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说 明 《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以下简称《高中地理教学要求》)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并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进行编写,共包括三个必修模块和四个选修模块的教学要求。 《高中地理教学要求》由“标准”、“学习要求”以及“教学建议”三部分组成。 “标准”,包括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当中三个必修模块(“地理1”“地理2”“地理3”)和四个选修模块(“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及“环境保护”)的标准。 “学习要求”,主要是依据各项标准,进一步明确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提出了学生学习相关内容所应达到的要求。“学习要求”运用行为动词来陈述知识目标,体现知识目标中不同的能级要求。行为动词所指示的知识目标的能级包括:了解水平,如“知道”、“了解”、“识记”、“说出”、“认识”、“举例”、“描述”等;理解水平,如“理解”、“说明”、“分析”、“解释”、“比较”、“归纳”、“判断”、“领会”、“区别”等;运用水平,如“运用”、“应用”、“设计”、“撰写”、“总结”、“解决”、“评价”等。此外,在学习要求中还运用了体现技能和体验性的行为动词来表述地理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教学建议”,主要对如何实施教学要求,实现课程目标,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 必修课程 地理1 “地理1”侧重于自然地理,重点阐述了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本模块包括“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四部分内容。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包括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差异性是地理环境的显著特征;认识在人地关系中,人不只是被动的依赖于自然环境,还具有主观能动性,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谋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宇宙中的地球 | | |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 1. 知道宇宙中的天体类别, 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的关系。 2. 知道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3. 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以科学的观点认识宇宙。 4. 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培养热爱地球、珍爱生命的情感。 | 1. 组织学生观察某种天文现象,并查阅有关资料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和体会。 2. 引导学生查阅人类探索宇宙的有关资料,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 | 1. 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 知道太阳大气层的分层。 3. 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 1. 指导学生观察太阳黑子等天文现象,帮助学生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 注意运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如太阳辐射既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 | | 1. 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2. 理解昼夜更替及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联系实际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3. 知道地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4. 知道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5. 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6. 绘制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示意图,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7.理解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纬度变化规律及季节变化规律。 8. 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 1. 指导学生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来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并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的形成原因。 2. 地球运动是地球公转、自转运动叠加、合成的结果,注意分析两种运动之间的关系。 |
| 1. 绘制示意图,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并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 知道岩石圈的组成。 3.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 运用模型,配合所绘制的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
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 | | | 1. 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 2. 阅读简单示意图了解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 对教材中涉及的矿物及岩石名称要求学生只作一般性了解。 | | 1. 知道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 2. 了解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 3. 举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组织学生进行地质、地貌的野外观察。 以某种常见地表形态为例,分析其形成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的形成与演化。 | | 1.阅读示意图,了解大气受热过程,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2. 绘制简单示意图,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解释城市热岛效应、海陆热力环流等现象。 3.了解大气水平运动 | 组织学生利用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如透明塑料袋、塑料薄膜、玻璃瓶等)和温度计,做一次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小实验。 |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 1. 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示意图,说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2. 举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 3. 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 可通过简单介绍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 1. 知道锋面的概念和类型。 2. 运用图表,简要分析锋面系统的特点及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3. 运用图表,简要分析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低压、高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 组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影响本地区常见的天气系统,并指导学生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这些天气系统的特点。 |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 1. 了解水循环的概念。 2.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3. 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增强水资源保护意识。 | 组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或结合生活实例,讨论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1. 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和暖流)。 2. 运用地图,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3. 结合实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指导学生根据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绘制世界洋流分布模式简图。 |
