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43|回复: 5

[新课程区] 地理学科本质与地理课堂教学问题的透视 张素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6 11: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21-10-3 21:40 编辑












张素娟
整体把握中学地理教学-2015-9月海淀https://wenku.baidu.com/view/722eece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6.html这节课为什么不像地理课——一节初中地理研究课的课例分析http://www.doc88.com/p-9435184686927.html
张素娟(北京教育学院教师教育数理学院,北京100044)
《地理学科本质问题解析与中学地理教学》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1202/142384472.shtm教有智慧的地理http://book.kongfz.com/10016/958799090/
张素娟 著 / 北京出版社 / 2011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715期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地理单元教学设计——以“地理位置”的学习为例

pck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上编 地理教学中的学科本质问题解析

第一部分地理教学中学科本质问题的追问1
一地理学到底是干什么的1
二学习地理究竟有什么用12
三地理课最终应该教给学生什么18
四地理课”难教”和”难学”在哪里25
五什么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27
六我们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地理素养31

第二部分基于学科本质的地理教学内容解析34
一地理教学中的基本地理概念34
二地理教学中的基本地理观念42
三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观念教学的思考53
四基于学科本质的地理教学知识结构梳理示例55

下编体现地理学科本质的教学路径
第三部分地理教学目标的定位与设计64
一地理课程“三维目标”内涵解析64
二地理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66
三地理课程“三维目标”的设计与表述69

第四部分单元教学设计74
一单元的提出和单元教学设计74
二单元教学设计的依据78
三单元教学目标设计81
四单元教学设计的框架88
五地理单元教学设计案例92
第五部分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与不同地理学习类型的教学141
一依据心理学基础进行地理课堂教学设计141
二地理概念教学157
三地理原理教学171
四地理技能教学178
五地理学科方法教学195
六地理观念教育的探讨229
七体现地理学科本质的教学案例分析239
参考文献251后记253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10-6 20: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10-6 20:39 编辑


京教(学版) 2008.10

地理学科本质与地理课堂教学问题的透视
张素娟
(北京教育学院教师教育数理学院,北京100044)

摘要:对地理学科本质的理解和把握,不仅关系到社会对地理学科地位和学科价值的理解和认同,也关系到地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定位和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处理。本文从学科角度透视,剖析地理课堂教学,认为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许多问题都与对学科本质问题的理解有偏差或者不深有一定关系。地理学科本质的认识是解决一切地理课堂教学问题的根本。

关键词:地理学科;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1 l-5340/N(2008)04-0028-05

1 对地理学科本质问题的认识与恩考
   按照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1992年《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地理学是一门旨在解释地 区特征以及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情况的科学。”其中的“解释地区特征”,表明了地理 科学研究的单位是空间中的地域,而“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岀现、发展和分布情况”,表明了地理科学 既关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人类和地理环境关系的发展变化,更关注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空间分 布和变化规律。“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科学。地球表层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地理环境。因此, 地理学也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m在西方,一向认为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作为人类家乡的地球。近 代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李特尔,明确指出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地球的全部,而是“为人类居住地的 地表”。不难看出,地理学的研究,离不开地球表面,离不开人类环境,离不开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地理学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地球表层巨系统,它具有以下特征:是一个由五个圈层构成的宏大的 综合体;是一个不均一的层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分异;是不断变化的。这样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地理 学独特的研究视角,概括起来有三方面
1.从时间动态来观察世界,认识地区(地域)特征及人类和环境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即动态 观察世界的思想方法;
2.从空间来观察世界,认识区域特征、人类和事物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即从空间表述人类和 地理环境关系和从空间分布上观察认识世界的空间观念;
3.从相互作用来观察世界,认识人类与环境在特定地点和位置的相互作用,即综合的思想方法。
   显然,地理科学以空间、区域、综合、宏观、全球的角度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是其独特的眼光和视角,是区别于其他学科最主要的学科思想方法和本质特性。

1.1地理学科地域(空间)以及动态的研究视角,决定了地理学科对空间和过程研究的自然科学理性

   地理不是“地名+物产”,地理一定要讲“理”,“理”是原理、规律。“理”体现在“物理”(自然地理环 境要素的相互作用机制和规律)、“事理”(人类活动,包括工农业、商业旅游业等与自然地理环境相互 作用的原理规律)和“人理”(人类活动的伦理道德和人地协调的人类行为道德规范),学习地理,不仅 要懂“物理”,还要明“事理”,通“人理”。

  地球上任何地理事物都占有特定的地理位置,占据一定的空间,地理学科独有的学科特征就是 “空间差异”,体现为区域性。正像美国地理学家哈特向所说的那样,“地理学是地区差异的研究”。以地 域为单元来探讨地域之间关系,综合研究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协调与空间结构的地域变化 规律及其差异特征,便成为地理科学有别于其他科学的最大特征,也是决定地理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 地位与作用的主要依据。⑵可见,体现区域性的地理学反映在地理教学内容上,就是要关注和研究地 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结构,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地域联系,揭示地理事物的 空间分布规律和原理。

   现代地理学揭示空间分布规律,把空间和过程研究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地理学脱离过程、满足 于静态研究的方式。例如,对位置的研究从传统对位置的描述,到现在的区位因素的研究和分析,探索 地表事物之间的规律性的空间关系,并以此来为人类活动有关的地面设施提出适当的安排;传统地理 学只注重掲示分布现状和地域差异,现代地理学强调对分布规律与分布模式的研究,为生产布局服 务;传统地理学所研究的人地关系注重自然对人的影响,现代地理学也强调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 产生的影响。总之,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由过去重描述、解释、强调区域个性、把注意力局限于形态一致 的区域,向注重区内各部分存在着功能上的联系的功能区域方向发展,并且面向实践和预测未来,向 分析、预测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演化规律的方向发展。人类要预测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发展变 化,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个任务对地理学来说任重道远,但却是学科生命力的核心体现。

   地理学的自然科学理性还体现在对所研究的各类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时间和空间特征描述上。在 科学研究领域,只有对事物和现象进行定量描述,才能准确反映其实质性特征。现代地理学已经从定 性走向定性和定量的结合。从很早对经线和纬线及地理形状大小的测量,到现代对宇宙中天体运行状 态的观测,从对微观领域岩石的成份分析,到对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宏观分布的研究,都 体现了运用数理手段的定量化发展。这些定量化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近代地理学的发展。如英国学者 朗科恩(S.K.Runcom)测定了各大陆的古地磁极,提出了地磁迁移的轨迹,为板块运动提供了强有力 的证据。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更是离不开现代数理科学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支持。激光测绘,遥感技 术,以及全球定位和现代信息系统技术的运用,使得地理科学家们可以处理海量空间信息,大大提高 了研究地球空间规律的质量和速度。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地理研究中的很多重要数据都 可以实现与环境变化同步更新,地理空间数据的不断积累和地理信息数据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地理 研究中的很多工作将得以在虚拟现实中进行,一个全新的“数字地球”的时代已经开始出现。

1.2地理学综合的视角决定地理学科注重要素联系和人地关系的哲学理性

   作为研究对象的地球表层,是由各种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组合在一起、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 体,这就决定了地理科学必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三大科学体 系交叉汇合的产物,因此在当前的大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地理学既不属于自然科学,也不属于 社会科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高层次的综合研究——地球表层 全部要素(包括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综合研究,即人地相关性的研究,是地理学所特有的。

   地理学研究的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都 有其自身的发展和演变过程。空间分布和演变过程正是哲学中所描述的:“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 质的存在形式”。地理学的这些哲学特性已经影响到了地理学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如地理环境的 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从而使地理环境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符合哲 学中的普遍联系的原理。同样,人类正是认识到了人类与环境的对立和统一的关系,才总结出了可持 续发展的思想。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机理是地理学相当独特的理论方向。地理学科注重要素联系和 人地关系的哲学理性,使地理学科具有帮助人们形成地理观念的教育价值。地理科学哲学研究是理论 地理学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1.3地理学相互作用的视角决定地理学科的人文理性

   现代地理学“人文化”趋势非常明显,把“人”(人类和人类社会)作为其研究的中心。地理学中的人 文地理研究内容——人口、资源、环境与国土整治问题的研究,以及应用地理学的发展,使地理知识与 技能成为解决经济、社会、环境等实际问题(如城乡规划、土地利用、城市容量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方法 之一。现代地理学从本质上讲,主要还是一门哲理思辩性的具有人文学特征的科学。通过地理学习,学 生将从全球观点和各国相互依存的角度去认识现实世界,从而学会尊重与理解、竞争与合作、关心与 交往。地理教育对国际教育有重大贡献,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向全人类和在各个阶段推行环境 和发展教育。从学科教育角度来审视,环境道德教育的绝大部分任务就落在了地理课程上。

   现代地理学体现了自然理性与哲学理性和人文理性的结合。现代地理课程改革已经突显了这样 的特征。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模块1中,学习天气系统,不是让学生重点记忆什么是气旋、反气旋以 及其特点是什么,而是引导学生自觉建立起气旋反气旋与台风、暴雨等自然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理 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习地表形态, 不是为了认识喀斯特地貌的钟乳石有什么特征,而是要认识地貌的发育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可能产 生的影响,认识到喀斯特地貌的经济、美学价值,并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高中地理必修模块 3中,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帮助学生认识世界、我国社会、国情的历史、 现状和复杂性,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作为一个中国人、地球人的使命 感、责任感,确立自己远大而又与自己和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奋斗目标。这些都是地理学科的自然、人文 理性与哲学理性结合的体现。

2 对地理课堂教学问题的学科性透视
   从学科角度透视,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和学的诸多问题,如地理思维价值不明显、地理味道不强,学 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活动形式化、假探究等,都与对学科本质问题的理解有偏差或者不深有一定关 系。
2.1没有抓住“空间”,区域性特点不明显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突出区位、突出空间分布和空间格局、突出区域研究,是体现“空间”、让学生 学会从空间观察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方法的重要内容。很多“地理味道”不强的课堂教学都表现为没有 抓住“空间”,学科区域性的自然理性不明显。
      区位是反映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和相对空间位置关系的一个概念,包括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一个 地理事物与周围事物的空间关系,具有相对性、唯一性、综合性和价值性的特点。如果忽视分析区域地 理位置的思维方法,不会从地理位置特点出发认识区域地理位置,而简单记忆区域地理位置特点,就 会造成学科性的缺失,同时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
地理学关注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空间格局,对学生进行空间觉察能力和空间意识的培养 非常重要。例如在中国行政区的学习当中,有些教师使出浑身解数,或动手拼图、或通过游戏填图、或 多种形式训练一味让学生记忆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而惟独没有突出省级行政区的轮廓特 征、空间分布特征和相互空间位置关系等内容,让学生产生对中国行政区的空间意识,这就是没有抓 住“空间”,没有体现地理学科本质的表现。
区域概念是地理学的基本观点,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的核心”。中学地理教学要通过不同空间尺度 的区域研究,建立区域差异的观念,学会概括区域特征,分析和认识区域联系。从大洲到国家、地区,到 街道社区,从宇宙到全球,到区域,分析地理问题都要抓住空间的尺度,注意不同尺度下地理问题和地 理规律的差异和联系。
2.2没有阐明“联系”,综合性不突出
   中学地理教学中,一些教师面对多种版本教材,丰富的地理信息和资料,不知道筛选哪些、用哪 些,不会用地理视角分析纷繁的地理事象,要么堆砌事实资料,满足于“地名+物产”的地方志式的事 实描述,要么舍本逐末,丢掉反映地理学科特性的内容。这些问题缘于没有抓住地理学科的“联系”,没有体现综合性的人文理性和哲学理性。
   “人地关系”主线是地理学科哲学理性的核心体现,教学中要注意阐述人类活动(如衣食住行、工 农业生产、地域联系等)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区域自然与人文现象的互动关系,深入挖掘社会现象产生 和存在的地理背景,而不是罗列地理现象与事实。
   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系统,教学中要注 意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突岀各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水文、地貌、土壤、生物等)之间的相互联系 和相互作用,而不是“地理八股式”的罗列各要素。如介绍河流的水文特征应重点阐述地表水与气候、 地形、植被的相互关系,学习用相互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而不是简单记忆各河流的水文特征。
   区域之间通过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建立空间上的联系,区域地理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区域之间的这 种相互作用,阐明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不能孤立的认识区域。
2.3地理学工具和方法运用不充分,学科能力欠缺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岀的特点是大量运用多种地图、图表、图片去表达空间概念以及 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这说明地图和各种图表是地理学的语言,是歪达地理空间分 布信息的重要载体。“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能力是地理能力的核心,不仅培养学生的地理空 间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其建立空间概念,培养空间思维能力,这是其他学科不能完全代替的,地 理地图、图像、图表等是地理学的工具和学科特色所在。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教师课堂板书 文字多,图表少;课堂讲述罗列多,分析尤其对图像图表的分析少;考前复习背诵多,变式少;对知识点记 忆多,对图像图表分析方法和学习方法掌握少;学生听课时,消极等待正确结论多,依据图像图表进行分 析少;分析问题时,凭空想象多,依据图像图表或绘图分析得出结论少。这是导致地理教学学科特色不 明显、学科能力欠缺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地理图像图表作为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应注重三个层次的转 变:
一是从地理事实性知识的记忆到空间概念的建立。通过地理图像,不是把图像上呈现的地理知识 如地名、物产以及各种地理事象进行解析和简单记忆,而重点在于分析地理事象之间的相对空间关 系、空间分布特征,建立空.间概念。
二是从提取地理信息,到地理规律的分析。从地理图像上不仅要提取地理信息,重要的一个层次是 把提取地理信息的读图技能上升到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地 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例如提取亚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等各个地理信息,重要的是分析地 形和河流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地理位置对气候、经济发展的意义等。
三是地理信息的采集到地理图像的设计。这是地理学习能力的最高层次,是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 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生产活动的转变。如学生根据一个区域的基本地理概况和特征,从区位、地形、 气候、资源分布、人口分布以及社会经济基础等各项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制订出这个区域的经 济发展规划图和生产布局图。
2.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虚化,地理观念教学落实不到位
    地理学科是中学课程中唯一的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的 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学科。通过地理课的学习,学生首先是了解和认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懂 得地理环境的形成与发展,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的依存关系,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 持续发展观,关心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活跃的有能力的负责任的未来公民,这是对提高公 民素质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缺乏对学科本质的理解,不能从地理事实、地理概念、 地理原理和地理方法的具体教学中概括提升为地理观念,而造成“贴标签式”的教学目标设计,使情感 态度价值观目标形同虚设。不能讲清“物理”和“事理”,也没通“人理”,学生既不能感受到学科的知识 价值和思维魅力,也不能引起情感共鸣,学习兴趣下降、厌学、“地理无用论”等一系列问题在所难免。
   以上分析,我们已经明确,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注重位置、空间、关注区域和相互作用,以综合、发 展、宏观、全球的角度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这是地理学科独特的地理视角和思想方法,是地理学科对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认知的贡献,也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地理、增强地理学科价值认同的重要途径。有了对地理科本质的深刻理解,教师面对繁杂的教学材料确定教学目标和选择教学内容才不会偏离学 科轨迹。例如,有关野生动物资源保护问题,组织教学内容的线索应该是:我国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资 源主要分布在哪里?其分布特点是什么?(强调空间分布,这里需要借助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分 布图);这些资源为什么分布这里?(自然要素之间的作用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同区域的野 生动物资源各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空间差异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 系);为什么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如果野生动物资源消失会给我们人类带来什么样的损失?(人 地协调、生态价值的认识);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 展)。我们重点探讨的是野生动物资源的空间分布、空间差异以及野生动物资源破坏的地域差异,综合 地探讨如何通过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来进行区域人地关系的协调,探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人类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样的教学内容,显然不同于一般的思想教育和活动课,也不同于研究生物本身 特性的生物学科,而是突出空间和地域、综合、人地相关特点的学科本质特性,关注人类与地理环境 (野生动物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谋求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学科,这 样的教学内容是独一无二的,这样的研究视角和思想方法是独一无二的,这样的地理观念和价值观的 教育也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
   可见,地理学科本质问题是一切课堂教学问题的根本。地理课堂教学只有把握住了地理学科的本 质,才能体现地理学的思维和方法独特学科价值。中学地理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目标的定 位以及教学活动的设计,都要从地理学科本质特性出发,才不会偏离学科的轨迹,也才会从根本上解 决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因此,作为一名称职的地理教师,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地理学的本质 和基本特点,抓住反映地理空间分布规律、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人地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才不会使教学内容缺乏自然科学理性而丢失学科思维价值;只有深刻理解学科的哲学理性和人文理 性,教学内容才会从具体地理知识和事实概括提升到地理观念。地理课程改革也正是针对这些问题进 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的改革,其中提倡的新课程理念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地理学科本质的要求。
参考文献:
  • 美国国家研究院地学、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地球科学与资源局.重新发现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的新关联[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理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 地理课程标准组.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张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10-6 11: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10-6 20:12 编辑

