营发展新难题,以构建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创新融合机制,打造开放的研学实践合作交流平台,共话研学实践教育新方向,共掘万亿研学旅行新市场,共谋研学旅行产业新发展!

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赢在未来”新时代青少年研学项目办公室副主任、全国青少年研学基地建设及运营发展大会组委会执行秘书长、中青少研学营地(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柳杰

中国大众文化学会文化旅游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姜东升
中国MBA共享部落创始合伙人 刘峰

自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正式发布以来,研学旅行成为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教育部《中国教师》杂志社社长曹巍女士作为专家代表在开场致词中讲到,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目前已进入深水区,长期以来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已无法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无法满足全球化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将研学旅行纳入课程体系,标志着我国育人模式的重大转变。曹社长认为,研学旅行是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为践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提供了新的支持,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当前,各地的研学旅行搞得风风火火,在热闹的背后存在着不少问题,当前,研学旅行逐渐到了提升质量,规范管理的阶段,召开本次大会的目的,就是要研讨其中一些问题,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从而使研学旅行切实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实现学游兼得的目标。

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赢在未来”新时代青少年研学项目专家、教育部《中国教师》杂志社社长曹巍女士代表大会专家委员会致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MBA共享部落创始合伙人刘峰先生在致辞中讲到,“研学旅行这种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不仅被教育界、旅游界重视,更被来自文旅地产界、金融投资界的各位企业家所广泛关注,据专家测算,未来3~5年,研学旅行的市场潜力无比巨大,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在消费多元化与升级提质需求的驱动下,金融投资流向何处,众多的传统旅游景区、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如何抓住研学旅行发展机遇,突破困境,引爆人流,都成为这次大会共同学习和研讨的重要课题。”

MBA作为新时代的管理精英,肩负着推动社会和管理理念不断发展的艰巨使命。长期以来,在朱镕基总理、成思危副委员长等国家领导人的关怀支持下,在林毅夫、张维迎、柳传志、马蔚华、王石等著名管理大师、经济学家、企业家的指导下,缘起于中国MBA发展论坛的“中国MBA共享部落”聚集了全国240多所MBA院校优秀学子,其中,中青少研学营地(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这家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MBA优秀校友发起成立,由清华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精英组成的优秀校友企业,不忘初心,敢为人先,倡导“大研学”概念,广泛联合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面向全国投资运营国家级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教育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在务实的研学实践教育工作中,勇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成为新时代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领域优秀企业代表。

中国MBA共享部落创始合伙人刘峰先生代表主办方致辞

大会期间,来自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赢在未来”新时代青少年研学项目研发中心部分专家及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还为全体嘉宾和与会成员做了精彩培训和演讲。

中国教育学会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分会副理事长 王振民

王振民先生强调,在未来的教育中,要想做好研学实践课程,需要积极构建各类资源整合平台,资源的整合实质是构建、梳理密切与不同机构、组织和个人的关系,通过重组实现新的联系和对接,加强横向与纵向联系,形成整体合力,构建新平台,尽最大可能来共享优质教育课程资源。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学旅行研究所 王晓燕所长

研学实践基地主要指各地各行业现有的,适合中小学生前往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的优质资源单位,该单位须结合自身资源特点,已开发或正在开发不同学段、与学校教育内容衔接的研学实践课程。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学旅行研究所王晓燕所长从研学旅行的政策、研学基地的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思考等四个方面对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政策进行了权威解读。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研究中心主任 宋世云

无论是从学校角度还是基地角度,研学课程都是研学旅行的重要环节。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研究中心宋世云主任深入浅出、层层递进地解读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方法和实施策略,并详细列举了北京市十一学校徽州研学、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的阅历课程、海淀区前进小学的善思课程、北京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的杭州研学课程、海淀区青龙桥学区的中草药传统文化主题研学课程,表达了研学旅行能够带给每个学生不同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彰显生命个性精彩的观点。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创新研究所所长 胡锦澜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创新研究所所长胡锦澜博士以《研学旅行与创新创业思考》为题,从创新创业视角,分享了在研学旅行的绝佳机遇面前,如何“抓住基地建设的机会、抓住课程开发建设的机会、抓住标准制定的机会、抓住培训的机会”,在具体的事业中成长和发展,为研学旅行这个学生的第二课堂做出自己的贡献。

此外,在两天的会议中,李鹏、王小舟、刘海金、毕贺成、刘宣付、李国栋、冯竹等专家还从研学基地的审批建设流程、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研学旅行、研学课程设计与基地资源的有效匹配、特色小镇与研学营地融合建设初探、安全教育助力研学旅行基地聚客引流、打造研学基地IP的思考等方面,引用大量案例进行示范讲解,现场学习者与嘉宾开展研学沙龙,就如何发挥全国研学实践合作共同体作用进行现场互动,积极探讨。

据悉,由中青少研学营地(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发起的“全国研学实践合作共同体”同时成立,有九家单位加入成为第一批成员,将在研学实践基地资源整合、规划建设、宣传推广、课程设计、人员导流、线路规划、导师培训、云平台搭建、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等方面发力,面向全国逐步建设一批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传统文化、宣传社会主义法治、探索未来科技、拥抱自然环保等为教育主题的国家级全国青少年成长教育基地,以基地为重要依托,科学配置教育资源,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在学习实践中引导广大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好青少年健康成长!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8-24 21: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首届中国营地研学教育学术研讨会在长沙召开

2018年06月29日

2018年首届中国营地研学教育学术研讨会在长沙中惠旅石燕湖生态研学营地启幕。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领导向营地教育专家颁发聘书。
凤凰网湖南讯(文/梁兴)你知道营地研学教育吗?营地研学教育重点解决了什么问题?6月29日,以“营地研学让教育更精彩”为主题的2018首届中国营地研学教育学术研讨会,在长沙中惠旅石燕湖生态研学营地盛大启幕。
中惠旅智慧景区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肖沛宇女士致欢迎词。
会议为期两天,国家部委相关部门领导专家,来自全国各地的营地教育专家、营地研学试验项目、营地教育标准化建设课题负责人、教育界知名学者悉数到场,围绕营地研学教育政策解读、学术交流两大主题,针对营地研学教育的安全管理、课程设计、运营管理和国际理论发展等方面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专业探讨,共同分享营地研学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专家云集
解读营地研学教育政策与核心
为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国家大力支持研学旅行、综合实践、营地教育等校外教育工作。近年来发布多项重要文件,要求为学生创造更丰富的校外教育活动,创造更安全的教育环境。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指出各地要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在《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中也指出,要确定国家级的研学旅行基地、确定研学旅行路线、制定研学旅行制度性文件,将学生研学旅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尽管如此,营地研学教育方兴未艾,但在理论和实践基础上仍存在不少盲区和困惑。对此,到场的领导专家、营地研学教育从业者以理论研究、学术探讨的形式进行分享。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营地教育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学旅行研究所所长、国际比较与合作交流研究部主任王晓燕认为,研学旅行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教育主旨,培养德智体美劳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营地研学教育模式得到国家高度重视,研学旅行正当时!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会长关山越认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人生科学的重大课题,关乎着党和国家未来命运,营地研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最核心的要素是人才队伍和科学研究,只有持续健康的开展研究才能破解事业发展中的诸多难题和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营地研学事业的新模式,为实现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做出应有贡献。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副会长、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营地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志海认为,青少年教育是人生科学的永久性研究主题;教育在中国经济建设事业大发展中已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做出巨大贡献。经济与科技的发展,需要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进行同步:这就是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同步建设;在全国青少年教育已经是“青春涌动”的大背景的形势下,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筹建了营地教育工作委员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发展战略总路线指引下,积极配合国家教育部相关部门的工作,与全国营地研学教育工作者一道,推进全国青少年校外营地研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实现健康中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营地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营地教育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安徽工程大学体验产业学院执行院长薛保红博士,则从营地研学教育学术理论发展与国家政策方面做了系统深入的分享与解读。他认为:研学旅行、综合实践、营地教育等校外教育活动其核心都是实践育人,其根本方式是体验教育,是以中小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的教育行为。从业者必须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教育哲学命题。要将知识素养、技能素养、德行素养高度统一,立足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德性素养为统领,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开发专题活动课程、建立监管标准体系,牢固树立中小学生是党和国家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中华民族的安全和未来的自觉意识。基于此,全社会要构建基于“教育公益化、师资专业化、课程科学化、组织安全化、服务市场化、监管标准化”的良性发展机制。
思想碰撞
如何实现营地教育与研学旅行的协同发展?
营地教育跟传统的夏令营不同,研学旅行亦是学与行的一种融合。那么如何做到既满足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的愉悦旅行体验,又充分凸显依托在营地(基地)背后的教育元素,从而激发青少年不断发现、思考、探索和研究呢?
“研学是目的,旅行是载体。研学旅行不能流于形式,也不能偏离我们教育的初衷,要不忘初心。”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宋文珍认为,面对新形势,培养担当社会主义事业的时代新人,既是强国基础,也是强国内涵。实现营地教育和研学旅行的融合发展,需要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处理好研学学习和旅行体验的关系;处理好课堂教学和校外教育的关系;理好教育部门主导和有关部门主导以及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关系;处理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因地制宜的关系。
分会场上,围绕营地研学教育的“安全管理”、“课程设计”、“运营管理”等内容,各营地教育建设项目负责人、专家学者们展开了探讨。
营地研学实践教育领域的资深研究专家南晨峰教授认为营地研学教育的核心是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统一到为党和国家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8-24 21: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4大分论坛详情首次公布2018-07-24 17:05游学/科学/教育科技

