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07|回复: 2

[驴行天下] 单之蔷 探险的魅力——冲出文化的重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20 17: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2-20 21:51 编辑

探险的魅力——冲出文化的重围

撰文/单之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b0d010100e7j0.html


酷似废墟的地貌——魔鬼城



    “……清早,把两个孩子、3 匹马和一只狗留在帐篷里,我和罗布森两人便骑着马去古城,作全面的观察。……我们沿着这条干河床向上游走去,不久,两边便出现了大型建筑物的高墙,部分已被雨水冲塌,有的地方甚至夷为小丘。两边建筑物之间,到处都是通向两面的大街和窄巷,有的笔直,有的曲折。我们在一个地方发现一个高座,上面有一个长颈的怪鸟石雕,风化得很厉害。在另一个地方有一座尖塔耸立着,这大概是瞭望塔的遗迹。再往前,又有两座宝塔巍然突起,底部相连,很像一个大马鞍。……”


    这是一个探险的故事。是前苏联著名的地理学家奥勃鲁切夫的著作《中央亚细亚的荒漠》中的一段。这本书用一个“探宝者”的口吻讲述了他在我国新疆地区的几次探险活动。这段说的是他和伙伴在我国新疆北部的克拉玛依附近发现了一座“古城”。接下来写他们在这座“古城”里“找宝”——挖掘文物的过程。


    “我们下了马,把马并排拴在死胡同里的阴凉处,就开始工作。我们先沿墙从两头对挖一条深一铁锹的沟,泥土很松,连丁字镐也用不着。我们各自向前挖了两俄丈,就碰了头,但是什么也没发现……”


    我不能再引了。为了增强可读性,这位前苏联的科学家竟用40 多页的篇幅卖了一个“关子”:他花费了大量篇幅描写的所谓“古城”废墟,竟是假的。两个“探宝人”被大地奇妙的形态欺骗了。这很像“古城”的东西根本不是人类的遗迹,而是大自然的作品——它们是干旱区的雅丹、丹霞、彩丘等几种特殊的地貌。


    我引这段文字,是想让人们对我国新疆等西北地区的景观——丹霞、雅丹、彩丘地貌有一种认识:它们很像人类的作品——城市的遗迹——废墟。



    图片是摄影师在夜空下拍摄的新疆乌尔禾魔鬼城,这里酷似古城的遗址,但却找不到古人遗下的一镜一钱。当然,这里也没有魔鬼幽灵,所谓魔鬼城,其实是千万年来大地被风和水侵蚀后形成的奇观。当最初的探险者见到这种超越当时人类认识范畴的景象时,赋予它“魔鬼城”的称呼倒也合情合理。


    科学家们对丹霞、雅丹、彩丘的定义争论不休,但当地的百姓对何是丹霞、何是雅丹、何是彩丘并不在意,而是一言以蔽之:它们都是“魔鬼城”,或者简称“鬼城”。


    我很喜欢当地百姓的叫法,一声“魔鬼城”,我的眼前立刻涌现出一片逼真的形象,甚至我看到了乌云似铁、闪电如蛇、风在断垣残壁间回旋的场面;而雅丹、丹霞、彩丘这些概念虽然有形象、有色彩,但都只及一面,不及其他,这些概念甚至给人一种喜庆、热闹、阳光灿烂的感觉。我觉得这种感觉不符合实际,而“魔鬼城”这个词唤起的天地蛮荒、惊怵诡异的气氛更接近人们面临此景的真实感受。


    为什么人们站在“魔鬼城”的面前,会感到神秘、惊怵,我觉得主要是因为这里大地裸露,寸草不生,没有生命的迹象。


    一个世纪前,如果在沙砾裸露的荒漠地平线上看到几个黑点,那很有可能就是商旅或者探险家的驼队。斯坦因、斯文·赫定这些赫赫有名的探险家也并非踽踽独行,陪伴他们的往往是永不停歇的驼铃。绵延曲折的驼队将探险者带入荒漠深处,悠扬而有节律的驼铃声将一处处沉睡千年的古迹重新唤醒。


荒漠考古,密林采花



    在读《中央亚细亚的荒漠》这本书,品味着干旱和荒漠的时候,我是在西藏墨脱的一间木板房里,忍受着潮湿。站在窗前,雅鲁藏布江涛声依旧,雾气弥漫。这里是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核心区,也是从印度洋涌来的水汽向青藏高原挺进的通道。因此这里成了全中国降雨量最大的地方之一,一切都是湿漉漉的。这里的雾气特别壮观,在清晨时如一条巨龙在峡谷中蜿蜒,然后慢慢地向上蒸腾升起,一会儿就像一面墙壁遮蔽了对面高达数千米的大山……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探险。我们开着几辆吉普车从川藏线上的波密进入了墨脱。140 公里的路,从早晨8 点出发,直到夜里11 点才到,平均一小时前进不到10 公里。


    墨脱虽然仍然被称为“中国唯一没有通公路”的县城,但路是有了,只不过不能称之为公路,因为公路是有标准的。车已经能开进去了,不是在所有的季节和所有的车。县委书记说,他们的越野车后备箱里装的是炸药和雷管还有砍刀,遇到路上有滚落下来的巨石和倒塌下来的树木,炸之,砍之……当雪崩、滑坡、泥石流、洪水来临时,路就不通了,那只有等待专业的设备和抢修队伍。



     从波密县城出发奔向墨脱,很快就要翻越一座雪山——嘎隆拉。每年11月至次年5月,这里完全被大雪封盖,我们到达时已是6月中旬,推土机从大雪中硬推出一条路,我们的车在两侧的雪墙间小心翼翼地穿过。

    这条公路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瀑布奇多、很多瀑布直接泻到路上,车必须从瀑布下穿过。公路也是河道,水流就沿着公路急流而下。这就是去墨脱的路,眼前的一切让我们深刻体验到自然的伟力。

    通往墨脱的公路时断时通,滑坡、泥石流的危险随时可能降临。我们的车正从刚刚抢修完的路段通过,路非常狭窄,而且还是倾斜的。驾驶员必须全神贯注,身手熟练才能通过。


    在翻越嘎隆拉岭(11 月至来年5 月,大雪封山,此岭无法通车)时,我看到了满山盛开的杜鹃,还有各种颜色各种品种的花。这让我想起了19 世纪末及20 世纪初在中国西南地区,也就是中国的横断山区及藏东南采集动植物标本的西方探险家,如亨利· 威尔逊、乔治· 福雷斯特、金敦· 沃德等。


    那时候在中国的西北荒漠,也活跃着一批西方的探险家,如:斯文· 赫定、斯坦因、普尔热瓦尔斯基等。


    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我国西北地区探险的西方人,取得的成绩主要是在考古和地理方面;而在我国西南地区探险的西方人,取得的成果主要集中在植物采集方面。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不难解释,主要是因为西北的大地是裸露的,西南地区的大地是穿衣的——满是植被。


    在植被葱郁的横断山区,文明和历史的遗迹仿佛被这里湿热的环境所逐渐消解。在这里,西方探险家把目光更多转向了高山上的奇花异草,他们从这里带回欧洲的几株杜鹃花,也许就将为他们赢得梦寐以求的荣耀和财富。

真正的探险家是不结婚的



    由此我对探险这个词的意义感到了迷茫。何谓探险?前面列举的那些探险家,他们都肩负着某种使命。斯坦因是为英国和其殖民地的印度博物馆寻找文物;普尔热瓦尔斯基一心想的是为俄国扩大版图;在我国西南地区探险的那些西方人功利目的就更明显了,威尔逊为了英国植物园增添新种;洛克是受美国农业部的派遣来中国寻找大风子的树种……