初中地理课程本质的研究
张素娟 北京教育学院.为什么提出这样一个话题?
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课堂教学问题都是缘于教师对学科本质的把握和认识不够。
例如:在有些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貌似很充分,形式活泼,但教学内容地理学科性不强,没有地理学科特色,没有地理味道”,“四不像”,甚至被其他教师误认为是活动课、政治思想教育课、生物课等。这些课的任课教师在教学中仅仅关注于地理现象、事实等一些知识的“碎片”,认为是有价值的知识:由于不能把握哪些是体现地理学科的本质的最有价值的地理主干知识,或者教材上有什么教什么,照本宣科,或者随意从网上查找些资料补充到课堂,有地无理,有考无证,甚至无地无理,体现不出地理学科的本质。
当前初中地理教学还面临着其他一些问题:如地理学科价值不被社会承认,由于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使人感觉地理学科内容很杂很多,误认为谁都能教地理:同时一些内容由于空间分布对初中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对地理课不感兴趣,不爱学地理,体会不到地理学科价值.
因此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必须要思考以下问题:哪些是体现地理学科本质的有价值的核心知识?
我所教的内容是地理吗?从哪些方面体现地理学科特点的?
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基于对地理学科本质问题的追问。
.什么是地理学科本质?
什么是地理学科本质?学科本质即学科的统领性观点,是关于学科研究对象、范畴、特点、性质等基本问题的回答。
什么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特点与性质?
(一)地理学及其基本概念
1.地理学
自己明白,才能让别人明白什么是地理学?不是为了给人讲什么是地理学,而是为了使自己活得明白。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请教师用自己的话给初一新生介绍什么是地理学。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
地理学源远流长,地理知识是人类最早获得的知识之一。地理学的形成、演进和发展,无不与人类活动的舞台息息相关。
在西方,一向认为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作为人类家乡的地球。——研究人类行为的背景对生存有用——在哪儿?有什么?西方地理学最早创始人是洪堡和李特尔。李特尔认为地理学研究人类之家。不是地球的全部,而是“为人类居住地的地表”,最确切的是地球表层。
没有地理,人类无法生存,不知道到哪里获得衣食住行。在哪?辨别方向,知道距离。
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不要庸俗化,与人类的生活和生存密切联系。
“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这个同人类息息相关的地理环境。地理学者曾用地理壳、景观壳、地球表层等术语称呼地球表面”——《中国大百科全书一地理卷》
地球表层空间系统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理科学导论》白光润编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科学。地球表层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地理环境。因此,地理学也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地理环境概述》胡兆量等编
地球表层是四个圈层交界、相互作用的宏大综合体。其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厚度为30——50千米左右,从沉积岩底部到对流层顶。
地球表层有别于其他圈层的特征:
1)地球表层是物质三态共存和相互作用的场所,各种作用都在这里打上深刻的烙印,综合性是最基本的特征。综合又可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低层次综合为地球表层两个要素的综合;中层次综合为地球表层多要素的综合:高层次的综合是地球表层全部要素(包括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综合研究,即人地关系的研究,是地理学所特有的。
2)地球表层是内外力相互作用的场所,地球表层各处的所受内外力和人类活动影响不同,形成地球表层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不均匀分布,即区域差异,成为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征。
3)地球表层是有机与无机相互转化的场所,各种地理事物的动态演化,发展成为人类之家。
4)地球表层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地理学的本质是研究人地关系
概括起来,地球表层是一个由四个圈层构成的宏大的综合体。地球表层也是一个不均一的层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分异。地球表层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
“地理学是一门旨在解释区域特征以及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情况的科学。地理学所关注的是人与环境在特定地点和位置的相互作用。”
《地理解教育国际宪章》
2.地理学的特征
1)区域性
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
“地理学是地区差异的研究”
——[美]哈特向
“区域概念是地理学的基本观点,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的核心”
——林超
2)综合性
“见地文之异状辄推其影响于人文”,“见人文之异状,辄溯其导源于地文”地理学的学理蕴含在“地文与人文之间”。
作为研究对象的地球表层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决定了地理学的综合性特征。
地理学把地球表层作为人类之家来研究:地理学者要探究人是如何把大自然改造为家的,这种改造的结果是如何反过来左右人的行为的(段义孚)地理学的自然科学属性是构建在“理体文用”的基础上的,地理学是有“人”的学科。
地理学本质是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地理学所追求的解决现实问题的中心目标是促进人地和谐。地理学研究的人地关系视角,是人类发展前途的一个问题,也是全球最重大而最紧迫的问题。
人地关系的视角,是地理学与其他相邻学科的最本质的区别,同时也是地理学的趣味所在。
从以上地理学研究对象、范畴以及特点,我们可以悟出地理学的一些基本问题。
地理,地之道理——物理、事理、人理。“物”理、明“事”理、通“人”理。
“物”理——地表形态、气候、植被等都是物,是自然环境中物质迁移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事”理一—遵从自然规律的行为规范,不懂规律和原理,就会轻举妄动,如“人定胜天”等:
“人”理——处理和看待周围人和事物的态度、道德约束等。
既不能丢“地”,也不可丢“理”。地理就是要讲出对事和物的态度。
人和事、物相互作用一—人地关系,就是如何处理和看待周围的事和物。对自然应该敬畏,敬畏鬼神,不知道其内在物理,就不要随意动。
人们不要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因为自然界很大程度上报复了我们。
3.地理学的科学性质
地理学的科学属性是构建在“理体文用”的基础上,地理学是有“人”的学科。地理学既不完全属于自然科学,也不完全属于社会科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地理学也不是边缘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学课性质的综合基础性学科
地理学是生命力很强的一个学科。
地理学无论强调哪一方面,无疑,它的兴趣绝不单是研究环境本身和人类本身,而是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情况要求人类既了解环境又了解人类。
地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这个桥梁的有效性是反映地理学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
地理学的学理蕴含在“地文和人文”之间。钱学森院士提出的现代科学技术十大部门中把地理科学作为十大科学之一。(这十大部门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军事科学、艺术科学、地理科学、人体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行为科学)
4.地理学的发展
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给它注入了活力,其生命力强在于为人类社会服务的价值。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明显地可以划分为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三个时期。
古代地理学主要研究“是什么,在哪里”:近代地理学在其基础上,增加了“为什么?”;现代地理学在前二者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将会怎样,人类如何去应付?”。地理学从描述地理环境到解释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其应用性使之成为经世致用的科学。地理学发展到近代地理学时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科学体系。人地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地关系的内涵以及深度和广度都在发展,现代地理学向分析、评价、预测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演化规律的方向发展,并为决策服务。
现代地理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以下问题: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它为什么在那里?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它产生了什么作用?怎样使它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环境?在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时,必须研究有关现象在地球上的位置、形势、相互作用、空间分布和差别。要解释当前的形势,须从历史和现状着手。认明趋势,可以预测将来可能的发展。
5.地理的一些主要概念
学习地理的一些主要概念:位置和分布、地方、人与环境的关系、空间的相互作用、区域。——《地理教育国际宪章》
1)位置
位置是地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
地理位置是地理事物与其他地理事物相互空间关系的综合。位置都是相关的,不能和自己说位置。人、事物和地方的位置各不相同。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都有其空间存在的形式。地理学个性极强的是位置,它具有唯一性和不重复性。
位置是认识人和事物相互关系的前提。是形成空间概念、空间能力的基础。
认识人、事物和地方的位置是理解区域特征及相互依存关系的前提,是形成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概念的基础。不讲清位置就不是地理。
地理位置的类型主要有:
天文位置(经纬度、数理位置、绝对位置):反映地理事物所在的经纬度位置。如北京城市中心在北纬3954分,东经11624分。
自然地理位置:反映地理事物与山河湖海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如黄土高原在太行山脉的西侧:又如江阴位于长江的南岸,中国人一般讲在江河以南是阴,江河以北是阳。
经济地理位置:反映地理事物与经济实体的相互关系。
政治地理位置:反映地表事物与政治中心、政治边界等政治要素的相互关系。
地球表层上地理事物间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反映事物间相互作用的变化趋势是距离衰减定律,它反映事物和能量的扩散过程,是区位理论的灵魂。距离衰减定律的要点:距离是事物间相互作用和能量扩散的重要因素,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相互作用和扩散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其理论基础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
地理学的要旨是了解十分多样的过程和现象时“区位要紧”。地理学对位置的重视提供了观察过程和现象的横断途径。——《重新发现地理学》
小到一个城市地区,大到国家,位置或区位无不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个坏邻居带来的影响远远超过几千公里外的一个杀人魔鬼。一个城市的十字路口、临街的商机要远远大于小区内、深巷内,酒香还要巷子浅,商机才无限;有人在北京东四过街天桥做统计,天桥两边两个冰棍摊贩的销售量差15倍,位置是关键。房地产价格的基本模式是与市中心的距离成反比,离市中心越近地价越高,房地产实现价值的基本公式是区位乘品质。一个国家外交策略上讲究周边是首要。距离屏障被美国在太平洋沿岸40多个国家地区驻军所打破,使得我们被迫在家门口和美国打交道。北约东扩,使俄罗斯最紧张。
地理学对位置的重视提供了观察事物过程和现象的另一途径。
美国对伊朗和朝鲜核武器的敏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伊朗和朝鲜处在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位置上。伊朗和伊拉克的位置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
2)地方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认识地方的自然特征和人对环境的观念和行为,是理解人和地方的相互关系的基础。地方差异是地球表层最基本的特征,认识地方的不同特征和地方差异是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也是因地制宜、有效开发利用的前提。
3)空间相互作用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通过大气环流、水循环、大洋环流、地壳物质循环、生物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过程,将不同地区联系起来,如“蝴蝶效应”等。
地球上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自给自足。为了交换资源和信息,各地之间建立了运输和交通网络。地区之间、国际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协作的关系日益加深,人类已经被共同利益和危机连成一个整体。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各国之间都是相互依赖的。
4)区域
区域是研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空间单元。边界是区域的分界线,区域由边界框定。
所以区域又称地区、地域、活动空间。
区域是按某些准则界定的地方。区域在时空上都是动态的。区域是研习和开发环境时便于处理的单位。“区域是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高中地理必修3》人教版
按划分标准不同,区域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按性质划分的区域类型:
自然区域经济区域
社会文化区域
按内部分布状况划分的区域类型:同一区域(均一区域、同质区域)结节区域
区域具有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的特征
地理学是通过地方、空间和空间尺度的变化来透视世界的,这就是地理学的区域观点。
每个尺度(空间尺度)有自身的规律。如大陆尺度与国家区域尺度。
不同尺度(空间尺度)之间的相互依存。
地域分异规律是地理环境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作用的综合,是地理环境及其各要素分布与分异的规律,是地理学的第一规律。地理学的看家本领是研究地域差异,从而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
通过地理学的特点和一些基本概念,可以看出地理学独特的研究视角,概括起来有三方面:
1)从时间动态来观察世界
认识地区(地域)特征及人类和环境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即动态观察世界的思想方法。
2)从空间来观察世界
认识区域特征、人类和事物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即从空间表述人类和地理环境关系和从空间分布上观察认识世界的空间观念。
3)从相互作用来观察世界
认识人类与环境在特定地点和位置的相互作用,即综合的思想方法。
显然,地理科学以空间、区域、综合、宏观、全球的角度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是其独特的眼光和视角,是区别于其他学科最主要的学科思想方法和本质特性,是地理学科本质的核心体现。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科本质?
地理学属于科学技术范畴,从事地理学研究的是地理工作者;地理学研究的功能是推进人类社会发展(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准热带雨林带种植橡胶;全球变化研究:自然灾害的预报和防治:环境保护与环境建设)及文化和科学的发展。地理分异规律、演变规律、地理思维方法等对科学研究有重大贡献。人类产业活动和生活以及文化分布都有纬度地带性。人口的80%住在500米以下,人类活动的80%分布在沿海。
地理教育属于教育范畴,从事地理教育研究的是地理教育工作者,地理教育的功能是育人,为今日和未来培养活泼而又负责的公民,这是其他学科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地理教育反映现代学科发展趋势和成果,更要反映地理学科本质。地理学科本质集中体现在因其研究对象(地球表层)特殊性而决定的综合性、区域性等学科特性上,决定着地理学科以综合、整体、动态和空间差异、人地协调的视角和方法看待世界和认识问题,决定着地理课程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为课程目标,是地理学科价值的核心体现。学科本质制约着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
中学地理学科是中学课程中唯一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以及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学科。地理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有赖于对地理学科本质的把握,课堂教学不能只要活动,而没有“地理学科的本质”。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明确:
“深信: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
意识到: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
从初中地理课程内容我们显然能看到地理学科本质的集中体现;也能看到地理学发挥的独特的学科育人价值
地理教育对个人发展与社会、国家及国际教育都有很重要作用:能够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有其特殊价值:祖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对国情的深刻了解,才能建设国家:地理教育中的全球观念非常重要,空间尺度、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全球意识,尤其是国际理解观念对现代人都是非常重要的素质,理解别的国家,尊重世界,尊重他国,才能真正尊重自己,以负责任的大国出现,建立民族自豪感。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环境及发展教育、环境道德教育的绝大部分任务落在了地理课程上。地理教育如何提升自己的价值?就在协调人地关系、谋求人类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综合的解决问题,落脚点是可持续发展观。
17世纪至今的300多年来,各国都没有在基础教育中取消地理学科。国运生,地理教育生。我国学校取消地理的时期大多是国运不济的时期。
别人可以看不起自己,我们自己不可以看不起自己。事在人为。打破怪圈。摆正自己的位置,闯出一片土地。地理教师应该理直气壮的亮明地理学科不可被其他学科替代的独特作用。
新课改必须在继承中改革与发展。地理教学从实际出发,特别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兴趣、动机和情感等心理发展基本规律。同时要体现学科特点一—综合性、地域性、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以下问题:一是精力放在教学方式与活动方式的设计,而忽略或对教学内容研究不够。二是要防止新课改的一个趋势:去学科化。去学科化是不体现学科意识、学科思想的一种倾向,抓不住地理学科最核心的统领性的知识,仅传授一些地理事实、现象等一些具体的知识,在学生脑子里是不会扎根的,必须抓住基本概念统领下的原理、概念、规律,把这些内容串起来,教给学生地理思想方法,才能扎根,才能体现学科的价值。
学科教学的成败取决于你对学科本质的理解,不是你用了什么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建立在对学科本质内容的理解基础上:教学成败最终本质是对学科理解和把握。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科本质?换句话说,初中地理教学如何突出地理学科特点?应抓住以下几点:地理学科专业性——位、布、区、关、图。听地理课的“地理味儿”就集中体现在这几方面。
位置要紧、注重分布、突出区域(反映区域联系、体现区域差异、概括区域特征)、阐明关系(阐明人地关系、阐明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运用地图、高层次的综合——人地关系是地理学所特有的。
1)区位要紧
如《台湾省》不讲清位置关系就不是地理课。
2空间分布
空间分布是地理学的特征:空间的视角是地理学永恒的思维方法和独特的学科视角。
读出空间上的分布,概括区域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中国气候、气温与降水、人口等)。
3)突出区域
读出区域差异,概括区域特征(南北方的环境特征与差异对比)反映区域联系(沿海与内陆、西气东输等)政治的多极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要讲明区域之间的联系。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各国之间都是相互依赖的。
地理学的看家本领是研究地域差异,从而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
4)阐明关系
在初中阶段至少要使学生明白中、低层次的综合,即自然地理环境两个、多要素的综合。如讲长江,要讲清河流与地形、气候的关系;可以使学生了解高层次的综合,即地球表层全部要素(包括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综合,也即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科所特有的。如要讲清聚落与地形、交通、商业等之间的关系。
5运用地图
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注意避免出现下列问题:一是有图无理,为了读图而读图,图文分离;二是不能读出图上信息背后的地理内涵。三是读图方法欠缺,在读图过程中师生互动不够,读图训练机械化、教条化,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四是图像用得过多而溢,走马观花,不能充分挖掘图像内在有价值的东西。忽略地图图表的有效使用,导致学科价值弱化,实践性、丰富性和深刻性被略掉。
有效运用地理挂图,不能用多媒体完全替代地理挂图。使用地理挂图时间长于多媒体地图,其信息刺激比多媒体地图效果要好一些。应充分认识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图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源泉之一。地图是浓缩的地理知识。要研究怎么让学生从地图上获取信息。黄河之水天上来,巴颜喀拉山北麓是学生从图上获得的,不是仅巩固在图上。
◆建立空间概念、空间思维、空间想象的基础。世界是广大的,人的视野是狭窄的。宏观与微观的矛盾要靠地图解决。
◆地图有助于学生进行形象思维,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载体。
◆地图是协调师生活动的途径。
读地图要读出“地理内涵”,主要包括位置要紧:注重空间分布;概括区域自然或人文地理特征;体现区域差异,反映区域联系:阐明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人地关系。“析图”才能“知地”,“知地”才能“明理”,“地理味儿”浓的东西不能一带而过、要深挖、要吃透。以上是体现学科本质的主要核心内容。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1-9-17 2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21-9-17 20:30 编辑