三、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 | |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 1. 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2. 以某自然地理要素为例说明其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 不要求系统介绍每一要素对地理环境的作用,举例说明即可。 |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1.通过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过程说明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 举例说明某一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以致整体地理环境的改变,进一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树立地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 组织学生收集某区域的相关资料,讨论某一地理环境要素产生变化,会对区域中其它地理要素产生怎样的影响,加深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事物与现象的能力。 | | 1. 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垂直自然带图”,说明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2.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组织学生收集相关图片或者结合学生在旅游活动中的亲身体验,谈谈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认识。 |
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 | | 1.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 引导学生运用辩证的观点看待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 | 阅读图表资料,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1.教学中应强调人类活动对气候变暖起着加剧作用。 2. 观看气候变暖的科教片,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 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 1.理解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并具有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 2. 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 引导学生以历史发展的观点,理解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 1. 知道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 2.以某种自然灾害(旱涝、台风、寒潮、地震)为例,说明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3. 了解应对这种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治措施。 | 1. 人类活动对于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有时起着诱发、加剧的作用。因此,在自然灾害发生成因的分析中应考虑人为因素的作用。 2. 组织学生收集资料,了解在面对某种自然灾害时所应采取的自救与互助的方法或者措施。 |
地理2 “地理2”侧重于人文地理,主要阐述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本模块包括“人口与城市”“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及“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三部分内容。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口、城市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的联系,认识人类从事任何活动都应该尊重自然规律,注意协调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及背景,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一、人口与城市 | | | | 1. 知道世界上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 2. 结合实例,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了解不同地区的人口政策,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 指导学生收集本地人口统计数据,绘制人口统计图表,探究本地人口的增长的主要特点,加深对我国人口政策的理解。 | | 1. 知道人口迁移的概念。 2. 运用案例,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 指导学生查阅本地人口资料,归纳影响本地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 | 1. 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2. 知道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3. 区别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 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所反映的人地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 | | 1. 结合实例,分析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及城市空间结构特征。 2. 结合实例,解释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 组织学生查阅某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等资料,探讨、说明城市空间结构所发生的变化及其成因。 |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 1. 知道城市服务功能的含义。 2. 比较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的差异。 | 让学生实地调查不同种类商品与其市场服务范围的关系。 |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1. 了解城市化的概念和主要标志。 2.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3. 运用有关资料,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1. 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的城市发展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城市化过程的地区差异。 2. 组织学生讨论本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 | | 收集资料,指导学生对比不同地区人口或城市的文化差异并探讨其成因。 |
二、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 | |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 1. 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掌握农业区位的分析方法。 2. 结合实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理解农业发展中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 1. 收集某区域农业资料,判断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2. 引导学生从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角度,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 1. 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掌握工业区位的分析方法。 2.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地域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 1. 让学生调查和收集本地工业资料,分析影响该地区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 让学生扮演来自不同工业地域的规划人员,分析该地区工业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 3. 引导学生从地理环境对工业生产影响的角度,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 | 运用案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组织学生在本地调查或收集相关资料,讨论本地农业或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并针对不利影响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 | 1. 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 2. 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 教学中可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设置一些生活中可能出现的运输情境和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 1.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 指导学生调查本地交通线路和站点的布局情况,让学生用地理原理解释交通线路和站点布局的原因,并做出评价。 |