教育如何个性化,同时流程执行又如何标准化?
标准不统一,研学执行公司营业范围倒底是什么?
课程设计倒底是以学校教师、机构为主,还是以学生为主?
研学活动课程与课标、校本课程、学校价值观如何融为一体?
一些学校为何还在因为安全问题持续观望?
竞标时注重课程,执行时为何却偏重旅行?
课程评价体系缺失,活动前中后如何评价,如何量化?
学校和机构应如何选择靠谱的合作伙伴?
研学机构如何提前卡位,如何与营地、互联网结合?
不得不来
6大理由
高端
主办承办方涵盖教育、旅游和体育:北师大MBA联合会&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海淀旅游行业协会科教分会&北京体育休闲产业协会强强联手;
著名学者、行业大咖、媒体专家阵容强大:嘉宾涵盖教育界专家、中小学校校长、旅行社集团总经理、教育集团老总、综合实践企业总裁、研学协会会长、基地营地负责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负责人等;
国家体育场(鸟巢)主论坛,国家会议中心分论坛举办;
中科院人脸识别签到,安全时尚新科技。
实战
首次研学行业上下游系统探讨,每个主题沙龙由知名代表专家、中小学校、教育机构、旅行社、营地、互联网平台构成;
科学、海洋、营地、国际游学主题4大主题分论坛实操;
3大环节精心设计,交流无死角。
实用
论坛发布中国研学旅行行业发展报告;
承办单位为北师大投资,中科院背景,更懂孩子更懂你!
187所中小学,超20000名中小学生科学主题研学实践经验。
经验足
7 大研学论坛和26期中国、日本超1132人研学培训操盘经验;
3大研学论坛承办经验(北师大、中科院、中国研学旅行论坛)。
规模大
主论坛+8个主题演讲+9个主题沙龙+4个分论坛。
报名参会人员创历史新高。
影响大
最受欢迎十大研学课程评选活动,沉淀研学行业精彩;
感动研学十大人物评选活动,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25个一二线城市合伙人联合推广;
全媒体传播,全员参与,共同搭建行业平台。
主办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MBA联合会
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
北京市海淀区旅游行业协会科教分会
北京体育休闲产业协会
承办单位:
亲子猫(北京)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青少年儿童户外联盟
协办单位:
江苏圣陶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龙行知(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青岛朵丽丝研学旅行有限公司
联合露营(中国)有限公司
北京鞋盒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中科行知(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国科(北京)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北京市大兴区旅游行业协会
辽宁北方期刊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北方教育研学联盟
北京中湘鑫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欧洲旅游委员会(ETC)成员渡凡旅游
御庭集团狐巴巴冒险园
营地教育网
洛阳龙之旅旅行社有限公司
广东游学研学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引路研旅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方行国际研学
江西省野外生存研究会
宁波寰宇研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逐峰体验式教育集团
山西东方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四川卓奥亚马逊户外运动服务有限公司
学知苑国际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百代旅行
黄山徽州行阅研学旅行教育有限公司
营通天下(北京)营地教育集团
横琴常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广西旅皮士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福建教育杂志社
青葱汇(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媒体:
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国体育报、中国科学报、中国旅游报、中国网、中新网、新华网、央视网、央广网、光明网、中国教育新闻网、腾讯教育、人民网、人民日报客户端旅游频道、第一旅游网、吉林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少儿频道、河北广播电视台、中亚网络电视台
支持新媒体:
芥末堆、俱牛、铅笔头、虎嗅、睿艺、TBO旅游商业观察、研学头条、旅行社资讯
特别鸣谢:
山东巨威(房车)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逍遥游国际旅行社(北京)有限公司
智慧航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论坛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演讲嘉宾:
主办承办嘉宾:
赖德胜: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杨 娟:北京师范大学学业规划研究中心主任
周长春: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会长
郭军丽: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副会长
要雁峥:北京市海淀区旅游协会秘书长
肖 云:北京市海淀区旅游协会科教分会会长
田长波:北京体育休闲产业协会名誉会长
荆树磊:北京体育休闲产业协会秘书长
魏巴德:亲子猫国际教育创始人&CEO
特邀嘉宾:
韩 华:中国科学院网络科普联盟主任
刘洪海: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执行秘书长
张吾龙: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
滕 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董志文: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主任
白 欣: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授
傅 民: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
赵宇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恩格贝生态示范区管委会主任
卫晓毅:中国科学院求真科学营主管
王邦文:北京康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石盛良:台湾中华露营协会两岸露营交流委员会主任委员
高 倩:亚太地区商学院沙漠挑战赛组委会秘书长
罗建凡:派克兰帝创始人
全国研学旅行指导培训班专家组部分专家:
曹培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STEM课程中心副主任
贺 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原执行主编
韩 新:西安市教育局中小学研学旅行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杨玉春: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刘朝莹: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家庭研究与治疗室资深专家
徐 卿: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委员会首席专家
曹 专:北京生命教育科普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李 敏: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
文 华:北京电影学院心理老师,中央电视台心理顾问
赵 伟:国家环境保护部自然教育骨干教师
王 彬:全国自然教育论坛筹委会筹委
张 思:北京市京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邓 青:北京青少年儿童户外联盟副主席
沙龙嘉宾:
教育业界:
姚 炜: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韩 雪:立思辰集团副总裁
王 立:新东方百学汇CEO
杨 丹: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总经理
陶 金: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研学旅行教育中心主任
张 垚:学大教育游学事业部总经理
赵忠浩:北方教育研学联盟总经理
朱兆伟:骆驼树教育社区创始人
陈 末:中文传媒江西新媒体协同创新股份有限公司CEO
中小学校校长:
马熙玲: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中校长
董红军: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校长
辛 颖:清华附中副校长
刘乃忠:北京中学常务副校长
王 伟:海嘉国际双语学校董事局主席
武文革:河北小学校长
旅行社:
唐燕柳:中青旅研学事业部执行总经理
陆 军:国旅集团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冯为高:凯撒游学事业部总经理
王 萍:众信旅游集团众信游学副总经理
陈 华:中国旅行社总社(北京)有限公司出境总部副总经理
龚德海:北京世纪中润国际旅行社总经理
综合实践:
索利刚:北京中湘鑫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孙树强:北京金泽和教育集团董事长
刘 立:京鹰国际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雪涛:北京志成国际教育文化交流中心董事长
张宗奎:学知苑国际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传骅:北京人生远足国际教育文化发展集团董事长
营地基地:
王国平:石家庄市中小学生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主任
徐海森:营火国际创始人
朱 宇:联合露营CEO
李璟晖:游美国际营地创始人
互联网平台:
谢 震:麦淘亲子创始人
齐春光:途牛旅游网华北大区副总裁
张玉旺:青葱汇创始人
刘胜海:营地教育网创始人
行业协会:
高 红:北京市大兴区旅游行业协会会长
代改珍:中国旅游协会亲子游与青少年营地分会会长
刘汉奇:中国旅游车船协会秘书长
梅 峰:北京青年商会副秘书长
研学分会:
张云凤:中国旅行社协会研学旅行分会秘书长
张 清:内蒙古包头市研学旅游协会会长
周 政: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研学旅行协会会长
李鹏图:山西太原市研学旅行学会副会长
媒体嘉宾:
张显峰:中国教育报社副总编辑
张明伟:中国科学报社副总编辑
曹 巍:中国教师杂志社社长
堵 力:中国青年报教育科技中心副主任
鲍丹禾:现代教育总编辑助理
王 静: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冰雪事业部主任
乔显佳:齐鲁晚报旅游融媒事业部主任
梅初九:芥末堆创始人
彭 涵:TBO旅游商业观察创始人
冯 竹: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研学项目创始人
陈 巍:中国教育电视台节目制片人
袁丽丽 : 吉林电视台节目制片人
谭 颖:河北广播电视台节目制片人
韩 冬:今日头条旅游产业总监
参会对象:
各省教育厅、教工委、教育局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
旅游委(局)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
体育局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
学校校长、学校校外教育负责人;
研学旅行相关研究学者和专家;
教育机构负责人;
旅游机构负责人;
体育、户外机构负责人;
营地、基地负责人;
农庄、景区、特色小镇、地产集团文旅板块;
学校教师、研学旅行爱好者;
研学旅行相关方向研究生、博士生等。
(持续更新中,排名不分前后)……
论坛流程
8月22日上午
开场
研学旅行对学生一生的影响
科学探究与研学旅行
中国研学旅行论坛组委会专家团队聘任仪式
研学旅行发展与中国教育改革
核心素养下的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政策研究与实践分析
研学旅行和学生体育素质发展
研学旅行的旅游如何与研学实现良好互动
主题沙龙1:中小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
8月22日下午
中国研学旅行行业现状分析报告发布
主题沙龙2:研学旅行安全保障体系如何构建
主题沙龙3:研学旅行活动质量评估机制和标准
主题沙龙4:靠谱研学机构鉴别要点
主题沙龙5:教育、旅游、互联网如何深度融合
8月22日晚上
中科院高端科研资源研学课程创新实践
最受欢迎十大研学活动课程发布
感动研学十大人物
自由交流
8月23日 中午
开场
科学、营地、海洋、国际游学分会场
结束返程
* 具体行程会根据实际情况微调
营地主题研学实践分论坛
青少年营地国家标准发布
知名营地运营与管理实践
国内精品营地发布
主题沙龙:营地教育活动常见问题及应对
时间:8月23日 8:30-12:30
地点:北京·国家会议中心302AB
海洋主题研学实践分论坛
海洋主题研学旅行内涵、类型与实施对策
涉海类高校、科研院所如何助力研学旅行
主题沙龙:基于“海洋强国战略”的海洋主题研学旅行课程开发
中国海洋研学实践联盟成立仪式
海洋主题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发布
《中国小学生海洋主题研学实践指南》图书发布仪式
时间: 8月23日 8:30-12:30
地点: 北京·国家会议中心303AB
国际游学分论坛
国际游学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知名国际游学机构创新实践
国际游学主题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发布
主题沙龙:研学旅行优势如何与国际教育特质有机结合
时间: 8月23日 8:30-12:30
地点: 北京·国家会议中心301AB
科学教育创新与研学实践分论坛
研学旅行与科学教育共融共通
如何打造高端科研资源研学旅行产品
科学研学活动课程设计原则与评价方法
学校科学研学活动课程探索与实践
科学探究式学习在研学活动课程中的实践
研学沙龙:如何让科学研学简单、有趣、易操作
时间: 8月23日 8:30-12:30
地点: 国家会议中心会议区2层南205AB会议室
参会价格
此活动评选由北京市京悦律师事务所全程监督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8-24 21: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研学实践合作共同体”在京成立2018-08-14 15:08教育部

8月11日,“全国研学实践合作共同体”成立大会在北京世纪华天大酒店举行。中国大众文化学会文化旅游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东升、中国MBA共享部落创始发起人刘峰、教育部《中国教师》杂志社社长曹巍、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学旅行研究所所长王晓燕、“中国旅游好资源”组委会秘书长魏诗华、北京华城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领、大业传媒集团城市事业部总经理刘均安、北京光合新兴产业集团副总裁郝立东、北京市海淀区教委青龙桥学区管理中心副主任刘乐天等30余位嘉宾和百余名来自北京、河北、浙江、广东、辽宁、山东、福建、湖北、四川、安徽、上海、广东等地知名文旅地产、教育培训、创意规划、文化传媒、金融投资、研学旅行服务行业有识之士参加了启动仪式。
“全国研学实践合作共同体”是在团中央、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大背景下,由中青少研学营地(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发起,致力于构建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创新融合机制,打造开放共享的研学实践合作交流平台,广泛联合政府、企事业相关单位,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设一批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传统文化、宣传社会主义法治、探索未来科技、拥抱自然环保等为教育主题的国家级全国青少年成长教育基地,以基地为重要依托,科学配置教育资源,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在学习实践中引导广大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好青少年健康成长。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制作人席恺主持大会
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赢在未来”新时代青少年研学项目办公室副主任、
全国青少年研学基地建设及运营发展大会组委会执行秘书长、
中青少研学营地(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柳杰女士做“全国研学实践合作共同体”项目说明
在“全国研学实践合作共同体”启动仪式上,中国研学基地好资源项目、真人秀项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培训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青少年教育项目、中国地质研学项目、研学基地规划创意项目、研学实践教育云平台项目、一带一路研学实践项目、特色小镇提档升级项目成功签约。
据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创新研究所、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青少年教育委员会、大业传媒等九家单位成为第一批“全国研学实践合作共同体”成员。全体成员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住机遇,锐意进取,以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为聚焦点,研学基地建设为切入点,实践课程实施为结合点,在研学实践基地资源整合、规划建设、宣传推广、课程设计、人员导流、线路规划、导师培训、云平台搭建、标准制定等方面强强联手,从“合作共营”走向“合作共赢”,共同做“行知合一”教育理念的践行者,新时代研学旅行基地的开拓者,全国青少年研学实践金色品牌的引领者!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8-24 21: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圣陶研学旅行教育丨“最好的成长在路上”圣陶教育助力第三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

来源:SOHU  责任编辑:小易  




原标题:圣陶研学旅行教育丨“最好的成长在路上”圣陶教育助力第三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

为规范研学市场,解决研学市场亟需问题,推动研学旅行行业的健康发展,8月22日—23日,由北京师范大学 MBA 联合会主办,亲子猫(北京)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圣陶教育协办的“全国第三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将于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召开。

全国第三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主办、承办及协办单位

研学旅行论坛的举办将会解决

的问题及取得的硕果

问题

1

研学机构如何提前卡位,如何与营地、互联网结合?

2

教育如何个性化,同时流程执行又如何标准化?

3

标准不统一,研学执行公司营业范围到底是什么?

4

课程设计是以学校教师、机构为主,还是以学生为主?

5

研学课程与课标、校本、学校价值观如何融为一体?

6

一些学校为何还在因为安全问题持续观望?

7

研学方案注重课程,研学执行时为何却偏重旅行?

8

课程评价体系缺失,活动前中后如何评价,如何量化?

硕果

研学旅行的案例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

细化研学市场领域

满足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必修课需求

形成《中国研学旅行行业发展报告》

探索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执行、评价

解读研学旅行政策和发展趋势

论坛部分嘉宾

本次论坛将邀请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郭传杰、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学旅行研究所所长王晓燕、北京体育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刑文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厉新建、中国旅行社协会研学旅行分会会长,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高志权,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张力作为本次论坛的演讲嘉宾。

江苏圣陶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姚炜先生、CEO陶金先生将作为教育业届的特邀嘉宾参与本次研学旅行论坛。

姚炜

陶金

圣陶教育研学旅行教育

作为本次高峰论坛的协办单位,同时也作为中国教育学会战略合作机构、创客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理事单位、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圣陶教育研学旅行教育研究中心整合了跨区域、跨领域、跨国界的研学资源,精心研发100多条研学路线,覆盖20余+座城市,跨越4000多公里的距离,足迹遍及海内外,塑造了研学旅行教育产品“知行合一”的样板。

圣陶教育研学部分案例

与诺奖大师对话

美国名校行

中法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中瑞知名校长团国际交流

与科技同行

爱国励志行

素质拓展研学

水乡研学

让学生成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个体,幸福、有目标和责任感的人,这是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知行合一,重视实践和体验,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育的边界被打破,教育、文化、旅游等行业跨界融合趋势加快。第三届研学旅行论坛邀请已经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学校、综合实践基地和各类营地分享他们的实践成果,促进行业融合和交流,一起探讨研学旅行教育未来发展路径。