第一部分
地理教学中学科本质问题的追问
地理学到底是干什么的

【案例点击】我曾经听过这样一节关于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中学地理课授课:教师首先展示了大量的有关藏羚羊被屠杀、丹顶鹤失去家园等有关野生动物资源被破坏的图片,并且让学生汇报课下查阅的有关野生动物的生存情况,让学生认识保护野生动物的必要性。然后设计了三个活动:一是汇报谁吃过野生动物,请学生角色扮演,劝家人和同学不吃野生动物;二是设计一个保护野生动物的口号;三是提出一些保护野生动物的建议。听完这节课,有的老师说这像一节思想教育课,有的老师说像一节综合活动课,有的老师说应该由生物课讲这样的内容,有的老师则干脆不客气地质问道:地理课到底是干什么的?
是啊,这是地理课吗?地理学科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最本质的区别在哪里呢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尖锐。不了解地理到底是什么样的学科,不清楚它与其他学科最本质的区别在哪里,当然不能把握地理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能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科价值。只追求形式上的活泼和表面上的热闹的地理课,是“干地理活儿”的课。即使再丰富的图片、再多彩的课堂活动也是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教学。可见地理学科的本质问题,不是一般问题,它关系到对地理学科地位和学科价值的理解与认同,也关系到地理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把握,关系到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处理,关系到我们地理学科在中学教学中的角色定位。由于现实和历史等方面原因,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很多地理教师并没有深刻理解地理教学的这些基本问题,“教了一辈子地理却不懂地理学是何物的人”有很多。
(一)对地理学科本质问题的透视
正像因为存在时间而存在历史一样,因为空间而产生和存在了地理学科。地理学源远流长,地理知识是人类最早获得的知识之一。地理学的产生、演进和发展无不与人类活动以及人类活动的舞台息息相关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科学。地球表层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地理环境。因此地理学也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我们通常沿用的地理学的定义更加简洁和明确即地理科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在西方一向认为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作为人类家乡的地球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李特尔明确指出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地球的全部而是人类居住地的地表。按照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1992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的定义“地理学是一门旨在解释地区特征以及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情况的科学”①。这个定义一方面阐述了地理学科的对象,另一方面明确了地理学科的视角。其中的“解释地区特征”表明了地理科学研究的单位是空间中的地域而“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情况”表明了地理科学既关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人类和地理环境关系的发展变化更关注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不难看出以地域为单元来探讨地域之间的关系,综合研究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协调与空间结构的地域变化规律及其差异特征,便成为地理科学有别于其他科学的最大特征,也是决定地理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主要依据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征决定了地理学独特的研究视角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
①胡兆量,地理环境概述。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理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3


①从时间动态来观察世界,认识地区(地域)特征及人类和环境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即动态观察世界的思想方法。
②从空间来观察世界,认识区域特征、人类和事物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即从空间表述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从空间分布上观察认识世界的空间观念。
③从相互作用来观察世界,认识人类与环境在特定地点和位置的相互作用,即综合的思想方法。
显然地理科学从空间区域综合宏观全球的角度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是其独特的眼光和视角,是区别于其他学科最主要的学科思想方法和本质特性
1.地理学科地域空间以及动态的研究视角决定了地理学科具有对空间和过程研究的自然科学理性
近代地理学大师、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早在100多年前就提出地理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罗列那些占据空间各部分的事物而是去理解在地区上结合在一起的事象的相互关系和因果关系。”现代地理学突破了地理事象的解释和描述寻求因果关系空间关系空间过程模型的预测等成为其研究的主要方向所以现代地理学背景下的中学地理教学不是简单的“地名》物产”地理一定要讲“理”,“理”是原理,是规律理”体现在物理(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机制和规律)、事理(人类活动,包括工业、农业、商业、旅游业等与自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原理规律)和人理,人类活动的伦理道德和人地协调的人类行为道德规范)上,学习地理,不仅要懂“物理”,还要明“事理”,通“人理”。
地球上任何地理事物都占有特定的地理位置,占据一定的空间,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地理学科独有的学科特征就是空间差异具体体现为区域性区域性是地理学最主要的特征正像美国地理学家哈特向说的那样“地理学是地区差异的研究”。体现区域性的地理学反映在地理教学内容上,就是要关注和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结构,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地域联系,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原理
现代地理学揭示空间分布规律,把空间和过程研究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地理学脱离过程,满足于静态研究的方式。例如对位置的研究从传统对位置的描述到现在的区位因素的研究和分析探索地表事物之间规律性的空间关系并以此为人类活动有关的地面设施提出适当的安排;传统地理学只注重揭示分布现状和地域差异现代地理学强调对分布规律与分布模式的研究为生产布局服务;传统地理学研究的人地关系注重自然对人的影响,现代地理学也强调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产生的影响。总之,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由过去重描述,重解释,强调区域个性,把注意力局限于形态一致的区域,向注重区内各部分存在着功能上的联系的功能区域方向发展,并且面向实践和预测未来,向分析、预测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演化规律的方向发展。人类要预测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掌握自己的命运,这对地理学来说任重道远,却是学科生命力的核心体现。
地理学的自然科学理性还体现在对研究的各类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时间及空间特征的描述上。在科学研究领域只有对事物和现象进行定量描述才能准确反映其实质性特征。现代地理学已经从定性走向定性和定量的结合。从很早对经线和纬线及地理形状大小的测量,到现代对宇宙中天体运行状态的观测,从对岩石的成分的微观领域的分析,到对地理表面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宏观分布的研究,都体现了运用数理手段的定量化发展。这些定量化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近代地理学的发展例如英国学者朗科恩(S.K.Runcorn)测定了各大陆的古地磁极描绘出了地磁迁移的轨迹,为板块运动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更离不开现代数理科学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支持。激光测绘、遥感技术、全球定位和现代信息系统技术的运用使地理科学家们可以处理海量空间信息,大大提高了研究地球空间规律的质量和速度。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使地理研究中的很多重要数据都可以实现与环境变化同步更新,地理空间数据得到不断积累和地理信息数据应用范围得到不断扩大,地理研究中的很多工作可以在虚拟现实中进行一个全新的“数字地球”时代已经开始出现。
2.地理学综合的视角决定了地理学科具有注重要素联系和人地关系的哲学理性

地理学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地球表层系统是由各种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组合在一起的复杂体系,决定了地理科学必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三大科学体系交叉汇合的产物,因此在当前的大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①(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理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3)。地理学既不属于自然科学也不属于社会科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高层次的综合研究---地球表层全部要素(包括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综合研究即人地相关性的研究是地理学特有的
地理学研究的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都有其自身的发展和演变过程。空间分布和演变过程正是哲学中描述的:“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地理学的这些哲学特性已经影响到了地理学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例如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使地理环境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符合哲学中普遍联系的原理。又如“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内容是理论地理学最核心的内容之一,更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我们可以把整个自然地理学高度概括为具有哲学层面含义的三大主题:第一,世界是物质的:各自然地理要素具有物质属性;第二,物质是运动的:各自然地理要素的运动变化属性,即“动态性”,具体表现为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各地理要素是有分布规律的: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和差异属性,是“综合性”的具体表现。
同样,人类正是认识到了人类与环境的对立和统一的关系,才总结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机理是地理学相当独特的理论方向。地理学科注重要素联系和人地关系的哲学理性,使地理学科具有帮助人们形成地理观念的教育价值。地理科学哲学研究是理论地理学理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3地理学相互作用的视角决定了地理学科具有人文理性
现代地理学“人文化”趋势非常明显,地理研究离开了人也就毫无疑义,地理学中人文地理的研究内容---人口、资源、环境与国土整治问题的研究,以及应用地理学的发展,使地理知识与技能成为解决经济、社会、环境等实际问题(如城乡规划、土地利用、城市容量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从本质上讲现代地理学主要还是一门哲理思辨性的具有人文学特征的科学。通过地理学习,学生将从全球观点和各国相互依存的角度认识现实世界,从而学会尊重与理解,竞争与合作,关心与交往。地理教育对国际教育有重大贡献,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向全人类和在各个阶段推行环境和发展教育,从学科教育角度来审视,环境道德教育的绝大部分任务就落在了地理课程上
现代地理学体现了自然理性哲学理性和人文理性的结合。现代地理课程改革已经突显了这样的特征。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模块Ⅰ中,学习天气系统,不是让学生重点记忆什么是气旋、反气旋及其特点,而是引导学生自觉建立起气旋、反气旋与台风、暴雨等自然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习地表形态,不是为了认识喀斯特地貌的钟乳石有什么特征,而是要认识地貌的产生过程和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认识到喀斯特地貌的经济、美学价值并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高中地理必修③中,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内容,能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及我国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作为一个中国人、地球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确立自己远大而又与自己和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奋斗目标。这些都是地理学科的自然、人文理性与哲学理性相结合的体现。
综上,地理科学研究对象---地理环境决定了其突出的特点,即组成要素复杂多样,空间结构跨度大,地域差异十分明显,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时序性强,因此地理科学具有的区域性和综合性就成为地理科学有别于其他科学的主要特征,也是决定地理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主要依据。只有深刻理解和把握了地理科学的这些特征,才能准确认识地理学科的任务、功能,才能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构体现学科本质和有学科思维价值的学科知识结构体系。