    这些人最后都成了大名鼎鼎的探险家。难道为了某种世俗的功利目的去了某个很危险的地方,就是探险吗?我查了一下《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探险,是这样说的:“到从来没有人去过或很少有人去过的地方去考察(自然界情况)。”这个解释很有意思,一是探险的定义竟然没提“险”,二是这个定义把探险的目的定为考察。


    探险不能没有险。如果一个探险家从没经历过危险,那就根本没资格叫探险家。把探险定义为“到从来没有人去过或很少有人去过的地方”很巧妙地蕴含了危险在定义之中,想想看,一个地方“从没人去过或很少有人去过”,为什么?一定是危险丛生和难以抵达。


    探险可以有功利的目的,但这个目的不是商业目的,而是为了认识地球上的某个区域。因此我认为像斯坦因、威尔逊、福雷斯特等都不能算是探险家。因为他们都负有很具体的商业目的。


    但是像中国的徐霞客、瑞典的斯文· 赫定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探险家。


    我觉得是否是探险家,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他对荒野的痴情到了何种程度。这个指标可以通过婚姻来判断。真正的探险家是不结婚的或者是离婚及有一种名存实亡的婚姻。


    探险家如果结婚是不道德的,因为他们已经结婚,与大地、远方、荒野;他们不能重婚,不能与世间的某个女性举行婚礼。


    斯文· 赫定终身未娶。他说,我的新娘是亚洲的荒漠;普尔热瓦尔斯基则对女性毫无兴趣,他的传记长达三卷,却找不到一段与女性的恋情;徐霞客娶了老婆,却30 多年未在一起;库克船长结婚14 年,与妻子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4 年。洛克在丽江与一位纳西族的女老板娘留下了一段虚无缥缈的恋情,之后再无下文……



    因20世纪初叶的中亚探险、发现楼兰古城遗迹等而闻名于世的斯文·赫定曾开玩笑说,中国的荒野便是他的妻子。这个瑞典人终身未婚,没有留下任何子女。




1900年至1931年,英国探险家、考古学家斯坦因先后四次来到中亚探险。他学业精湛,先后开掘了尼雅、楼兰等古遗迹,并将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众多文物掠回欧洲。但是,拥有着钢铁意志和冰冷情感世界的斯坦因就像是一部工作机器,他一生无暇恋爱结婚。81岁高龄时,斯坦因仍在阿富汗考察,并死在了那里。他的遗体被就近安葬于当地的基督教墓地。

在探险家中无婚姻记录的人还可以找到一些:华莱士、斯坦因、李希霍芬、赖神甫、罗布罗夫斯基、科兹洛夫……


    有些探险家则本身就是教士与僧侣,如法国传教士谭卫道,他是大熊猫的发现者;还有在我国西北探险多年的日本和尚——桔瑞超,他在探险途中总是吟咏着“云沙邂逅”和“今夜宿何处”这样的诗句,欣赏这样的意境。他们当然与婚姻无关。


    也有夫妻二人一起探险的。英国探险家列文斯通晚期致力于寻找尼罗河的源头,他的妻子玛丽随其远征,一次在感染疟疾后去世;俄国探险家波塔宁很幸运,他找到了一位同他一样酷爱探险的女子——渡塔宁娜。1863—1866 年间他们在中国西北进行了大量的探险活动。他们走过鄂尔多斯高原,翻越过祁连山,经河西走廊进入新疆……后来渡塔宁娜在探险途中因病死于四川省的北川一带。


    值得一提的还有这样一件事:探险家拉铁摩尔为自己设计了一次浪漫的“蜜月旅行”。他在我国的归绥(呼和浩特市)与新婚妻子艾莉诺娜同时出发,妻子先回北京,然后坐火车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到达苏联的一个城市——谢米巴拉廷斯克。而他则要穿过中国内蒙古、甘肃及新疆境内的茫茫戈壁、沙漠去那里与妻子相会。当他吃尽千辛万苦,到达中苏边境时,苏联却拒绝给这个美国人签证,他无法按期到达他和妻子相约的地方,他的妻子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租用了由几只狗拉着的雪橇,迎着纷飞的大雪从谢米巴拉廷斯克出发向着中苏边境前进。终于在跋涉了千里之遥后,他们相会在中苏边境上的一个小城——塔城。


    探险家是一些被远方和荒野吸引的人,在家和远方荒野的撕扯中,他们选择了远方和荒野。




探险的魅力:远离文化



    探险有何魅力?为什么能吸引这些杰出的人物舍弃婚姻和家庭?


    许多不得不探险的人不喜欢探险。法国人类学大师列维· 斯特劳斯就是这样的人。他有一本名作——《忧郁的热带》,这是一本被称为“对人类了解自身具有罕见贡献”的杰作,还有一句评论:“这是一本结束一切游记的游记。”


    然而这本书开篇第一句话就是:“我讨厌旅行,我恨探险家。”


    这还不算,他还说,每当拿起笔来,叙述他的探险经历时,都因一种羞辱和厌恶之感而无法动笔。他是这样说的:“每次我都自问: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把这些无足轻重的情境,这些没有重大意义的事件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呢?一个人类学者的专业中应该不包含任何探险的成分……


    我们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所欲追寻的真理,只有把那真理本身和追寻过程的废料分别开来以后,才能显出其价值。为了能花几天或几个小时的时间,去记录一个仍然未为人知的神话,一条新的婚姻规则,或者一个完整的氏族名称表,我们必须赔上半年的光阴在旅行、受苦和令人难以忍受的寂寞……这样做值得吗?”


    不值得。对一个像斯特劳斯这样的一个人类学者而言探险确实不值得。因为他关心的是人类社会,而探险者关注的是自然。因此斯特劳斯结合自身发表的关于探险的议论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他接下来对其他人的探险所进行的挖苦和讽刺就只能说明他的偏激和刻薄了。


    “描写亚马孙河流域、西藏、非洲的旅游书籍、探险记录和摄影集充斥书店,从这类旅游书籍里,我们到底学到了什么呢?我们学到的是:需要几个旅行箱;船上的狗如何胡来;在东拉西扯的小插曲里面夹进一些老掉牙,几乎是过去五十年内出版的每一本教科书中都提到的片段的知识;这些陈旧的片段知识还被厚颜地(其厚颜的程度,却也正好和读者的天真无知相互吻合)当做正确的证据,甚至是原创性的发现来献宝。”


    对此,我很不以为然。这只是一个人文学者的看法。他根本就不了解自然学者,比如地理学家、地质学家、动植物学家、生态学家和普通公众还有旅行家与户外探险爱好者的心态和他们的世界。


    斯特劳斯没有到过青藏高原,没有到过中国新疆、甘肃、内蒙古一带的荒漠。因此他很难理解荒漠对亲历者的魅力。在我国西北持续探险30 多年的探险家斯文·赫定说:“荒野,总是让你下一次迫不及待地奔向它。”我接触的一些地理学家一生都奉献给了青藏高原,他们十几次奔向青藏高原,但是他们永不厌倦,每一次奔向那里,他们都兴奋不已。


    对这些地理学家而言,不存在斯特劳斯那种目的和过程的分离,他们不是“去记录一个仍然未为人知的神话,一条新的婚姻规则,或者一个完整的氏族名称表”,他们是去考察大地本身。他们的旅行,他们的艰难跋涉,他们过的河,他们攀过的山,那撕碎他们衣衫的荆棘,那烘烤他们的烈日,那鞭打他们的狂风,那迷住他们双眼的风沙……这些本身就是他们要观察要体验的内容。他们走过的每一步都是值得的。


    其实那些不是地理学家的人,那些不是为了功利目的而去探险的人的探险才更有深意。他们为什么也喜欢探险呢?