返回学路,查看更多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8-24 21: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部:研学旅行不是旅游,要有课程开发
2017-10-11 北京9月5日电(记者 郝孟佳)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今天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教育部高度重视推动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去年11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推动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把研学旅行从意义、目标、原则、途径、组织等方面做了全面的部署。
吕玉刚说,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要的渠道和载体。第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以及家长,要进一步充分认识开展研学旅行工作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第二,加强研学旅行基地的建设,要动员社会广泛的资源,包括红色教育基地、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祖国大好河山、工厂、农村、企业、学校等,都可以作为研学旅行的基地,让学生去看、去体会、去感悟。
第三,形成一个研学旅行基地的网络,每个基地的课程资源、特点、接待条件等都上网,让大家一看就明白。首先鼓励就近搞研学旅行,根据年龄的不同特点可以搞跨区域的研学旅行。
第四,加强课程资源的建设。研学旅行不是一般的旅游,要有课程的开发,特别是到了富有教育意义的革命传统基地和文化基地,要把文化的内涵、革命的精神讲出来,让学生受到教育。要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包括讲解员的培训,要体现这份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要讲得深入浅出,让学生爱听、听得懂和听得进去。
越圣国际教育一直践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研学旅行的重要意见,积极与各地学校联合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进程,越圣国际教育以 “一城一大学,一地一文化”为出发点,在全世界范围内,精心考察筛选出华北、华东、西北、华中、东北、西南、华南等地区优质的国内研学营;以一国一风貌,一洲一文明” 助中小学生智慧远行,开展美洲营、欧洲营、澳洲营等国际游学营。
以“一营一主题,一路一成长”开展的舞蹈、音乐、绘画、篮球、好莱坞影视表演、领导力培养等个性多元的主题营,使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的有机融合,让广大中小学生通过研学旅行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做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越圣特色主题青训营
山东教育厅新规定:中小学每年安排集体研学旅行不少于2次!
北大状元为越圣营员做报告——树立人生理想,争做时代先锋
初见——越圣京城名校成长研学夏令营纪实
教育部发话:中小学要将研学旅游列入教学计划!
越圣研学服务标准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8-8-24 21: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信息过时了。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3 18: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研学旅行中,学习是怎样发生的
辛颖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 ... t_506637.htm?div=-1
图为清澜山学校学生在研学旅行途中穿越沙漠。 资料图片
    研学课程是以行走的方式展开学习,其中最重要的是遵循教育性原则。要真正实现研学课程的教育价值和学习意义,一方面需要有强烈的课程意识,通过课程设计让研学真正具有学习的内涵;另一方面需要深刻认识研学旅行这种课程形式的独特性,认识到这种课程形式下“学习是怎样发生的”,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研学课程的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征,跳出固有思维,与学生共同进入一种新的学习模式之中。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把研学课程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举措,列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莞市清澜山学校把研学课程列入学校的必修课程计划。学校自开办以来,短短一年时间,就分别以人文、历史、科学、生态、地理等主题组织开展了3次全体学生参与的国内研学旅行。

    学习在环境熏染中发生

    研学课程把学生带入一个无比广阔的天地。在这个天地中,环境以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引领孩子们思考和想象,悄然无痕地改变着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行走于山水之间,他们领略到自然界的神奇与博大,接受的是一种美的熏陶,开阔的是眼界与心胸。如学校组织的“溯源古皖·寻梦徽州”安微研学团,学生们登上黄山,当祖国最美的高山展现在他们面前时,当书本中读到、画册中看到的黄山奇松、怪石、云海、瀑布成了眼前真实的景象时,大家表现出异常的惊喜。当晚,学生们忘却疲劳,在“黄山赛诗会”上争相朗诵自己即兴写下的诗篇,那就是学生“借景抒怀”学习写作的最好时机。又如学校组织的“冰雪激情·圆梦冬奥”崇礼研学团,一批长期生活在南方的学生,来到白雪皑皑的高山雪地,目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观景象,现场吟诵毛泽东《沁园春·雪》等诗词,“北国风光”不再是单调的文字符号,而是成了一种鲜活的影像,引领着他们对诗词的解读和体悟,这种情境下的学习与坐在教室里是完全不同的。

    驻足于文化名城,学生们感受的是中华历史的源远流长,滋生的是民族自豪与文化自信,接受的是传统文化的感染,打通的是纵贯古今的思考。参加“汉唐行远·古道新风”西安研学团的学生,置身于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他们从“兵马俑”的“千军万马”感受到秦代艺术创造的大气磅礴,从“碑林”中的点点真迹领略到中华书法的深远精致,从“大雁塔”的建筑实体找到了中国佛教的历史见证,也感受到古代士子当时“雁塔题名”的荣耀。而这些,都是在教室里、在书本中所难以得到的学习收获。

    参加“清华大学科技考察营”研学团的学生走进清华园,切身感受这所百年名校科学与人文的强大气场。在清华图书馆老馆,学生们看到了满屋历尽沧桑的图书,当知道他们心中崇敬的朱自清、闻一多等大师都曾在这里读过这些书,心中受到的激励是不言而喻的;在清华校史馆,清华名人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还有梁思成、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等大师的生平事迹介绍以及他们为这个民族及世界留下卓越贡献的实物见证,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伟人的精神和气质,由此激发的是他们报效祖国的赤子之情。

    这里所发生的,正是培育孩子们精神与人格最好的学习过程。许多年以后,当他们重温在这里留下的记忆时,都将会是一种洗礼,一种鞭策。

    当今的学生,是伴随着信息环境成长起来的,研学课程带着学生离开冰冷的屏幕,回归到真实的、自然的现实环境中,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用头脑去思考,用言语去表达,展开真实情境中的体验式学习。

    其实,研学课程的设计,完全可以从学生研学过程所面临和历经的环境中挖掘富含的教育元素。这些元素有些可以以课程方式整合成所有学生共同的学习资源,以主题或课题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学习,但更多教育元素是以一种丰富多元的形态隐含在环境之中,不同的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体验和思考,从而实现个体学习经验的建构。从这个意义上讲,研学旅行应该给学生留有自由的、开放的、有选择性的学习空间,让不同的学生都能从“环境”这本无比广阔、丰富的“大书”中得到更多个性化的收获。

    学习在探究体验中发生

    研学课程既是一种开放性、生成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有针对性目标的主题式学习活动,因而本身就具有“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的内涵与课程性质。每一次研学课程的组织者都需要经历“设计主题—选择路线—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总结评量”等基本环节,让研学课程真正成为有效的学习活动,避免陷入“只游不学”的误区。

    在研学课程目标确定以后,除了需要分析研学地点有哪些特色资源可以整合为研学所需要的课程资源,还要认真地研究如何利用这些资源组织学习过程。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引导学生把有效的学习方式贯穿在整个旅行过程中,在实际体验的过程中持续地形成新的学习,真正实现“一路行程,一路学程”。

    通过对几次研学课程的总结,我们认为“观察访问”“探究体验”“动手实践”等是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学习方式。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以视觉为主融合其他感觉为一体的综合感知活动,是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而访问则是以听取、交谈、对话等方式展开调查,收集和掌握所需资料和信息。在研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考察社会,不仅能让学生对观察或考察的对象有鲜明、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同时也是从方法论的角度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因此,这是一个有着双重意义的学习过程。

    比如,先后参加“与大熊猫亲密接触”成都研学团的是清澜山学前部的小朋友和小学部三、四年级的学生。对这些认知能力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孩子,观察就是他们最好的学习方法。在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孩子们从大熊猫的外形、皮毛、姿态、动作、表情、起居、饮食、性情等诸多方面进行连续几天的观察。在观察过程中,学前部的教师针对幼儿聚焦能力较弱的特点,不断地通过现场提出问题,吸引孩子们观察的注意力,并引导孩子们用画图的方式把自己看到的现象画下来;而对三、四年级的孩子,则通过事先设计的观察访问记录表,列出各种观察项目和访问内容,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大熊猫进行实地观察,对基地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采访,还取来熊猫的粪便进行观察,从颜色、气味、黏度等方面分析“素食”动物的粪便特征,每天的作业就是把观察和采访到的情况写进《观察日记》。经历这样一个实地的学习过程,孩子们对观察对象产生了更大的兴趣,脑海中涌现出一个又一个与熊猫有关的猜想和问题。这些猜想和问题,正是在他们心底悄然生长的探究未知世界的萌芽,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留在孩子们身上的那些观察体验,正是孩子们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的起始。

    在学校教育中,发生在课堂里的探究活动,往往会局限于以间接经验和理性知识为主,接地气的感性知识始终欠缺。研学中的探究是一种真实情境下思考与探索的学习活动,对破解知识生活化的命题,有着重要的意义。研学课程将学生带入到与学校教育不同的场景之中,面对现实的世界和真实的问题展开探究性学习,能很好地弥补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之间的缝隙。因此,在研学基地中选取适于学生探究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是研学课程中引发学生学习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

    学习在动手实践中发生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可以使信息不断地刺激脑细胞,促使思维活跃,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同时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学习的内驱力。”这段论述,是对“通过动手实践来学习”意义的深刻诠释。动手操作是手脑并用的过程,是解决知识的抽象性与思维的形象性两者之间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

    对研学课程而言,动手实践是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形式。虽然校内开展的学习活动,我们也可以创造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实践的机会,但绝大多数都是在一种人为的、模拟的情境中展开的。而研学课程将学生带入生活中的现实情境,他们在动手操作、动手实践中所面对的问题,都具有“原生态”的性质,其学习资源的独特价值是无可替代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研学团队的老师们与基地密切沟通,尽可能充分地利用当地资源,为学生安排一些“动手实践”的项目,使研学真正建构起“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做中学习、做中体验”的学习模式。

    鹤庆是云南大理研学课程的一个研学点,这里有一批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传统工艺。研学团抓住这一资源条件,安排学生开展了一系列动手实践的学习活动。在当地技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动手尝试制作“甲马”、瓦猫泥坯和扎染制品。在动手雕刻、捏拿、绘制、浸染等一系列操作过程中,从手心渗入心田的,是学生们对白族民间工艺的精湛技巧、艺术创意以及这些物件中所蕴含的属于当地民族精神追求的真切体会。

    像这样动手实践的学习活动,在研学过程中还有很多。如参加清华大学科技研学团的学生,在清华大学金属工艺首饰实验室就获得了一次亲手打造一枚首饰的实践机会。他们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细心地在小的铜片上作画,然后经历珐琅烧制等几道工序。最终烧制出自己个性化的“产品”。许多学生因为对初次尝试的作品不满意,甚至要求不吃晚餐,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再次制作。这充分表明这种动手实践的活动激发了学生们极大的学习热情。

    学习在行走旅途中发生

    研学旅行是一种以行走为基本形式的学习,学生以团队组合行走在一个对他们充满挑战的全新环境。在行走过程中,学生们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就是他们学习的大课堂,所遭遇的各种事件就是他们学习的活教材。身处这样的“大课堂”,阅读这样的“活教材”,孩子们的学习是生动而宽泛的,并往往是以无形多于有形、融合多于单一的方式展开。这种学习往往发生在研学点点滴滴的细节之中,有些在研学旅行预设的目标中,而有些却由偶遇的真实情境所引发。这种以社会与生活为对象的学习更凸显研学的生成性和开放性特征。

    在研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时时感觉到这种学习在孩子们身上自然地发生。研学途中,他们需要每天自己整理行装,安排起居、洗漱,自己把控时间到达指定位置,在遭遇某些困难时需要自己解决或主动沟通请求援助,在迷路时需要自己想办法找到“组织”……而这些,对生活中很少离开父母,特别是低学龄段的孩子们来说,正是他们学会独立、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的历练。另一方面,研学旅行的学生置身于现实的社会生活环境中,他们乘坐航班高铁,入住酒店客栈,出入名胜之地,行走民俗之乡,处处都有文明公约,时时都有行为规范。他们会通过亲身的经历懂得:什么时候需要耐心等候,什么时候需要轻声细语,什么时候需要克制自己,什么时候需要“礼让三先”……而这些正是成长中的他们对社会规则的体验,是培养现代文明意识和公民素养最有效的学习过程。

    研学旅行的团队行动,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会相处、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和学会自我管理的机会。作为研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们会有意识地把活动过程中的许多具体事项交给学生自己去决定、去选择、去完成。例如,在每天的活动中,都会轮流由部分学生协助教师管理团队,交付给他们一些具体的工作任务,如组织讨论、维持纪律、清点人数、发放房卡餐券、传递通知等,完成这些工作任务,不仅是一种能力的锻炼,更是集体主义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培养。又例如,火车卧铺位的分配、酒店房间的安排、参观逗留时间的确定、行走路线的选择,经常会交由学生自己讨论决定,让他们学习如何自主地安排自己的行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让他们学习如何解决同伴之间出现的分歧和矛盾,让他们领悟对集体意志的服从和对他人的尊重,让他们体会人与人之间应该有的理解与包容。而这些正是对21世纪人才“沟通与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等关键技能的培养,是新时期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建构。由研学旅行而引发的这种学习,对学生的成长是意义深远的。

    更值得提出的是,研学过程中许多活动对学生意志品质的磨炼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研学过程中不时出现的长途跋涉、登山涉水,都是对学生意志品质的磨炼。

    尽管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和实施难度较大,但是清澜山学校将坚定地把研学旅行作为学校的课程选择,不断在实践探索中优化研学课程的品质,让它成为学生生命成长中最有意义、最具价值的学习。