(二) 体现地理学科本质的教学视角
从学科角度透视,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和学的诸多问题,如地理思维价值不明显,“地理味儿”不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活动形式,化“假探究”等,都与对学科本质问题的理解有偏差或者不深有一定关系。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没有抓住空间学科区域性特点不明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突出区位,突出空间分布和空间格局,突出区域研究,是体现“空间”、让学生学会从空间角度观察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方法的重要内容。很多“地理味儿”不强的课堂教学都源于没有抓住“空间”学科区域性的自然理性不明显。
二是没有阐明联系学科综合性不突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一些教师面对多种版本教材,丰富的地理信息和资料,不知道筛选哪些、用哪些,不会从地理视角分析纷繁的地理事象,要么堆砌事实资料,满足于“地名》物产”的地方志式的事实描述,要么舍本逐末,丢掉反映地理学科特性的内容。这些问题都源于没有抓住地理学科的“联系”,没有体现综合性的人文理性和哲学理性。
三是地理学工具和方法运用不充分,学科能力欠缺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教师课堂板书文字多,图表少;课堂讲述罗列多,对地图、图像、图表等内容的分析少;考前复习背诵多,变式少;对知识点记忆多,对地图、图像、图表的分析方法和学习方法掌握得少;学生听课时,消极等待正确结论多,依据地图、图像图表进行分析少;分析问题时,凭空想象多,依据地图、图像、图表或绘图分析得出结论少。这是导致地理教学学科特色不明显、学科能力欠缺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对地理学科本质问题把握不够和理解上的粗浅,不能抓住反映地理空间分布规律、空间动态变化与空间相互作用、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人地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致使教学内容缺乏自然科学理性而丢失学科思维价值。由于教师不能理解学科的哲学理性人文理性教学内容局限于具体地理知识和事实的罗列与内容描述上,不能概括提升到地理观念上,致使教学缺乏哲学理性和理论高度。教师缺乏对反映“物理”和“事理”的地理空间思维方法价值的理解和认识,就会忽视对学生地理读图技能的训练,忽略对学生地理学习过程和地理学习方法的训练。不能讲清“物理”和“事理”也没通“人理”,学生既不能感受到学科的知识价值和思维魅力,也不能引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共鸣,难免出现学习兴趣下降、厌学地理无用论”等一系列问题。地理课程改革也正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其中提倡的新课程理念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地理学科本质的要求。体现学科本质特点的地理教学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抓住空间”,体现学科区域性
地理学科独有的学科特征是“空间”,反映在具体内容上就是要关注和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及空间演变规律。
从空间观察世界的地理视角决定了地理学科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一个事物从地理视角,地理学者提出了以下问题: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它为什么在那里?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它对地理环境产生了什么作用?怎样使它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环境?在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时必须研究有关现象在地球上的位置、形势、相互作用、空间分布和差别。要解释当前的形势须从历史和现状着手,认明趋势预测将来可能的发展。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对一块石头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研究视角。语言文字学可能会从石头的寓意、文字的起源来分析,历史学会从历史时间的角度分析这块石头承载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数学会计算这块石头的表面积、体积并给出严密的运算公式,物理学会研究这块石头的密度、硬度、光滑程度等物理属性,以此分析这块石头的动态运动特征,化学会研究这块石头的化学组成、成分构成等相关的一些化学特性以及在其他物质作用下其化学变化。那么地理学科呢?地理学科会研究这块石头存在于什么地方(空间位置),它是一块什么样的石头(岩石性状),它为什么在那里,它是否一直就存在那里(空间运动),它和周围的其他岩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它会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以及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要素间相互作用),它与其他地理要素在空间上怎样组合在一起,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空间结构),它是怎样形成的(岩石成因),它是什么时候形成又怎么到达这里的(空间演变),它反映了怎样的地理环境(空间联系),它可以为人类提供怎样的自然资源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这就是地理学科着眼于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阐明要素间相互联系以及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具体表现抓住了这些核心内容,就突出了地理学科的本质特征,才能教出“地理味儿”来。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要从以下内容突出从空间角度观察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方法:
1)突出空间定位与区位地理位置是一个地理事物与周围事物的空间关系具有相对性、唯一性、综合性(包括天文位置、自然地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等)和价值性的特点。这说明地理位置一般有两个因素即方位和距离一个区域在地球上的地理位置是唯一的,但对于其他地区是相对的,要放在不同尺度上分层次认识。区位是反映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和相对空间位置关系的一个概念包括地理位置
2突出空间分布和空间格局。地理学关注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空间格局。对学生进行空间觉察能力和空间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例如在中国行政区的学习中,有些教师使出浑身解数,或动手拼图,或通过游戏填图,或采用多种形式训练,一味让学生记忆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而唯独没有突出省级行政区的轮廓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和相互空间位置关系等内容,让学生产生对中国行政区的空间意识,而这些内容才是地理学科本质的体现
3突出区域研究“区域概念是地理学的基本观点,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的核心”(林超)。中学地理教学要学生通过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研究建立区域差异的观念,学会概括区域特征分析和认识区域联系。
2阐明联系突出地理学科综合性
中学地理教学中要突出“联系”应从以下方面体现综合性:
1抓住人地关系主线阐述人类活动(如衣食住行、工农业生产、地域联系等)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区域自然与人文现象的互动关系,深入挖掘社会现象产生和存在的地理背景,而不是“地名》物产”的地方志式的事实描述。
2突出各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水文、地貌、土壤、生物等)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各种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共同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系统,教学中要注意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如“河流的补给”不能简单地讲述几种补给形式,而要突出气候和地表水的相互关系。此外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社会经济要素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如地形因素对聚落和交通有重要影响。
3阐明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区域之间通过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建立空间上的联系,区域地理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区域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
3运用地理学工具和方法突出学科能力
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地理空间思维是地理学科重要的思维方式、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地理学科能力区别于其他学科能力的关键所在。地理教学以地理空间概念为基础,通过空间想象并运用空间思维规律和方法来获得有关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变化等概念和知识,这个过程中地图、地理图表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等是认识地理空间分布规律,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主要工具。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大量运用多种地图、图表、图片去表达空间概念以及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地图和各种图表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地理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工具,任何正常、有效的地理教学都要充分利用地图。
地图用经纬坐标准确地再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用各种符号表现多种多样的地理事物,可在小的图形范围内容纳大量的地理知识,反映地理事物及其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从而使学生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突破空间、时间的局限来观察、认识与分析地理事物成为可能。利用独特的符号系统和色彩纷呈的表现形式,将地理各要素之间纵横交错的联系展现于有限的地图平面上,形象而又概括地阐明各种地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本质特征及其规律性,可以使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地理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对地图与地理图像、图表的依托是地理学科教学的特点和优势。由于地理研究的对象---地理事象规模的巨大,其分布空间尺度的广泛,无法直接进入课堂为学生直接观察研究,这就决定了地理学科的学习需要直观形象支持,须要借助地理图像、图表,如景观图、示意图、结构分布图、统计图、各种教学挂图、遥感图像和航空照片等,以及地球仪、地形模型、土壤标本、岩矿标本等地理模具来实现。其中地图采用特殊的地理表现方法,将地理环境这一巨大客体再现于学生眼前,使地理课堂教学中观察、认识与分析地理事物成为可能。
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复杂多样,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更是纵横交错,很多本质的特征与联系又常常被表面现象掩盖。所有这些都增加了地理教学过程的困难。而地图则可以根据地理教学的需要,运用地图符号具体而又高度概括地表现出地理环境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为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分析地理环境的复杂要素及其联系,并从中揭示地理规律提供方便条件。此外,地理过程有很多是周期性的或长期、缓慢进行的,这也给观察地理环境带来一定的困难。地图、图像等可同时反映地理环境在不同时间序列中的状态,表现出地理过程各阶段的特征及演化发展,从而克服了时间延续过程的障碍,很好地解决了上述困难。所以,地图和地理图像等对于帮助学生拉近感知范围激发地理学习兴趣,突破空间抽象,建立地理表象,掌握地理概念与原理,发展地理的观察、思维、记忆、想象、创造力均有着重要意义。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为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地理图像与图表的空间思维能力应注重三个层次的转变:
一是从地理事实性知识的记忆到空间概念的建立。运用地理图像不是对图像上呈现的地理知识如地名、物产以及各种地理事象进行解析和简单记忆,重点在于分析地理事象之间的相对空间关系、空间分布特征,建立空间概念。
二是从提取地理信息到地理规律的分析从地理图像上不仅要提取地理信息,重要的一个层次是把提取地理信息的读图技能上升到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例如,提取亚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等各个地理信息,重要的是分析地形和河流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地理位置对气候、经济发展的意义等。
三是从地理信息的采集到地理图像的设计。这是地理学习能力的最高层次是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生产活动的转变。例如,让学生学会根据一个区域的基本地理概况和特征,从区位、地形、气候、资源分布、人口分布以及社会经济基础等各项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制定出这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规划图和生产布局图。
4.科学与人文交融注重人文精神养育
地理学科的人文理性首先表现在地理学习激发学生的人文意识,有效帮助学生学习和生活,自觉建立自然与人类生存和发展之间的联系。
地理学科是中学课程中唯一的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学科。通过地理课的学习,学生首先是了解和认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懂得地理环境的形成与发展,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的依存关系,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关心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活跃的有能力的负责任的未来公民,这显然有助于提高公民素质。地理还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的地理事物,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理解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发展生产,树立全球意识,从经济、社会、生态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理解、认识和评价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学习地理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还可以开发学生的观察、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具有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和国际交往、合作与竞争的基本素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明确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让学生注重位置、空间,关注区域和相互作用,从综合、发展、宏观、全球的角度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这是地理学科独特的地理视角和思想方法,是地理学科对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认知的贡献,也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地理,增强地理学科价值认同的重要途径。有了对地理学科本质的深刻理解,教师在面对繁杂的教学材料来选择教学内容时才不会偏离学科轨迹。
中学地理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目标的定位以及教学活动的设计,都从上述这样的视角出发,才不会偏离学科的性质要求,才不会成为没有学科特色地位和可有可无的科目。例如高中地理课程内容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从而全面体现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这样的课程设计符合地理学科的性质要求,具有培养人才的独特的学科价值。
地理学科的本质特点以及社会与学生对地理教学的需要决定了地理学科教学内容的选取。例如,前面我们提到的有关野生动物资源保护问题的教学案例,组织教学内容的线索应该是:我国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资源主要分布在哪里?其分布特点是什么?(强调空间分布,这里要借助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分布图)这些资源为什么分布在这里?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或与其他要素的关系如何?(自然要素之间的作用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同区域的野生动物资源各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空间差异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如果野生动物资源消失会给我们人类带来什么样的损失?(人地协调、生态价值的认识)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重点探讨的是野生动物资源的空间分布、空间差异以及野生动物资源破坏的地域差异,如何通过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使区域人地关系协调,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样的教学内容,显然不同于一般的思想教育和活动课,也不同于研究生物本身特性的生物学科,而是突出空间和地域、综合、发展、人地相关等学科的本质特性,关注人类与地理环境(野生动物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谋求人类可持续发展,这样的教学内容是独一无二的,这样的研究视角和思想方法是独一无二的,这样的地理观念和价值观的教育也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如果地理课堂教学把握住了这些,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地理学是用独特的思维和方法研究世界的,它对科学认知的贡献是不能取代的,它的学科地位是不容质疑的。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只有把握和体现综合、空间、发展、全球等地理学科特征,才是抓住了地理学科的本质,才能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才能成为有地理学科特色地理味儿”十足的地理课,才能摆脱被其他学科替代或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
【观点提炼】对学科本质的把握与理解是一切教学法的“根本”。只有深刻理解和把握了地理学科的本质特征。才能深刻理解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才能帮助学生建构既体现学科性质又有学科思维价值的学科知识结构体系。中学地理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活动的设计只有从学科本质特征出发,才不会偏离学科的轨迹,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诸多问题。


二学习地理究竟有什么用

P12【案例点击】一份对北京丰台区某学校高一某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无记名调查显示,学生对地理课的态度与表现为:
对地理课不喜欢。感觉“烦”的有14人,占班级调查人数的,33.3%,主要理由是:学不会,太难;枯燥乏味,没有趣味;要求背诵的太多;地名太多,易混淆……
 对地理课感觉一般或“没感觉”的有19人,占班级调查人数的,45.3%。主要理由是:地理课要填图,比较麻烦;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有些东西记不住;课堂不怎么活跃;有时有点兴趣,那要看老师的教学情况……
比较喜欢地理课。感觉“有点意思”的有7人,占调查班级人数的,16.7%。主要理由是:地理课可以让我们了解地球;地理比主科好学;上地理课可以看地图;地理课可以让我们了解许多国家的生活习俗、;上地理课可以学习一些和生活有关的知识……
感觉“非常有意思,盼望上地理课”的有2人仅占,4.7%。理由是:可以了解世界各地,长知识和长见识。
这次调查范围虽然很小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目前地理教学中的一些普通性的问题,可以说是目前学生对地理课态度的一个缩影。我们悲哀地发现:居然有近80%的学生在初中学习地理过程中学“伤”了,不喜欢地理课或者对地理课“没感觉”。实际中我们经常听到教师抱怨学生素质差,不爱学习,尤其是不爱学习地理这样的“副科”。教师们反映的的确是事实。国内有调查发现,中学生普遍存在对地理课程学习兴趣低下的问题。初二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水平不如初一学生高高,中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普遍不如初中的状况在很多地方非常普遍。这是一个严峻的、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问题。
学生不喜欢地理课这是地理学习动机问题,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学中没有展示出地理知识的魅力和学科思维价值。国外课程研究强调,体现学科本质的良好的课堂知识结构,不仅有助于知识逻辑结构的形成,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良好的课程,能够展现知识的魅力和学科思维价值,提供给学生探究世界的特有的思维和思想方法,这是学科本身的内在驱动力。
作为一名从事地理教育的地理教师,我们应该追问:地理学科价值体现在哪里?换句话说学习地理课到底对个人发展有什么独特的作用和价值?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并不见得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真正说清楚。如果连教师自己都不能对地理学科的本质进行深刻思考和认识,他就很难把握具体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并通过具体内容把地理学科的价值和功能挖掘出来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学科的价值。同样,如果教师自己都未能体会到学科特有的魅力与价值,当然也不能理直气壮地向学生说明学习地理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也很难表现出对地理学科的热爱。因此,现实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地理教师为了教地理而教地理不清楚如何处理和取舍教学内容,跟着感觉和别人走,学生也是死记硬背一大堆零散的知识和概念,面对实际问题则不会调动和提取原有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考完试马上清除“内存”。如果学习地理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的话,长期下去地理课离真正的“下课”就不远了。
可见对地理教学中学科本质问题的认识是不能回避和轻视的,它是一切教学法的根本。只有深入理解和认识地理学科的本质特点,才能认识地理学科独特的功能和学科价值。
地理学科的本质决定地理学科具有以下学科价值和功能
1自然科学思维价值与社会科学人文价值兼备
 地理学既具有自然科学属性又具有社会科学的人文属性。自然科学属性决定了其科学价值人文属性决定了其人文科学价值地理学是自然理性和人文理性兼容且综合性、跨学科性很强的学科。这一特点决定了地理学的应用范围广阔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正如Saul B.Cohen说的“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地理问题,也没有不涉及地理的问题”以及Richard Hartshorne 说的“地理学的特征如此广泛,以至于真正的理想的地理工作者必须了解与自然界和人类有关的所有问题”。
“把地理学作为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来讨论,兴趣更多的是地理学能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提供些什么,而不是地理学如何看待自身①根据前面问题的探讨地理学科可以从空间分布、空间联系和空间运动等方面提供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观念和方法这是地理学科独特的科学价值所在。
①美国国家研究院地学、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地球科学与资源局,重新发现地理学委员会编,重新发现地理学:与科学与社会的新关。黄润华,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地理学的性质决定其具有独特的地理思维价值。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综合性、区域性的特点决定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教学内容的广泛性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易于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建立联系;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对于发展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形成观察认识事物的整体观念有重要作用,也是确立综合-分析方法在地理教学中重要地位的基础;教学内容的区域性决定了地理教学是必须重视空间概念、空间分析的教学也是地理教学中经常应用空间概念的原因。这在其他学科中是少有的。地理综合-分析、地理比较以及地理空间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是地理学科独特的思维形式和品质,在促进学生认识客观世界能力与水平的螺旋式上升,发挥文理兼备的优势,认识地理学科整体性,锻炼复杂系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思维价值。正像中国著名地理地质学家李四光说的那样无论是物理、化学和生物还是信息、经济、管理等新兴学科甚至于人文学科的学习,地理方法都是必要的基础和工具,它对培养人的思维、创新、分析、计算、归纳、推理能力都有好处。”所以,地理学独特的学科方法和思维品质为人类思想方法的发展和科学认知作出了贡献。它丰富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视角,拓展了人类探究问题的思路,开辟了人类解决问题的新途径。这种思维品质或方式因地理教育的实施而不断被继承、建立、传递和发展,毫无疑问这是地理教育最具价值的价值①。
①张亚南。地理教育的价值.地理教育.2007(1)
地理学科突出的价值还在于具有基于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关系理论的人文理性价值,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全新的发展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基于这样的理念,中学地理学科的定位是:它不是单纯地传授地理知识,也不是一般的培养能力和渗透德育,其功能及作用在于教育学生关心并参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以人为中心的人地关系观念等科学的地理思想,使学生能够从经济、社会、生态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理解、认识和评价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形成对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何种正确行为方式的地理价值观念,从而具有参与中国与全球可持续发展和国际交往、合作竞争的基本素质。概括起来,地理学科的三个落脚点是了解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学习地理,可以了解地理学在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解决全球性的资源、人口、环境问题,进行生产布局、经济区划和防御灾害等方面发挥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地理学具有哲学价值。地理学不但研究自然界,还研究人类社会,它揭示的科学事实,可为人们世界观的形成提供一系列确凿而生动的例证。人类是关心自己未来的,而世界未来本身就是世界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人类进化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广泛而复杂的联系。它不仅影响或改变了地理环境,而且形成了新的地理环境,两者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巨大的系统,其内部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因果反馈环。这个系统的状态与发展如何,从根本上决定了世界的未来。地理学认为,人类只有将自己摆到与自然为友的位置上,走上人地协调共生的道路,才能有一个美好而持久的未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地理学比哲学更清晰地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其本身就具有哲学价值。同时地理学科可以使人们了解、掌握观察、分析和解决与地理事物相关的问题的一系列方法,这些正是方法论。因此地理学不仅可以促使人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而且本身可以给出一部分方法论,具有不可否认的哲学价值。
(2)经济和社会应用价值并存
地理学对社会决策的贡献和对解决社会问题的贡献突显了本身的价值。地理学在当今世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重新发现地理学》中提到当今社会面临的许多关键事物都有着根本的地理基础这里说的“关键事物”是指经济健康环境变化民族矛盾和全球气候变化等。的确,当代地理学再也不是关于地名、国家和城市在哪里这样百科知识的学问,当今人类面临的人口、环境、资源、发展等重大问题,从环境变化到社会矛盾,尤其是可持续发展这个重大课题的核心内容是当代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难以独立承担的,需要用地理知识和从地理视角来研究解决这是对地理科学价值的重新发现。
在经济建设中地理知识的作用更不容忽视诸如农业生产、城市规划、工业布局、修筑公路、矿山开采、水利建设、商业贸易、国际交往、环境保护等皆离不开地理知识。据统计,全国高校招生专业共计700多个,要选考地理的竟有,200多个,约占了2/7。可见,地理素养是21世纪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的重要素质的组成部分。正如钱学森院士指出的那样:为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要理直气壮地发展地理科学。
3生活价值和心理发展价值兼容并蓄
地理学对提高公民社会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有比较突出的贡献。地理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突出,在关注学生提高对生活世界的认识、提高生活能力、拓展生活视野、提升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独特优势。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地理课堂教学和地理学习就是一个由生活转化为知识而又用知识认识生活的过程。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认识生活、适应生活、欣赏生活、享受生活、创造生活等有关生存与生活的能力。地理课程的内容能帮助人更好地适应环境、利用空间和选择位置,学会野外定位、定向,掌握空间觉察能力,为其在个人出差、旅游时提供便利。因此地理对现实有用,对个人生活有用,即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就是充满生活理性的学习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我们深信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我们意识到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
地理课程的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还具有交往价值,对他们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有用。全球意识、国际理解意识作为一种跨世纪的新思维,正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接受。地理学科为培养并强化学生的全球意识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素材。地理可以展现不同地域、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结构和特征,展现与之相关的不同地区的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学会从全球范围或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角度去认识世界,把握现实,将本国、本区实际置于国际大背景下加以思考和分析,从而学会相互尊重理解竞争与合作联系和交往。地理学科为学生生命价值和生命尊严的实现,给予一种人文沟通,让他们了解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现象,理解不同文化的地理背景,学习富有生成性的地理知识,获得充满智慧的策略性知识,增加国际理解力,学会地理思维,发展国际理解意识和国际沟通能力。
保护地球环境、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关键在于向全人类推行环境和发展教育。从学科教育角度来审视环境道德教育的绝大部分任务就落在了地理课程上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地理学科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奋发学习的崇高志向。
地理学科可以开阔人的胸襟,丰富人的情感。同时地理知识的区域性和广阔性的特点,能使人经常进行各种地理想象活动及地理形象思维的运用,有利于发展人的右脑
此外,地理学习还具有科学美艺术美的价值。地理学科以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将丰富多彩错综复杂的地理表层清晰简明地展示出来给人一种秩序的逻辑的科学美成功的地理教育应使受教育者了解、认识这种科学美,培养其追求科学美的意识。地理学科涉及大量自然的、人文的景观,丰富多彩孕育着美。这些地理景观的艺术美,不仅可以供受教育者欣赏和享受,还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让受教育者接受艺术美的启迪,从而培养受教育者创造美的意识。地理学习能使学生接触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领略多姿多彩的地理风光和民族风情,从中体验地域文化的无穷魅力,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情趣和自身内在美的气质。
以上分析可知地理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价值主要表现在:丰富对变化着的世界的认识,获得独特的地理视角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地理思想方法;获得地理实践经历和体验,形成协调人地关系、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地理观念;获得独特的地理美的发现、欣赏和表现能力。地理教育可以让学生形成一种特殊的思维品格、思辨能力和创造素质,使他们学会用地理的眼光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
总之,地理知识已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一种素养,已成为高质量生活的必备资源,学习地理有助于每一位公民终身认识欣赏关爱我们生活的世界。当地理学科的这些价值被明确和认识后,学生自然就否认“地理无用论”,从内心感觉地理学科不是可有可无的“副科”。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逐步认识上述意义和学科价值,必然会形成正确的地理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地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当然,学生对地理学科价值的认同,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不同地理内容的学习中体验和感悟。
【观点提炼】只有当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地理学科独特的分析问题及认识世界的视角、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时、才会由衷地感受到地理学科内在的智力价值和方法价值、激发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动机。


