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空间的构建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3653451
关于[华夏空间的构建(一)的字幕 唐晓峰 2009超星视频讲座 我这个题目本来报的时候是中国古代的地理文化,是吧,这是一个很宽泛的题目。那我把古代地理文化,把它集中在这个话题上面,就是“华夏空间的构建”。 这个什么意思呢?我们特别注意“华夏空间”这个形容词。“空间”我们太熟悉了,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空间里面,但是我们可以问一下自己,你生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空间?你可以说我生活在燕山的南边,生活在黄河的北边,生活在华北大平原的北边,北京这个地方。这样讲述的时候,你是在讲你的自然位置,讲你的自然空间。如果我说你生活在,你的社会空间呢?你可以说我们生活在北京,生活在中国的都城。好,这个意思非常好。 社会空间来了,那好,我们就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回到古代去,回到古代,在古代的时候。我们知道我们是华夏文化,我们华夏文化有一个悠久的历史。那么我们从地理学的角度说,我们还可以说,华夏文化有一个悠久的空间。这个空间,不是别的,不是别人的空间,是我们自己的空间,我们自己中国人的空间,华夏文明的空间。 那么这样的空间,我们不讲它的自然。我们知道有高山,有黄河,长江等等等等。我们讲它的一个人文的、文化的、文明的特征。我不知道,大家如果被问到这样的问题,说我们华夏空间文明有什么特征啊,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可以很快地回答出这个问题。不管怎么样,我今天就给同学们介绍这样一个问题,华夏空间、文明空间、文化空间它的一些特点。 那么我讲这个事情,我们先讲很简单的,大家看一下这两句话,一个是讲历史的发展。历史的发展,它是事实与观念同时进行的,如果只有事实,没有观念,不是完整的历史。我们看大量的,我们留下来的历史文献,从先秦时代一直到明清时代的大量的历史文献,里面实际上记载了两个层面的东西,一个是记载了大量的历史事实,没有问题。另外,记载了大量的历史观念或者是思想。在我们文献里面,实际上还是包含这两个层次的。有的时候,我们以为它是事实,其实它是观念。 比如说我举一个例子,在讲城市史的时候,我想,如果读城市史,大家都会读到,一个说得已经是熟得要熟的一句话,就是《考工记》里面那句话,匠人营国,方九里,九经、九纬,前朝后市,左祖右社。这是一句描述中国古代都城空间模式的一句话。在许多书里面,把它作为事实看,实际上我们要仔细想一想的话,它是思想,不是事实。因为我们考古发现的中国古代都城,没有多少是按它做的。 我们都城有一个事实的历史,但是这个观念的历史,却一直也延续,一直被大家不断地重复,不断地讨论,一直到今天,大家还这样讲。所以我们必须把这样的思想,和我们都城的事实两个合起来,才形成一个完整的都城的历史,这是一个例子。 第二段话,历史的发展,有时间的过程,也有空间的过程,如果只有时间过程,没有空间过程,也不是完整的历史。这句话是特别为我们历史地理学讲的。因为我们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的就是历史上的一个空间的过程,一个空间过程。回头我会把一些简单的空间的过程这些问题,给大家做一个介绍。就是空间过程加上时间过程,加在一起,我们认识的历史才是完整的历史。这个也是请大家在认识我们历史地理学的时候,主要是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它。 下面我讲一个我们历史的一个空间过程。这个图上,我们有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中国的大地。是个地形,有六个红颜色的范围,这个六个红颜色范围是什么呢?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分布,是新石器时代不同的文化,它们占据的位置。这个是谁总结出来的呢?是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总结出来的,他讲,中国在新石器文化的时候,我们可以划出六大区域,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可以说它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地理学的六大区域。六个文化区域,北面是东北地区,然后那个是中原地区,山东地区,长江环太湖地区,然后是环洞庭湖地区,第六个是长的,从江西到广东这样一个地区。这六个地区的考古学的文化的确是各有特点。那么在这个历史的时代,在这个历史时代,我们后来叫做“中华”的大地上,这个时候还不这么叫,后来称为“中华”大地上,是六个这样彼此不相统属的 六个原始文化大的群体。 那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起点,从这个起点上,我们要看,后来这六个大的文化区,怎么样渐渐整合成一个文化区,这个过程非常复杂。我们知道了这个过程,那我们就知道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完整的历史的一个发展程序。在时间的过程里面,在空间上它们逐步整合。张光直先生,过去,他已经去世了,原来哈佛大学的一个著名的人类学家,他研究中国考古学研究得非常好。他讲在新石器的某一个时段,这六大文化区开始出现了彼此有意义的接触和交流。他讲述这样一个概念,这个概念足够我们去,在事实上去把它考察出来,足够我们在历史过程中把它考察出到底在什么时候,是什么力量,就是可以就是怎么样理解这个张光直先生这句话,出现了具有意义的文化交流的接触。那我们的确在考古学的 这个发展这个面貌上,我们看到龙山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就是我们所说的新石器时代的晚期。龙山文化时期,的确出现了在大范围的,文化的相似性开始出现了。所以这个结果,我想张光直先生考虑到这个结果,因此他提出在此前出现了一个大的文化接触,具有意义的文化接触交流,这样一个时期。这个时期,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从理论上我们觉得应该有这样的时候,当然在实证历史研究上,我们还断定不了,它是在什么时间,是如何发生的。我想这是一个原始时期,非常非常,原始社会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这是一个我们历史的一个阶段。那么这个阶段,我们就熟悉了。