    (作者系广东省东莞市清澜山学校校长)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0 13: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纪明德联合创始人王学辉:游学4.0时代发布时间: 2016-04-21 09:19:15 | 来源: 世纪明德 | 作者: | 责任编辑: 葛蕾




王学辉: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游学4.0时代,实际上我要做一个关于游学4.0时代的中国游学发展趋势的预测。其实这张名片里面主要给大家展示的是这两个职务,一个是世纪明德的联合创始人、董事长,一个是青青部落创始人CEO,做业务出身的,我们就拉一点业务。世纪明德大家知道我们做2B业务的,所以在座的各位有教育局、学校资源的非常欢迎,咱们之间有业务合作。我们预计暑假挂新三板,10月份会做第一轮定增,这里有投资基金,不差钱的大佬们,也希望我们在10月份的时候,定增的时候大家能够积极参与。
青青部落是我们世纪明德旗下专门做2C业务的品牌,去年从世纪明德独立出来以后,目前暑假以后会做一轮VC,A轮这样的融资,到时候我会找你们的。青青部落做的主题营,一切有所谓粉丝级用户的机构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这个渠道里我们主要不是讲的学校跟教育局,那是我们明德的2C渠道,我们就跟粉丝家长合作,我们提供产品,你们帮我们销售。
游学4.0时代的划分,其实说实话我跟大家爆个料,完全是我们蔡蔡同学深造出来的概念,那时候在群里发了一个论坛邀请函,游学都4.0了,我得赶紧看一下。游学4.0是怎么来的呢?后来经过研究确实是这样的,因为符合一个行业的生命周期,所有的行业基本上都要经历这样的周期,游学也是这样的一个概念。
一开始说的1.0的概念,确实是精英国培型,都是国家出钱,奖励性的,所以为什么现在有时候很多提起夏令营,有的人老觉得奖励特别优秀的学生才能去,就是从那个时代树立的。到了2.0时代,就是大众旅游型,一拥而上、顺带做一下。中间确实因为组织不太专业,出现了安全事故和安全责任的问题,慢慢的就淡出了。到3.0时代的时候真正出现了主营业务就是游学这一块,其他的都没有。这个时候一些专业型、教育型的企业通过自己的发展,慢慢地形成一定的规模,我觉得我们可能马上要迎来的应该是游学4.0时代,专业型、教育型公司已经很多了,在这个时候是不是应该进行一些平台跟整合的工作?很多行业都是这样的,旅游行业比如说携程、去哪儿都是一轮轮的整合,包括教育培训,新东方等等投资的整个教育生态圈,包括乐视等等的就不说了。教育跟旅游这两个行业真的到了充分大发展的阶段,一定会迎来整合的时代。我认为游学4.0时代也将会到来,所以这是对游学4.0时代这样的概念的诠释。
其实我今天主要跟大家讲的是我对中国整个游学行业趋势的预测,这里面我提炼了四点,之前也在网上微信做了一些调研,这里面到底哪一些问题最关注呢?实际上是四个问题,我觉得可能是大家最关注的。第一、游学这个行业到底潜在市场有多大?有的人会认为是一个小的市场,到底有多大?第二、到底做B端好还是C端好?哪一个更有潜力?现在刚进入两到三年一直在纠结。第三、游学到底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到底要让小孩子们学到什么?收获什么?另外就是预测一下未来整个游学的商业生态圈到底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第一、我们看一下这个行业的游学市场的潜力的分析,为什么这个行业大家说潜力多大的时候很难有一个明确的回答呢?是因为本身这个行业到底哪一些属于游学行业?本身就很难定义。比如说明德组织的以学校为单位的,三百人、五百人这当然算是游学,但是比如说一些旅行团里面有一半是成人,一半是学生,自己带着小孩来的怎么算?或者学校自发组织的,比如说艺术的社团组织参加艺术大赛,这种算不算游学等等。所以导致了大家定义都不清楚的情况下,你怎么知道这个行业到底有多大?所以我想研究这个首先把这个定义清楚。这些东西我认为都属于泛游学的概念,不光是研学旅行等等,比如说社会实践、亲子体验等等这些,我认为都具有游学的属性,都属于泛游学的行业。如果咱们这样去定义,市场的潜力和规模好去计算了。
这里面其实我测算的,按照现有的传统的国际游学和国内游学的定义,国际游学好象是刚发布了一个国际游学的预测,大概50万人次,当然这里面含着长线和短线,大概销售额是120亿左右。同时咱们国家整个出境游,每年是14%左右的增长率,我认为出境游学夏令营应该比整体的出境旅游增长要快,按照20%的递增预测,我觉得十年之内大概能达到750亿的人民币。主要讲的类似于以学校为主或者是散客组织拼团。刚才我讲的泛游学是没有加进去的,按照20%的递增,到十年左右大概是750亿的市场。国内游学,国家提这个研学旅行,以这两个概念去预测的话,我们也做了一个调研,中国是2亿青少年,城镇化目前是56.1%左右,我们做了一些调研,大概30%的多的学生有这种研学旅行或者参加冬夏令营的意向,按照每个人2000元左右的消费来计算,十年内大概能达到700亿的市场。这里面也有很大的变数,国家对于研学游学的政策,只要这个政策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我认为只比700亿大,绝不比700亿小,一定是这样的情况。
如果再把刚才我讲的泛游学这个概念算上,那可了不得,我估计两千亿的市场也是有的,这个算法从家庭平均的旅游和教育支出倒算。有一个数据,家庭教育支出平均一年旅游是9800,旅游支出估计差不多,这两个数一加可能百分之多少会用到小孩的游学里面?这样一算我觉得市场也非常大,不管怎么算,我觉得整个游学行业不管怎么样市场规模会到千亿左右,时间点就在未来的五到十年。
另外整个这个行业,这几年确实也发生了一些内部跟外部的变化,这也是我们身为从业者看到非常鲜明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国务院的政策,2014年8月21号国务院发的,在文件里面一句话专门写到“鼓励中小学生组织研学旅行和夏冬令营”,好象最开始的原因是因为刘延东等她们去日本考察的时候,日本就开始做了,做的特别好。我们换一个名字叫做研学旅行,研究性学习这个名字确实不错,后来写的名字都是写研学旅行。责成教育部去做试点,大家都知道在合肥、西安、武汉这些地方做的研学旅行的试点也是稳步地推进。其实他们的文件去年5月份发全国推的文件,后来全国组织的文件没有发出来,我后来私底下也问了,基本上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怕一下子人数规模太大了,因为这里面是有安全隐患的,这个好是好,不要给领导找麻烦,他们想把这个事情慢慢地推进,逐步地推进,我认为非常好。如果真的一下子这个市场爆发了,任何一家接待不好一定会出来,倒不如每年20%、30%增长速度我认为是非常好的。包括蒲公英计划,逐步推进,我认为非常好,这反倒是对行业从业者很好的一个外部环境。
另外整个这几年企业环境真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游学行业能搞成现在的发布会?没有,就是十几二十个人来了以后,老是感觉就这几个人,但是这几年确实发现各种各样的圈子,各种各样的论坛,发布会、排行榜都出来了,我觉得也是这个行业火起来的表现。包括携程、途牛等等平台,他们都开设了游学和亲子活动,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风向标。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人才流动,这也是很重要的。十几年前大家都知道游学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的情况,这几年也是逐步的提升。齐总是耶鲁毕业的,哈佛毕业的,很多这样的人投身到游学行业当中,包括很多BAT离职的骨干,他们搞一个项目,也进入游学行业,我认为这点很重要。优秀人才往哪里流?那就是那个行业要发展火爆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定是经过缜密的判断,缜密的规划选择了这样的行业。
另外最最重要的其实我认为是80后跟90后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这是最重要的。60后家长大家也都知道那一代受文革的影响,把希望寄身于下一代人的身上,自己的理想小孩帮忙实现的那种感觉,砸锅卖铁一定要上名校,各种补习班都去上,60后的家长典型的特点,但是80后、90后作为家长,因为他们就是独生子女一代,独立成长起来的,他们对子女的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愿意让小孩独立、自由、健康、快乐地去成长,更看重小孩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所以这就是我们整个游学夏冬令营行业极其重要的社会因素,没有这个社会因素,我觉得咱们就别干了,真是小行业,但是一旦有这个行业,这个主体非常大。
我最后分析的观点是游学行业市场潜力会到千亿以上,甚至是数千亿,目前这个行业处于爆发的前夜,大概相当于20年前英语培训市场俞老师建立新东方的那个时代,也大概相当于十年前他们做好未来课外辅导行业这样的时候,可能2015、2016年对游学行业来说处于这样的原点,所以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判断,市场很大,很有希望,同志们好好干,现在处于爆发前夜。
第二、经常大家问到的,我们现在游学行业里面做B端好还是C端好?哪一个更有前途?到底哪一种方式好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画一个行业图谱,我自己就是把游学行业按照销售渠道,2B、2C画的。产品按照国内游学和国际游学,刚才说的是泛游学,已经全部包括在里面了,只不过是不是国内、国际这两个角度划分的。
2B、2C我这里面特别的跟大家解释一下,因为咱们2B、2C的定义要搞清楚,比如说我们十几年传统的形式,我们去联系学校,通过学校去下发宣传单、学生报名,实际上严格报名这最终都是学生来做的,其实也是2C,只不过我们通过学校渠道宣传的,所以要看这个东西怎么看了。所以我们说这叫做B2B2C。这里面直接面向家长让他们交费,这当然是了,比如说我们跟携程合作,在他的平台上销售,我们跟一起作业网合作,跟这样的2B渠道合作属于什么样的定义?我的定义是作为2C的,因为咱们从本质上来看,2C我定义是纯市场化的东西叫做2C,2B的我定义半市场化的关系。比如说学校夹杂了半市场化的关系,不管跟同城、途牛还是什么直接面对家长,你买了我的产品就是这样的,很简单,所以我是这么划分2B和2C的。大家认为说我跟携程合作,这也是2B那也没有问题,我在这里先做一个定义。市场关系就是2C,半市场关系是2B。
产品分为国内、国际,一交叉最后有四个象限。大家都知道的世纪明德是2B的国内做的最大的,这是第二名到第十名加起来都没有我们多,第二名大概是一万多。确实是因为我们十年就干了这件事,用心地维持渠道关系。比如说2C的国际游学里面,像新东方刘总这边做的非常好,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其他的领域里面,目前真的是还没有找到特别大,特别绝对第一的感觉好象还真没有,拿出来大家都服的好像真没有,这是一个划分标准。
现在我们想做的更加细分的行业图谱,看这个图首先我要致敬一下多知网,他们里面最震撼的就是这张图谱,看了以后觉得他做事真的是用心,因为画了整个教育培训网的图谱,按照圈子的大小,圆圈代表线下企业,方框代表线上,圆圈的大小跟方框的面积大小代表估值规模,中间又有连线代表的是投资关系和竞争关系,那张图画的太好了。第一时间我就贴到上面,后来跟他们商量,咱们游学行业也要做这样的图谱,当然刚开始做其实还很粗糙或者进来的还很少,我们不断地搜集这些数据。基本上圆圈代表应收一亿以上的,五千到一亿的,一千万到五千万的,一千万以下的。一亿大家看到的是非常少,我认为这个行业做到三五千万就是一个槛,上去的很难,掉下来的不少,确实是这样的。方片当然是估值的,因为咱们有一些现在在线的,或者互联网类的企业,因为他们做平台性的,我们现在随便起价三千、五千、六千的,一亿以上的,我们画了这样的图谱,这个图谱会继续完善,希望我们能够有几百家,甚至上千家游学这样的企业能够在这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
第二个问题的结论就是中国未来的模式2B、2C都有希望,我这么讲绝对不是宏观断案,各打50大板,不是这样的,我确实根据我自己经验的认识,中国夏令营的模式将来应该是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的综合体。因为大家知道日本的模式是典型2B的模式,美国模式是典型的2C的模式。日本大家都知道整个是独立自由、个性化,你自己去定,所以是比较典型的2B模式。中国模式我认为是这两种模式的综合体,这是因为在可见的未来,传统学校全日制学校对学生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因为夏令营里面最重要的是信任关系,最信任谁呢?当然信任你的班主任,班主任说这个好就跟着去了,所以在可见的未来,学校渠道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渠道,同时又因为中国庞大人口的基数,刚才讲的80后、90后家长的诉求,他们绝对有自己的判断和自己的意见,他已经不是只是学校简单的推荐了,咱们不算其他城市,光北上广深大家算一算6000到8000万人口的基数,这又能派生出多少C端的需求?这就足够了。这就是中国的好处,13亿人口的好处,所以中国总是一个综合体,在哪一个领域都能找到自己发挥的空间,所以我认为C端也很重要,市场也很大。
所以游学四象限都可以出独角兽机构。比如说2C的国内游完全有可能,各种营地怎么不能出来几亿的独角兽的企业?完全可能。所以这是我的一个综合的判断,当然目前来讲我个人认为可能2B的确实来钱要快一点,获得盈利要快一点,2C目前几年是发展相对比较快,未来我认为各占一半,比较综合、比较完美的平衡,能不能达到我们拭目以待,可能十年左右的时间会看得出来。第三个问题其实也是我今天想跟大家重点交流的,可能感觉比较虚,但是我认为非常重要,不然我们这帮人站到这里或者我们做夏令营游学行业为了什么呢?我们到底给小孩带来什么?这个很重要。
大家看一下我们明德从创立之期,包括我们的名字,为什么叫做明德,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发扬光明正大的品德,这跟我们做的素质教育很像,我们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曾经提过很多理念,比如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人的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这些口号,这些理念,这些价值观都非常好,但是在最近的一两年当中我们也在思考,不断给团队内部去传递我们真正要传递的顶层价值观或者是像计算机原代码一样的东西是什么?最后我们找到的是我认为是真正的大学精神,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大家说到独立、自由,其实很抽象,我也不好去定义,我就想一些案例和话语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什么叫做独立精神,自由之思想。比如说就说陈寅恪先生,他被人称为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教授的教授,他曾经有四个概念,古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讲过的我也不讲,我只讲过未曾讲过的东西,“四不讲”我觉得真的太牛了,所以我觉得非常佩服。还有一部电影《勇敢的心》,在上大学的时候看过这部电影,故事情节一概都忘了,就记得最后华莱士喊的那声freedom,我非常印象深刻。
还有我非常佩服的企业家之一是乔布斯,他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里面,他里面提到了非常好的一句话,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很多人把这句话翻译成“大智若愚、求知若渴”,翻译的很好,但实际上我后来发现把它翻译成清华校训是最适合的,太好了,所以我觉得只要优秀的思想,古今皆然,中外都是一样的。乔布斯很重要的另外一句话,你的时间有限,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
另外还有我们的陈吉宁校长,他讲到的一句话使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作为清华的学生,你们要不唯众、不跟风,不在意在普通的道路上是否比别人走得更快,而是具有从容地行走在无人知晓的荒原上,这句话对我震动很大。这是一些案例和话语。
后面其实想用康德的话做一个总结,自由其实是康德最看重的价值基础,在他的哲学里面,自由是一切,他说任何人,他不能背叛人,他只能自由,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自由是可以不做伪心之事,自由就是有自由权利的权利,我加了一句话独立就是有能力去自由选择,所以我认为如果作为一个定义,可能这样就是很好的关于独立和自由的定义。第三个问题其实也是我今天想跟大家重点交流的,可能感觉比较虚,但是我认为非常重要,不然我们这帮人站到这里或者我们做夏令营游学行业为了什么呢?我们到底给小孩带来什么?这个很重要。
大家看一下我们明德从创立之期,包括我们的名字,为什么叫做明德,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发扬光明正大的品德,这跟我们做的素质教育很像,我们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曾经提过很多理念,比如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人的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这些口号,这些理念,这些价值观都非常好,但是在最近的一两年当中我们也在思考,不断给团队内部去传递我们真正要传递的顶层价值观或者是像计算机原代码一样的东西是什么?最后我们找到的是我认为是真正的大学精神,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大家说到独立、自由,其实很抽象,我也不好去定义,我就想一些案例和话语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什么叫做独立精神,自由之思想。比如说就说陈寅恪先生,他被人称为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教授的教授,他曾经有四个概念,古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讲过的我也不讲,我只讲过未曾讲过的东西,“四不讲”我觉得真的太牛了,所以我觉得非常佩服。还有一部电影《勇敢的心》,在上大学的时候看过这部电影,故事情节一概都忘了,就记得最后华莱士喊的那声freedom,我非常印象深刻。
还有我非常佩服的企业家之一是乔布斯,他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里面,他里面提到了非常好的一句话,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很多人把这句话翻译成“大智若愚、求知若渴”,翻译的很好,但实际上我后来发现把它翻译成清华校训是最适合的,太好了,所以我觉得只要优秀的思想,古今皆然,中外都是一样的。乔布斯很重要的另外一句话,你的时间有限,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
另外还有我们的陈吉宁校长,他讲到的一句话使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作为清华的学生,你们要不唯众、不跟风,不在意在普通的道路上是否比别人走得更快,而是具有从容地行走在无人知晓的荒原上,这句话对我震动很大。这是一些案例和话语。
后面其实想用康德的话做一个总结,自由其实是康德最看重的价值基础,在他的哲学里面,自由是一切,他说任何人,他不能背叛人,他只能自由,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自由是可以不做伪心之事,自由就是有自由权利的权利,我加了一句话独立就是有能力去自由选择,所以我认为如果作为一个定义,可能这样就是很好的关于独立和自由的定义。怎么办呢?游学4.0时代在整合阶段的时候,我认为会出几家比较巨头型的企业,会出现平台整合型的,我认为会出两种形态,一种是偏天猫型的,因为夏令营的产品特别长,成千上万的产品,采购各种各样的产品,好的产品,全打包到平台上,应有尽有,琳琅满目,做好售后服务就可以了,这是典型的天猫型。另外一种是偏京东型的,干的比较苦的,比较重的,经常讲明德筛沙子的活,我们没办法,我们选择京东型,全部都是我们自己,我们可能没有那么多的产品,我们永远选择是按照二八原则去选,人最集中的那一块我们去做,能达到规模量化的我们都做了,从头到尾都是自己做。所以这种很重,但是鉴于夏令营行业的特点,特别重体验和服务和口碑,从头到尾连贯性、安全性等等一系列的考虑,我认为我们肯定要坚定地做这种京东型。这两种形态我个人认为都可以成功,都有可能出现巨头。
对明德来讲,我们内部提的叫做构建罗马同盟,前几本里面讲罗马为什么从当时特别小的一个村镇,500年后就成为横跨亚洲这样的大帝国,中间的罗马同盟这样的概念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罗马不是,罗马进去以后,精英进入我们的罗马元老院,搞罗马同盟,我也不收你们的税,靠这套政策,不断的把自己的地盘做大,我也引用这个概念,就是希望世纪明德不管是什么型的企业在整合的过程当中,希望大家有这样的一种理念,我们首先要寻找价值观跟理念一定是相近的,如果很多一上来理念话不投机的那种就很难去共事。第二、产品或渠道互补。第三先要做业务协同,必须要做业务协同的前提,这是核心的东西,没有兵力,没有业绩,一切都白谈。这个对我的震撼是非常大的,绝对不能做成那样的企业,我们首先一定要有业务协同,大家已经是水乳交融的情况之上,然后我们再做资本的渗透。所以险业务协同,然后再进入我们的大的资本平台,一起实现飞跃。整个行业出一两家上市公司都很难的,所以我们不如一起抱团取暖,这样多好。
我们也大概写了一些我们可能的参股并购的标的,比如说国内的、国际的小的游学龙头,夏令营龙头,国际游学的接待方,现在大家信息太透明了,群里一拉,我是做英国接待的等等,这信息太对称了,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就把我们接待的合作方纳入到罗马同盟,大家在一个锅里吃饭多好。然后美欧做的比较大的游学集团,我们也会做一些,现在已经在操作,他们有夏令营公司现在规模做的比我们大,盈利也很好,但是他们发展慢。就跟吉利收购沃尔沃一样,我们也可以做类似这样的。
这是我对第四个问题的一个判断或者是预测,在这个行业里面将来有多久?我不知道,将来应该是这样的一种情况,几家平台型企业跟众多小而美的企业共存,中间规模的生存空间会被压缩,他会很难受,因为我们经历过大概三五千万销售额这样的过程,真的是非常难受的,因为我刚才讲的六点行业的特点的情况,他到了三五千万以后,要不就是下一步规范五险一金,人员各种规范化的操作、各种税收等等,到资本市场享受你的议价,扩大规模。因为这是有成本的,我们去年缴税一千多万,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魄力,如果没有这个魄力,不去规范,就赚那种轻松钱,五月份开始涨落,九月份解散,这样多好。如果这样的话,就会往后退,最后退成小而美的企业。所以这个过程非常的困难,要不忍痛往前走,就像我们现在的这样,天天一层一层的扒皮这样的做,忍受不了就往后退,做小而美的,就一个人或者三五个人的团队,做一两款特别经典的产品,服务三五百个家庭,最后能有一些稳定的收入,几十万的盈利,非常好,而且过的很快乐,非常的逍遥自在,所以这个行业可能将来是这样的特点。
我们今天这场发布会,包括可能以我们明德挂牌的,以这些标志性事件作为一个起始点,我是希望把整个游学行业能够达到这四句,叫做人才剧集、品牌聚焦、业务聚合,行业剧变。以前大家觉得小,没有人关注,现在有了,慢慢我们的行业火起来了,这是世纪明德一贯的理念,我们跟同行之间都是非常好的关系,餐饮界整个火起来了,每一家店才能火。如果整个一条街只有你们一家一定火不起来的,一样的道理,我们抱团取暖,我们将来一起做一两家上市公司。
我们明德长远的规划就是以上新三板阶段性标致,我们达到市值10亿左右,这应该是国内最大的游学企业。通过上新三板之后,我们进一步夯实主营业务,再加上资本的助力,罗马同盟的参股并购的整合,我们希望能达到100亿左右的市值,也去申请创业版、中小板的IPO,游学这一块如果能做到世界最大的游学集团这样的目标以后,下一步就希望能做最大的素质教育集团,这一直是我们的梦想,希望将来我们有机会去做成这样的企业,这是我们的一个梦想。
回归到我们主题,游学4.0时代最好的课堂在路上,我们一直相信少年强则中国强,一直相信我们做的是一件神圣而伟大的事情,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站在这里,我觉得我们能够从事这样一个行业真的是人生之幸,希望我们一起努力把这个行业做好,让中国青少年得到高品质、高质量的服务,谢谢大家。 我这边讲完了之后,下面我要隆重引出潘盼,最早是怎么相识的呢?她带领一个基金券商的团队来我们这边做调研,天天就跟校长打交道,没有跟这么高大上的打交道,马上在朋友圈转发,后来就跟潘盼商量,她说她自己要定位在新三板叫做垂直行业的研究,新三板大家知道今年会上一万家,你看名字都看不过来的,怎么在这当中选择企业,正好比我们专业的,专门做垂直新三板研究的公司,太好了,我就让他们研究游学行业,这个行业很有前途,结果她确实是花了很多的精力,待会儿她从大数据的角度给大家分析一下数据。我们大家都知道可以靠颜值,可以靠美貌吃饭,非要靠才华吃饭,非要做研究员真的是非常难得,我们都说叫网红,下面热烈的掌声有请我们网红研究员潘盼。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0 20: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研学旅行市场报告:研学旅行市场未来超千亿
红孩儿游乐 2018-06-05 11:52