    想想我自身的经历,或许对回答这个问题有所帮助。每当我要去遥远的地方,要“去那没有人去或者很少有人去的地方”,就有一种莫名的喜悦充溢着我的全身。当我坐飞机离开我所在的城市,在飞机起飞的那一刹那,我感到的岂止是飞离一个城市,而是脱掉一层盔甲、一层重负,好像蚕在破茧,蟹在脱壳……


    当我奔向荒野的时候,城市、郊区、乡镇、村庄一点点远去,岂止是省、市、县、镇、村这些行政区的远去,同时也是我们千百遍接触的各种各样符号的远去,也是错综复杂的关系的远去,更是千万种名词、概念、意义的远去,是陈词滥调的远去,是熟视无睹的远去,是麻木迟钝的远去……


    去荒野,去探险,其实就是冲出文化的重重包围,其实就是远离文化。


    哲学家说:我们接触的万物都是“存在者”,每个存在者都有一个“存在”,柏拉图说这个东西是“理念”,亚里士多德说是“实体”,康德说是不可知的“物自体”……


    奔向荒野去探险,也是去接触“存在”,因为在荒野里,在没有人去过的地方,我们能遭遇“存在”……


    那个神秘的“存在”,没被人类文化之手抚摸过的“存在”,那个混沌朦胧、暧昧不清的“存在”,它们没有被命名、没有被概念、没有被理论、没有被文本、没被摄影、没被理解、没被解释、没被符号……那个处子般的存在……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他又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那不是“五色”的“色”在哪里?


    那不是“五音”的“音”在哪里?


    大象在哪里?大音在哪里?


    这正是东方的智慧:喜欢“大象”,喜欢“大音”;喜欢“色”,喜欢“音”;喜欢在各种境域中当下发生的那种对世界最本真的体验。


    而西方很早就走上了一条追求“五色”、“五音”的道路;这条道路把世界置于对立面,让世界成为人的对象,然后命名它、概念它、理论它……渐渐地世界被对象化、理论化、概念化了,世界僵死了……僵死的世界成了牢笼。


    当我们去探险,当我们遭遇荒野时,奇迹发生了,牢笼突然打开,以往束缚我们的概念消失了,头脑中的思想、概念、名称、语言开始逃逸……,我们的头脑呈空白状态,我们无言,但我们遭遇了“存在”、遭遇了“道”…… “原初的本真的世界”就在面前,其实不


是世界在我面前,因为它没有名称、没有概念,你不能把它置于对象的位置;而是我在世界之中,我与世界同一。我们的心灵好像从喧闹的客厅突然进入密室,一片静谧……我们倾听内心的声音——无言的语言,它弥漫着,如烟似雾,它不是思想,思想要有概念,它是一种情绪,是畏?是爱?是亲近?是疏离?


    我想到了开篇时讲到的“魔鬼城”,当人们最先遭遇那片大地上的奇特景观时,最初的体验应该就是那种神秘、诡异、畏惧的情绪,“魔鬼城”这个词表达了人们最初的体验,至于人们将其命名为“丹霞”、“雅丹”、“彩丘”这样的名称,那一定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因此人们与世界的关系,最初一定不是认识关系,而应该是一种存在关系,是一种体验。探险


就再现了这种最初的关系。


    所以探险也是去遭遇未被概念、未被解释、未被赋予意义的世界……或者说是去触发和构建一种原始的让意义发生的境域。


    斯特劳斯对探险的挖苦和讽刺,是因为他不理解体验对人生的意义,他不理解人与世界还有一种体验关系,他只理解认识世界对人生的意义。我又想起开篇奥勃鲁切夫描写的魔鬼城,两个探宝者按照人类习惯的思维、既定的概念,按照人类对古城废墟的想象,去对待一片人类未接触、没概念、未命名的区域,结果闹了笑话。


    当“丹霞、雅丹、彩丘、风城”这些概念已经形成,渐渐变得凝固、僵化、教条时,我们就要去探险,去寻找对世界最原初的感觉,寻找那种没被概念污染的原初境域。


    每当我们在文明中,被各种概念、意义纠缠,每当我们被文化的盔甲禁锢太久,荒野就在呼唤,呼唤我们蝉蜕、呼唤我们突破,呼唤我们寻找“道”、“存在”、“大象”、“大音”,呼唤我们重新回到起点……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2-20 17: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2-28 21:48 编辑

事关主权的重大地理学发现:南海“断续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形

撰文/单之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b0d010102wvk5.html我把“ 九段线”改称“ 断续线”、“ 段线”

       大家都知道,中国南海在地图上有9 条“断续线”包裹着,俗称“ 九段线”。“ 九段线”的叫法流传甚广,但这样叫其实是不准确的。原因一是1947 年国民政府内政部方域司首次公布的《南海诸岛位置图》上画的是11 段线,后来变成了9 段;二是当地图比例尺变得很小时,断续线的数量是可以变化的。本来“ 九段线”的叫法已经约定俗成,我并不想改变它,但是我今天要谈的问题要求我必须给“ 九段线”改个名字,否则就没法说清今天要谈的问题。因此我把“ 九段线”改称为“ 断续线”,有时也用最初的叫法“U 形线”,还可能采用一种更简短的叫法:段线。

解铃还须系铃人:地理学的视角别开生面

        最近,我看到了一篇论文,发表在《地理学报》2016 年第6 期,题目为《1947 年中国南海断续线精准划定的地形依据》。作者署名第一位的是我很熟悉的一位年轻地理学者—— 唐盟(还有几位作者马劲松、王颖、夏非),唐盟是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王颖院士的博士。在说这篇论文之前,先说一说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的王颖院士和她带领的团队。这个团队对我国的海洋学和海洋工程学贡献巨大。近些年来,王颖院士的团队积极参与到南海主权问题的研究中来。南京大学有着深厚的地理学文化积淀,是我国现代地理学的源头之一,学术精湛,名家辈出,在这样的地理学背景下研究起南海主权问题来,自然视角独特,与众不同。

        来自地理学背景深厚的南京大学的王颖院士团队,一介入南海主权研究便不同凡响。对于南海断续线的研究,以往的学者大多来自于历史、法律、国际政治等领域,他们习惯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框架内为其寻找地位和意义,什么岛屿归属线、岛礁归属线、历史性水域、群岛水域等。王颖的团队来自地理学界,一开始他们就跳出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框架,直接回到事情的源头,“ 面对事情本身”。他们去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找到了1947 年国民政府内政部方域司对外公布的《南海诸岛位置图》的原图。他们的研究直接从这张地图的扫描件开始,从最基本的地图的画法、地图使用的图例入手。

        这种回到源头,面对事情本身的研究方法,很快就显示出了它的力量。一个最明显又最被视而不见的事实显露出来了:南海断续线就是国界线。陆上的国界在原图中直接延伸到了海里,只不过由原来的连续变成了断续;而且断续线采用的表示方法在图例中明明白白地写着:国界。

        王颖、葛晨东、邹欣庆的一篇《论证南海海疆国界线》的论文发表了,一扫南海主权问题研究领域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马首是瞻,言必称海洋法的陋习,在猜谜一样的南海断续线研究中直接端出了谜底。


南海“断续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形" style="border: 0px; list-style: none; max-width: 100%;">

​▲ 在近代中国,对南海疆域轮廓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的地图是《南海诸岛位置略图》(1图),在这幅地图中,南海海域标示出了11段断续线,所用符号与陆地国界完全一致,并且在海陆交界处,国界线是连续没有中断的。

为什么11 段断续线长短不一,疏密不同?