我们目光集中在中国的中原的核心地区,也就是黄河的中下游地区,我们可以看到黄河的一个部分,这是黄河从山陕之间流下来,到这儿转弯进入河南,然后进入大平原地区,这个地带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核心地区,这个我们大家都知道。 从前面那个六个原始文化,不知道过了多少年,过了上千年,最后我们是得到了这样一幅、一个历史的断面,在这个历史断面上,我们看到三大(集团),著名的三大集团,这个是夏集团,这个是商集团,这个是周,夏商周。 夏商周呢,我们习惯于把它想成是一个前后相去的历史,但是实际上这三大族群,三大族群,它们曾经共同存在,只不过谁主掌这个(天下),谁的势力最大,谁可以独霸天下,那是另外一个事情,但是它们三个族群,它们三个族群,它们是可以同时存在。而它们发源的,行动的活动的主要地域,就是三个不同的地域,这又是一个空间上的一个阶段,或者说,又是一个空间上的一个成就。 我们的历史考察的目光逐渐地集中到了这个地域,逐渐地集中到了这个黄河中下游的地域。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后来说,中华民族的摇篮在这个地方。当然这个,我们的历史还没有结束。在后来的发展中,我们大家都知道,出现了这样一个局面,一个大圈,我们知道,后来是商灭了夏,然后周又灭了商。周灭了商不是一件小事情,从我们地理景观上,我们看到,出现了一个这样的变化,三大集团变成了一大集团。整个这个世界都是周人的天下,那么就历史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发现历史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观念,比如说我们熟悉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个时候可不可以讲?不容易讲,这种形势下不容易讲,夏,没有听说夏人这样讲,商,没有听说商人这样讲,但是周人可以这样讲了,因为什么?因为他有这样一个政治局面。在这个政治局面下,出现了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样一个观念,出现了这样一个观念。 大家注意,观念出来了,这个是事实,伴随着事实出现了,开始出这一些重要的观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是其中一个,还有许多。那把最重要的列出来,我们看到这样一些东西,这些东西都是随着西周灭了商以后,渐渐出现的这些非常重要的地理观念。它们都是地理观念,而正是这些地理观念,它们组成了一个思想意识形态体系。这个思想意识形态体系,就是“华夏世界”,我们所称的“华夏世界”,我们所称为的这个思想上的华夏世界 ,就是由这些观念组成的。 那下面我想把这些观念,大概给同学们介绍一下。“禹迹”,禹迹,回头我讲,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一个(概念)。 “九州”我们大家都熟悉,“九州”这个词,我们今天还在用,我们都知道,它几乎是中国的代名词,“九州”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地理范围的概念,的确这个地理范围就是中国的概念。那下面还有“中国”,还有“五服”。“中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名字,我们都是中国人,回头我们讲,“中国”是怎么回事。“五服”,可能不太熟悉了,但是“五服”在过去,在我们文明早期,在文明刚刚树立起来的时候,“五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理概念,它是这个《禹贡》这一部经典文献里面提出来的,“五服”,回头我讲“五服”是一个什么意思。“五岳”我们今天都知道,我们有五个山岳,最高的这个(山),最伟大的这个高山。“四渎”,我们有四条最伟大的河流,“四渎”,我不知道咱们能够说出几个,江,河,淮,然后呢?对,“济”就是今天“济南”的那个“济”, 这个济水虽然不大,但是它的位置非常重要,位置非常重要,大概就是今天黄河下游入海之前的这一段,大概是相当于这一段。这条河流后来消失了,但是它在早期的名气非常大,名气非常大。“四海”,我们都知道。 下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还有下面,“华夷之限”,“夷夏之防”,这是一个文化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地理概念。这句话里面 ,强调了我们华夏世界和非华夏世界的区别。我们华夏世界的人,是我们的华夏文明的组成,华夏文明的一些这个部族。那么华夏之外的这些人,非我华夏,非我族类。非我族类这个问题,在当时人们计较得非常厉害,人们计较得非常厉害,而成为文化上的,政治上的,地理上的重要的分界。那么这些东西,整个这些东西,塞满了西周以后人们的头脑。西周以后,中国人的头脑里面塞满了这些概念。他们的世界观,他们认为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就是按照这些概念来理解,来描述,来叙述。你如果翻开史书,在讲到华夏世界模样的时候,讲到华夏世界范围的时候,你会反反复复地读到这些概念。所以没有这些概念,我们不知道我们所说的华夏世界里面是一个什么样的构成,有些什么样的内容。所以这个,我想呢,这些东西,这些观念的形成,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我们文明成就的一个方面。我们的文明有许多成就,但其中有一个成就,是它推出了一个华夏世界,它构建出一个华夏世界,在华夏世界里面生活的人,他们非常自豪,非常自信。这是一个我们就是整体上,给大家大略地介绍一下这样一些观念或者概念。 下面,我们集中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中国”是一个太大太大的概念,对我们中国人来讲,这个概念太大了。但是我问一下,“中国”这个词,“中国”这个名词 什么时候出现的?它刚刚出现的时候是什么意义?“中国”是一个观念,是一个概念,当然它也是一个历史的事实,它是一个历史事实和观念概念浑然一体的这样一个历史事件。那么这个历史事件,它出现的背景是什么呢? 我们再看看这个形势,这个黑圈的范围是商朝,商朝末年,这个代表西周,这个图表示的是“武王伐纣”,西周灭商,是表示的是这样一个当时的一个历史形势。那么这个历史形势完成得非常顺利。这个武王没有用了多长的时间,就把这么大范围的商人的世界拿下来了。原来周人是附属于商的,造反,革命,当然他们称为是“革命”,经过革命这个西边的小国,叫蕞尔小邦,这个周,称为蕞尔小邦,居然打败了庞大的商人,打败了庞大的商朝。 历史,这个军事胜利不得了。那我们关心一下,它在地理上的出现的一种新的什么局面。西周在这个地方,商人在东边,辽阔的东边的土地。