[size=0.8]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等联合发布了《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报告指出,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和旅游产业跨界融合,研学旅行市场需求不断释放,未来3~5年中国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同时,报告系统梳理并介绍了研学旅行行业发展现状、消费需求状况、市场前景判断以及发展导向。

[size=0.8]现归纳为以下四大核心观点:
[size=0.8]1、研学旅行的市场热度持续上升
[size=0.8]在国民收入不断提高与休闲消费的兴起的背景下,随着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与人口政策的放开,在自上而下的政策催化,以及旅游产业跨界融合的浪潮下,研学旅行市场需求不断释放。
[size=0.8]在市场迅猛增长的需求驱动下,研学旅行行业内部出现了更为丰富的市场主体,在消费多元化与升级提质需求的驱动下,研学旅行产品的丰富化、标准化、立体化、创新化等方面都存在极大的提升空间。


[size=0.8]2、研学旅行消费需求后劲可期
[size=0.8]据调查,约3/4的受访者表示了解研学旅行,80%左右的人表示对研学旅行很感兴趣,六成左右受访者参加过研学旅行。在参加过研学旅行的受访者中,70%左右的通过学校和教育机构参与研学旅行,90%左右对研学旅行表示基本达到8分满意水平。
[size=0.8]从参加研学旅行的意愿调查来看,70%的人期望旅行时长是6-10天,人均花费能接受在3000-10000元的所占比例达88%,64%的人认为目前市场上的研学旅行产品能满足需求。
[size=0.8]各区域主要热门旅游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沈阳、武汉、西安等愿意参与研学旅行的比例基本达到70%以上。


[size=0.8]3、研学旅行行业规模和市场空间广阔
[size=0.8]随着研学旅行成为在校学生的刚需,未来3~5年内研学旅行的学校渗透率将迅速提升,据不完全估算,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加上成年人和老年群体的研学旅行需求,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未来,学校、留学中介和培训机构、旅行社等相关企业跨界融合将成为研学旅行发展的主打方向,研学市场的集中度有望提升。与此同时,研学旅行通过融入教育元素,创造更多价值并与普通旅游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加上消费者对研学旅行产品的价格敏感度较低,研学旅行行业利润率有较好的保障。