三地理课最终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学科教育教学有两大核心主题:一是如何把学科知识逻辑体系转化为符合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心理逻辑体系;二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知识逻辑体系。教育教学研究通常围绕着这两个核心展开。有效的地理教学要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把学科知识逻辑体系转化为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需要的心理逻辑体系;但“转化”的前提是有内在逻辑关系;体现学科价值的教学内容;即体现地理学科的本质特点和具有学科思维价值的学科知识结构体系。从国际发展趋势看;许多发达国家强调课程的逻辑体系;强调围绕核心概念等建构课程体系良好的课堂知识结构;主要是因为良好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学习动机和知识逻辑结构的形成。我国的课程改革并没有降低对科学知识的要求,相反,正期待通过课程改革提高知识要求,其中新课程倡导的强调和注重“过程和方法”不是不重视知识,而是更加强调学生的学习结果。从这个角度上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有意义。
【案例点击】一位老教师坦言:新课程来了,我不知道怎样教课了,更不知道该教什么了。以前教学大纲对不同知识的要求一清二楚,现在根据新课程标准不好把握知识的要求层次,不知道该把知识落实到什么程度及怎么落实。例如,新课程把有些传统的地理内容----地图填图内容砍掉了,我担心学生不能落实“双基”,每节课还得自己复印地理空白填图让学生填,不填这些地名和物产,学生怎么会掌握相应地区的地理事物呢?还有,一些教师对新课程删减的知识内容又都重新“拾回来”,也是唯恐学生丢掉知识的系统性,我们甚至额外加一些知识内容,这样的状况使我们觉得新课程改革非但没有减轻负担,反而使教学工作更繁重和更累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显然是增加了工作量。增加的工作量是什么?从课堂教学观察看,除了完成新教材涉及的知识点讲解外,这位教师又补充了大量被新课程删掉的内容,这些内容大多是区域的地理事物名称及物产等地理事实性知识,也是孤立的、可以随时从地图上读取的知识。这些内容的缺少是否会影响学生的“双基”或者说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基”,即什么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实际教学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选择最重要、最有价值的知识教给学生。那么到底什么是最重要、最有价值的知识呢?我们又该做怎样的取舍呢?
地理教学中只有把握和理解哪些是学生应掌握的基础性知识,理解地理学科和课程内容的核心知识,才能从容面对地理实践中众多灵活的教材,把握教学的基本要求标准。下面我们提出两种地理知识结构的观点来深入分析和认识什么是重要的地理知识。
1.“宝塔型”地理知识结构
人们对地理环境的认识活动形成了地理科学,地理知识被看做对自然界的地理事物与现象、事实与数据的无尽描述,出现了“地名志”式的地理著作。我们知道,面对纷繁的不断发展的世界,以及层出不穷的各种各样的地理现象和地理事实等,如果我们陷在具体的地理事象和表象性概念的认识及表述上,那就是走进了“地名+物产”的泥沼里,这样的教学侧重于学习和记忆数据、术语等知识点,是一种低水平认知的教学。限于这样层次的学习,往往注重知识点的覆盖,或片面追求学科内容本身的系统性。这样的教学往往使学生形成以知识点堆栈为主的网格式的知识结构。而堆栈式的知识结构不便于知识的随时提取,具有这样知识结构的人往往学得比较死,只知道一些名词术语等零散的知识,迁移能力较差,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可见这样所谓的“基础知识”是不具备统摄能力的知识,更不是重要的知识。对一个人来说重要的知识是统摄力强或基本性强的知识。
关于统摄力强或基本性强的知识,我们可以用奥苏伯尔提出的上位概念下位概念的关系来理解。奥苏伯尔认为下位概念从属于上位概念,上位概念可以同化下位概念,即具有统摄力。这些上位的具有统摄力的概念相对下位概念来说就是基本性较强的知识。奥苏贝尔提倡类属学习演绎教学是以他关于认知结构在观念的抽象和概括水平上倾向于按层次组织的假设为理论依据的。他建议教师要教给学生学科和教材的基本结构即那些最有“解释力量”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性的观念,以有效的方式促进学习和迁移。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是与学生学习到的知识的基本性呈正相关的,教学内容与基本概念和基本观念的相关性越高,其时效性越长,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越大。按照这样的理解,教学中基本性强的知识,显然是概念、原理高于事实,但还有比概念、原理等基本性更强的知识,这就是基于学科本质理解基础上的更上位的学科基本概念、学科观念、视角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形成统摄整个自然科学的统一概念和科学观念,进而形成哲学思想,具体如图1-1所示:


图1-1跨学科知识结构示意图

如果教学不仅建立在丰富的事实和材料的基础上,而且能够提炼出高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上位知识,同时形成的知识结构既占据大量的事实和表象性概念,又要求学生运用高水平的、综合的思维,掌握统摄学科的统一概念,提炼并形成学科观念,那么这样的教学就具有了哲学意义上的认知和思考。具有这样“宝塔型”知识结构的人既具有基础知识的丰富性又具有学科的深刻性是面对实际复杂问题能够左右逢源随时提取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具有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强的人才。显然社会发展需要这样的知识结构培养出来的创新型人才。
把上述跨学科的知识结构移植到地理学科并进一步细化,便可以用下面的“宝塔型”结构表示。

图1-2地理学科知识结构水平示意图
如上图所示从地理事实、表象性概念(知识点)以及学科具体概念、原理等,再到基于学科本质特点的学科基本观念以及学科视角、思想方法进而上升到哲学思想的发展的脉络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知识结构层次宝塔型”知识结构的层级可以形象地表现知识水平之间的层次关系和数量关系:知识结构的塔级越高,知识的基础性和统摄性越高、越上位。层次越高、越上位,数量越少,越能够培养学生高水平、综合思维能力的深层知识。深层知识能够跨越时间和文化,并能为思考与其相关联的、新的思想提供一个概念结构。这四个层次完备的“宝塔型”知识结构反映了一个人占有知识层次的完备性和结构性
由上图可见,位于知识结构上位的知识是概括性更强且需要理解才能掌握的知识,它们能够表征和反映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关系,是重要的知识,应该给予充分的时间进行学习,因为它需要理解;而事实可以通过重复记忆来了解和认识。一个人可以一字不落地背诵出一些知识,但不一定能真正理解。理解力水平高的人知识思维水平也高,并且有思考深度。理解不是简单地记忆和背诵。
只能回忆起事实的学习是没有理解力的低水平的认知,但并不意味着教学不需要事实,事实不重要。恰恰相反,地理事实和表象性概念是构建地理知识大厦的基石,也是形成上位学科观念、思想方法的工具和手段,这一层丰富和宽厚,才能在此基础上提炼形成可迁移、须深层思考和更强理解的学科观念。换句话说,学科观念是建立在事实丰富性基础之上的。有些教学过于注重层次较低的事实、表象性概念等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注重知识点的覆盖,对事实的强调被细枝末节缠住了脚步,无谓地增加了大量的地理事实层面的知识,大大减少了提供给学生用来解决问题和进行抽象思维的时间,这种教条式的师讲生听的授课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难以提高学生的深层理解力。这样不能超越事实层面的教学,给学生形成的知识结构往往是事实性知识累积的“堆栈型”结构。只有运用体现学科本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念统整学科教学内容,形成有理解力的、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把地理思维运用于内容学习中,整合学生的思维和理解力,才能超越事实理解复杂的世界中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事实本身很重要现实中不能超越事实经常是由于学生事实材料的缺乏而难以形成上位的地理观念。我们反对的是仅仅强调对事实的记忆,或对事实和概念不加区分地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做法。
2.地理知识的层次

地理知识从认知心理学等角度有不同的分类,如从知识反映的活动形式上可以把地理知识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从在地理学科中的地位方面又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但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人类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涉及不同的水平层次。按照我们的理解可以把它划分为四个层次:
1事实性知识,这是最低层次水平的知识。事实性知识主要是地理事实,一般包括地理名称、地理数据、地理分布、地理景观、地理演变等具体现象,主要回答地理事物“是什么(样子)”、“在哪里”、“什么时候形成或发生”以及“如何分布”的知识。这些知识一般是对地理事物的感性认识,大多停留在感知、感觉和表象阶段。
2概念性知识,也可以说是原理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是在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对地理事物进一步抽象、概括的地理概念、地理成因和地理规律等,是回答地理事物“怎么样”“如何变化”“为什么”的知识。这个层次水平的知识不仅要讲”、还要讲,这个“理”就是道理、原理和规律。概念性知识需要在感知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借助抽象、概括、判断等思维活动来学习,是较事实性知识高一层次的知识。
3方法性知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方法性知识回答地理知识“如何来”“怎么知道的”“怎样被提炼出来的”“如何获取的”“为什么形成这样的知识”以及“为什么需要这样理解和解释”。从知识水平上看,是较前两个知识更高层次水平的知识,是科学认识的较高阶段和较高形式。只有在方法性知识的基础上提炼上升才能形成科学思想和方法论领域的地理思维方法。
(4)价值性知识。价值性知识表现地理知识“有何用”及“如何用”,认识地理知识可能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利益,也就是说能够正确理解地理知识的作用,认识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表现出来的科学价值。将知识的层次提升到科学的价值观等哲理性的高度,是掌握和学习地理知识的最高层次水平。只有在价值性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提炼感悟和形成地理观点地理观念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由此可将知识的四个层次用图形表示如下:

图1-3地理知识层次示意图
这里说的知识是“狭义”的知识,其中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知识对应我们通常理解的一般知识(地理事实、概念、原理、法则、规律等)第三层次的知识注重知识产生的过程,对应并可以帮助形成地理科学方法,而第四层次则是形成地理学科基本思想观念的基础。
从以上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地理教学中的基础性知识,绝不能限于第一层面的事实性知识上,如果仅仅在“地名+物产”的记忆和分布的填图方面大做文章,而忽视了具有迁移性价值的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与观念性知识,无疑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离开事实性知识的研究方法和观念是“空中楼阁”,所以新课程并不排斥“双基”中基本的地理事实,也强调在地理事实基础上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等空间概念的建立,但不仅限于此。按照地理课程标准,地理课程改革更关注学生掌握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强调把注意力放在学科整体知识结构的理解上,而不是对孤立事实的记忆;强调学习概括性的、应用性的、有迁移价值的地理原理知识,而不是某些个别国家、个别省区的具体知识。地理课程现代化的最基本特征是强调以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为中心使学科内容结构化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学生素质培养的要求
可见新课程新教材“砍掉”的,或者是不需要学生花大量时间、精力练习和掌握的“地名+物产”式的机械训练、单纯记忆的事实性知识,或者是片面追求地理要素系统性的重复性内容砍掉”这些内容不仅不会降低“双基”要求,反而是加强了知识要求,强化了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只有教给学生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这些概括性、应用性强、有迁移价值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把学生从大量死记硬背“地名+物产”、“世界之最”等事实性知识、大量机械填图训练的樊篱中解放出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才真正奠定了基础教育时期的“双基”。一些教师把“樊篱”看成“法宝”,是其长期受传统教育束缚,没有对学科基本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缺乏学科底蕴造成的。
显然,前面案例中教师头脑里过于重视“地名+物产”等这些地理事实性知识以及机械填图技能的训练,过分关注事实性知识层面,这样的教学,是把学生当成了接受和储存事实性知识的“容器”,给学生的是没有概括性、没有应用价值和迁移价值的低层次的知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能是死记硬背,没有创造性,不会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书呆子”,这正是我们这次课改的初衷所在。
【观点提炼】地理知识具有不同的层次水平,较低层次水平的事实性知识是基础,是载体和生成观念的工具。地理课程改革关注学生掌握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强调把注意力放在学科整体知识结构的理解上,而不是对孤立事实的记忆;强调学习概括性的、应用性的、有迁移价值的地理原理、观念性知识,而不是某些个别国家、个别省区的具体知识。地理课程现代化的最基本特征是强调以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为中心,使学科内容结构化,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学生素质培养的要求。