如何,老巢在西边的周人如何管理辽阔的东方,如何管理原来是敌人世界的东方,不是个简单的事情,不是一个军事胜利之后,周人就可以睡大觉了,周武王非常清楚这件事情。他军事胜利了之后,他马上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现在西边,我们怎么样去抚东土,抚东土,就是安抚东土,也就是怎么样管理和统治辽阔的东土,而东土原来都是敌人。 这个问题非常尖锐,解决不了的话,那场军事胜利没有什么价值,随后必须有一系列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华夏空间的构建(二)的字幕: 周文王,周武王,他们都是非常高明的政治家。周武王在军事胜利,回他的老家的时候,这个地方就是他的封号,都城,在今天西安这个地方,那么从东方回到封号的路上,走到了今天嵩山这个地方。周武王根据他们的实践经验,他感觉到这个地方是天下之中。周武王说,我希望我们在这个地方新建一座都城,因为这个都城在天下之中,这个都城就叫“中国”。 这里我交待一件事情,就是这个“国”字,在我们汉语里面,在这个时代只是指都城,“国”不是一个国家疆域领土,这个完整,这么一个大的范围的概念,它只是指都城,都城就叫“国”,那么天下之中的国,就是“中国”。 周武王说,我们以后在这个地方管理天下,应该比这儿好得多。周武王回去了,他的话人人都听到了。周武王很快去世,到了周成王的时候,两个辅佐大臣,一个是周公,一个是召公,这两个人完成了周武王的这个战略设想。这两个人亲自到洛阳这个地方,今天洛阳这个地方,修建了洛邑。这个历史我们大家都知道,周公卜洛。那么周公在修了洛邑的时候,他也说,在这个地方,从这个地方是 “天下入贡,道里均”,就是说非常均衡,在这个地方是天下之中。在周公的实际的操作之下,修建了洛阳。 今天在《尚书》和《逸周书》里面,还有讲修建洛阳的规划和建设过程,我说这个是中国最早的一个城市规划的一个记载。它的确讲了,到这个地方怎么样测量土地,怎么样安排宫殿,怎么样命令那些商人的,大量地俘虏了商人,让他们做劳动力,来干活,它讲得非常仔细,讲这件事情,而且哪一天做什么,哪一天做什么,哪一天做什么,非常难得的一个城市建设的一个文献。 那么这个洛阳建起来了,中国诞生了。然后随着中国的诞生,又出现了一系列的地理学的观念,整个天下的形势也为之一变。 这个,先请同学看一下,我刚才讲的这件事情的一个证据,这是一件铜器,叫何尊,在陕西发现的,是西周早期的铜器,上面有篇铭文,注意这个地方,两个字,上面这个字就是“中”,下面这个字就是“国”。它就是在追溯不久以前周武王的那个设想,要在这儿修天下的一个,修一个天下之中的“中国”,它前后文的话,就是在重复武王的那句话,然后说,在这个地方役民,役民就是管理天下的百姓的意思,这个铭文说得非常清楚。 那我们也确信,周武王的这个想法,这个战略眼光,在当时的确是出现过,这两个具体的字,这个“中”是写成这个样子,两个飘带,把这个飘带去掉,就是我们今天的“中”。去掉飘带就是今天的“中”,当时这个“中”字,大家想象,学者们想象可能是在某一个中间的位置上竖了一个竿子,上面有飘带,那个风吹过来,有些什么样的表现。所以因此把这个东西,当成了“中”这个观念的一个符号。 这个“国”字,它写成是这样,一个这个东西,它左边那一半是这个东西,这是什么呢?一个城墙,画两个护城河,这是一个城邑的简单的符号,然后旁边右边是什么呢?右边画了一个武器,这个武器就是这个,就是用兵器守卫的一个城市,它当然就是国的意思。我们今天国家的“国”字有点和它(相似),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过来,把这个连起来,然后外面再修一个城墙。当然我们今天把这简化之后,影都没了,里面就剩一个“玉”了。 所以这两个字,以后有谁问我们,或者是外国朋友问我们,你们“中国”两个字从何而来?你告诉他,我们在铜器上最早出现了这样一个名词,它的意思是当时指天下之中的一个新的都城,它就是洛阳。所以,洛阳的人有足够的理由非常骄傲,他们的都城是有这样的位置,有这样的地位,这就是“中国”。 这个概念出现之后,天下的形势,自从洛阳出现之后,在中国人的政治生活当中,开始出现了一个词,这个词不断地被重复,就是“中国”这个词。大家看,先秦的文献到处讲“中国”,而“中国”这个词,渐渐地它的含义渐渐地扩大,从这个都城慢慢扩展到这个都城的地区,然后渐渐扩展到中原地区,然后渐渐扩展到整个华夏。最后这个“中国”在两三千年的历史当中,它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发展,最后成为我们国家的名字。 据说,在明朝的时候,如果翻译这个CHINA,翻译(成)什么呢?翻译(成)“大明”,到了清朝的时候,翻译这个字儿,翻译成“大清”,辛亥革命之后怎么翻(译)?经过讨论,说翻译成“中国”。这样就CHINA等于中国,“中国”正式地成为我们国家的一个名字。 而在古代,它是一个非正式的名称,今天成为一个正式的名称。所以这两个字,它是有这样一个历史。那我们在这个时代,我们要注意到,它在地理上所发挥的一种功能,这个功能在华夏世界里面强调了一个唯一的一个核心,一个重心。 “中国”代表了一个顶点,是政治的顶点,经济的顶点,道德的顶点,文化的顶点,所有的顶点。所以在中国人的世界里面,无人不知,有“中国”就是都城核心地带的存在,而它的存在影响了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影响了每一个人的空间行为的心理。大家可以想象,都城对中国人意味着什么,我们对于都城的那种沉重感,在我们内心当中的沉重感,可能是很多西方人未必有的。 那么“中国”的事情,我想我们先连带再给大家介绍这个概念,就是“五服”。这个图形我想大家知道,也听说过,从中间那小红点儿都城开始向四面,每五百里是一个“服”,那么每五百里,它的文明程度要降一个级别,那么降了五次之后,剩下的就不值得一提了。而这在五个层次的最外面的一两个,也没什么关注的,特别关注的重要性、必要性。而中国人习惯的是关心中间的,核心的部分。 “五服”概念,大家如果读一读《禹贡》的话,你会发现,有很多不同的形容的。每一个服的一些语言,我们可以看出来,核心是最重要的,最高的意义全在核心。 这是一种思想,这也是一种世界观,大家注意在这个世界观里面包含了一种价值观念,就是核心的,中央的,中国的,是最好的,是至高无上的。而边缘地区是没有什么意义,没有什么价值的。 这样一种价值观念,影响了我们中国人的文化的方方面面。比如说在中国人的行为上,大家都要努力,努力向中央发展,这是我们中国人生活在华夏世界的时候,你必然会产生这样一种行为地理的一种趋向。你一定是趋向北京,今天来讲,你一定趋向北京,趋向京城,这是渐渐在中国人的空间结构的价值系统里面,你必然会产生这样的一种动力,必然会出现这样的动机。 我们今天考大学尽量考到北京来,当歌星尽量上中央电视台,我们每个人可以例举许许多多,你要想成功的话,你要想成功,你要想成名,你要想在每一个方面的成就一番事业的话,北京这个地方,对于你的事业来讲,太重要了,因为什么?你到了北京,就意味着你的最高的成就。 