        接下来,王颖的团队又触及了南海断续线的一个重要问题:南海断续线的定位,也就是11条断续线的坐标(经纬度)。既然是海上国界线,没有坐标怎么可以?经过对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南海诸岛位置图》原图中标示的经纬度的定位,并经过一系列的数字映射转换,南海断续线的坐标被量算出来了。

        唐盟等人的论文《1947 年中国南海断续线精准划定的地形依据》是南京大学王颖团队对南海主权问题研究的又一重大进展。我认为这篇论文是事关主权的地理学重大发现。这个发现就是:“ 南海断续线”划定的依据是南海的海底地形。

        这个发现有何意义?这个发现的过程怎样?

        唐盟说:在跟随王颖老师研究南海断续线的坐标时,面对着1947 年的《南海诸岛位置图》原图,王颖老师发现11 段南海断续线,可以说是段段不同(现在我们看到的中国地图上的九段线已经被修整过了,修整成长度、形态、疏密等相同)。王颖老师发问了:为什么这些线有的是直线,有的是弧线?为什么这些线有的长,有的短?为什么有些线之间疏,有些线之间密?这些线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

        要知道这些线是画在有严格比例尺的地图上的,每一条线都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画上去的,不会是随意的。但是过去没有人研究这些问题。这些重要的问题是研究的空白。

        假如当年画这些线的人还活着,假如当年讨论《南海诸岛位置图》时有会议记录在,这些问题就不是问题。但是这些假如都不存在。这图和这些线画在1947 年至1948 年间,当时正值新旧政权即将更替,新旧力量正在进行生死决战,三大战役就要展开…… 当时的会议资料等或毁于战火,或流离散落,总之,今天早已杳无痕迹。其实当年参与绘制《南海诸岛位置图》的人,后来并未离开。当年主持其事的内政部方域司司长傅角今,1949 年后任西北大学地理系教授、系主任。南京大学地理系杨怀仁教授,也参与了此项工作,但是从没有人去问他们当年那些事。

南海“断续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形" style="border: 0px; list-style: none; max-width: 100%;">

​ ▲  基于1947 年中国政府内政部印制的1:400 万《南海诸岛位置图》,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的地理学家们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及数字化仿射变换,精准测量出了南海11 段断续线的地理坐标。

有一天,唐盟忽然想:这些线是不是与海底的地形有关?

        这些线为什么有长有短,有疏有密?当年这样划,一定是依照某种规则,也一定反映了某种现实。以往有一种观点认为:断续线的划定是取海中属于我国的岛屿与周边国家海岸线的中间线。但好像只有两条“ 断续线”符合这一点,而大多数则不是。还有人说:“ 为什么要在南海画出11 条断续线呢?就是因为珊瑚礁太多、太杂乱,有一些还没有名字,只好画出这样一些断续线把它们圈起来,意思是说这些岛礁是属于我们的。”这种说法也不符合事实,因为如果仅仅为了把那些珊瑚岛礁圈起来,断续线围成的形状不会是现在这个形状。一天,唐盟忽然想到:这些线会不会与海底地形有关?

        他在电脑中把一张海底地形图套在了《南海诸岛位置图》上,奇迹发生了:他发现11 段断续线中大多数都与南海的海底地形有某种关系,尤为明显的是划在菲律宾吕宋岛、巴拉望岛与南海诸岛之间的两条线,还有划在加里曼丹岛与南沙群岛之间的那条线,分明是与西吕宋海槽和南沙海槽有关,它们都画在海槽的边缘线上……​

南海“断续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形" style="border: 0px; list-style: none; max-width: 100%;">

▲ ​南海主权问题有了地理学领域的新发现。近日,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的几位地理学者,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化手段,建立了南海海底三维地形模型,并对1947 年中国政府内政部印制的1:400 万《南海诸岛位置图》中的11段断续国界线进行了精确定位,通过叠加分析获得了1947 年南海断续国界线所在位置的海底地形特征,进而总结出南海断续国界线划定的地形依据。他们发现,断续国界线独特的外形与南海海域四周环绕的岛弧、大陆坡、大陆架的分布位置和走向保持了高度一致,充分显示出当时地理学家们通过南海海底地貌特征进行划界的可能性。他们推测出当时划界遵循的原则:在大陆架浅海盆地、海峡处,通常沿两国岸线中点、海峡中线进行划分;在具有明显地形变化的部位,通常沿海槽坡麓或海槽槽沟中线进行划分;在中南半岛东侧陆坡区和南侧巽他大陆架,通常结合岸线走向及下伏地形特征进行划分。并且断续线一般落在同一种地形之上,保证了其完整性、连续性。

11 条段线是怎样依照海底地形划定的?

        为了验证猜想,需要做更多证实工作。唐盟在王颖和马劲松已经精确定位11 断线的基础上,把11 条断续线从西北按逆时针方向编号,在每条断续线上从两端点和中点向下做出海底地形的三个剖面图,然后一一分析这些剖面图中断续线与地形剖面的关系。最后的结果证实了11 条南海断续线的划定依据的基本原则就是地形的原则。只有少数几条除外。所谓地形的原则,一是把南海海盆及其周边的阶梯状台地划进来;二是大部分“ 断续线”的位置选择在两种地形单元的分界处,就是在两种地貌单元的中间通过。

        第一条和第二条段线,是划分北部湾中国与越南的界线。北部湾的地形是变化不大的海底盆地,因此不需考虑分开两种地形,要考虑的是中越陆上的国界怎样延续到海里。因此第一条段线主要是为了把陆上的国界线平滑顺畅地延伸到海里,第二条段线以等距离中线的方式划分了中国与越南北部湾盆地南部的界线。

        从第三条段线起,地形的原则开始发挥作用。这条段线沿着越南北部大陆架与中国西沙海台的交界处划定,它分开了这两种地貌单元。

        第四条段线划分了中国南沙群岛与越南东​南部大陆坡的界线。

        第五条段线呈弧形,形状与纳土纳群岛的岸线走向相似。这条线分开了中国的南沙群岛与纳土纳群岛两大地形单元。

        第六条段线位于平缓的巽他大陆架上,划分了巽他大陆架北部婆罗洲与中国南沙的界线。

        第七条段线与南沙海槽东缘平行,呈直线状。

        第八条段线与巴拉望岛平行,划在了大陆坡上。

        第九条段线位于菲律宾吕宋岛西、北吕宋海槽内。

        第十条和第十一条段线穿过巴士海峡,是台湾岛与吕宋岛天然分界线。

        以上可以看出11 条南海断续线中有7 条是依据地形划出来的。

南海“断续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形" title="事关主权的重大地理学发现: 南海“断续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形" style="border: 0px; list-style: none;">

​

南海“断续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形" title="事关主权的重大地理学发现: 南海“断续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形" style="border: 0px; list-style: none;">

​

南海“断续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形" title="事关主权的重大地理学发现: 南海“断续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形" style="border: 0px; list-style: none;">

​

南海“断续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形" title="事关主权的重大地理学发现: 南海“断续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形" style="border: 0px; list-style: none;">

​

南海“断续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形" title="事关主权的重大地理学发现: 南海“断续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形" style="border: 0px; list-style: none;">

​

南海“断续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形" title="事关主权的重大地理学发现: 南海“断续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形" style="border: 0px; list-style: none;">

​

南海“断续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形" title="事关主权的重大地理学发现: 南海“断续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形" style="border: 0px; list-style: none;">

​

南海“断续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形" title="事关主权的重大地理学发现: 南海“断续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形" style="border: 0px; list-style: none;">

​

南海“断续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形" title="事关主权的重大地理学发现: 南海“断续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形" style="border: 0px; list-style: none;">