四地理课“难教”难学在哪里
【案例点击】在学习中学地理的过程中,不少学生认为地理内容繁杂,很难掌握,记不住。问他们究竟学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知道了“冷锋”和“暖锋”;有的说,学了“核能”和“太阳能”,基本上都只讲出一些零碎的知识点,考完试学生又忘掉了。有些老师也认为地理难教,教师讲着新的,学生忘着旧的,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痛苦,一考试,却拿不到好成绩,师生都苦于不知该怎样教和学才能有效。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样的教学问题症结在哪里。围绕知识点进行知识传授的教学只是将知识点一个个“堆栈”在学生的大脑中,这样的“堆栈”从知识点到知识点,一个一个死记硬背,形成的知识结构要么是教师通过一步步“掰开揉碎”讲给学生,学生被动“堆栈”的,要么是一些较好的老师教给学生认识一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方法,学生主动堆栈的。不管是哪种“堆栈”,由于局限于具体知识(以事实性知识和表象性概念知识为主)的记忆,缺乏较高层次的概念性和观念性知识的统摄性容易被遗忘,考完试也容易照单“还”给老师,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学习使学生缺乏创造性的思维,不能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反映在实际中就是学生拼命地牺牲休息时间去记忆大量的知识来应考,而以能力为立意的高考往往将他们置于失败的境地,地理教学处在学生厌学及教师感觉难教的境地也就不可避免。这正是地理课的“难学”和现实的残酷给师生带来的痛苦,也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能不能改变这种痛苦呢?找出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出现上述问题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师注意知识点的死记硬背,传授给学生的是鸡毛蒜皮的、零散的知识,缺乏上位的统摄知识的地理观念和地理思想方法。地理教学的“难”就难在缺乏概括性的、应用性的、有迁移价值的地理原理和观念性知识,难在缺乏从具体的事实性知识提升为学科观念和思想方法及知识结构的建构,难在没有找到教给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地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我们说,一位优秀教师的教学,绝不是按照书本将知识点按部就班地讲给学生,而是建构用概括性的、应用性的、有迁移价值的地理原理和观念性

知识统摄的基本知识结构,再把这种体现学科本质的有理解力的学科知识逻辑体系有效地转变为符合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心理逻辑体系,使学习变成有意义的学习,这个过程就是教学设计。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学科知识的深层把握和对学科本质的理解,在把具体的事实性知识和原理性知识讲清、讲透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提升为上位的观念和思想方法,教给学生学科视角与观念,这样的教学传授给学生的是知识作为载体的学科逻辑、学科视角和思想方法才能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如果教师不能把握和理解教学内容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不能从学科本质出发,不能从“学科逻辑学科视角和思想方法”的高度和大处着眼设计教学,教给学生的就只能是肢解的破碎的知识。这个“高度”和“大处”就是教师对学科视角、思想方法的认识和把握,就是学生忘记了所有知识后留下来的东西。只要把握了地理教学中的核心概念、地理观点和思想方法,就找到了教学中的“主心骨”,就能够用相应的地理观点和思想方法将地理知识构建成一个系统的有合理结构的体系,这样的教学形成的知识结构面对各种实际问题时才能游刃有余,随时利用统摄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发现和认识地理问题的实质,找到分析和思考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和途径。
由于对学科内容基本知识的认识和研究不够,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把知识信息的储备等同于知识本身,还仅限于就知识讲知识的“死记硬背”,剥离了思想和方法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殊不知,地理知识和信息是不能穷尽的,我们不能依靠不断扩充教材内容的做法增加众多的知识材料,而要使学生对地理课程有深层的理解,必须用学科基本概念及基本地理观念等聚焦思维使其达到综合、迁移的水平,即提供一个概念性结构,使学生和教师把新的知识整合到自身信息储备中。从而真正开始学习可迁移的地理知识。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教师加深对地理知识背后的学科内容基本知识的理解,需要不断追问什么是地理学科基本性质、特点基础上的基本知识以及这些知识怎样实现地理学科的功能。
观点提炼地理教学中的“难教”和“难学”,难在缺乏概括性的、应用性的、有迁移价值的地理原理和观念性知识,难在缺乏从具体的事实性知识提升为学科观念和思想方法及知识结构的构建,难在没有找到教给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地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五什么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这是一位一线地理教师写下的叙事案例。
【案例点击】我在讲“聚落”中城市与乡村的差别时,为了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尽量联系生活实际。于是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谁能说一下北京市与我们这里有什么区别啊见学生沉默不语,课堂气氛有些沉闷,我随口又问我们学校的生活怎么样?谁能说说我的意思是让学生说一下学校的周边地理环境和条件怎么样以便区别于城市环境。这回学生反应十分积极。立即有学生站起来说我们学校为什么不给学生生火啊,天这么冷,快冻死人了,而且国家规定每年的11月15日“全市范围内生火取暖”我一听这话“心想“说到哪儿去了,学校的事我也不清楚啊,我只好说“好,你先坐下”马上又有学生站起来说学校为什么不给我们发班车?我们住在牛坊村,上学太远了”一时间,学生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课堂上一片混乱,我的课也讲不下去了。我想这该怎么办呢?该怎么和学生说呢?还是把话题引到这节课的内容上来,于是我说同学们,大家刚才提的问题都很好,这说明大家们都很关心我们的生活,刚才两个问题也说明我们的学校生活还有一定的困难,这正说明了城市和乡村的差别,城市的学校一般是楼房,现在已经取暖了,而我们乡村的学校还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生火取暖,我们条件有限,学生班车以后一定会有的,现在还不行,我想这只是时间问题”在后面的教学中,还是有学生提了一些与本节教学关系不大的身边问题。但为了体现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我还是耐心地作了解答。
为了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关注生活和生活中的问题,想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所学的知识初衷应该是好的。但效果为什么是“一片混乱”呢?这除了教师提的问题的严谨性和掌控课堂的能力欠缺外,还应澄清的问题是:什么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否联系身边的实际或列举了身边的例子就是学习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教学中应该怎样做才能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样的理念?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是地理知识的源头活水,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强大动力。学校教育最大的浪费是让学生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使学生缺乏学习的乐趣和兴趣,进入社会领域后发现知识无用。因此地理教育应该成为回归生活世界的地理。新课程标准依据社会要求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将重点放在学生身上,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其中有两大基本理念:一是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二是学习对生活有用地理。其指导思想是: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深入理解其思想内涵,笔者认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应该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1.深入理解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内涵
一些教师认为只要列举了生活中的实例就是学习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其实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在于教师对地理学科本质问题的认识不清。那么什么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呢?
认识这个问题应该从地理课程的性质和功能上把握方向。从地理学科功能上讲,中学地理是中学课程中唯一以人类获得可持续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为基本内容的课程其功能在于教育学生关心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以人地协调为中心的人地关系观念因此,把握“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应该是体现人类和地理环境关系以及人类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内容。
 作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通过分析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背景来认识现代社会中的各种生活现象,增强学生生存与生活的能力。从这个角度说,上述案例中教师联系身边实际,讲清城市和乡村的差别不是最终目的,而是通过描述城市和乡村的差别来帮助学生认识现代社会中有城市和乡村两种聚落形式,认识城市和乡村不同聚落的地理环境特点和产生的地理背景。只有了解了不同聚落的地理环境和产生的地理条件,学生今后在选择居住地时才会有参考依据和环境意识,这就增强了学生生活和生存的能力,才真正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可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不是一味地列举大量的实际例子,不是为了联系实际而举例,而是着重于通过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地理知识传达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地理思想,树立环境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从事地理实践活动的地理实践能力。正是教师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的不理解,才造成教学中的低效,而不理解的原因在于教师对地理学科性质、功能和特点等学科基本问题的认识不清。
2.把握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内容
地理与生活密切相关,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生产活动都与地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地理教学中必须警惕把“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简单化庸俗化的倾向认为只要列举一些有关衣食住行以及生产活动的例子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认识。而应该教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环境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重点阐述的是人类的衣食住行、生产活动的地理背景,以及它们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阐述地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体验,阐述地理现象、地理特征,使学生感受地理就在身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地理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认识生活、适应生活、欣赏生活、享受生活、创造生活等生存与生活的能力。
为了帮助理解和把握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我们对其进行基于学科本质特征的解读。
1正确使用指南针判断方向运用地图识别方位估计距离了解地形---突出地理学科空间性的特点,对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从距离和方位两方面加以确认,并学会运用地图、指南针、GPS等地理学工具,认识生活,适应生活。
2初步学会观云识天气推测天气的变化趋势并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与天气状况来选择生活方式合理安排生活----大气是人类生存的主要自然地理环境之一,大气圈中的天气现象和气候现象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重点要体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并且通过认识天气特点和变化规律安排生产和生活活动,体现地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认识生活、适应生活和创造生活。
3)能够评价生活环境质量根据自己的需要以及个性与爱好选择居住地的区位并能对环境采取积极态度与保护行动---突出居住地的地理区位和地理环境条件形成环境意识,认识生活、适应生活和创造生活。
4对各种自然与人为灾害的发生防御有正确的认识具有安全意识并能基本掌握自我保护的措施---突出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及自然和人为灾害发生的地理环境背景,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认识生活、适应生活和创造生活。
5知道地方特征与就业机会的联系以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使自己在求职中更有竞争力---突出地理区域性的特点认识区域的人文、社会、经济特征,认识生活、适应生活和创造生活。
6运用地理常识看懂各种媒体的新闻报道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地理背景---突出事件的地理环境背景,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认识生活、适应生活、欣赏生活和享受生活。
7在休闲时知道采取什么休闲方式并知道怎样利用环境或选择路线来进行休闲活动----突出人地关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身边,认识生活、适应生活、欣赏生活、享受生活和创造生活。
8知道区位生产和销售地的自然人文特征与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以及生产中的环境代价---突出区位特征,形成环境意识,认识生活、适应生活和创造生活。
9熟悉地域文化的特色并能了解与理解异域文化增强人际交往和合作---突出地理地域性的特点,体现文化现象的地理背景的认识,形成全球意识,认识生活、适应生活、欣赏生活和享受生活。
通过以上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解读和分析,我们可以形成这样的认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恰恰是体现地理学科本质体现学科特点的重复内容,也是实现地理学科价值一个核心内容
生活与地理是统一的,地理的智慧首先是生活的智慧,强调生活恰恰突出了地理科学的本源,有利于地理学科教学价值的实现。与数理化等其他学科相比,地理学科在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推理的严密性上相对较弱,而地理学科的实践性非常突出,它要求教学必须面向地理环境实践,面向地理实践而进行教学具有服务于社会、满足个人发展需要的功能。地理学科在关注学生提高对生活世界的认识、提高生活能力、拓展生活视野、提升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独特优势。所以新课程倡导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就是充满生活理性的学习
 须要明确的是,强调生活理性,并不是完全排斥地理科学世界的知识逻辑体系,也不意味着可以轻视学科理性;相反,面向生活学习地理不仅要讲“地”和析“地”而且要析“理”和明“理”,是追求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以往和当前地理教育的主要倾向是与生活的联系不够,学生的认知和生活经验有限,不是来自于生活的经验太多。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目的是能“解释生活”,即运用学到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关注生活地理,就是要改变以往教学脱离生活的倾向:记忆“地名+物产”,而对于其意义的理解以及与生活的联系过少,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概念到概念,没有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起来比较抽象。学生学了地理却缺少生活常识。例如,学生学习了黄赤交角和地球公转,却无法将其与实际中的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地理现象有机联系起来,黄赤交角的记忆和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变成了“无用的知识”。
【观点提炼】不是列举了生活的例子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中学地理教学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重点应该是阐述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生产活动的地理背景,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阐述地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体验,设计地理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认识生活适应生活欣赏生活享受生活创造生活等生存与生活的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恰恰是地理学科性质和功能及特点的具体体现。
前面两部分内容的分析,都从不同侧面说明一个问题,地理教学中诸多问题以及困惑的根源是我们对地理学科本质内容下的一些基本问题把握不够准确,即如何认识和把握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学科思想方法基本学科观念的问题,只有抓住了学科这些基本的具有概括性和迁移价值的知识,才抓住了地理学科的本质特性和核心,只有在地理教学中给学生传授了这些基本的具有概括性和迁移价值的知识,地理学科教学才能焕发出学科价值和生命力。

六我们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地理素养
【案例点击】1998年,中国科协曾进行中韩学生的科学素质的测试。其中一道地理题,提出了三个问题:①地球是圆是方?②你怎么知道地球是圆是方?③你知道地球是圆是方有何意义?中国学生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都正确;对第二个问题,多数学生回答书上写的、老师教的或家长告诉的;对第三个问题,1/3的学生回答考试有用,其余,2/3的学生则回答不上来.
这样的答案,折射出中国学生在科学素质方面的什么问题呢?或者说,一道测试题测出我们缺失什么样的地理素养呢
地球是个球体,这是地理事实,以知识记忆为主灌输式”的传统地理教学,对这样的地理事实一般要作为重要知识要求学生记忆和掌握,学生能够回答正确当然在意料之中你怎么知道地球是圆是方”这个问题,是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感悟人类认识世界的发展过程以及地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重点已经不限于具体知识记忆层面,而是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与过程的理解,属于方法性知识你知道地球是圆是方有何意义”的问题是思考人类认识地球形状怎样影响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产活动,考查的是学生对科学方法和地理科学价值的理解属于价值性知识。
中国学生的回答让我们看到了传统地理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灌输带来的地理素养方面的欠缺。我们更多地关注了是什么的地理事实性知识而对于知识是如何产生的,知识有什么用,知识的合理性如何,几乎不会去考虑。这反映出我们对地理知识理解上的偏颇,折射出我国传统地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学科素质结构欠缺背后的知识教学问题,昭示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引发我们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地理课程培养目标的进一步理解和深入思考。
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地理课程的设计思路的一个基本理念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对地理素养的概念有诸多解释,在此我们不作过多阐述,仅取大家比较公认的一个基本理解:地理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地理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见,地理素养是一个涵盖内容广泛的综合性概念。
一个人的地理素养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外显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其中认识基础起导向作用;②对地理科学过程、方法的理解;③对地理学科科学价值的理解。
我们在此基础上对地理素养进行知识结构方面的解析:
(1)具有地理素养的人明白地理科学知识的本质,对学科本质有深层的理解,具有判断地理知识合理性的价值性知识。
(2)具有地理素养的人能准确运用合适的地理概念、原理、规律和理论具有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3)具有地理素养的人采用地理的视角和方法来解决问题,作出决策,增进其对世界的了解,即掌握了相关地理科学观念和地理思维方法。
(4)具有地理素养的人具有许多和地理技术密切相关的实用技能,能够运用地图、略图、脑中地图作空间透视,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将其恰当归类,得出相关的解释与结论,具有空间思维能力。
(5)具有地理素养的人愿意接受地理学,理解地理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能感受地理学的美、地理和社会之间的相关性。
(6)具有地理素养的人对自然环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有丰富、生动和正面的看法,能够运用人地关系原理看待、分析周围环境和事物。
由上可知地理素养的培养目标包括:培养和发展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探究能力、合作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地关系问题进行独立判断和评价的能力;教育学生关心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类面临的重大发展问题,并形成对这些问题采取正确行为方式的健康情感、积极态度和正确的地理价值观念,从而具备21世纪所需的、活跃而有能力的、负责的未来公民的基本素质。一个现代的公民必须具备地理素养,一个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才是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由此,按照知识的不同水平解析,地理教育给未来学生必备的素养不是单纯的一些地理事实性、原理性知识的储备,而同时需要方法性知识、价值性知识的积淀,在此基础上形成地理能力地理观点地理意识地理观念等科学的地理思想和地理学科特有的思维品格及地理学科方法
中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或走向成熟的关键性阶段,也正值树立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键时期。因此,基础地理教育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突出地理观念和思想方法的教学。实施地理观念和思想方法的熏陶与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追踪地理思维的轨迹,有利于他们掌握正确的地理思想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①袁孝亭王向东,中学地理素养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观点提炼】地理教育给未来学生必备的素养不是单纯的一些地理事实性、原理性知识的储备,而同时需要方法性知识、价值性知识的积淀,在此基础上形成地理能力、地理观点、地理意识、地理观念等科学的地理思想和地理学科特有的思维品格及地理学科方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1-9-20 09: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21-9-20 10:17 编辑