我想这样一种方方面面的一种行为的一种导向的东西,在我们今天的生活当中,我们依然还有很深的体会。现在说这个,我们说大学毕业找工作难,是吧,难是难在红点这个地方。在这儿找工作难,你要到这儿找工作难吗?一点儿也不难,一点儿也不难。所以我们所有的评论,我们所有的评价指标,原来我们是在这样一个框架里面,要不然我们说找工作难,这句话从何而来?你从何而来这句话?有一个默认的前提,这个默认的前提,恰恰就是这样一个空间的结构。就是这样一个空间结构,我们是在这个默认的空间结构里面进行思维,进行对事情进行评论。 那这个是一个,这个空间的结构,默认的东西谁给我们的?祖宗给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说研究思想史不是研究死人的,就是我们说两千年以前,三千年以前,什么样的人文的东西还活着,当然不是那个不是秦皇汉武,他们都死了,思想,观念还活着,还活在我们中国人的心里。 什么叫中国心?我们都有一颗中国心,什么叫中国心,就这叫中国心,你中国心里一定有这样一个东西,这就是中国心。你身为中国人的话,你脑海里,心里揣着这样一个图,到中国来,就进到这个体系里面,然后该怎么样做,你自然而然在这个结构里面,自然而然按照它的这个体系你再发展。 这就是现实当中的这个(东西),我们把这种结构放到现实当中,就是这样一个东西。这些地方,在我们的概念里是什么?是边疆,是吧,是边疆, 那我们在这样的一个结构里面,我们提到边疆的时候,边疆都是一个停滞不前的,没有什么意义的,没有什么机会的,荒凉的,总之一句话,落后的,没有前途的,边疆在我们的生活里面是这样一个意义。 我们大家都知道,边疆在美国的历史当中意义非常大,而边疆在美国的历史当中它不是死亡地带,边疆在美国文化当中,美国历史当中,它是一个充满了希望,机会,翻身,它会给你许许多多的这样的一些成就,这是美国人理解的边疆,边疆地带是他发展的前沿,这是美国人的概念。所以美国人说,现在这个space,就是一个宇宙空间, 他讲宇宙空间space,the last frontier 就是说这个空间,是他最后一个,最后一个frontier。他的意思是说, 我们最新的文明发展在那个地方,最新的发展在那个地方。我们不会这样讲,我们的边疆完全是另外一个概念。所以我想这样,大家稍微熟悉美国历史,我们都知道,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所以这是一个这是我们中国人,这个非常,实际上中国人非常认同的一种空间结构。 那么在这个里面,西周,在西周时代,渐渐出现了这样一个空间的一种观念。这个结构里面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讲这个之外的问题,这个有的时候大家忽略了,渐渐像现在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到这个,我们之外的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中国人是如何面对它的?如何在概念上,如何给它一种观念上的定位呢? 很简单。没有什么价值,不值得关注。这件事情对我们中国人的世界观影响太大了。你要是翻开这个,西周时代的这些 以来的这些先秦时代这些史书,你还会看到一个两相对比的概念,在当时的人们特别在意,什么概念呢?华和夷,华夷,在西周时候,有一个人们非常在意的一件事情,叫“华夷之变”。 夷呢,就是蛮夷,那么在中央这些地方,核心地区住的是华夏的人们,那么在周围,四方都有这个蛮夷,所以我们叫四夷,四夷就是四个方向的蛮夷,那些人糟透了,在西周时代,是一个无论是圣人,还有普通百姓,都强调我们要做华夏人,我们不应该做蛮夷人,做蛮夷人非常糟糕的。而当然在西周的时候,四面蛮夷的势力也非常大,开始向华夏、西周这个地方进行威逼,这个局面是非常紧张。那么越紧张,这个“华夷之变”的界限,在人们思想当中的界限就划得越深,划得越严格。 这句话,在当时很多人讲,从各个方面来讲,在当时是一个,在当时历史时代,是一个非常重要,成败的一件事情。如果你被夷给入侵了,战败了,你是一个最大的失败,如果你把夷打败了,你是一个非常大的成功。 对周公的评价,包括就是周公歼夷狄,这是周公的一个了不起的一个巨大的历史功绩,就是捍卫了华夏的独立的存在,把这个夷狄挡在了外面。 另外还有一个人,管仲,管仲也是帮助齐桓公打败了夷狄。孔子说过这样的话,“微管仲”,我们就怎么样了呢?我们就“披发左衽”了。就是孔子说,如果没有管仲的话,我们都成了夷狄了。意思就是说,我们都被夷狄给打败了,然后夷狄来管我们,夷狄来统治我们,夷狄统治我们呢,我们都变成夷狄的模样。夷狄的什么模样呢?“披发左衽”,披发就是那个头发不梳了。我们知道古代是没有理发这一回事的,是吧,男女都是长头发,长头发披起来太难看,所以就是中国古人要把头发梳起来,男孩长到18岁要把它梳起来,梳起来盘一个纠,扣一个壳,这个壳做得好看一点儿,就是那个冠,是把头发藏在帽子里面,那帽子不是说,帽子很有用,把你头发给罩起来,唰,插一根那什么,把这头发插进去不动了,就是这个冠是很重要的。夷狄没有帽子,头发都是披着,所以孔子说,如果我们被夷狄征服的话,我们都不戴帽子,都变成披发的了。左衽是衣服的这个形式,我们这个华夏人的衣服叫右衽,右衽,这个大襟,就是大襟从左边往右边扣过来,这个叫右衽。夷狄,相反,他是往左边扣过去的,这个叫左衽。 的确是在内蒙古发现的匈奴的衣服就是左衽。还有我们看到一些契丹的壁画,也是左衽,这个华夏的衣服就是这样,这是一个当时人人讲的一个文化的符号,华夏的符号是这样。这个衣服也很有意思,就是我说一个题外话,咱们今天女生穿的衣服都是左衽,这个就是你看一下,你只要是系扣的衣服,拉锁你不好分,你只要是系扣的衣服,你一定是右边的压左边的,女生是这样。男生一定是左边的压右边的,也就是说,如果延长之后,男生的衣服是可以到右边去。女生的衣服是外面这个呢,到这边去,压到这边。这是一个开玩笑,就是说女生的衣服是夷狄的,另外女生头发也披着,是吧?所以开玩笑 ,女生今天是“披发左衽”。 我跟西方人聊过,他说这个衣服是西方人的一个渐渐形成的一个做法,说西方人上等的这个lady,贵妇人要有旁边的佣人帮她系衣服,这个佣人习惯于站在她左边,所以她都是往左边系扣,他说因为这些东西,形成了他们的lady 都是这么系,他们那个gentleman都是这样系,这是一说,不知道是不是确实。 那么就是说,这个夷狄这个问题,中国人是如此地看不起夷狄,那么如此地看不上这些地方,更不用说再远的地方,多远,多远,多远,你们都是不值得关注的“夷”。 到后来,有一个非常远的“夷”,叫“英夷”,非常非常远,然后还有一个那边的,有一个夷叫“米夷”,这些都是夷,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值得关注。 关于[华夏空间的构建(三)的字幕: 我们中国古代的地理知识的特点. 我们再到这个地理学里,中国古代地理知识的特点,也是在,限定在这个范围之内,外面的世界都是一些神怪的传说。神怪的传说之所以能够存在,都是因为中国的古代的文人们,主流文人们不重视它。