​

南海“断续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形" title="事关主权的重大地理学发现: 南海“断续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形" style="border: 0px; list-style: none;">

​

南海“断续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形" title="事关主权的重大地理学发现: 南海“断续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形" style="border: 0px; list-style: none;">

​

南海“断续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形" style="border: 0px; list-style: none;">

​ ▲ 南海的海底主要有大陆架、大陆坡和中央海盆三个由浅及深的地貌单元,同时又有海沟、海槽、海丘等起伏剧烈的地貌形态,这些特征从海底地形图中很容易看出。而要更具体地表达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地形起伏变化,更清晰地探索1947 年11段断续国界线划定的地形依据,则需要研究在这些段线上所做的地形剖面图。从西北部的第1 段断续线的入海部分开始,按照逆时针顺序,确定每段线的中点,再分别做出垂直于各点切线的地形剖面,会有所发现:第1 段断续线的下伏地形为水深变化较小的北部湾浅海盆地(最深处不超过80 米),是中越陆上疆界的海上延续,在第2、3、4、7、9 段划界时,充分考虑了下伏地形,分别沿海台、海槽、海盆边缘和海槽中线等标志性地形部位进行划分。


发现1947 年“ 断续线”依照地形原则划定的意义何在?

        发现了1947 年《南海诸岛位置图》中的断续线是依照海底地形划定的,这有什么意义吗?意义大焉。

        11 条“ 南海断续线”是精准划定的。不仅条数是有根据的,而且长短、形态、疏密都是精心研究,随着海底地形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个观点是很重要的。过去没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似乎这些线是随意划定的,因此可以增删、改动,不仅改位置,而且改长短,改走向,改形态。比如1953 年就去掉了北部湾的两条断续线。这两条线的去掉,带来的负面影响深远。一是把陆上国界向海中延伸的第一段去掉了,遮掩了11条断续线就是国界线的这一重大性质规定,使得后来学者纷纷研究所谓的断续线的各种性质、意义这一子虚乌有的问题;二是丢掉了我国的白龙尾岛,因为按照王颖团队量算出来的断续线的坐标,白龙尾岛是在第一条断续线我方一侧的,去掉了第一条断续线,就看不出这一点了。白龙尾这个小岛简直是北部湾的定海神珠,谁占有它,谁就占有了北部湾大部分海域。

        我们现在在中国地图上看到的“ 九段线”,已经不是当年的11 条断续线,已经改变了划法,原来是不等长的(因为海底地形单元大小不一),现在变为等长;原来随着海底地形变化而划出的形态变化也被修整得比较一致了;尤其是原来11 段线各段之间的疏密关系,反映了海底地形几大单元的关系,现在被调整为各段线之间疏密程度近乎一致了,我想象不出这样的调整依照的是什么原则。为了历史的延续,为了主权的继承,应该恢复1947 年11 段线的原貌。

        1947 年断续线的划定依照的是地形的原则这一发现,否定了“ 断续线是岛屿归属线、岛礁归属线、历史性水域等”一系列关于断续线性质、意义的判定。

        1947 年南海11 条断续线是依照海底地形精准地划定的。如果是为了划出岛礁归属线,那么他们随意在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周围划两个圈就是了,用不着精准,也用不着研究海底地形;如果是为了划出我国渔民的传统捕鱼海域范围线,那么更不需要去研究海底地形,也用不着找出两种地

形的分界处…… 当年的专家们知道自己的目标不是这些,在他们的意识中,他们是在为中国的海洋划国界,因此需要水上水下、海岸海底,仔细辨析、反复推敲,最后精准划定。

断续线体现了公平的理性态度,顾及了周边国家的利益

        有人说:断续线太霸道,划到了人家的家门口。过去听到许多类似的对南海断续线的指责,我一直用这是地图比例尺太小造成的错觉来回答这种指责。现在看了唐盟等人的这篇文章,我多了几种回答,并更加坚定了对南海断续线公平公正的自信。

        当年代表国民政府接收南海诸岛,并用绘制地图和整理地名的方式来向世界宣布南海主权的专家们,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最大限度地争取中国的国家利益,又要照顾到南海周边国家的利益。今天看来当时的专家们十分理性,他们成功地完成了使命。

        怎样使中国的利益最大化?无疑是断续线包裹起来的海域面积越大越好。有时看着11 条​断续线围起来的南海,我在想为什么当年几位画图的专家有那样的自信,用11 条线把南海围起来,向世界宣布这属于中国,这需要怎样的勇气和自信?他们是怎样想的?我找来当年亲赴南海的郑资约教授写的书《南海诸岛地理志略》,想在书中找到这种自信,我终于找到了。郑资约是这样说的:“ 南海诸岛向为我国领土,久已无何问题…… 南海之滨,我国独盛,滨海之地全为我国民所移殖,自亦意中之事也。海周皆我侨民,且远至爪哇、苏门答腊。而谓海中之群岛无我居民,非我之经济势力范围,其谁信之?”

        “ 其谁信之?”一句反问把郑资约的自信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话让我想起了明史专家吴晗说过:至明末清初,南海已是“ 中国湖”。

        正是在这种自信下,他们在南海划了一个圈。但这个圈在海四周距离其他国家的海岸什么位置终止,却费思量。最终这些地理学家的地理学知识起了作用,他们十分理性和公正地依据地形的原则划定了中国与他国的海上界线。

        为什么说他们依据地形的原则划定的断续线是理性和公正的呢?

        这从唐盟的文章中可以得到证明:凡是海底为深水的海盆、海槽的地方都划到了中国,因为只有造船和航海技术发达的中国人才能活动于这些地方,那些处于采集狩猎和原始农业阶段的原住民,不会到达这些地方。比如与菲律宾的界线基本上依据的是海槽,把深水的海槽划到中国,浅水的岛架划到了菲律宾。几条断续线离菲律宾的海岸线较近,是因为菲律宾的岛架太窄。

        那些处于浅水地带的大陆架、岛架所在的海域基本上划给了沿海国,这倒很像现在海洋法中的划分海洋权益的大陆架制度。

        划界中对越南最为关照,已经仁至义尽。第二条段线在北部湾南部按照中间线的原则划分了国界,第三条段线未占越南沿海大陆架一分一毫。本来把大陆架划给越南就已经公平了,但是当年地理学家们还是充分考虑了越南的利益,把第三条断续线划在了大陆坡的平分线上。

        可以说断续线基本上为其他沿海国保留了完整的大陆架和岛架。

至于说九段线划到了人家的家门口,这一方面是因为周边国家的大陆架和岛架本身的狭窄;另一方面是比例尺造成的误解。其实断续线离周边国家最近的距离都超过了40 海里。

        要知道那个时候大部分国家领海的概念,还在3 海里、6 海里这样的水平上呢,40 多海里在当时已经是很遥远的地方了。

南海“断续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形" style="border: 0px; list-style: none;">

​▲ 1947 年中国政府内政部方域司印制了《南海诸岛位置图》,图中南海上共有11 段我国同周边国家的国界线,以断续的弧线形式表示。若选取每段弧线的中间点,测算其与周边国家的最短距离,经过四舍五入,我们大致会得到如图这样一组数据,数值最小处在我国与菲律宾的巴拉望岛之间,为76 公里、41海里;最大处在我国与越南之间,为236 公里、127 海里。当时葡萄牙的领海范围为6 海里,瑞典、挪威等斯堪的纳维亚诸国为4 海里,而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的领海范围是3 海里。南海断续国界线的划定,充分满足了周边国家的领海需求,那时还没有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的概念,《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则更是多年以后的事了。