第二部分基于学科本质的地理教学内容解析

一、地理教学中的基本地理概念
(一)地理教学中的地理概念
1.地理事实与表象性概念
地理事实一般包括地理名称、地理数据、地理分布、地理景观、地理演变等具体事实,从知识层次上看也叫“事实性知识”,也有人称其为“地理陈述性知识”。其主要回答“是什么”、“在哪里”、“什么时间发生”和“怎么样”这类知识的学习以观察与记忆为主。
地理表象性概念建立在地理表象的基础上,形成地理术语式的表达,如通过对雨雪的表象建立的对降水的认识。表象性概念一般和具体事物相关,不需要高水平的、深层的思考和抽象思维。地理事实和表象性概念一般通过重复学习和记忆就能掌握。
2.地理概念和基本地理概念
概念是建构人的认知的基石。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征本质特征的反映形式,是推理思维对外来信息进行加工的基本单元。概念对事物抽象和概括揭示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关系;概念突出事物本质特征,能够入木三分,帮助人们理解宏观的、看不见的地理事物,理解地理事物是怎样运作的,因此概念有助于人们理解世界,理解世界是怎么样的。
概念有助于人们发现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形成知识结构。一个人如果不能形成一个学科知识的概念图式,就如同建房没有规划设计结构图一样,不知道每一部分应放在什么位置。这样的知识结构必然是杂乱无章地堆栈。
地理概念与地理事实有着本质的不同,地理概念用以解释地理事实,它是人对一类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和揭示,地理概念的形成是反映地理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但事实和概念不是严格分开的,两者之间有过渡,概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事情对新手来说是事实,对专家来说就是概念。同样,有些内容对初中生来说是概念,对专家来说则是事实。概念需要在事实的基础上理解,不是知道名词,就意味着掌握了概念。概念是不断发展的,事实和概念之间可以转化。如“地理信息技术”这个名词描述的概念在十年前和我们现在对其内涵的理解就有很大的不同。
地理概念有以下特征:
1抽象性和概括性。地理概念的形成依赖于感性认识基础上的抽象与概括。地理概念是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一般本质属性与本质特征的地理思维过程,是地理事物共同特征的概括,是把许多地理事物的具体特征加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而成。
例如,我们在感知黄河、长江等河流特征的基础上,概括出各种河流的共同特征就是河流的本质特性:集中于地表线形凹槽内的,经常性或周期性的天然水道,这些共同特征与其他水道区别开来,构成河流的概念。
2思维的简约性。概念将大量的地理信息组成有意义的单位,如把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砂岩、页岩、片麻岩等各种各样的岩石按照成因不同,用概念---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等进行整理、分类和命名,从而使思维具有条理性,大大简化了人的思维过程。概念一般用一个或两个词来表示,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是通过言语实现的。
3层次性。概念具有层次,它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系统。最高层次的概念是学科基本概念,它可以统摄具体概念。我们在具体知识教学中涉及的多是与具体地理事物有关的表象性概念或具体概念,如气旋、反气旋和沉积岩等。
概念的形成需要洞察相关事实、事例之间的联系,需要综合思维,需要具备在概念水平上整合知识的能力,是较事实性知识高的深层知识、概念以及在概念基础上形成的原理规律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深层理解力。
概念的发展是与人的一生并行前进的过程。概念性理解要求高水平的、综合的思维能力,需要学校按照学生不同年龄的心理特征进行系统训练。
概念还具有一些特性如永恒性普遍性和广泛性等。概念是超越事实的抽象思维,如何理解学科的概念结构,如何清晰地识别出阐述深层思想的学科基本概念,有待我们深入研究。

(二) 地理教学中的基本地理概念
地理学科涉及众多的概念,且有不同层次,那么,哪些概念是体现地理学科本质的基本概念呢?
学科事实性知识在不断涌现,只有一些科学的基本概念可以将这些分立的信息片断融入广阔的、有逻辑内聚力的结构中,在这样的结构中,信息片断间的关系可以被显现出来。这样的基本概念可以统摄学科的一般概念,可以揭示学科知识的本质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具有统整学科知识的功能。同样,只有那些能体现地理学科本质的基本概念以及基本概念下的地理观念地理视角和地理方法才是迁移价值大、适应范围广、具有学科价值的基本知识。既然涉及地理学科本质那么这些内容应该是体现学科性质和学科价值的核心内容。
可见,地理学科基本概念与一般概念不同。一般地理概念是地理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而基本概念是反映学科基本思想方法、具有统摄力和解释力的概念,是处于上位的概念。学科基本概念是地理概念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它既是联系基础知识的纽带,又是体现地理学科思想方法和学科价值的基础。学科中能够体现学科本质、有学科价值的概念称为学科基本概念基本概念,是不必由其他概念导出的概念。
既然基本概念是具有统摄力和解释力的概念,那么基本概念不能太多,概括程度也不一定高,甚至不一定使用频繁,但比一般概念层次要高。基本概念可能不是要求学生记忆和掌握的,但一定是教师教学中应该深入理解和把握的,这样才可能体现学科的本质。有些概念虽然也很重要,但它是在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概念,如地形和水文,只能是处于下位的地理概念。
对地理学的认识和地理学科本质的理解决定我们把哪些概念作为基本概念对待。例如,19926月国际地理联合会通过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地理学是一门旨在解释区域特征以及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情况的科学。地理学关注的是人与环境在特定地点和位置的相互作用。按照这种解释,地理学包含五个基本概念:位置和分布、地方、人与环境的关系、空间的相互作用、区域。
胡兆量先生认为研究地理环境的基本概念是点、线和面,是空间分布。。点是地理位置,又称“方位”或“地段”。线是地理边界,包括自然地理边界、政治和行政边界等。面是区域,包括自然地理区域、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等。其中位置和分布分别对应点、线和面,位置(方位)、分布(地理边界)、区域就是地理环境的基本概念,犹如时间概念在历史学中一样,位置和分布也是地理科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它是理解本地、区域、国家和全球相互依存关系的前提,也是形成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概念基础。地理思维的核心是重视位置,分析位置,进而分析边界,分析区域。
在借鉴的基础上我们梳理出地理教学的基本概念主要有:
1空间关系(位置和分布)
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都有其空间存在的形式。在地球上,人和地方的绝对及相对位置各不相同,意味着在地球上占据的空间位置不同。这些位置因物资、人口、信息和思想的交流而联系起来,并帮助我们解释地球上各种事物的分布和模式。
认识人、事物和地方的位置是理解区域特征及相互依存关系的前提,是形成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概念的基础,反映空间分布的空间结构的空间关系或位置和分布是地理学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概念。
地理学对位置的重视提供了观察过程和现象的横向途径。地理位置是地球上某一事物,对于外在的客观存在的事物的空间关系的总和。空间关系包括方位上的关系和距离上的关系。地理位置的类型主要有天文位置(经纬度)、自然地理位置(海陆)、经济地理位置和政治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一个地理事物与周围事物的空间关系,具有确定性、相对性、唯一性、综合性、层次性、历史性和价值性的特点,一个国家占据了特定的地理位置,就确定了其在地球表层占据的空间,就具有了唯一的空间带来的自然地理环境。说明地理位置一般有两个因素:方位和距离。其中距离遵循距离衰减规律:地理客体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间的距离成反比,距离越大影响越小,其理论基础是万有引力定律。
2尺度
空间是有大小尺度的,空间尺度不同,研究内容、方法和手段就不同。大到宇宙、全球小到局部区域,不同空间尺度研究问题的视角和出发点不同,人们着眼的问题不同,研究的内容不同,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也就不同。在研究和认识地理问题时,要关注尺度的变化。地理学揭示的是不同尺度上的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规律,所以,尺度是一个核心的、基本的概念。
3空间的相互作用
空间之间是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产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反映在区域之间是区域之间的地域联系。地球上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自给自足。为了交换资源和信息,各地之间建立了运输和交通网络。地区之间、国际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协作的关系日益加深,于是产生了地域联系(空间相互作用),人类已经被共同利益和危机连成一个整体。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协作的关系使空间的相互作用尤为突出。
对地域联系或空间相互作用的洞察、对人类区域经济联系以及人口迁移等方式和联系行为的理解,有助于加强区域、国际间的相互作用和合作意识。
空间的相互作用与空间差异相联系,并引发或影响空间运动和空间演变。地理学要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所以空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核心的、基本的概念。
(4区域
“区域是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按划分标准不同,区域可分为多种类型。按性质划分的区域类型有自然区域、经济区域和社会文化区域。按内部分布状况划分的区域类型有同一区域(均一区域、同质区域)和结节区域。
区域是按某些准则界定的地方。例如,以政治准则界定省市,以自然准则界定气候带和植被带,以社会经济情况准则界定发达和不发达国家。区域在时空上都是动态的。区域是研习和开发环境时便于处理的单位。地理学者以不同的尺度来界定区域,从本地和国家一直到大洲和全球。由区域的综合系统引发出地球生态系统的概念。对全球系统内各个系统的结构和过程的认识,有助于形成对区域、国家的认同和国际观点。
区域具有差异性、层次性、整体性、可变性的特征。地域分异是地球表层及其组成要素,按一定的方向有规律地发生分化的现象。地域分异主要受四个主导因素的影响,即地理纬度、海陆分布、海拔高度以及地表的物质组成和地壳运动的影响。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认识区域的自然特征和人对环境的观念和行为是理解人和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人类根据其信仰和人生观发展了各种文化、聚落、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
地域分异和区域差异是地球表层最基本的特征,认识区域的不同特征和差异是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也是因地制宜、有效开发利用环境的前提。因此区域是地理学基本的概念之一。
5地理环境 
中学地理学科一般认为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所以地理学科的一个基本概念就是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到底指什么?范围有多大?了解了“地理环境”这个概念,我们对“自然地理环境”“地球表面”“人文环境”等许多概念就都可以解释了。显然“地理环境”这个概念对“自然地理环境”“地球表面”、“人文环境”等具有统摄作用,因此地理环境是一个基本概念。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地球表层具有明显的特征:它是一个由五个圈层构成的宏大的综合体,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它是一个不均一的层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分异;它是不断变化的,是人类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分布界限是上至对流层顶,下至沉积岩底,大约96368千米的厚度。这个表层有别于其他圈层的特征:是物质三态共存和相互作用的场所,是内外力相互作用的场所,是有机与无机相互转化的场所,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
地理环境由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组成。理解地理环境主要是理解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地理要素通过大气运动、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普遍存在,在日常生活的各种谚语、成语乃至诗词歌赋以及方言俚语中,也能找到相关的例证。例如“水滴石穿”反映的是水和岩石的相互作用,“万物土中生”及“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是生物与土壤的关系,“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的是地形和水的关系,“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反映的则是地形和气候的相互作用。对地理环境要素以及要素间相互作用的深入理解,可以帮助我们用联系的观点认识事物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达到地理哲学思想高度。
地理环境的各种要素除了自然地理要素外还有社会、经济、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这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体现着地理环境的复杂性、整体性,也反映着地理研究中系统综合的方法是研究地理环境的重要思想方法。
(6)人地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科学,地球表层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地理环境。地球表层的地理环境包括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虽然其发展变化遵循自然规律,但也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人类活动包括人口、聚落、经济、交通、文化和商业活动等,虽然受人文社会规律支配,但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一方面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在改变周围环境,通过不同的方式利用环境。人类对环境的利用是多样化的。人类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造就了多样的文化景观,创造出了不同的社会环境。对空间内这些复杂的相互作用的了解,为责任重大的环境规划、管理和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地理学科的永久话题。中学地理课程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所以人地关系也是一个核心的、基本的概念。
地理学科这些基本概念之间基本不互相包容,但又相互联系有交叉。