不重视它,那么那些地方的知识就保存了很多原始民间的特点,而在原始民间的特点里面,有许许多多神怪的传说。而在主流知识分子,他们所关注的这些地方,按照孔子所强调的那种,我们不要谈太多的鬼神。不要谈太多鬼神,按照这样的思路,包括司马迁在内,他们都是非常现实主义地来认识我们的核心世界。 司马迁在《史记》里面,没有任何鬼话,司马迁说得非常清楚,在讲一个这个地方的时候,那些鬼话神话“余不敢言之”。司马迁说,我不敢说。司马迁说的都是现实主义的可信、可靠的知识。 所以只要是我们知识分子,我们古代知识分子真正关注的地方,他一定会了解、发现、积累一些非常非常现实主义的可信的知识。 但是,因为他们的华夷之变的思想,他们轻视周围这些地方,我们古代长期的这些地方的地理知识,都依然保留着那种神怪传说的特点。 那么只有,在早期吧,只有一次机会,我们稍微有所突破,那次机会就是非常有名的张骞通西域。张骞通西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就是当我们中国的一些上流的一些主流的,就像这样一个社会阶层的人们,他们真正要关注一个地方的时候,他们是认真和现实的。 因为西域当时在政治上非常重要,这个我们都知道,为了联络西域的一些国家来对抗匈奴,所以汉武帝非常认真地派使臣张骞去通西域,这是一次高层的交往。那么张骞回来之后,讲述了大量的西域的现实的准确的知识。 正是在这个知识的基础之上,司马迁写了《大宛列传》。大家看一看《史记》里面的《大宛列传》它是讲西域的,没有一句鬼话,讲的都是非常现实的。而且在前言上,司马迁说,关于西域还有一些书,比如说《禹本纪》,比如说《山海经》,这种书里面关于西域有许许多多神怪的传说,司马迁明确说“余不敢言之也”,我不敢讲这样的话。我讲的都是一些,他讲随后他记下来的,都是非常现实主义的知识。 就是说如果我们,我们古代的这些人们他真正地 关注一个地区的话,他会改变那个地区原来的知识特点,他会把那个地区变成是一个可以认同的,可以理解的一个现实世界的一个部分。那么当知识变成这样的时候,那么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文明,就会很自然地扩展到那个地方,发展到那个地方去。所以西域,应该是,西域本来是夷人世界,但是因为专门地关注,把这个地方变成了一个可以认同的一个华夏的范围。 我们知道,汉武帝随后设立河西四郡,所以我们看到就是一种观念,知识,政治,它们的对西域的一个整个的,一个整体性的变化,那么这些东西是和突破这种华夷之变,思想的突破是有关系的。不突破这个东西,四夷都是一种半人半兽,都是那样一种状态。 这个郑玄,郑玄是我们知道他是一个东汉时期的一个大学者。他说四夷是可以通鸟兽语,四夷这些人,懂得鸟说话,懂得兽说话。也就是,他们就是中原这些高高在上的人们,把那些人看成是半人半兽。 这个是一个非常错误的一种认识。而这种错误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到它有很深很深的,一些观念上的、世界观上的一些很深厚的一些背景,这样的基础。 所以正是这样的一些东西,他把这个地方看得是特别特别地好,把这些地方看得是特别特别地糟。这种情况充斥着我们的古代的地理知识体系当中,充满在中国古代的地理知识体系当中,也控制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一直到西方人,西方人我们知道,西方人开始是带着知识来的,是吧? 但是我们发现,他那些真理,怎么中国这些知识分子面对真理的时候不服从啊?怎么不去服从那些真理啊? 所以问题又来了,真理不会给自己开路。我们今天说,我们有一种服从真理的精神。对不起,没那么简单。当你面对一个真理的时候,你接受还是不接受,要两说呢。 所以我们接受西方人的真理,是怎么接受的呢?不是因为见到真理才接受,而是见到大炮才接受的。 所以这个文化这种东西的传播不是那么简单,它有一些很深很深的一些观念,思想体系,意识形态,有很多这样复杂的一些背景。一个知识的转变过程,不是单纯的知识自身的问题,它是一个整个社会的问题。 所以我们看到,西周这个时候,它是一个我们文明的创建时期,它创建了许许多多的东西。比如说它创建了一个至高无上的观念——道德,西周是人人谈道德。商代我们还没有看到这样的证据,商代敬神敬得非常厉害。但是西周的时候,我们看到大谈道德,什么事情都是道德,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思想转变。 还有就是西周,它实行了全面,成熟,彻底的分封制度,同时我们也看到,西周它获得了这样一个疆域,领土的,这个疆域和领土有一个特点,它在东亚这一块比较好的 这个(地方),就是农业条件比较好的这个地方,才渐渐发展到了一种,发展到了它的这个边缘地带,渐渐发展边缘地带。而在边缘地带出现了巨大的文化的自然的 经济等方面的转换,在这种形势之下,西周才形成了这些观念,才形成了观念。 而当时许许多多的问题,在边缘地区实际上是非常活跃,是非常鲜活的。我们最近有一本书叫什么,《华夏边缘》。有一位台湾学者,他就讲在华夏边缘出现的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这个题目很有意思。而在西周这个时代,华夏范围的确定,实际上就是边缘的确定。这个边缘的确定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在边缘这个地方,你会看到非常复杂的一些文化表现,这个是另外一个话题,我们在这儿不必多讲。 我想就是这些东西,就是西周的这样一番思想的构建,最后奠定了一个深深的在中国人脑海里面,奠定了一个世界的模样,你这个世界的,或者说模式,在这个模式里面,我们注意,里面有价值观,它是一个结构,这个结构里面有价值观。 那么后来中国人非常习惯地生活在这个里面,一千年,两千年,所以我们这个根基是非常非常地深的,这个根基是非常非常深的。 后来,我们在表示,表示这个华夏的任何,任何这个世界的模样的时候,我们到处看到这种图形,这种图形已经成为华夏世界的一个典型的模式。我们会看到,许许多多不同的这样分层的这种方形的模式。 这是一个这个“大国百里郊野图”,也画成这个样子。这是一个魂,就是中国人世界观的一个灵魂,灵魂就是这个东西。那么它包含了“中国”的概念,包含了“五服”的概念,包含了这些东西。 那么在这个时候,我想我再介绍,给大家介绍一个词,就是这个词也意义非常大,就是禹迹。 还是那个西周人,他在这个普天之下,他占据了这样一个华夏的大的范围,华夏世界,我们在文献中,忽然发现了一个专门的名词,这个名词可以说是我们华夏世界的第一个概括性的地理的名词,就是禹迹。 这个词的文化含量,历史含量非常大,大在什么地方呢?大在它和大禹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我们非常吃惊的地方,周人他用兵力打下的天下,但他却说,这个范围是禹迹。他把远古的那个大禹抬出来,作为一个高高的圣人的楷模,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块土地。 