这是中国地理学家干得最漂亮的一件事

        断续线是依照地形精确划定的。这是因为参与划界的几位核心人物是当时中国一流的地理学家。

        主持此项工作的是国民政府内政部方域司司长傅角今,湖南长沙人,1936 年赴德国莱比锡地理研究所学习,回国后任复旦大学教授,1949年后历任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教授和西北大学地理系主任等职,有《重划中国省区论》、《世界石油地理》等著作。

        西北大学地理系教授郑资约在此事中特别值得一说,他从西安被借调到南京,亲自坐军舰赴南海接收并实地测量和调查了南海诸岛。我一直猜测他是此事的核心人物,这从他在1947 年11 月率先出版了《南海诸岛地理志略》中可见一斑。书中虽没有长篇大论,但精锐尽出,不仅有《南海诸岛位置图》,还有南海诸岛新旧地名对照表。1946 年12 月,他还在南沙群岛参加实地接收和勘测工作,不到一年书就出来了,可见其能力之强、效率之高。

        后来成为南京大学地理系主任的杨怀仁教授,1946 年—1947 年被借调到内政部方域司,参加南海诸岛的接收和地图的制作工作。

        可以说当年的这项工作,几位地理学家是其中的核心力量。最后断续线划定依照的地形原则,更是与地理学家的参与密切相关,因为地形研究是地理学的看家本领,是地理学家最擅长的领域。

        他们是地理学家,他们的眼睛并没有只盯着海洋中那些露出海面的珊瑚岛。他们没有划几个小圈,把那几个群岛圈起来,而是划了一个大大的圈。这一划,划进来的就不仅仅是几个群岛,而是把断续线内海水中、海底土、海底下的所有资源都考虑到了。他们没想到的是,几十年后,他们划的这个圈还是抵抗周边国家200 海里要求的最有力的武器。

几位地理学家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在茫茫大海上为中国划了一个圈,圈出了200 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领土。有人说这是一次知识分子的“地图辟疆”,有人说这是中国人对海洋第一次有如此清醒和睿智的理解。

        无论如何,都应该说这是中国地理学家干得最漂亮的一件事。

南海“断续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形" style="border: 0px; list-style: none; max-width: 100%;">

​ ▲ 对于南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地理学家眼中的南海,和地球上的每个区域一样,是一个有位置、有坐标、有轮廓范围的地理单元。它北靠我国华南大陆;南达苏门达腊岛和加里曼丹岛;东至菲律宾群岛;西接中南半岛及马来半岛,以马六甲海峡与印度洋相通,围合成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直至南半球南纬3 度的半封闭边缘海。在地理学家看来,南海不只是我国南方的一片广阔水域,更包括海水深处我们肉眼无法看到的高低起伏的复杂地貌。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样的视野不是出现在卫星遥感技术发达的今天,早在1932 年,丁文江、翁文灏等地理学家编制的《中国分省新图》中,就用等深线表达了南海的海底地形。 1947 年,郑资约、傅角今等地理学家在地图中用11 段国界线明确了我国在南海海域的主权范围,这11 段线并没有圈定整个南海,而是与南海海底地形地势有着密不可分的相关性。将70 年前的11 段线与现在的遥感影像叠合,结果令人惊叹:段线基本沿中央深海盆地两侧的阶梯状大陆坡延伸。这不是巧合。

南海九段线的几大误区

撰文/单之蔷


南海中的美丽岛屿,是我国最美的海洋风景

飞越南海上空,南沙群岛进入视野,茫茫大海中,它们只是一个地形上的小小凸起,但海洋中风景最美、生态系统最繁盛的地方正是这些岛屿及其周边海域。翡翠一样的礁盘,托举着洁白的沙滩和绿宝石般的小岛,层层浪花拍岸而来,海水清澈得可以一眼看透海底的线条和纹路。眼前的小岛就位于南沙群岛,是我国南海九段线内众多美丽岛屿中的一个,名为马欢岛,是为纪念明代跟随郑和下西洋的翻译官马欢而命名的。


一,南海断续国界线今天已经不被理解

    近日,参加了几个由于所谓的菲律宾南海仲裁案引发的关于南海问题的讨论会。会上有一个奇特现象引起了我的兴趣:说起南海问题来,几位“80后”(年过80岁的长者)研究南海问题几十年的专家拍案而起,越说越激动,越说越气愤,甚至主张如果理说不通就应不惜一切代价“亮剑”。看起来他们都很“鹰”,反而来自国家重要部门的几位年轻一些的专家,却心平气和,不动声色,发言都是联合国海洋法如何如何,确实显得很理性。反而那几位“80后”的长者显得很“愤青”的样子。

    至于我呢,我支持那几位长者的看法,我理解他们的情绪:在南海,先人们给我们留下了一手好牌,但子孙们却越打越糟,因此他们郁闷。现在南海问题的要害是国内的专家学者形不成共识,官员也不知采用何种观点,经常是自己给自己出难题,比如我们公布了西沙群岛的领海基点、基线,那么这将全部在水下的中沙群岛置于何种地位?“九段线”又被置于何种地位?国界之内还能有国界吗?假如能给西沙群岛画出领海基线的话,当年画出“九段线”的专家早就画出了,就是因为不能这样做,所以他们才在南海画出一道断续的“U”形线,这是他们的智慧所在(当年参与1947年九段线原型制作的是几位地理学家,如傅角今、郑资约、杨怀仁及胡焕庸,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其实南海问题的要害,是讨论问题时专家使用的语言系统不一样,一类专家使用的是我们本民族的、原住民的关于那片土地的语言,一类专家使用的是以联合国海洋法为基础的一套语言。在我看来,如果用联合国海洋法的语言来讨论南海问题,还没开口,我们就已经丢失了南海大部分领土,因为在这套语言中,水下的礁、滩、沙等无任何法律地位,被视同不存在,也就是公海。但我们知道,整个中沙群岛都在水下,西沙、南沙、东沙群岛大部分礁滩也都在水下,南沙群岛在我们填海造陆之前,水上部分只有大约1.5平方公里,写在小学课本中、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的中国最南端——曾母暗沙在水下20多米处。

    轮到我发言,当我说出“九段线就是国界线”时,我发现几位年轻专家的脸上露出了轻蔑的微笑:怎么可能呢?国际上谁会承认你那是国界线呢?

    “不管我们今天怎么看九段线,但当初制定九段线的国民政府内政部方域司的几位地理学家确确实实宣布的那就是国界线。”我说。


两个关键点力证南海断续线就是国界线
1947年,参与接收南海诸岛的地理学家郑资约先生出版了《南海诸岛地理志略》一书。这本书作为内政部方域丛书之一出版,由傅角今先生主编。书中公开发表了南海诸岛位置略图,用11条断续线圈定了我国南海的主权范围。在这张地图中,有两个关键点明确了我国南海断续线的本质属性,一处在中越陆地边界线向海洋的延伸处,国界线的画法在海上与陆地上是一致的;另一处在巴拉巴克海峡,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当时为英属殖民地)之间的国界线与我国和南海周边国家之间的国界线画法是一致的,由这两个关键点可以看出,南海断续线的本质属性就是国界线。