[size=0.8]4、合理引导研学旅行发展并予以政策保障
[size=0.8]建议充分考虑研学旅行行业消费者的核心诉求,进一步完善研学旅行核心产品体系、优化目的地和示范基地建设、提升研学旅行运营质量,在规划布局和标准化建设、资金支持和投资优惠、市场培育和安全保障等方面提供跨部门的政策保障。
[size=0.8]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原执行主编、全国综合实践活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贺斌教授从2016年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11部委《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出发,为大家分析了研学旅行与农旅教育的大市场,休闲农园如何与研学旅行对接?
[size=0.8]就像贺斌教授说的“未来研学旅行的市场是基地和营地的天下”,1.78亿的中小学生的研学市场解决周一到周五的农庄空窗期,将有极大的市场驱动!这个部分的内容引起了与会代表们的强烈关注,现场反应热烈。


[size=0.8]有关专家预测:到2022年中国城市富裕人口和城市上层中产人口将约达6亿,这6亿人追求优质多样的教育,希望未来孩子有短期出国留学的机会,因此,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将是其看好的教育品类。
[size=0.8]此外,从某种意义上讲,营地教育竞争的是学员的时间。随着消费升级,小长假全家旅行比较流行,且家长有跟孩子进行深度交流互动的需求,现在很多营地结合地产项目,到山清水秀的地儿开展营地教育,这对家长来讲是一个很好的服务型产品。
[size=0.8]据红孩儿游乐了解,国家每年对教育的投入资金已经连续五年超过其GDP的4%,2017年中国的GDP已经达到了80万亿,即2017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超过了3.2万亿。另外,我国家庭每年教育总支出约1万亿到1.5万亿。因此,中国教育市场超过了5万亿的市场。其中与研学和营地教育相关的包含:国家会拨款到各个教育局和学校,学校和教育局有责任和有义务在每个学期里,给学生提供小学三天、初中五天、高中七天的出校、出市、出省的研学教育。保守估计,研学旅行和乐园教育市场规模未来可能会发展到2000亿左右。
[size=0.8]国内专注儿童乐园设计的红孩儿游乐公司总经理王明波表示,研学旅行需要很好的将研学和玩耍结合,而儿童玩耍核心绕不开儿童乐园的趣味研学,儿童乐园已经成为未来研学旅行中重要的体现形式,如今,不管你现在有没有条件来触及这一市场,风口已经到了。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0 21: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北京市研学旅行行业发展监测分析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7-2023年)》针对当前北京市研学旅行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威胁,提出北京市研学旅行行业发展投资及战略建议。

  《中国北京市研学旅行行业发展监测分析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7-2023年)》以严谨的内容、翔实的分析、权威的数据、直观的图表等,帮助北京市研学旅行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

  《中国北京市研学旅行行业发展监测分析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7-2023年)》是北京市研学旅行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北京市研学旅行行业发展趋势,洞悉北京市研学旅行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一章 研学旅行市场基本概况
  第一节 研学旅行基本概述
    一、研学旅行定义及特点

    二、研学旅行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研学旅行探索及试点
    一、研学旅行探索方向

    二、研学旅行问题与挑战

    三、研学旅行发展的机遇

    四、研学旅行教育部要求

  第三节 研学旅行的起源及发展
    一、研学旅行的起源

    二、中国研学旅行发展历程

  第四节 研学旅行的构成要素和作用
    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

    二、参加研学旅行活动的中小学学生

    三、研学旅行活动基地

    四、提供研学旅行服务的旅行社

  第五节 研学旅行发展特征分析
    一、研学旅行的主体具有自主性

    二、研学旅行的内容具有开放性

    三、研学旅行的方法具有探究性

    四、研学旅行的取向具有实践性

  第六节 研学旅行发展原则分析
    一、研学旅行活动课程设计

    二、研学旅行活动经费情况

    三、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原则

    四、研学旅行活动管理原则

第二章 中国研学旅行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 研学旅行资源及需求学校分析
    一、中国旅游市场发展分析

    二、中国旅游景区发展分析

    三、中国高中学校数及学生数

    四、职业技术学校数及学生数

    五、普通初中学校数及学生数

    六、中国小学学校数及学生数

  第二节 研学旅行市场发展状况
    一、青少年研学旅行市场现状

    二、中国研学旅行发展规模分析

    三、中国研学旅行试点情况

  第三节 研学旅行基地发展状况分析
    一、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名单

    二、研学旅行基地创建策略

      (一)挖掘研学旅游资源

      (二)打造主题品牌、优化产品设计

      (三)提高市场影响力

      (四)完善旅游设施建设

    三、研学旅行基地申报步骤

第三章 北京市研学旅行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北京市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一、北京市GDP增长情况分析

    二、北京市工业经济增长分析

    三、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四、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五、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第二节 北京市研学旅行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国民休闲旅游纲要》

    二、《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_订 阅电 话 01 0 - 6 6 1 81 0 9 9

    三、《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

    四、《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

  第三节 北京市研学旅行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一、北京市人口规模分析

    二、北京市教育支出情况

    三、北京市城镇化率情况

    四、北京市教育发展状况

第四章 北京市研学旅行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 北京市研学旅行市场发展态势
    一、北京市研学旅行开展状况分析

    二、北京市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状况

  第二节 北京市研学旅行课程标准化建设探索
    一、旅行社标准

    二、餐饮标准

    三、住宿标准

    四、交通标准

    五、购物标准

    六、培训标准

    七、安全标准

    八、学分认定标准

    九、研学产品开发标准

    十、研学产品文化标准

  第三节 北京市研学旅行产品开发建议
    一、政府部门应加强重视

    二、注重研学旅行产品的体验性

    三、增强研学旅行产品的针对性??

第五章 北京市研学旅行需求市场分析
  第一节 北京市普通高中发展情况
    一、北京市普通高中学校数

    二、北京市普通高中在校生数

  第二节 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情况
    一、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数

    二、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

  第三节 北京市初中学校发展情况
    一、北京市初中学校数

    二、北京市初中在校生数

  第四节 北京市小学学校发展情况
    一、北京市小学学校数

    二、北京市小学在校生数

第六章 北京市研学旅行资源发展分析
  第一节 北京市旅游资源情况
    一、北京市自然旅游资源

    二、北京市人文旅游资源

  第二节 北京市旅游市场发展分析
    一、北京市旅游人数

    二、北京市旅游收入

    三、北京市旅行社情况

    四、北京市酒店发展情况

  第三节 北京市旅游景区发展分析
    一、北京市旅游景区数量情况

      (一)旅游景区总数

      (二)AAAAA旅游景区

      (二)AAAA旅游景区

      (三)AAA旅游景区

      (四)AA及A旅游景区

    二、北京市旅游景区经营情况

      (一)旅游景区接待总人数

      (二)旅游景区营业收入

      (三)旅游景区门票收入

第七章 北京市研学旅行云平台建设研究
  第一节 研学旅行云平台建设意义
    一、研学旅行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及智慧景区管理的需要

    三、智慧旅游大数据需要研学旅行云平台的加入

  第二节 研学旅行云平台建设初步方案
    一、面向公众的研学旅行云平台建设方案

      (一)手机智能终端APP

      (二)研学旅行景区门户网站

      (三)研学游云服务中心

      (四)虚拟研学游体验中心

    二、景区信息化平台建设

    三、整合平台的建设内容

      (一)后台管理平台

      (二)电子商务平台

    四、研学旅行云平台与智慧旅游云平台的整合

  第三节 北京市研学旅行云平台建设动态
第八章 北京市研学旅行市场开发优劣势及挑战机遇
  第一节 北京市研学旅行市场开发优势分析
    一、北京市研学旅行市场庞大

    二、研学旅行活动基础优良

  第二节 北京市研学旅行市场开发劣势分析
    一、产品良莠不齐

    二、相关的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三、现有接待体系尚未完善

  第三节 北京市研学旅行市场开发面临挑战
    一、安全问题

    二、研学旅行产品设计难度大

    三、对专业人员素质要求高

  第四节 (济′研咨′询)北京市研学旅行市场开发建议
    一、研学旅行产品的专业化设置

    二、加快教育基地的建设

    三、出台相应的研学旅行优惠政策

    四、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研学旅行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1 09: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研学旅行中,学习是怎样发生的 (2018-10-10 10:01:16)转载

标签: 教育分类: 分管工作

广东省东莞市清澜山学校校长  辛颖


研学课程是以行走的方式展开学习,其中最重要的是遵循教育性原则。要真正实现研学课程的教育价值和学习意义,一方面需要有强烈的课程意识,通过课程设计让研学真正具有学习的内涵;另一方面需要深刻认识研学旅行这种课程形式的独特性,认识到这种课程形式下“学习是怎样发生的”,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研学课程的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征,跳出固有思维,与学生共同进入一种新的学习模式之中。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把研学课程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举措,列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莞市清澜山学校把研学课程列入学校的必修课程计划。学校自开办以来,短短一年时间,就分别以人文、历史、科学、生态、地理等主题组织开展了3次全体学生参与的国内研学旅行。

学习在环境熏染中发生

研学课程把学生带入一个无比广阔的天地。在这个天地中,环境以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引领孩子们思考和想象,悄然无痕地改变着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行走于山水之间,他们领略到自然界的神奇与博大,接受的是一种美的熏陶,开阔的是眼界与心胸。如学校组织的“溯源古皖·寻梦徽州”安微研学团,学生们登上黄山,当祖国最美的高山展现在他们面前时,当书本中读到、画册中看到的黄山奇松、怪石、云海、瀑布成了眼前真实的景象时,大家表现出异常的惊喜。当晚,学生们忘却疲劳,在“黄山赛诗会”上争相朗诵自己即兴写下的诗篇,那就是学生“借景抒怀”学习写作的最好时机。又如学校组织的“冰雪激情·圆梦冬奥”崇礼研学团,一批长期生活在南方的学生,来到白雪皑皑的高山雪地,目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观景象,现场吟诵毛泽东《沁园春·雪》等诗词,“北国风光”不再是单调的文字符号,而是成了一种鲜活的影像,引领着他们对诗词的解读和体悟,这种情境下的学习与坐在教室里是完全不同的。

驻足于文化名城,学生们感受的是中华历史的源远流长,滋生的是民族自豪与文化自信,接受的是传统文化的感染,打通的是纵贯古今的思考。参加“汉唐行远·古道新风”西安研学团的学生,置身于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他们从“兵马俑”的“千军万马”感受到秦代艺术创造的大气磅礴,从“碑林”中的点点真迹领略到中华书法的深远精致,从“大雁塔”的建筑实体找到了中国佛教的历史见证,也感受到古代士子当时“雁塔题名”的荣耀。而这些,都是在教室里、在书本中所难以得到的学习收获。

参加“清华大学科技考察营”研学团的学生走进清华园,切身感受这所百年名校科学与人文的强大气场。在清华图书馆老馆,学生们看到了满屋历尽沧桑的图书,当知道他们心中崇敬的朱自清、闻一多等大师都曾在这里读过这些书,心中受到的激励是不言而喻的;在清华校史馆,清华名人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还有梁思成、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等大师的生平事迹介绍以及他们为这个民族及世界留下卓越贡献的实物见证,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伟人的精神和气质,由此激发的是他们报效祖国的赤子之情。

这里所发生的,正是培育孩子们精神与人格最好的学习过程。许多年以后,当他们重温在这里留下的记忆时,都将会是一种洗礼,一种鞭策。

当今的学生,是伴随着信息环境成长起来的,研学课程带着学生离开冰冷的屏幕,回归到真实的、自然的现实环境中,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用头脑去思考,用言语去表达,展开真实情境中的体验式学习。

其实,研学课程的设计,完全可以从学生研学过程所面临和历经的环境中挖掘富含的教育元素。这些元素有些可以以课程方式整合成所有学生共同的学习资源,以主题或课题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学习,但更多教育元素是以一种丰富多元的形态隐含在环境之中,不同的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体验和思考,从而实现个体学习经验的建构。从这个意义上讲,研学旅行应该给学生留有自由的、开放的、有选择性的学习空间,让不同的学生都能从“环境”这本无比广阔、丰富的“大书”中得到更多个性化的收获。

学习在探究体验中发生

研学课程既是一种开放性、生成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有针对性目标的主题式学习活动,因而本身就具有“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的内涵与课程性质。每一次研学课程的组织者都需要经历“设计主题—选择路线—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总结评量”等基本环节,让研学课程真正成为有效的学习活动,避免陷入“只游不学”的误区。

在研学课程目标确定以后,除了需要分析研学地点有哪些特色资源可以整合为研学所需要的课程资源,还要认真地研究如何利用这些资源组织学习过程。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引导学生把有效的学习方式贯穿在整个旅行过程中,在实际体验的过程中持续地形成新的学习,真正实现“一路行程,一路学程”。