我想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思想史的情况。大禹太重要了,大禹这个人,这个传说人物,我们确实是这个,对他的认识的确应该是要加强他的这个文明含义;商代的时候,我们看不到这个名字,在商代的甲骨文里我们看不到禹的名字,但是到西周的文献当中,禹忽然间名满天下,所有伟大的事情都归功于大禹,甚至包括这个地理,这个文明地域的开拓,也是与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就这片土地是他的足迹,在他的行为之下完成的,和他的这个圣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这个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事情。那么大禹的传说在西周已经非常盛行,而且刚才我们讲的那个夏商周三大族群,这三大族群,我们有历史材料可以看出来,三大族群人人歌颂大禹,人人都歌颂大禹。 说禹怎么这么了不起?他可以覆盖整个华夏文明世界,谁都认可大禹是我们的远古的圣人。商人说我们也是在大禹的这个范围之内,商人,商人的后代,也是这么唱着这种远古的颂歌。在《诗经》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东西。那么“禹迹”这个词在先秦的文献当中,也很容易看到,比如《尚书》里面,有“禹之迹”;《诗经·大雅》里面有“禹之绩(迹)”;《逸周书》里面有铜器,铜器铭文当中不止一次地出现这些东西。 所以我们确实看到,在这个时代,人们不断地讲,我们都是在大禹的这个,这个禹迹的范围之内,禹迹的范围之内就是华夏,出了禹迹就是蛮夷。 原来禹迹还有这样一个象征意义,它是我们中华文明核心范围的 第一个名词,第一个名字,禹迹,是一个十足的地理名词。“华夏”仿佛还有这个民族的意义,而禹迹是完全的、百分之百的地理的名词,它是第一个我们看到的区域的名词。 这是秦国的铜器上的铭文,都讲它们是在禹迹的里面,足见这个禹迹,这个词在当时它的崇高地位,都讲他们在禹迹里面。 所以像这样一种思想的认同,我们说是文化地理上的认同,不是一件小事情,正是因为有这一层面的,最基本的文化层面的 普遍的认同,这个历史才会顺利地走向大一统。我想这个过程,我们都知道,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东西,我们看到了,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基础性的东西。这些东西,做到了认同的 ,起到了认同的力量。 禹迹,今天我们已经渐渐忘了,但是和它有密切关系的,就是这句话。这句话是《左传》里面,《左传》引更古老的一个书里面的一句话,叫“芒芒禹迹,画为九州”。 “九州”我们都知道,今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九州”就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代名词。的确是很早的时候,九州就等于禹迹,因为什么?九州是在禹迹的这个大范围里面进一步地区域化,是更细层的一个区域化。我们知道一个社会发展,它的成熟的表现,就是它不断地在区域上细化,区域的细化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征。 所以从“禹迹”过渡到“九州”,是说明了华夏文明在地理上,地理观念上的进一步的发展。从一个禹迹分割出九个不同的区域,九个区域,是九州。我想这个也是,自从“九州”这个概念树立起来之后,再也没有倒,到今天这个“九州”也没有倒,非常厉害,就是一个地理的名词,它是对华夏世界的又一种表述。 我们说“禹迹”是一个表述,而“九州”是又一个表述,又一个对华夏整体世界的一个表述。所以这些地理概念,我想都是非常非常具有根本性的,对于我们认识什么叫中华文明,什么叫华夏文明这些东西,是不可缺少的。 因为我们华夏文明不是一个小地域的文明,我们是一个大地域的文明。这个大地域的文明一定要有一些观念,概念,一定要有这样一些东西,才能把一个大的地域,它的文明的属性确定下来。这个属性确定下来之后,这个文明的每一个分子,都对它具有一种认同的心理,这样的话才会有一个大民族的,大地域的,多民族的,一种认同和一统的发展,这个一定需要这些东西。 当然我们还要制造有实际层面的这个郡县制的一种严格的管理,没有郡县制的严格的管理也不行。但是严格的郡县制思想观念的这种先期的发展等等,是我们大地域统一国家,大一统王朝都是不可缺少的东西。 关于[华夏空间的构建(四)的字幕: 这个就是“州”字的一个解释,我想这个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这个字是战国时候人们使用的字,我们把它放大出来,像一个画一样。这个“州”字就是这么产生出来的,和这样的情况是非常像的。 那下面,我再介绍一个中国特有的情况,就是我们这个文明、文化,文明的这种渗透能力非常强,它不但渗透在我们人的心中,不但渗透到两千年之后,我们今天的人心里面,还渗透到我们自然的,自然的江山里面。就是中国的江山,具备、具有不同的文化意义。甚至我们的语言里面,我们的一些词汇,都赋予这些自然景观以特殊的文化意义。 比如说“江山”,我们知道对应的是谁,皇帝,是吧,皇帝坐江山。江湖呢,不能对应皇帝。你要说皇帝坐江湖的话,死罪。江湖对应谁呢,对应那个大侠,这都是。 也不就是江和湖,江和山,还有山水。我们一说山水,我们想到它是山水艺术,有诗歌和绘画。 我们中国人不会用错,不会说,这个大侠到山水里面去,不会。我们说大侠一定是进江湖。外国人开始学(汉语),他闹不清楚,这个江湖,山水和江山有什么区别?区别大了,在我们中国人脑海里面,区别大了去了,而且我们用起来不会错的。 这些呢,我想我们意识到,我们对自然的这些景观东西,我们给它赋予了非常多的特定的这些文化的含义。我想这个是一个,只要说到这些词汇,我们每个人都明白的事情。 那么下面我再讲另外一个,就是五岳的问题。 因为五岳的问题,五岳是很早很早形成的一个名山体系。但是今天呢,我们有的时候把它,以为它是和道家有什么关系。那是很晚的事情,道家是利用了五岳,而五岳的出现比道家要早得多得多。而开始,最开始五岳和道家的思想没有什么关系。 那么五岳,它是一个华夏文明里面推出的一个名山体系,它的文化,政治,文明的意义是非常强大的。 我们今天到北京的地坛,到北京这个天坛、地坛,地坛我们看到里面还摆着这些牌位,居然给五岳是竖牌位的,足见五岳这个事情,不是随便说说的事情。它是严格的皇朝的礼仪活动,能竖一个牌位,说明它的非常非常高尚的地位。 这是我们熟悉的这个五岳的分布的情况。大家注意这个北边这个三角,北岳是什么,北岳是恒山,是吧。那么看看这个位置,和我们今天所说的恒山不一样,今天所说的恒山呢,应该在山西北面的浑源在这个地方。而这个位置呢,是今天河北省的曲阳县。河北省曲阳县这个地方,是我们古老的北岳的所在地,一直到清朝才发生变化。 