二,九段线不仅画出了南海国界线,还帮菲律宾画了国界

    关于南海问题,国内的专家取得共识极为重要。怎样取得共识呢?让我们回到起点,看当时(1947年)的国民政府内政部方域司参加南海诸岛位置图设计制作的专家们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1946年10月,地理学家郑资约教授乘坐太平舰亲赴南海,参加南海诸岛接收行动,他当时在西北大学任教,为此事专门借调到内政部方域司。1947年,郑资约的《南海诸岛地理志略》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书中公布了南海诸岛新旧地名对照表,同时公布了比例尺为1∶850万的南海诸岛位置略图,这是最早最权威的由国家批准的南海诸岛位置地图,上面标注了南海诸岛名称,并首次出现了11段线。1948年国民政府内政部方域司正式出版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其右下角的附图“南海诸岛位置图”中,从北部湾(当时称东京湾)到台湾岛,围绕南海诸岛海域画有11段线,这是南海11段断续线首次以官方的名义向世界公布。至1953年,去掉了北部湾中的两条,剩下9条,所以后来人们习惯称之为“九段线”。这就是南海九段线的由来。

    那么在这些最源头的资料中,九段线究竟是不是国界线呢?只要我们承认事实,在郑资约的书中和后来国民政府正式公布的全国地图的附图——南海诸岛位置图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九段线就是国界线。因为在图中,国界线从陆上直接延伸到海中,只不过由连续线变成了断续线。难道国界线由连续变成断续,就不代表国界了吗?不是的,断续国界线是地图界对于海上国界线的一种标准画法。

    在当年公布的地图中,有意思的是在其中第八段(按逆时针方向数)线上分出一条支线(有人因此称“U”形线为十二段线),画法没变,但这条支线却是把菲律宾与马来西亚(当时为英属殖民地)分开的一条国界线。这件事很有意思,“九段线”不仅画出了我国的南海国界线,还帮助菲律宾画了国界线,从这点看,更证实了九段线是国界线。

    最近我又找到一些资料,经过分析,不仅证明了九段线就是国界线,而且还可以看出,对九段线是国界线的看法从何时开始动摇并出现了另外一种声音。




接收南海诸岛的地理学家——郑资约

1945年日本战败后,关于南海的接收、划界以及主权范围的主张,离不开当时地理学家们的实地勘探、测绘。时任西北大学地理系教授的郑资约,被委任为内政部专门委员,负责参与国界的划定及整理南海水域的岛屿、礁石及沙滩名称的工作。1946年10月,国民政府接收南洋群岛专门委员会从南京出发,上图为部分成员在太平舰的合影(后排右二为郑资约)。12月,接收人员登上太平岛,对岛屿地形进行勘探测量(下图)。


三,陈潮先生一直把九段线称之为断续国界线

    我手头有一本书《图情六十年》,这是我国地图领域的老前辈,曾任中国地图出版社副总编辑的陈潮先生所著。这位从事地图工作长达六十年的学者,对九段线在中国地图上出现并演变的历史是最有资格的发言人。在他的书中,按照时间顺序列出了一张表——我国南海诸岛在地图上表示的主要情况表,其中有一栏就叫“海上国界线绘法”。在这位地图专家看来,1948年(民国37年)国民政府公布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为我国最早所见公开版的表示海上断续国界线的图种。在海上国界线绘法一栏中,他填写的是“主要岛屿附近用海上国界断续线表示”。我们看到,陈先生一直把九段线称之为“海上断续国界线”,没有任何的犹豫。在他看来那就是国界线。陈先生的总结到1980年止,可以认为至少一直到1980年,像陈先生这样的地图专家和地图出版社的负责人都认为九段线是国界线,我相信陈先生的观点不是他个人的观点,他那时代表的是国家的观点。

四,断续国界线难道真的要变成岛屿归属线?

    但是为什么到了今天,众多专家、官员对九段线就是国界线的观点产生怀疑了呢?还纷纷撰文把九段线看做是岛屿归属线、岛礁归属线、历史性水域、群岛性水域……等。专家的观点毕竟是学术观点,地图出版界是怎样看的呢?国家测绘局2003年5月发布了一份文件——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在这份文件中关于南海诸岛的表示是这样规定的:“中国全图必须表示南海诸岛、钓鱼岛、赤尾屿等重要岛屿,并用相应的符号绘出南海诸岛归属范围线。”注意这里面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词组:南海诸岛归属范围线。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它的意思是说:在九段线范围内的岛屿是归属中国的。在后面的条款中,“南海诸岛归属范围线”这个词组一再出现,有的地方简化为“南海诸岛范围线”。看来这已经成为官方对九段线的一个标准称呼。其实这个说法也就是对南海断续线性质的一种认定:岛屿归属线。那么水中的鱼,海底的石油、矿产属于谁呢?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南海岛屿很少,礁、沙及水下的礁盘却很多很大,如果九段线成为岛屿归属线,那些水下的礁、沙和礁盘怎么办?最现实的问题是中沙群岛、曾母暗沙怎么办?因为它们全部在水下。把九段线作为岛屿归属线将获得的很少很少,丢失的很多很多。

    为什么上世纪80年代时,陈潮先生他们那一代还毫不怀疑南海断续线是国界线,到了2003年南海断续线就从国界线变成了岛屿归属线。能够解释这种变化的就是中国在1996年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这个公约的思想、概念、词汇开始影响和深入中国人的思想中,最终转变了我们的自信。

    岛屿归属线与断续国界线的意义哪一种更符合南海的实际,哪一种更有利于国家利益?

    菲律宾提请的所谓南海仲裁案的结果,已经出来了,九段线被所谓的国际法庭裁定为没有任何历史性权利,实际就是废掉了九段线。太平岛(南沙群岛自然状态下最大的岛)被裁定为不是岛,是礁,实际上就是裁定中国南海的所有岛都是礁,都没有岛屿才有的12海里领海、24海里毗邻区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

    这种裁决结果表面上看,越南、菲律宾等国占有的岛也没有相应的权利,但是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却可以通过他们的海岸线所具有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权利,把九段线所围起来的海域瓜分完毕。中国人将失去南海。这时候我们看到了九段线作为断续国界线的意义了,只有断续国界线的解释才能保卫中国在南海的根本利益。


1947年 《中国地理教科图》上海舆地学社出版

1948年《中国分省新地图》亚光舆地学社出版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精图》亚光舆地学社出版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地图》三联出版社出版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亚光舆地学社出版




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地图出版社出版
线有几段不是关键,国界线的本质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

为了寻找现在九段线的来龙去脉,我们查阅了数十本不同年代出版的地图,这些地图都是专业制图单位编制,由国家正式出版发行的。我们发现,断续线在地图上出现后,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坐标,段数、位置、段线长度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图中不尽相同。仅就我们查阅的地图,1947年出现了七段线,1948年出现弧线但不连续(在南海东南部弧线是错开的),1951年同时出现十一段线和连续弧线,直至1953年以后,才基本固定为九段线。时至今日,国际社会对九段线的实质、法律地位争议不断,段线的本来面目也越发模糊不清。回顾历史,用地图说话,九段线的意义似乎变得简单而清晰,问题的关键不是线有几段,而是线的本质属性为何。七段、九段也好,连续线也罢,其国界线的本质从开始到现在没有改变过,其围绕在我国南海诸岛之外呈现出的U形没有改变过,它对南海主权的宣誓也没有改变过。




五,南海九段线是一种特殊的海上国界线

    把南海九段线看作是国界线,最难让一些人理解的是,外国船只、飞机的航行和飞越权利怎么办?其实当年画九段线的专家们早已考虑这个问题了,他们没有把南海的“九段线”画成实线,而是按照当时国际上海洋划界的习惯做法,把“九段线”画成了断续线,即使是断续线,也没有画得很稠密,而是在南海偌大的海域上仅仅画出了11段线。因此在断续线之间有一段段的空白之处,其实这些断续留有空白的画法,应该是允许国际船只和航空器通行的意思。因此断续国界线并没有阻碍南海的海上和空中通行。可以说南海九段线是特殊的国界线,这种国界线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围起来的海域,允许外国的船只和飞机在不影响圈内岛屿安全的前提下自由地通行,中国人只是享有圈内的捕鱼权、水面水中水底的各种资源所有权……