通过对几次研学课程的总结,我们认为“观察访问”“探究体验”“动手实践”等是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学习方式。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以视觉为主融合其他感觉为一体的综合感知活动,是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而访问则是以听取、交谈、对话等方式展开调查,收集和掌握所需资料和信息。在研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考察社会,不仅能让学生对观察或考察的对象有鲜明、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同时也是从方法论的角度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因此,这是一个有着双重意义的学习过程。

比如,先后参加“与大熊猫亲密接触”成都研学团的是清澜山学前部的小朋友和小学部三、四年级的学生。对这些认知能力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孩子,观察就是他们最好的学习方法。在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孩子们从大熊猫的外形、皮毛、姿态、动作、表情、起居、饮食、性情等诸多方面进行连续几天的观察。在观察过程中,学前部的教师针对幼儿聚焦能力较弱的特点,不断地通过现场提出问题,吸引孩子们观察的注意力,并引导孩子们用画图的方式把自己看到的现象画下来;而对三、四年级的孩子,则通过事先设计的观察访问记录表,列出各种观察项目和访问内容,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大熊猫进行实地观察,对基地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采访,还取来熊猫的粪便进行观察,从颜色、气味、黏度等方面分析“素食”动物的粪便特征,每天的作业就是把观察和采访到的情况写进《观察日记》。经历这样一个实地的学习过程,孩子们对观察对象产生了更大的兴趣,脑海中涌现出一个又一个与熊猫有关的猜想和问题。这些猜想和问题,正是在他们心底悄然生长的探究未知世界的萌芽,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留在孩子们身上的那些观察体验,正是孩子们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的起始。

在学校教育中,发生在课堂里的探究活动,往往会局限于以间接经验和理性知识为主,接地气的感性知识始终欠缺。研学中的探究是一种真实情境下思考与探索的学习活动,对破解知识生活化的命题,有着重要的意义。研学课程将学生带入到与学校教育不同的场景之中,面对现实的世界和真实的问题展开探究性学习,能很好地弥补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之间的缝隙。因此,在研学基地中选取适于学生探究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是研学课程中引发学生学习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

学习在动手实践中发生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可以使信息不断地刺激脑细胞,促使思维活跃,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同时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学习的内驱力。”这段论述,是对“通过动手实践来学习”意义的深刻诠释。动手操作是手脑并用的过程,是解决知识的抽象性与思维的形象性两者之间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

对研学课程而言,动手实践是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形式。虽然校内开展的学习活动,我们也可以创造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实践的机会,但绝大多数都是在一种人为的、模拟的情境中展开的。而研学课程将学生带入生活中的现实情境,他们在动手操作、动手实践中所面对的问题,都具有“原生态”的性质,其学习资源的独特价值是无可替代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研学团队的老师们与基地密切沟通,尽可能充分地利用当地资源,为学生安排一些“动手实践”的项目,使研学真正建构起“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做中学习、做中体验”的学习模式。

鹤庆是云南大理研学课程的一个研学点,这里有一批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传统工艺。研学团抓住这一资源条件,安排学生开展了一系列动手实践的学习活动。在当地技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动手尝试制作“甲马”、瓦猫泥坯和扎染制品。在动手雕刻、捏拿、绘制、浸染等一系列操作过程中,从手心渗入心田的,是学生们对白族民间工艺的精湛技巧、艺术创意以及这些物件中所蕴含的属于当地民族精神追求的真切体会。

像这样动手实践的学习活动,在研学过程中还有很多。如参加清华大学科技研学团的学生,在清华大学金属工艺首饰实验室就获得了一次亲手打造一枚首饰的实践机会。他们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细心地在小的铜片上作画,然后经历珐琅烧制等几道工序。最终烧制出自己个性化的“产品”。许多学生因为对初次尝试的作品不满意,甚至要求不吃晚餐,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再次制作。这充分表明这种动手实践的活动激发了学生们极大的学习热情。

学习在行走旅途中发生

研学旅行是一种以行走为基本形式的学习,学生以团队组合行走在一个对他们充满挑战的全新环境。在行走过程中,学生们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就是他们学习的大课堂,所遭遇的各种事件就是他们学习的活教材。身处这样的“大课堂”,阅读这样的“活教材”,孩子们的学习是生动而宽泛的,并往往是以无形多于有形、融合多于单一的方式展开。这种学习往往发生在研学点点滴滴的细节之中,有些在研学旅行预设的目标中,而有些却由偶遇的真实情境所引发。这种以社会与生活为对象的学习更凸显研学的生成性和开放性特征。

在研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时时感觉到这种学习在孩子们身上自然地发生。研学途中,他们需要每天自己整理行装,安排起居、洗漱,自己把控时间到达指定位置,在遭遇某些困难时需要自己解决或主动沟通请求援助,在迷路时需要自己想办法找到“组织”……而这些,对生活中很少离开父母,特别是低学龄段的孩子们来说,正是他们学会独立、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的历练。另一方面,研学旅行的学生置身于现实的社会生活环境中,他们乘坐航班高铁,入住酒店客栈,出入名胜之地,行走民俗之乡,处处都有文明公约,时时都有行为规范。他们会通过亲身的经历懂得:什么时候需要耐心等候,什么时候需要轻声细语,什么时候需要克制自己,什么时候需要“礼让三先”……而这些正是成长中的他们对社会规则的体验,是培养现代文明意识和公民素养最有效的学习过程。

研学旅行的团队行动,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会相处、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和学会自我管理的机会。作为研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们会有意识地把活动过程中的许多具体事项交给学生自己去决定、去选择、去完成。例如,在每天的活动中,都会轮流由部分学生协助教师管理团队,交付给他们一些具体的工作任务,如组织讨论、维持纪律、清点人数、发放房卡餐券、传递通知等,完成这些工作任务,不仅是一种能力的锻炼,更是集体主义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培养。又例如,火车卧铺位的分配、酒店房间的安排、参观逗留时间的确定、行走路线的选择,经常会交由学生自己讨论决定,让他们学习如何自主地安排自己的行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让他们学习如何解决同伴之间出现的分歧和矛盾,让他们领悟对集体意志的服从和对他人的尊重,让他们体会人与人之间应该有的理解与包容。而这些正是对21世纪人才“沟通与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等关键技能的培养,是新时期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建构。由研学旅行而引发的这种学习,对学生的成长是意义深远的。

更值得提出的是,研学过程中许多活动对学生意志品质的磨炼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研学过程中不时出现的长途跋涉、登山涉水,都是对学生意志品质的磨炼。

尽管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和实施难度较大,但是清澜山学校将坚定地把研学旅行作为学校的课程选择,不断在实践探索中优化研学课程的品质,让它成为学生生命成长中最有意义、最具价值的学习。


科学的规划设计最重要
——北京潞河中学开展研学旅行的经验
陈礼旺

    “巍巍宝塔山巅,极目群山环绕延安。三山两河,风采血染。忆往昔,峥嵘岁月,浴血奋战。延安,黎明的曙光;延安,革命的摇篮。看今朝,潞河学子游览革命圣地,蓝图宏伟大好一片。展未来,中华腾飞、沧海桑田,富强之梦必实现。”

    这首诗是去年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高一年级赴陕西研学旅行后一名同学有感而作。此次研学旅行,潞河中学高一年级600名师生分班分组先后游览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和延安革命纪念馆。潞河中学高一年级此次研学旅行活动第一天清早乘高铁从北京出发,中午到西安后参观游览古城墙,晚宿西安;第二天奔赴壶口瀑布,晚上抵达延安;第三天游圣地延安后返西安,晚宿西安;第四天游陕西历史博物馆和慈恩寺;第五天上午游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中午用餐后赴西安高铁站,当晚返京。

    过去两年中,潞河中学高中部以年级为单位,先后组织了两次为期一周的京外研学旅行活动,其中高一年级赴陕西西安、延安研学旅行,高二年级赴安徽黄山、绩溪研学旅行。作为任课教师,我参与了高一年级陕西西安、延安研学旅行的全过程。回顾此次研学旅行的全过程,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

    其一,13个学科的任课教师均在行前结合学生实际及游学地相关情况设计了游学项目作业。比如政治实践课程学案中要求学生感受西安古城文化,领略延安红色精神,布置了三道题目,第二题是“请你结合游学经历,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西安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和潜在问题”;语文实践课程学案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抄录一首你最感兴趣的陕西民谣或陕北民歌,并鉴赏之”;化学实践课程学案布置了三道题目,第一题是“中国的炼丹活动起源于公元前3世纪,但真正的炼丹术起源于秦始皇。请同学们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找到炼丹术的介绍,并查阅相关资料,谈谈你对炼丹术的看法。为什么说炼丹术是近代化学的前身?”这样的行前安排真正落实了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的相关要求。

    其二,组织工作严密,游学目的地活动丰富,为学生研学旅行提供方便。比如去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前一天晚上,邀请博物馆的专家为学生们讲解博物馆概况,介绍应重点看的文物等。去秦始皇兵马俑纪念馆前、瞻仰延安革命圣地前都有相关安排。

    其三,安全工作落实到人,充分发挥班主任、带队老师及学生干部的作用,确保万无一失。

    其四,与家长有效沟通,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班级建立家长微信群,及时向家长发布研学旅行信息。

    当然,也有一些地方有待改进,我总结提出五点建议。

    一是要化大为小,便于管理。浩浩荡荡600人的团队列队站在壶口瀑布陕西一侧,在音乐老师的指挥下齐唱《保卫黄河》,真的震撼人心,但我站在队伍中也确实捏了一把汗。这么多未成年人组成的团队,安全保障确实是个问题。

    二是减少规定动作,增加自选动作,应结合学生实际增强选择性,既有统一要求,又能灵活安排。

    三是要充分盘活教师资源,比如可以让非京籍教师带一些学生到自己的家乡开展研学旅行,让研学旅行活动成为高中生了解中国国情的一个窗口。

    四是行前准备时要多听取各方意见,到游学目的地后要尽量多地安排研学游项目。这次我们从黄陵经过而未进黄陵凭吊,到延安只是在车上看了几眼宝塔山,确实遗憾。

    五是返校后的总结展示交流要落到实处,相关处室及教师要精心设计,让参与者和未参与者都有收获。研学旅行成果不光要跟同学分享,还应该跟家长分享。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1 09: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研学旅行有这四个锦囊,课程设计无难事

来源:管理智慧 发布:2018-07-31




字数:2988字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研学旅行是衔接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创新形式,更是核心素养不可缺少的重要方式与途径。那么,学校开展什么样的研学旅行才是适合孩子、才是真正让孩子受益的呢?学校究竟该如何组织研学旅行呢?

这些问题都是学校和基地应该去思考的。设计出一个好的研学旅行能够激发学生体验的内驱力,拓展学生体验的活动空间,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养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一个有益于家、国、天下的大气之人。






1





明确研学旅行的目标原则




课程目标的设计类型






课程目标的设计类型来讲,有四个方面。

第一是知识性目标,研学旅行中学生获得的知识,跟学校系统的学科课程相比是有区别的。学校的学科课程主要是教师的系统讲授,而研学旅行的课程来源于学生的实践和体验的过程。

第二是能力性目标,在研学旅行课程中的这种能力目标,应该不是单一维度的,而是多维度的综合能力。这里既有认知与思维能力、也有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社会参与合作能力等维度。

第三是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目标,在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有大量的文字涉及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情感领域目标是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体验过程中的重要目标维度。

第四是核心素养目标, 我们国家现在制定的核心素养的框架由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构成,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主性、社会性、文化性等本质属性的观点,整合了学生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学生发展的要求。









目标设计的维度



研学旅行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体验性,首先就要关注一下它的体验性维度。这里边我们还可以从核心素养提出的的全面发展的人的维度,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维度去设计这个活动。另外一个从活动的主体对象出发,研学旅行要根据学段特点、班级、小组、个人的特点来设计。



2







明确研学旅行的主题




主题原则






研学旅行活动主题有这样几个原则,分别是教育性原则、实践性原则、融合性原则、激发学生自主性原则和挖掘特色性原则,且特色性特别强调了要立足国情、域情和校情。

教育性原则

《意见》里边明确指出,教育性原则是第一项基本原则,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着力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把教育性原则放在第一位,我们才能避免只旅不学或者只学不旅的现象。

实践性原则

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一项校内外相结合的教育活动。研学是目的,旅行是载体。

也就是说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和学生的亲身体验来实现研学综合育人的目的,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之中,就要去充分地促进学生知与行、动手与动脑、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结合和统一。

作为这样一个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模式,特别要注重学生实践性的学习,避免在学校里边以单一的学科课堂知识接受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直接获得为目的的学习活动。

研学旅行课程可能更强调要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

促进融合性原则

《意见》里边明确的提出作为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研学旅行要以统筹协调、整合资源为突破口。从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根本目的出发,站在综合育人的高度,再基于核心素养的形成来进行统筹、设置和实施,在此过程中就要进行资源的梳理、整合。