我们从明朝及其以前的很长很长的历史,我们所说的北岳,都在河北省曲阳县这个地方,并不是在今天山西北面这个地方。我们今天到山西北面,那个讲解员说,我们这个五岳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你告诉他,不对。顶多有三百年的历史。 它是后来的这个五岳,怎么出现的?我回头跟大家讲,我们注意这个五岳它有一个象征意义。又来了,我们一说象征意义,就从自然的山,进入到文化的范畴里面来。 那我们看一看,五岳有什么样的文化的意义。这个范围非常重要,这个范围,我们是又看到了一个如何来表示我们华夏的范畴,华夏的疆域的范围。我们有禹迹,我们有九州,现在我们还有一个五岳。 五岳它大体勾勒出一个范围,这个范围里面,就是华夏的文明世界。这是,又是一个大范围的坐标体系,它标志着这样一件事情。咱们可以看出来,古代有一些王朝,它们非常在意自己的都城,是不是在五岳的范围里面。如果这个都城,不在五岳的范围里面,它们会觉得在文化的正统性上有问题。 我们居然看到古人的这样的一种认识,五岳的意义,我们一下发现它的意义太大了。在理想的情况下,王朝的都城应当在五岳的范围里面。 这是一个例子,秦朝的都城和五岳的关系。秦始皇的都城是咸阳,咸阳在今天的西安这个地方,在西岳华山的西面,是吧,在西岳华山的西面。《史记》里面讲得非常清楚,这是司马迁讲的,不是传说。司马迁非常清楚地记载,秦始皇对这个局面不满意。秦始皇说,我的都城在五岳之外,这种情况不好。所以秦始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办,怎么解决都城和五岳范围不协调的关系?秦始皇的办法是废掉五岳。这个五岳呢,早已经在中国华夏文明这个社会上传播了,秦始皇说废掉五岳,他下令由一个礼官,你给我找出天下另外一套名山,倒不用说,另外一套名山要把咸阳包围起来,要让咸阳在当间。 这个礼官非常清楚,他找了12个名山。原来不是五个嘛,废掉了,变成12个。有人说秦朝是喜欢6这个数字,水德,是6这个数字,什么都是6或者6的倍数,那名山是二六一十二。原来的五岳保留4个,南岳不要了,那么又加了8座名山。那么这8座名山在天下的分布呢,从咸阳的位置来看,左右、东西均衡了很多,这是咸阳,这边有一些,这边也有一些,这边也有一些,12座名山。这样就符合了一个都城在名山范围之内,符合这样一个理想。 秦朝呢,只有14年就垮了。我们设想,如果秦朝生存了两百年、三百年,那么这一套名山体系,可能会牢固地在中国的文化当中树立起来。可惜呢,它这个时间很短,没有什么,没有形成很大的影响。秦朝垮台了,那这一套名山体系也垮台了,那个五岳又恢复了。 但这件事情,我们看到,古代的帝王,在他们的思想里面,他有这样一种追求,这是都城和五岳的关系。 再看一个例子,北魏的时候,北魏都城从大同迁到洛阳,这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北魏的政治生活当中一件大事情,为什么要迁都?迁都是北魏孝文皇帝下的这个决心。就是在《魏书》里面,在讲迁都这件事情,引用孝文帝的原话说,这个都城在北岳之外,下面说,“以示之故”,因为这个原因,“迁都中原”。 当然我们知道,这个都城搬家呢,实际上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有经济,政治方方面面的考虑,但是在讲这件事情的时候,他加上了一个观念的思想上的一个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我们这个都城呢,在北岳之外,不行,这种情况不好。“以示之故,迁都中原” ,它迁到洛阳去了,当然到这个地方,不成问题。 所以我们又看到一个皇帝,在都城和五岳的关系上,他作了一番调整,他的调整的办法是把都城搬家。 我们在这个《史书》里面看,又看到了一个例子,有秦始皇这是第一个皇帝,我们到清朝一看,这是最后一个王朝,也有这件事情。 这是北京,这是原来的北岳。在顺治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就是都城,北京这个都城在北岳的外面,这个情况不好。所以在清朝的第一个皇帝,顺治的时候,就下诏。下诏,下什么呢?改浑源的这座山为新的北岳,就把北岳向北尽可能地迁移,把北岳这个名号,我向北面搬。原来你用了两三千年的那个,算了,不用了,我在北面再找一座有名的山,就这个地方。 正式有皇帝的诏书,正式命名它是北岳。就是因为这一次调整,一直到今天,我们这个北岳到了这个地方,南面曲阳这个地方,渐渐地无人知道。我们去曲阳的时候,北岳庙还在这个地方,每一个岳都有一个庙,曲阳那个北岳庙相当大,保存得相当完好。但是庙里头的人非常委屈,说没有多少人到我们这儿来,说想看北岳的人,都跑到那儿去了,都跑到那个浑源去了,他们那是,他们那才两三百年,我们这几千年,怎么就是没人,现在也没人来。他觉得特别不平,非常不平。 那这是清朝做的一件事情。清朝做这件事情,就是为了满足都城和岳的这样一个关系,和岳的关系。在《清史稿》里面,我们看到一句非常,说得非常清楚的话,叫“岳镇方位,当准皇都”。这个意思就是说,都城和这个岳,这个名山的分布关系要调整好,调整好的话,你才在法统上才站得住。这在《清史稿》上讲得是非常清楚的。 那么第一个皇帝顺治就做了这件事情,把这个北岳换到了这个位置。然后第二个皇帝康熙又做了一件事情,因为什么?北京毕竟是在这个地方,这个新的北岳已经是尽可能地往北了,往北边找,它能不能再往北边一点儿,再往北边找呢,不能了,再往北边出了长城了,出了长城,你就无论如何不能说它是这个岳了。那么北京和这个北岳之间,还稍微有一点不(圆)满,还稍微有一点,北京还是稍微偏北一点,所以这个事情不是很圆满。 那么到康熙的时候,康熙又下了一个诏书,这儿有一个山,这儿够远的了,这个山是长白山,是满族历史当中非常重要的他们壮大的一个基地。这个长白山在满族的意识形态里面是一座圣山,那么康熙下令,对于长白山的祭祀等(同)于岳。等(同)于岳,也就是把长白山封为和岳一样的地位。 那么这样,在这个地方出现了一个和岳地位相等的一座名山。那么北京在这儿呢,那看起来就和谐多了,就它和山的关系就和谐多了。 所以岳的这个事情,我们看到这个例子,我们才是真正理解到最原来的这个岳的含义。这个东南西北中,它是一个华夏世界范围的又一套坐标。它这个五岳的范围分布得非常辽阔,这个地域是相当地辽阔。 那么这个坐标呢 ,在西周时代也有一个行为,很有象征意义。西周时代,周天子要巡守,巡守就是到各地视察,那么周天子视察的时候,至岳,也就是到东西南北岳,是一个最完满的一个巡守的(制度)。 这个制度里边,最理想的是五岳,都能去到。都能去,所以这个又反映了一种王权,王权对于疆域的控制,管理的一种形式,一种空间上的覆盖形式。周天子到了每一个岳,就可以象征是到了疆土的东南西北中,也就是到了全部的疆域之内。 所以岳的这个问题,我们看到它还紧紧地和王朝的皇权,皇帝的权力,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老道,道家尚岳是后来的事情。据说在唐朝的时候,唐朝是一个道教盛行的时代,那么唐朝的时候有一些道士向唐朝的皇帝申请,我们可不可以到岳的上面去发展。