三、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 | | | 1. 阅读资料,了解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几个历史阶段。 2. 知道不同历史阶段人地关系思想的特点。 | 设计有关表格,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各历史阶段人地关系思想的特点,培养学生整理、归纳资料的能力。 | | 1.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 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 调查本地面临的环境问题,指导学生撰写有关环境治理或生态保护方面的小论文,并进行展示、交流。 | 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 1. 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2.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3. 结合实例,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 模拟当地行政官员、企业领导、居民等角色,就本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 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 1. 结合实例,领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 结合实例,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采取的行动,增强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责任感,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 帮助学生对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环境行为进行反思与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活动。 |
地理3 “地理3”是在“地理1”“地理2”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在一定区域内如何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本模块包括“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三部分内容。本模块以某些区域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在探究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将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应用于实践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区域综合分析的能力;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 一、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 | | | 1. 结合实例,了解区域的概念和区域具有的一般性特征。 2. 了解不同类型的区域及其划分依据。 | 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地理中所学习的区域,加深对区域含义的理解。 | 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 运用图文资料,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 组织学生模拟赴不同区域的旅游,请学生描述这些地区的地理景观和地理现象,说出到不同地区旅行应携带的主要生活用品。 | 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 运用案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 收集当地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料,分析地理环境对该区域发展的影响,尝试预测当地经济发展方向,提出发展对策。 |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 1. 了解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 2..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产业移入区和产业迁出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3.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调出区和资源调入区地理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 分组收集有关资料,开展资源调出区和调入区之间居民的模拟对话活动,探讨资源跨区域调配对不同区域的利弊影响,并尝试提出相应对策。 |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 | | |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 1. 以某区域为例,了解该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2. 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该区域环境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3. 针对该地区的环境问题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综合治理的措施。 | 1.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组织调查家乡一片荒废(或利用不合理)的土地,探讨其原因,并规划开发方案。 2. 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了解我国森林、草场、湿地等资源的分布,并对我国开发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的情况进行评价。 |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 1.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2. 说明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 收集有关流域综合开发建设的成功实例,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总结其经验,加深学生对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 1.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2. 根据该区域的农业生产条件,分析其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布局的特点。 3. 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 介绍有关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等新型农业的发展状况,使学生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1.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开发的区位优势与劣势。 2. 分析该区域在能源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 指导学生阅读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能源和矿产资源分布的认识。 |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 1.以某经济发达区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形成的主要因素 2.了解该区域在不同阶段,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3. 理解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4. 根据资料说出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 1. 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城镇建设实际,探讨城市化对于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产生的问题。 2. 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工厂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进而提出改进措施。 |
三、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 | | 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 1. 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 了解遥感(RS)的概念。 3. 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认识遥感在现代社会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 向学生展示一些遥感图片,以加深学生对遥感技术的感性认识。 | 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 1. 了解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概念。 2. 了解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组成。 3. 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 结合具体实例,重点介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GPS应用领域。 | 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 1.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 2.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 指导学生浏览和操作电子地图,查询城镇、交通、旅游等信息。 | | | 1. 指导学生调查学校校园网建设的基本情况,尝试在校园网建立自己的地理网页。 2. 收集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有关数字地球的材料,加强学生对数字地球的认识。 |