六,南海断续线是几段并不是问题的本质

    南海断续线从最初的11段,演变成今天的9段,实际还有各种段数,我见过7段的、5段的,还有25段的。在我的微博中有许多人留言,问为什么11段线变成了9段,是谁因为什么去掉了北部湾中的两段,其实在我看来,南海断续国界线到底是几段,并不是问题的本质,因为随着地图比例尺的变化,断续线的条数可以增减。这在我之前提到的国家测绘局发布的那份文件中就有所规定,如:“比例尺等于或小于1∶1亿的,南海诸岛归属范围线可由9段线改为7段线。”因此南海九段线的段数不是问题的本质,问题的本质是这些断续线的走向,以及它们划分开来的两个区域的性质:断续线内是中国的,断续线外则不是。这有些像地理学家画的自然区划线,1947年参与南海诸岛位置图制作的是几位地理学家,他们把地理学的区划思想带到南海划界中,也就毫不奇怪了。

    南海断续国界线的段数不是问题的本质,因此把南海断续线叫做“十一段线”、“九段线”是不准确的。郑资约之子郑仿健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从来没有听父亲说过“十一段线”或者“九段线”,他本人也没听过,正确的叫法应该叫“南海U形线”。他的说法很有道理,但是名称这个东西很神奇,一旦一个名称叫起来了,再想改是很难的,即使错了也很难改。

    南海断续国界线应该叫做“U形线”,这种叫法不仅形象,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南海海底的地形地貌特征,据说当年的几个地理学家是按照南海的海底地形特征画出11段断续线的,几乎每一段线段都划分了两种地貌单元,给周边国家留出了大陆架,根本就没有“画到了人家家门口”这回事。但由于篇幅的原因,这只能是下一篇文章的事了。






在同一幅地图中南海断续线就有8段和11段的不同

这幅《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发行于1948年2月,由地理学家傅角今先生主编,国民政府内政部方域司编制,商务印书馆印行。图幅的左下角和右下角分别附有竖版中华民国全图和南海诸岛位置图,两小图的比例尺差别很大,分别为1∶2800万和1∶910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左下角的中华民国全图中,南海断续线只有八段,而在右下角的南海诸岛位置图中,南海断续线有十一段。由此可见,当时南海断续线并无规定一定要画多少条,至少在不同比例尺的地图中,它们有不同数量的表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2-28 21: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社成都2月28日电 题:一座超大城市的转型和突围——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成都答卷

新华社记者惠小勇、王敏、董小红、许茹

这是成都白鹭湾湿地内的绿道(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张直 摄)

有人说,她是一座公园城市,山水田林城有机相融,处处见绿、美丽宜居;

有人说,她是一座生活城市,川菜、火锅、茶馆……“国宝”熊猫也在这里惬意自得;

有人说,她是一座文化城市,厚积千年的文脉传承,辉煌灿烂的巴蜀文化,感召吸引着无数人……

这些,都是她璀璨光芒的百变一面,更是她朴实内核的集中投射——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成都市秉承千年城市文明,直面新时代大都市发展难题,紧紧围绕“城市的核心是人”,大刀阔斧探索求解,在美丽富饶的蓉城大地,书写下新发展理念的时代答卷。


重塑

这是成都西郊崇州市竹艺村风光(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夜游锦江,是今年春节期间成都的一件盛事。

华灯初上,从东门码头上船,两旁是恢宏大气又灵动梦幻的光影盛宴,李白杜甫、蜀锦蜀绣、锦官古驿、熊猫爬塔……惊艳亮相,仿佛一场时空穿越——

昔日,杜甫诗云:“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今朝,碧波荡漾中,千年繁华、盛世图景,一夜看不尽。

锦江是成都的母亲河,泛舟锦江从诗歌照进现实,得益于成都截污清淤补水,锦江水生态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再现碧水长流、盎然生机。

这是成都“中优”的一个集中缩影,与“东进、南拓、西控、北改”共同勾勒出成都城的发展框架——

东部,高起点规划、培育实体经济新动能,组群式留白、留足未来发展高弹性;

南部,强化创新体系建设,发挥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战略支撑作用,高标准拓展;

西部,承担着成都平原最重要的生态涵养功能,建设生态安全屏障,控制性发展;

北部,改善人居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构建适应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产业体系,高质量改造;

中部,是城市千年文明的核心,打造最能代表国家中心城市能级水平的高品质高能级生活城区……

“城,所以盛民也。”

成都新一轮的规划发展,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这是成都鹿溪河生态区(2018年3月18日摄)。 新华社发(夏宏君 摄)

这是城市格局的重塑——

2200多年前,面对“东旱西涝”的肆虐,蜀郡守李冰变“堵”为“疏”,兴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系统,成都平原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2200多年后,面对一个实际管理人口达2100多万的超级大都市,新时代城市建设者,依然以“疏”破题,对空间格局进行一场“重塑”,构建城市永续发展的新空间。

千百年来,龙泉山一直是成都东侧的生态屏障,如今,城市发展跨越龙泉山,将这座山变成城市绿心和“会客厅”,未来这里生态林覆盖率将达64%;沿着龙泉山“两翼”,分别是中心城区和东部新区,位于东部新区的天府新机场正蓄势待发。

此番进发,从面积而言,成都中心城区由原来的630平方公里,延展至3677平方公里;从格局看,变“两山夹一城”的逼仄为“一山连两翼”的开阔……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由400多人的规划团队历时一年半,结合城市文化和资源禀赋等统筹谋划,广泛征求、听取全市人民的意见。2018年3月,规划提交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在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上也高票通过。

从秦并巴蜀,几经战火和岁月磨砺,2300多年来成都从未更名、迁址。今天,在“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下,这座城市焕发出澎湃的生机。

这是城市价值的再构——

漫步街头,不断延展的城市绿道,将公园、社区、小巷逐个串联,成为市民陶冶情操、休憩放松的重要场所。目前全城已经修建2600多公里城市绿道。

为什么修建绿道?对城市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资产?绿水青山如何成为金山银山?

四环路附近的桂溪生态公园,大半年前修好绿道,人流量超过1000万人次,附近人都爱来,散步、跑步、会友……

绿色,吸引着人们,重构着人们对城市价值的认识。

成都天府绿道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康瑛给桂溪公园算了一笔“生态账”——商业和生活场景的叠加营造出消费场景,最终产生价值。2018年桂溪公园基本实现自负盈亏,改变了以往生态建设只靠政府投入的老路子。

成都青羊区相关负责人在做区里工业项目规划时,几次登门和康瑛洽谈,要把绿道提前设计到规划中,并希望能尽快开工,“先建绿道,再进行项目招商和周边配套的打造。”

这是城市理念的更新——

在市中心,开发强度一度超过80%,局部区域每平方公里人口超过4万。“三降两提”——降低开发强度、降低建筑尺度、降低人口密度,提高产业层次,提升城市品质……升降之间,将人口从840万疏解至657万,交通拥堵等大城市顽疾有所缓解。

发展不再“摊大饼”,实现多中心、组团式布局;建立66个产业园区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圈,不再同质化竞争,而是融合式发展;每个组团内有学校、运动场、邻里中心、养老设施等,以“15分钟”为半径,人人都能享受到优质公共配套……

提高发展质量,全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2018年,成都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万亿元、增长约8%,高于全国同期平均值,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3%和9%,新增人口74万人……

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说:“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奋进、坚定前行,成都要成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先行者,勇于在跨越发展中实践,在创新中抓落实,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02:46 , Processed in 0.07894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