那么这个申请得到唐朝皇帝的批准,这样道家开始渐渐在五岳上发展,以至于今天我们登到五岳之上,几乎看到的都是道家的东西。道家还作了什么五岳真形图,在五岳身上大作文章。 道家是重视山的,但是五岳开始并不是道家的,并不属于它,并不属于道家这个体系。我们看到的道家的这个十大洞天,它是最一等的道家的名山,十大洞天里面没有五岳。所以五岳是后来和道家合流才形成这个(局面),才形成今天这个局面。 这个是我们,对于中国的这个说“皇帝坐江山”,我们或者说,“国破山河在”,这不是一句很简单的话。国破呢,五岳还在,国破山河在,成为一个中国不倒的一种比喻,一种象征。 我们的确把名山大川赋予了政治、文化和文明的象征意义。而那种自然江山的这种永恒性,直接象征了一种我们这个文明,甚至是在古代是王朝的一种不倒(的象征),所以我们才有那句话,叫“国破山河在”。山河我们有一套政治的山河, 五岳就是一套,就是最重要的这一套政治的山河。 关于[华夏空间的构建(五)的字幕: 我最后再讲一个简单的事情,就是一个更具体的事情,其实也,实际上不怎么简单,一个具体的事情,就是纪念性的景观。 这个话题怎么说起来呢?我们先从地名说起,地名我们看外国地图的时候,非常习惯这些地名,是吧。我们也知道,这些地名都是他们的英雄人物的名字。总之就是在西方欧美这些地图上,我们看到大量的人名作地名。 但是在我们中国古代的地图上,你看不到人名作地名。我们知道这个汉武帝刘彻伟大,有一个地名叫刘彻吗?没有。有一个地方叫刘邦吗?也没有。 而且要有的话,我们会觉得笑,我们会觉得可笑。但是我们讲,我们如果到美国去,我们讲这样的事情,一点儿也不(可笑)。你去哪儿?我去华盛顿那儿去。你从哪儿来?我从那个林肯那儿来。一点也不可笑,大家说得时候如此自然。 但是如果这种情况换到中国,你到哪儿去?我去乾隆那儿去。你从哪儿来?我刚从康熙那儿来。这么说这不是吓人吗? 怎么就,在我们的文化里面,这么不习惯于用这些人的名字作地名。如果一作的话,我们会觉得非常可笑的事情,怎么在美国就这么自然? 我想这个问题也是一个我们华夏世界,我们在华夏世界的地图上,我们读到的是什么东西,也是一个我们这个世界的特点。 (中国地图。西安--国土西边长治久安;长春--长白山下春常在;北京(北平)--平定了北方,从此安宁平静) 我们这个世界是崇尚形而上的东西。凡是文化命名的时候,当然自然,就是自然生态形成的名字是另外一回事儿,那种名字可以叫老虎洞什么的都可以。但是这个文化命名的时候,我们都会命名一些用品质,精神,用形而上学,形而上的 这些优秀的东西,优秀的概念来作为地名,这是我们的一个特点。 而西方人呢,他的这个人文主义非常强,他不在乎这个,他可以用大量人名去用作地名。那么与这个相关联的,我们一看到这样的东西,我们马上知道这是外国,是吧。我们只要看到这个,哪怕我们看不到这个雕像的脸是一个西方人的脸,我们只要看到这样的东西,我们就知道它是外国,不是中国,我们中国没有这些东西。 在我们中国的城市的地面上,在我们中国的城市世界里面,没有这些东西。而在西方这个,从希腊罗马,一直到现在,它的这个西方城市景观里面,这样的东西司空见惯。而在我们中国城市里头绝对没有,古代的传统的城市里面,绝对没有这些东西。 那么这又是一个很大的文化差异,又是一个我们的世界的属性的差异。 像这些东西,在西方的城市里面,我们看了照片,我们都觉得非常习惯。但是在中国呢,我们看到只有这些东西,就是我们根本不习惯。就是说,这个康熙爷了不得,来塑一个康熙爷的铜像摆在故宫前面,摆在哪个广场上,我们会觉得很不合适,我们会觉得。 当然现代,我们后来西化了以后是另外一回事情,我们接受了西方人的观念,开始把英雄人物塑了像摆在街上,这是我们现代化的一个表现。 而在我们传统中国城市社会里面,看不到那些东西,这些都是什么?这些都是神灵,别看有这个外形,其实它们都是神灵,我们要摆的,摆的依然是神灵,依然是这些东西。 那么这些东西,有没有什么实际的影响,太有了。 我们在西方城市里面看到很多放射性的街道,是吧,放射性的街道,它的核心的焦点的地位,往往就是这些纪念物。我们中国古代城市没有一个有放射性街道的,因为什么?我们没有这样的,视觉上的这种焦点的纪念物,我们没有这样的东西。 这又是一个我们可以思考的一个文化上的差别,我们为什么没有那些东西? 我们是什么情况呢,我们把所有的重要的东西都修了围墙,是吧,都修了围墙。而在西方呢,这是凡尔赛宫,这些宫殿,从宫殿开始向四面八方,放射出去这个街道,这个街道不是为了走路的,这些是景观走廊,是视觉走廊,它的主要用意在这个地方。在欧洲最多的从一个宫殿放射出去的街道有多少,有三十多条,就是说让你,让人们从三十多个方向,都可以看到这个宫殿 而这个宫殿与我们的宫殿又不同,它是周身豪华,周身的豪华,上下左右,全是雕刻得非常什么,因为什么呢?它要让你从四面八方看它,你看它如此的豪华,你就能感受它了不起。 我们中国不是这个手法,我们中国什么东西好,修个围墙。北京城的老百姓很多,都知道有紫禁城,都知道有金銮宝殿,有几个百姓见过?没有几个人见过,但是你没见着,你照样觉得它了不起。 所以西方人的手法是,让你使劲看,觉得我了不起。中国人是,你看不着,目的都是一个,我了不起。 所以中国人的宫殿,你到紫禁城去看,那个宫殿不需要周身的雕琢,房顶是最豪华的部分,看看下面这个墙,非常单调的一个红墙,一个红墙背后也是一个红墙,完事,它的三面没有任何装饰,不需要。因为什么?没有人看它。 而西方的宫殿,周身都是雕刻呀,都是这些东西,因为它要让人们从四面八方看它。所以这个在西方的城市里面,大城市里面,就流行这种放射性的街道,这居然成了一种西方城市形态的一个重要特征。 而我们国家,传统的城市里面没有这个东西,没有放射性的街道,我们的街道都是“十”字的,都是这样的东西,没有放射性的街道。 所以这个就是因为文化的,世界观的对世界的这个表现的,这样的一些人观念等等等等 这些东西,最后影响到,居然影响到城市的形态,而且是很重要的一个形态。 所以我们觉得就是说,这样的一些,就这些事情里面都包含了一些文明的特征,文明的内涵的特征。我们华夏文明有我们自己的这些特征,西方文明也有它们的特征。 所以我们去系统地考察这些东西,我们发现这些东西原来也是很大很大的事情,在历史上,也是很大的一些事情。 当然我们可以追根,我们中国的世界是一个东方内陆世界。古希腊的这个,西方文明源头古希腊是地中海世界等等等等。我们可以有很多这样的解释,但是这个差异是深刻的,是多方面的,是许许多多的。 我想这些就是,我们在认识中国的历史的时候,认识我们自己的文明的发展史的时候,这些东西不能忽略,而且它的这个基础性,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我想就是说,利用这个机会提醒同学们,关注一下地理的问题,关注一下人文地理的问题,关注一下历史人文地理的问题,这就是我想最后希望同学们去多读一些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的书。 那么今天我讲的内容呢,也主要是这些,好,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