说明:教学中应结合实例,重点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技术层面的内容不作较高要求。 选修课程 海洋地理 “海洋地理”跨地理科学与海洋科学,具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的特点。本模块包括“海洋和海岸带”“海洋开发”“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海洋权益”四部分内容。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认识海洋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了解海洋是蕴藏着丰富资源的宝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面对日益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引导学生认识海洋环境问题事关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海洋环境保护;从全球普遍关注的海洋维权问题入手,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我国的海洋国情,深刻理解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以培养学生的海洋权益意识,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一、海洋和海岸带 | | | 观察海底地形图,运用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 1. 观察海底地形图,了解海底的主要地貌类型及其形态特征。 2. 运用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 1. 运用海底地形模型或计算机模拟,演示海底地形特征及分布规律。 2. 指导学生观看海底火山喷发的录像,帮助学生理解海底扩张学说。 | | 1. 了解影响表层海水温度的主要因素。 2. 运用地理图表,归纳表层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及不同海区海水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 3. 了解影响表层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4. 运用地理图表,归纳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 教学中可结合实例,如介绍热带鱼对海水温度的适应性、“死海不死”等现象,以增强学生对海水温度、盐度的感性认识。 | 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 1. 运用图表,分析海-气间的水分和热量交换过程,理解海-气的相互作用。 2.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 教学时可将风海流作为案例,分析说明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同时结合必修模块中有关洋流的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
| 1. 了解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2. 运用图表,简述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树立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观点。 | 1. 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过程与发生机制进行问题探究。 2. 围绕“厄尔尼诺现象的利与弊”的辩题,运用材料,开展辩论。 | 说明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 1. 了解波浪的概念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 了解潮汐的概念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 说明洋流的主要成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 | 1. 阅读景观图片,概述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2. 运用地图,了解主要海岸类型的分布状况。 | 请曾经赴海滨旅游的学生,结合亲身的体验,谈谈自己所观赏的海岸的类型及其特点。 | | | 沿海地区的学校可以结合当地海岸带开发利用的实例,组织学生讨论海岸带开发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 | 运用资料,说明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 1. 阅读图表,说明世界海平面变化的总体趋势。 2. 运用资料,说明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3. 列举应对海平面上升的对策措施,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 收集有关资料,并充分发挥想象力,写一篇题为“海平面上升以后……”的科幻小故事。 |
二、海洋开发 | | | 说出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 1. 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2. 了解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3. 了解海底矿产资源(海洋油气资源、锰结核)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 组织学生通过网络或者报刊杂志,收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新发现和新技术,认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广阔前景,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奥秘的热情。 | 说出潮汐能、波浪能等的特点,以及海洋能的开发前景。 | 1. 了解潮汐能、波浪能的特点。 2. 了解潮汐能、波浪能的开发前景。 | 对教材中所涉及的某些较复杂的工程技术原理不作要求。 | 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 列举海洋生物资源的主要类型。 2. 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树立海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 1. 沿海地区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走访当地渔民、参观水产养殖场,了解当地海洋渔业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尝试寻求解决对策。 2. 开展“爱护海洋生物”的图片展览,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及海洋生物资源受到破坏的有关图片,唤起学生保护海洋环境,珍爱海洋生物的情感。 | | 1. 了解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2. 举例说明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方式。 | 收集资料,展示海洋空间开发的成果,并以诗歌、绘画、科幻小说等形式畅想未来的海洋空间开发。 | | | 1. 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到海洋旅游资源不仅包括沙滩、海水、海岛等自然旅游资源,还有海岛风情、海洋文物古迹等人文旅游资源。 2. 结合海洋旅游开发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海洋旅游开发应因地制宜,在进行开发的同时要兼顾海洋环境保护,这样才能实现海洋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
三、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 | | | 1. 分析风暴潮、海啸的成因。 2. 说出风暴潮、海啸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 组织学生观看风暴潮、海啸等有关海洋灾害的影片,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海洋灾害所带来的危害。 | 运用资料,说出海洋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简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 1. 运用资料,说明海洋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危害。 2. 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危害。 3. 简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 组织学生收集有关资料,或者结合当地的海洋开发实例,分析海洋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尝试提出解决对策,帮助学生树立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
四、海洋权益 | | | 区别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 | 区别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的概念。 | 教学时可以利用示意图帮助学生认识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的概念。 |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说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 1.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树立对中华民族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2. 说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 1. 收集有关资料,引导学生客观地看待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我国在海洋开发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2. 结合钓鱼岛、南沙群岛所属权的问题,向学生阐明中国严正捍卫本国海洋权益的立场,以培养学生的海洋权益意识,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 | | 组织学生开展“我们拥有同一个海洋”的主题会,以诗歌朗诵、演讲等形式抒发对海洋的热爱。 |