包括学校内的学科整合、多学科整合、跨学科的整合,甚至是跨界的整合。比如说整合资源,要结合地区的情况、学校的情况、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自然文化遗产、红色教育资源、综合实践基地,包括科技馆、知名院校、工矿企业、科研机构等等都可以去进行充分地挖掘、整合可利用的资源。









主题内容






主题内容的设计,其实《意见》里边已经有了明确的说明:“小学是以乡土乡情,初中是县情市情,高中是省情国情”设计相关的主题内容。

另外一方面,依托这样一些资源去设计主题内容。从核心素养来说,从研学旅行来看,它也可以密切联系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相关的主题。

再比如,它也可以是学校跨越各种学科之间的一些跨界组合、学科知识的重组,这样一些主题的设计内容,也都是很好的。






主题类型






主题设计的类型,《意见》里边也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包括自然类、地理类、科技类、环保类、历史、人文、拓展体验类、艺术类、职业探索类等。

总之这些设计的类型,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科技信息教育、国情教育等等。






3




构建研学旅行的课程框架

课程实施是目标实践的必要途径

在实施过程之中,需要我们调整课程的目标定位。在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目标中融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结合旅行中的闲适情境,选择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应重点关注的内容并落实到课程目标中。比如科学类的活动,你要重点培养他的什么能力,这是需要你调整课程目标的定位。

加强课程整合

于我国学生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比较弱的实际情况,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计划,但走出校园的围墙,你就要跳出目前学校内普遍存在的以学科为中心的界限,不是把一门课在路上去重新复制一下,而是开展基于项目的情境教学。

研学旅行的意义就在于开发学校里学不到的这些经验和知识、素养,一方面,走出校园,就需要为学生创设这种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这种真实的情境里观察、体验、思考,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提升能力、锻炼品格。

另外一方面,围绕这种跨学科的内容和项目开展跨学科的教学,确实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健全课程体系

从微观层面来讲,全面健康、稳妥地推进研学旅行的实施,要关注学校内学科之间的互动。研学旅行将构筑起中国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之间的桥梁,成为校内外教育衔接、合作、协同创新的一种新的形式。

所以既要克服学校学科本位的这种局限,同时也要跟学校密切的配合,注重学校这种跨学科团队的建设,同时关注校外资源的专业化引导,注意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协调,真正使顶层设计的上位概念落实到我们的教育活动之中。

特别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探索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就是说,这个教师不仅仅是学校内的教师,当然它也包括学校外的这种指导教师,所以需要校内校外教师联合起来,从认识理解课程的构建原则、实施框架、组织方式、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沟通、协调。








4





形成课程体系的特色品牌




研学旅行的课程开发,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它的落实需要从整体上去推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对接、融合,不仅是学校、企业和校外机构,还包括各个单位、各个机构的对接融合,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综合课程体系。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事一物,一情一景皆教育,研学路上有课程,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研学机构和基地在设计研学旅行课程时需要将活动内容直接与社会现实相融合,注重在直接经验中引导学生的体验。学生的体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研学旅行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设计实践活动不断开发和利用这一无形重要课程资源,围绕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展开探索,激发学生的最原始的经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拓展学生体验的活动空间,开发与利用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引领学生体验生活,做健康生活的主人。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7-22 17: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7-22 20:34 编辑

研学旅行|地理视角下的研学旅行
www.jianshu.com
    随着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国家教育部门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也越来越重视,研学旅行工作也在持续发展,各大研学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诞生,许多传统旅行社也纷纷开启转型模式。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研学旅行涉及到教育教学、专业培训、户外体验、安全防范、交通运输、餐饮住宿、基地营地、第三方确认、保险行业等许多部门,影响范围不可小觑。
    研学头条作为研学旅行行业的新媒体,我们这次也有幸采访到了安徽师范大学城市规划硕士、云端地理负责人杨新宇
    结合您所从事的地理教学工作,能否谈谈是如何看待研学旅行的?
1.研学旅行契合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基本理念之一。生活地理、地理教学生活化和研学旅行具有异曲同工之处 ,其教育理念相同 。
2.研学旅行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构建意义
    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和个人发展的过程中,解决具体的情境问题具备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品质,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将三维目标中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提炼为地理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炼为地理品质。地理核心素养由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组成。研学旅行可以重构地理课堂情境,是校内课堂的校外延伸,使教学和学习情境更加生动灵活,是深化课程改革和立德树人的切入点。
● 研学旅行是“从做中学”的升华,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地理实践力是学生在地理实践的过程中主动体现出来的具有的调查,分析,模拟,实验的能力和品质,是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精神。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地理实践是体验式教学的一种,学生从实践中体会到快乐,对未来学习动机的形成,具有不断的正反馈作用。

    地理实践力需要在地理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断设置合适的课程,完善学生潜在的实践能力。研学旅行是这种课程最好的载体,拟合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是学生的时间能力达到“明天”的水平。
    目前的高考题目情境的设置更加的新颖,问题更加贴近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设问更加巧妙,没有生活的学生解决不了高考题目,研学旅行将学生转移到了大自然这个最大的教室之中,在大自然中“从做中学”,呈现出更加生活化的学习内容,使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更加紧密。
● 研学旅行通过重构人地时空,增强学生对人地关系的理解
    人地协调观包括人地关系和人地观念,人地观念是对人地关系的判断和理解,人地观念主要有古代社会的“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以”,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特征。
    环境为中心的环境决定论,人本主义自由观反射出的人类中心论,近代工业文明以后环境崩塌,关于人地关系重新思考后的人地伙伴论。人地观念是地理学以及地理课程中最为核心的价值观,遵循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是理解地理学的钥匙。
     高考地理试题首先是情境,既有情又有境,以情入境,情就是人地协调的观念。学生在目前的课堂教学的方式中,不能做到与自然和社会的有机结合,造成两者之间的结合脱节,用情不深。
     研学旅行使学生更加融合于大自然和社会之中,增知涨识,陶冶情操,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意识。
● 研学旅行有利于提高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能力,增强看问题的方法
    综合思维,综合是相对于分析来说,它们相互依存、互为前提,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反之亦然。任何综合,都必须以分析为基础,任何分析又必须以综合为指导。分析与综合在后一层次上的重复总比前一层次要深刻得多。
“综合思维“素养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用综合的,全面的,动态的视角看待地理现象。
    区域性是地理科学的第二个本质特点,由于地球系统的复杂性,距离和区位,人地相互作用在地球上分布不均,各具特色,借助区域的分析方法,可以降低分析的难度,得到自己需要的内容。
    研学旅行通过具体的某个区域,教师可以重新设置一些和当地联系密切的题目,学生可以根据当地的位置,自然和人文环境特点,思考当地地理景观的形成原因,演化过程,和解决措施。学生在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可以不断进行创新,提出合理的观点,研学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甄别信息真伪,辨别有用信息,分析问题,发散创新的能力,使理性认识更加的感性化
     学生回到教室,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已经养成,对新问题会有感同身受的感觉,解决问题更加的真实,更加完整和贴地气,有利于构建比较完整和开放的知识体系,遇到相似的问题能举一反三。
3.研学旅行是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学校教育强调的是共性教育,按照教育课程培养学生;
    校外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以满足兴趣培养目标。
    两者可以相辅相成,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校外教育形式的多样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教育方法的灵活性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实践出真知,其中的“真知”指的是能力,也指人的品格。无论是道德品格的养成,还是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实践,都离不开“行”,核心素养就是在丰富的、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中通过体验、探究而养成的,是在跨界的学习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行,对于健全人格的形成特别重要。研学旅行是一门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是撬动素质教育的杠杆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您如何评价一次地理研学课程的成功
    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要按照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给予学生评价。这能让学生在获取成功经验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舞学生主动参与到研学旅行过程中去。
    地理研学旅行的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之一,应从评价原则、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三方面来阐述评价的过程。
     要遵循发展性、过程性、激励性、多样性评价原则;
     评价内容要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及研学旅行成果评价等四方面的内容;
     评价的主要方法是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及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从您的角度看地理研学课程该如何设计
     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有一定的类似,两者都是基于有某种教育价值的资源进行开发整合,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只不过,学校课程的组织形式更加明了。研学旅行由于是在校外,旅行地点的选择、游览资源的开发、研学任务的确定、讲解员的培训、学习管理、生活管理等教育内容及其进程,这些都是研学旅行这门课程所要考虑的。
      “三阶段四环节十步骤”研学旅行课程模型是在研学旅行课程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模型。
      从研学实践的视角,可以把研学旅行课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简称研学旅行课程的“三阶段”。
课前阶段是研学旅行的准备阶段,
课中阶段是研学旅行的实施阶段,
课后阶段是研学旅行的总结阶段。
      研学旅行课程理应遵循课程建设与编排的要素设计原则,根据泰勒课程理论,把研学旅行课程分为确定目标、选择资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环节,简称研学旅行课程的“四环节”,分别对应不同的课程阶段。
“十步骤”是不同阶段中具体的步骤,分别为:课程主题和目标的确定、人员组织、精选资源,初定线路、注重实地考察,制作研学手册、生活管理、学习管理、研学作业的完成、研学成果展示、生成性学习、研学成绩的认定。
地理类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三阶段四环节十步骤”流程图
    未来地理研学旅行的课程开发,需要依据现代课程理论,遵循人的成长规律与教育教学规律,根据实践性课程的特点,重视课程内涵的打造,做好学科课程体系建设。
您觉得目前地理研学课程开发实施的主要问题在哪
    要使研学旅行做到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建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的指导和帮助。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要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目前,研学旅行地理类课程开发的实际情况并不令人满意。
第一,课程的素养目标不明确
    通过研学旅行究竟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品格和素养,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和理性的分析。没有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许多研学活动没有明确的教育主题及目标,活动随意性很大,育人效果不理想。课程目标的构建使用格朗伦模式:“总体目标——具体行为”,格朗伦认为
    学习的实质就是学生内部心理变化的过程,考虑到这些内部心理的变化不能直接进行观察和测量,因此需要出具反映这些内部心理变化的外显行为。
    总体目标为教师的教学意图,用概括性的语言表达想要达到的教学结果,体现了学生的心理过程变化。
具体行为着重描述学生可以观察的具体行为,以保证目标的可评价性与操作性,具体目标的设定应体现出核心素养的要求。
第二,地理研学课程内容及问题浅层化,“只有学没有研”。
      一些研学活动内容简单,大多都是组织学生集体参观、浏览,存在走马观花。问题设计过于直白、傻瓜,设计的问题大多是横向延伸,没有形成问题的纵向梯度联系,题目的系统性不强。没有让学生进行深度体验,更没有在地理思维能力上让学生有提升,地理核心素养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教育质量不高。
      本人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认为,研学课程的问题应该抽取高中地理学科“节点”知识,该部分知识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和应用性,易构成知识串,形成思维链。在理解地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养成地理核心素养的演绎能力。问题设计遵循小切口,大纵深,链式追问,注重思维回路。在此过程中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注重学生的自主性。
第三,地理研学课程的组织形式单一。
     缺乏校内外课程的整体性设计和统筹协调,还没有打破学科界限,形成跨学科综合实践学习的组织育人体系,构建单元教学模型;也没有把学校知识学习与校外实践进行有效衔接、统筹考虑。
从您的角度认为研学旅行中地理教师该怎么做
      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的一门交叉学科,具有整体性、区域性、多尺度、交叉性、耗散性、复杂性等特点。相对其它学科而言,地理学兼顾自然和人文视角,视角独特,地理学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而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综合能力会直接影响整个研学旅行活动目标的达成。
      “学校自行开展研学旅行,要根据需要配备一定比例的学校领导、教师和安全员”。这就意味着,教师特别是地理教师必然是研学旅行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和指导者。这对地理教师的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关键是老师应该具备较高的核心素养。应加大培训力度,在各部门出台研学旅行细则的基础上,把培训内容渗透到国培、省培、市培等各级各类教师培训中,让各级各类教师都了解、掌握研学旅行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组织好研学旅行活动,地理教师本身必须要亲自感受,亲身实践,勇于探索。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研学旅行过程中,可开拓地理视野,提高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将地理教学资源与地理教材知识整合的能力,建立更加适合学生年龄和个性特点的认知体系,有利于实现从教学型教师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具有较高学科素养的地理教师进行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能做到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只旅不学”、“只学不旅”、“只有学没有研”的现象。
      最后,杨老师也说了研学旅行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其为中学教师特别是地理教师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教师应牢牢抓住契机,借《意见》出台的东风,争做研学旅行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探索者。
     研学头条作为研学旅行专业的新媒体,我们通过对“研学人”系列的专门访谈,让不同行业的人发表不同的观点,提出不同的建议,其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进一步把握中国研学旅行的正确方向,共同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研学旅行事业,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文章整理至公众号研学头条,研学头条带你发现研学旅行的乐趣,关注研学头条的那些人和事儿,每天为你献上研学旅行的最新消息、政策、行业大事件。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11 03:53 , Processed in 0.10228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