旅游地理 “旅游地理”重点阐述了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布与综合评价;旅游对人类活动和区域发展的影响;旅游规划和旅游活动设计的基本方法。本模块包括“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旅游与区域发展”四部分内容。本模块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旅游与人口、资源、环境及区域发展的关系,树立旅游可持续发展观念;帮助学生增长旅游知识,增强野外实践能力,培养旅游爱好,形成旅游审美情趣。 一、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 | | 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 1. 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 2. 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 收集世界和中国著名旅游景区的有关资料,在班级进行展示交流,增强学生对旅游资源的感性认识。 | | | 结合学生的旅游经历或通过图片和音像资料,引导学生比较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的区别。 | 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举例说出其重要价值。 | 1. 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名称与分布。 2. 举例说出我国“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重要价值。 | 组织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举办我国“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知识问答或竞赛,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环境保护意识。 |
二、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 | | | | 1. 运用图片或音像资料,引导学生学会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2. 组织学生结合亲身体验,畅谈、交流观赏旅游景观的感受与心得。 | 运用资料,描述若干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 | 1. 初步学会景观特点的描述方法。 2. 运用资料,描述若干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 | 让学生模拟导游,收集所熟悉的某一著名旅游景区的资料,尝试写出描述该景区特点的导游词,并进行讲解。 | | | 1. 模拟专家评审团,请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政府官员、当地居民、旅游开发商、环保工作者等),针对某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进行评价。 2. 组织学生调查本地旅游资源,评价其开发条件并撰写小论文,进行交流。 | | |
三、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 | | 分析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初步学会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 | 1. 知道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 2. 分析旅游景区基本要素间的相互影响。 3. 初步学会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的方法。 | 以某旅游景区为案例,收集相关资料,分析该景区的基本要素及要素间的相互影响,并尝试对其进行合理地规划与设计。 | 学会收集旅游信息,根据旅游资源状况,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 | 学会收集旅游信息,根据旅游资源状况,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 | 1. 收集资料,设计一条“黄金周”的旅游路线。 2. 结合当地旅游实际,设计一条“一日游”的旅游路线。 | 说明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 1. 说明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2. 知道在旅游活动中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 1. 观看有关旅游安全方面的录像资料,提高学生在旅游活动中的安全意识。 2. 根据某旅游地的自然条件,组织学生讨论赴该地旅游应当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
四、旅游与区域发展 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基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宏观上探讨了城市和乡村的地理分布、城乡建设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等内容。本模块主要由“城乡发展与城市化”“城乡分布”“城乡规划”“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四部分内容组成。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城乡建设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关系,理解城乡变化发展的规律;面向学生普及城乡规划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城乡规划在城乡建设中的重要的意义,增强学生对城乡建设问题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评价能力,树立城乡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 | | | | 收集有关资料,让学生讨论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 | 1. 举例说出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 举例说出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1. 让学生结合亲身经历,说出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讨论应当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旅游者,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 2. 结合实例,分析某景区建设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 | | 1. 组织学生调查某地旅游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并讨论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2. 组织一次关于生态旅游的专题讨论会。 |
| | | 举例说明中外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归纳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 1. 了解人类聚落的形成过程,认识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 了解世界和中国城市的发展过程,归纳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 收集中外城市发展的相关案例,组织学生归纳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 | 1. 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 2. 分析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认识城市化的意义。 | 1. 引导学生从城市人口比重、城市用地规模等方面进行讨论,分析不同国家城市化特点和水平的差异。 2. 组织学生收集资料或实地调查,了解自己所在城市或附近大城市的演变历史。 | | 结合实例,分析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增强城市环境保护意识。 | 组织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或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当前主要的城市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并出一期专题板报。 | 比较在不同地理环境中,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 比较在不同地理环境中,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 1. 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分析乡村聚落的形成过程及其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 2. 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某村落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
一、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二、城乡分布 三、城乡规划 | | | 运用资料,分析现代城市或村镇的空间形态、景观特色及其变化趋势。 | 结合实例,分析现代城市或村镇的空间形态、景观特色及其变化趋势。 | 收集相关地图资料,指导学生从分析某城镇的用地结构入手,讨论其空间形态与功能分区的特点,描述景观特色并说明其变化趋势。 | 举例说明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如何实现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区内城镇等级规模、城市功能定位、城镇之间联系等方面,说明如何实现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 结合中外实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实现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在全班进行交流。 | 举例说明在城乡发展过程中,为了保护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 结合实例说明在城乡发展过程中,为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保护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 1. 组织学生调查身边的城乡景观,体会其文化内涵,并根据调查的结果,小组合作出一期专题小报。 2. 组织学生收集某地发展过程中对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造成破坏的案例,探讨其危害及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
四、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 | | | | 理解城乡规划对于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初步树立城乡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 组织学生收集现实生活中城乡规划的案例,分组讨论,评价其合理性,若不合理可提出改进建议。 | 了解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项目选址、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 1. 了解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2. 了解城乡规划中项目选址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3. 了解城乡规划中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 指导学生结合必修2中有关城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地域结构的主要原理,理解城乡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理解在城乡规划中,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文化等部门的一般布局原则。 | 理解在城乡规划中,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文化等部门的一般布局原则。 | 提供具体案例,组织学生分析某区域中产业部门布局的基本原则。 |
| | | 了解城乡人居环境的基本评价内容,分析房地产开发的地理区位因素,评价居住小区的环境特点与结构功能。 | 1. 了解城乡人居环境的基本评价内容。 2.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房地产开发的地理区位因素。 3. 学会评价居住小区的环境特点和结构功能,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 1. 结合研究性学习或综合实践活动,走访当地房地产开发商或销售人员,了解房地产开发的地理区位因素。 2. 依据理想人居环境的基本要素,对自己居住的小区进行 评价。 | 说出商业布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以及不同商业部门布局的特点与功能。 | 1. 了解商业布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 说出不同商业部门布局的特点与功能。 | 组织学生调查家庭或学校附近商业网点,分析其区位特征,并对其进行评价。 | | | 1. 调查居住小区附近的交通网络,画出简图。 2. 组织学生为某城市设计合理的交通网络,并举办设计方案大赛。 | | 1. 了解城乡的基本文化设施类型及其主要功能。 2. 结合实例说明文化设施布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 组织学生收集资料或实地调查,了解所在城市或附近城市的主要文化设施及其功能,认识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以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为主题,重点阐述了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并提出了人类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本模块主要包括“环境与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管理”五部分内容。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的形成与发展,进一步理解人、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增强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环保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 一、环境与环境问题 二、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 | | | 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 1. 了解环境的概念和分类。 2. 结合案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 结合教材所提供的案例,以辩证的观点认识人类与环境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 | 1. 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2. 认识环境问题的危害。 | 针对本地区某一突出的环境问题,开展调查,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 | | 提供有关资料,分析不同历史阶段的环境问题,归纳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
| | | | | 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数据和图表资料认识资源问题的表现及产生原因。 | 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 1. 了解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及其特点。 2. 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树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念。 | 针对我国石油问题,组织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讨论石油资源日趋匮乏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的影响。 | 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 1. 了解在非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2. 说出在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 收集非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中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其危害,并尝试提出解决对策。 | 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 1. 了解可再生资源的概念及特点。 2. 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所造成的问题。 3. 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形成正确的资源观。 | 1. 调查家庭的用水状况,设计一份家庭节约用水的方案,并鼓励学生加以实施。 2. 围绕城市化过程中耕地被占用的问题召开辩论会,讨论该问题对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耕地保护意识。 |
三、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 | | | | 1. 组织学生观看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教学录像,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感性认识。 2. 在分析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时,应注重强调对人为原因的分析。 | | | 1. 教学中可运用计算机模拟某种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动态过程,体会人类在此过程中的作用。 2. 组织学生利用假期进行一次环保考察活动,如实记录考察活动中的所见所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 举例说明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树立地理环境整体观。 | 以某次洪水或北方沙尘暴为例,说明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 | | 1. 指导学生运用表格,归纳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提高学生运用图表的能力。 2. 收集本地区的相关资料,讨论当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 针对某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 针对某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 组织一次环保实践活动,如参观当地的自然保护区、生态农业园区、清洁生产工厂、污水处理厂等,写一篇观后感。 |
四、环境污染与防治 五、环境管理 | | | | | 组织学生对自己家庭中垃圾的分类、去向做跟踪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在班级内进行交流。 | 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 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 调查学校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状况和污染物的来源,分析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和周边环境的影响。 | | | 组织学生收集资料或实地调查,认识清洁生产、生态农业以及垃圾的分类回收对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