()地理课程中基本地理概念的统摄作用
空间关系(位置与分布)、尺度、空间相互作用、人地关系、区域、地理环境等,这几个学科基本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包容并统摄地理学科基本知识,而且具有一定的迁移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以派生出学科的一系列概念,产生不同层次的概念体系。
1.基本概念派生出来一些基础性较强的重要概念
基本概念是反映学科本质、具有统摄力和解释力的概念,是处于上位的概念。基本概念是不必由其他概念导出的概念。例如,区位是中学地理教学尤其是高中教学中最常用的概念,但它是在空间关系、空间相互作用、区域这几个学科基本概念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深入理解了这几个基本概念,对区位的把握就会准确。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区位选择较生产布局更强调事物客观存在的位置,更从客观、微观的角度辩证地分析人类空间活动的合理性。通俗地讲,区位因素就是通过系统分析影响地理事物的区位因素,选择最佳生产、生活的空间位置。影响人类活动空间的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大方面。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土地和河流等,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原料、资源、能源、劳动力、技术、政策、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历史、政治、军事、宗教和旅游等。这些内容都要放在空间关系空间相互作用、区域的学科基本概念里去解读。
2. 学科基本概念具有迁移价值,对它们的深刻理解制约着地理知识的学习和一般概念的理解
一般情况下,概念越上位,概括性越强,内涵越少,外延越大。基本概念使思维达到整合水平。基本性越强的概念,迁移能力和制约性越强。例如,相对具体概念来说,地形、岩石、气候、生物等概念抽象程度更高,这对相关地理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的制约性也更大。对区域差异概念的粗浅认识则可能导致对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差异等内容理解得肤浅或建立不起全面而深刻的空间关系。例如,地理环境中有自然要素,按自然规律运动,有社会要素,按社会规律运动。众多的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在同一个区域内互相影响和互为因果,产生多层次的复杂关系。地球表层呈现区域间的多样性。只有掌握各要素在区域内的综合,掌握各要素在区域内的相互关系,才能洞察区域特征。因此,地理学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反映地理环境综合性和区域性的自然带(体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地域分异(或区域差异)等就是在空间相互作用、区域等基本概念基础上派生出来的,理解了这两个基本概念,也就认清了土壤、生物、气候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最下位的概念要有事实支持,下位概念帮助形成上位概念,上下位概念反映知识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当学生以事实为基础进行概念的概括、归纳,同时在一个深层次的概念理解水平上深入理解科学范式和各种联系时,一系列核心概念如同提供了“概念聚合器”,帮助学生进行综合思维。例如,学习“气候”“天气”这些内容时,学生不再把它们看做要记忆的事实,而是把它当做更大的、更抽象的概念。
在学科基本概念下有单元核心概念和具体概念。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概念,鉴别哪些是重要的基本概念,哪些是单元核心概念,建立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系,构建以概念为主的知识框架。
3.学科基本概念具有丰富的学科思想内涵
学科基本概念反映了学科本质,体现了学科基本思想,具有丰富的学科思想内涵。对学科基本概念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字面上的“望文生义”。例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但我们不能局限于字面上的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对它的理解和把握应该从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和制约、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两方面来认识。这样人地关系既有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利用,也有大自然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和不利影响。
4.基本概念体现了学科本质特征下的教学重点
地理学科基本概念虽然没有规定的数量和要求,但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复杂越好,越是简约的,越是基本的,简约而不简单。在学科基本概念的统摄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深入分析教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出一个章节、单元中能够起影响和制约作用的单元核心概念,以便突出学科的本质特征和抓住教学重点内容。例如地球在宇宙中”的教学内容中,涉及天体和天体系统概念、恒星和星云的主要特征、天体系统的形成以及地月系、太阳系、银系、河外星系等之间层次关系等相关众多知识,那么我们体现学科本质特点的重点是什么呢?显然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是教学重点,因为这体现了“空间关系”这一基本概念。
【观点提炼】学科中能够体现学科本质。处于最高层次的具有统摄力和解释力的概念,处于最上位的概念,称为学科基本概念。基本概念是不必由其他概念导出的概念。在借鉴的基础上。我们梳理出的地理教学中的基本地理概念主要有:空间关系(位置和分布)、尺度、空间的相互作用、区域、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等。
地理教学中的基本地理观念
地理教学中的地理观念
1.地理观念
我们知道概念是事物属性和关系的界定,在英语中是”concept”;而观念要比概念复杂得多,它是思想意识,在英语中是“idea”,是“思想”。洛克在  人类理解论》里提出:人心在自身直接观察到的任何东西,或知觉、思想、理解等的任何直接对象,叫做观念。观念的形成有不同途径,有些观念进入人心时,只通过一个感官;有些观念进入人心时,要通过两个以上的感官;有些观念只来自个人的反省,而有些观念进入人心,来自个人的反省和感觉两种途径。
从知识到能力需要方法从能力到创造需要智慧。按照前面的“宝塔型”知识结构,能教给学生“智慧”的地理知识显然是超越事实的学科观念、视角方法以及学科观念基础上的哲学思想等。那么什么是学科观念呢?它与我们通常了解的地理概念原理规律与技能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经常说要让学生领悟和深层理解,什么是深层理解呢?简单地说,思想的能力就是理解。学科观念蕴涵了学科思想,就是深层理解的内容,它是一种表述概念关系的抽象概括,是思维综合水平的基础。由于观念既是超越事实,又基于事实基础上产生的深层的、可迁移的主要原理和概括性认识,是想让学生超越具体主题内容,在概念的、可迁移的水平上的理解,是可随时间、跨文化进行迁移的重要思想,所以观念经常被理解为一种深层理解力,是基于事实又在事实基础上概括和超越事实的思想。学科观察在不同论著中也有很多不同的叫法,如基本理解、基本认识、支撑性观点、基本概括、概念性理解和观念性思想等。一般地具体章节中的学科观念经常是对表述概念关系、原理和规律的理解的一种抽象概括。例如,地理学科的“水循环”过程,我们的重点是对水循环主要过程和环节的记忆,还是对从中获得的物质迁移和能量流动这一概念的理解,是形成对某种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看法,还是从对某种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得到对人地关系这一概念的领悟,是对环境污染事件的了解,还是形成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呢?显然都是后者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地理观念
由于学科观念是表述概念关系的一种抽象概括,其特性有概括性抽象性永恒性真理性(抽象概括的真理性必须不断被验证)和普遍性。我们在学科基本概念下来分析具体教学内容,就可在学习的内容中概括出可迁移的地理知识的“精华”,以利于学生应用到将来的学习中。例如,上述内容渗透的学科观念是:水循环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流动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的物质条件。
识别和提炼一个地理学科观念,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它要求掌握一种新的技巧,能够超越教材主题和事实进行思维,获得重要的和可迁移的概念性理解。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须了解相关知识是如何建构的,如图2-1所示,洋流从对沿岸气候、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航行以及扩散污染物等方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与主题相关的关键的事实性知识,形成核心概念---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全球大洋环流通过促进高低纬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参与地表自然环境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其分布对地理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观念性认识这些观念性认识是超越了洋流影响环境的一些具体事实,上升和提炼形成的“可迁移知识”。可见,学科观念既不等同于概念,也不同于一般的地理知识,它基于地理事实,又远远高于一般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
file:///C:\Users\86131\AppData\Local\Temp\ksohtml20008\wps1.pngfile:///C:\Users\86131\AppData\Local\Temp\ksohtml20008\wps2.png

图2-1“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节的知识结构
学生理解这些学科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洋流是一种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形式,影响地理环境,并可以运用到其他例子中。例如,可以针对每一个新的例子提出问题为什么北极圈以北形成了天然不冻良港--摩尔蔓斯克”“为什么秘鲁沿岸形成了世界著名渔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成对“洋流是如何影响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这一基本问题,逐渐发展更深层的理解力及对概念有进一步的领悟力,形成对洋流影响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基本认识。
学科观念的表述通常用陈述句,表述时不使用专有名词和人称代词,不用解释概念的方式出现或概念的定义,主要使用超出主题内容的具体例子,具有可迁移的思想。学科观念是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而形成并逐渐深化的,随着人的认识不断发展,随着人的认识不断提高,概括抽象水平以及理解力的提高,可以在原有概念性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炼形成自己的观念。
2.为什么提出地理观念
1)学科观念反映学科本质 
由于地理观念是与研究对象---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的确立等学科本质问题有关,因此地理观念决定着地理教学内容的选择,规定着学科研究和学科发展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理观念是地理学的灵魂,是地理“学科味儿”的深层体现。所以地理观念的教学也是地理教学的灵魂,是教出“地理味儿”的地理智慧的体现。地理课堂教学中低效的问题经常是对学科观念把握不准确造成的。
2学科观念体现着教给学生有智慧的地理知识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地理事实和现象以及相应的地理基础知识迅速膨胀,要求我们确定真正的“基础知识”。学科观念不以掌握具体事实为宗旨,而以掌握从事实中归纳的概念性理解为目的,是在全面把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内容的一种深层理解,能够促进概念性思维和超越事实的教学。因为地理观念是对一般地理知识和技能作更进一步概括、提炼、升华而形成的一定哲学思考层次上的理性认识,它直接支配着地理实践活动,统摄着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指向,为人们提供了观察地理问题的视角,塑造着人们的地理思维方式。学科观念能够让学生形成可迁移的地理思想方法具有知识、技能和方法上的迁移价值,是真正教给学生思想智慧的高层次教学。
教学应该是催生新观念的过程,而不是传递现成知识技能的过程。由于地理观念体现了唯物辩证观和科学发展观等核心价值观,可以直接转化为学科指导思想和原则。核心价值观规范了地理学科研究以及与学科有关视野的发展,也规范了有关的学科手段、方法、技术。地理观念的改变使基础研究内容得以更新并会催生新的概念、方法和技术。
3地理观念帮助学生建构有逻辑体系的知识结构
“一门学科的课程应该决定于对能达到的、给那门学科以结构的根本原理的最基本的理解。教专门的课题或技能而没有把它们在知识领域更广博的基本结构中的脉络弄清楚,这在几个深远的意义上说来,是不经济的。”(布鲁纳)
地理观念是对地理事实、概念、原理等基础知识的凝练,代表了学科内在逻辑体系的知识结构。例如,通过高中地理必修模块的学习形成的地理观念是: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环境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人类从事各种活动都应协调好与环境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讲求环境伦理道德;地理环境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人类的生产活动应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区域之间是有联系的,一个区域内地理因素发生变化,会对其他区域产生影响。这些观念统整了高中地理教材内容,形成了有内在逻辑体系的知识结构,是精炼的地理知识内容。
人类的哲学思想宝库是地理观念形成的基础,而地理观念作为学科的哲学思想体现也丰富着人类共同的哲学思想宝库。
4地理观念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学科观念下地理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地理课程学习,它不再是对事实知识的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后的知识“堆栈”,而成为使学生掌握受用终身的有价值的知识,这样的知识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遗忘,是学生丢掉书包后最后能够沉淀下来的有结构的知识。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所说:“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贯的论据在记忆中仅有短促得可怜的寿命。根据可借以推断出论据的那些原理和观念来组织论据,是降低人类记忆丧失速率的唯一的已知方法这样的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不能达到掌握一般原理的学习,从激发智慧来说不大有效果。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这个学科值得学习,也就是使获得的知识能在超越原来学习情境的思维中运用。”
5地理观念是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最高层次。新课程改革将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自身及其与自然社会和他人之间关系的整体认识科学价值观主要表现为对自然的关爱、社会责任感以及善于合作和积极进取的科学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包括:养成价值意识;增强价值推理能力,形成观念;促进个性发展;提高理解别人的能力;增强责任,促进积极的行动,养成习惯。地理观念,也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从地理学科角度出发,落实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
6能够驾驭考试
地理高考注重以地理视角,观察、分析和解释现实世界(不仅仅是热点问题)的地理能力,这样的导向有助于引导教师关注学科本质问题,关注学科思维品质和学科思维能力培养。基于基本概念建立的学科观念形成的知识结构,有很好的概念性理解,是把书读“薄”了的知识,不仅学习起来很轻松,而且能够驾驭考试。
因此地理教学中进行地理观念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基本地理观念
地理学科观念有不同层次。地理教育中的最高境界是哲学意义上的地理观念这实际上是学科知识背后的人类思想方法。
我们知道地理思想方法是地理智慧的核心体现。教给学生地理学科思想方法的教学是能够给学生以聪明和智慧的教学。那么什么最能够提供给我们有关地理学科方法的知识呢?我们认为是建立在学科基本或核心概念基础之上的学科基本观念。
“掌握某一学术领域的基本观念,不但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还包括培养对待学习和调查研究、对待推测和预感、对待独立解决难题的可能性的态度”“因为‘基本的’这个词,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恰恰就是一个观念具有既广泛而又强有力的适用性。”(布鲁纳)按照布鲁纳的这些观点,观念越是基本,几乎归结为定义,则这些观念对新问题的适用性就越宽广。从学科角度上,学科基本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科的研究对象或者说研究范畴的思考的产物,这种思考上升到了一定的哲学层次,体现了学科思想方法,是在学科基础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哲学层次上的学科思想方法。所以,地理学科基本观念是对地理学科研究对象---地球表层或地理环境以及研究范畴思考形成的学科思想方法。它是集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及概念于一体的学科基本概念下的基本观念性认识。地理学基本学科观念是从具体的地理知识与方法中提炼、升华出的对地理环境的基本看法或世界观,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
地理学科的基本地理观念体现着地理哲学思想,是哲学层面上的知识概括。因为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和人与世界关系的看法,而地理科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其中涉及的世界观是对地理环境的看法和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看法是地理学科研究中的哲学思想,也决定着地理学科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所以,地理学科基本观念是对研究对象---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思考的产物,是集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和地理概念于一体的哲学思想,它与时代的哲学思想相呼应,随社会发展对地理学科的要求而不断变化。
现代地理教学中的地理观念体现了当今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唯物辩证观和科学发展观,它们可以直接转化为地理学科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研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布空间差异空间联系空间运动和空间演变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谋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并且规范了有关的学科手段、方法、技术,并催生出新的概念、方法和技术。例如,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就是在可持续发展观下谋求全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新的技术手段。地理发展依赖的思想方法主要是系统综合空间分析显然它们与前面提到的几个基本概念一脉相承。
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是承载地理学科的核心思想与地理基本观念的载体,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科基本概念与承载的学科基本观念对应关系主要是:人地关系,反映人地相互作用,体现人地协调的观念(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空间、尺度,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体现空间观念;区域,反映区域的划分和区域差异,对区域差异的利用体现因地制宜的观念;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反映地理环境中的相互作用,体现综合联系的观念;空间相互作用,反映地理空间运动、空间演变过程,体现地域联系、动态发展变化的观念。
参考地理学家的倡导和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国际地理教育的发展趋势,在认识地理环境以及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两方面核心价值观统领的基础上,我们提炼并梳理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基本地理观念体系
file:///C:\Users\86131\AppData\Local\Temp\ksohtml20008\wps4.pngfile:///C:\Users\86131\AppData\Local\Temp\ksohtml20008\wps5.png空间观念--涵盖区位论、区域差异、因地制宜等基本原理、
综合观念--涵盖系统观、全球观等基本原理、观点和思想方法
可持续发展观念--涵盖人地协调观点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生态文明观、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等基本原理、观点和思想方法
图2-2
地理观念中涵盖学科观点和学科方法。这些观念,都贯穿和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其运动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普遍联系的等。
1.空间观念
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比较突出地理空间观念教育。地理空间观念主要是对地理现象的分布格局及其空间关系(空间位置空间形态空间组成空间层次空间排列空间格局空间联系空间制约关系)的基本认识,主要指在认识地理位置、空间分布时应持的基本观点。一切地理事物和现象及其发展变化都与其所在的地理空间位置密切相关,正确认识这种关系,应渗透以下观点和思想方法:
一是位置变化观,指地理位置的作用、重要性以及相互关系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要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动态的视角认识地理位置。
二是位置联系观,指一个区域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着该区域其他地理要素的组合特征,促成某些特殊活动的发展。例如,台湾岛特殊的岛屿位置,决定着这里的亚热带作物、亚热带景观等地理要素组合,决定着这里成为“热带水果之乡”“花卉之乡”等特殊经济活动。
三是空间分布上的成因联系和相互作用观。认识地理现象在空间上的范围和位置排列状态,还要解释分布状态与其他要素在成因上的空间联系。例如,地中海式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上的成因。
因地制宜观念是在区域差异基础上生成的一个观念。因地制宜是根据一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等的优势,把要发展的产业部门、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
因地制宜包括两方面:一是对不同的比较与评价,重在弄清区域差异,区域差异是因地制宜的基础;二是根据的条件差异进行生产建设重在如何扬长避短。
2.综合联系观念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体现于组成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总体特征。教学时要让学生认识到:一个大洲、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区域特征的形成,是地理环境各要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简单地由某一地理要素决定的;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发其他要素乃至整个环境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研究地理环境要用综合联系的观念。
综合联系观念派生出全球观念和国际意识。任何一个地区的地理事象都要受到其他区域相关要素的影响和制约,而且某些局地问题,甚至可能带来全球性的影响: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区域问题,透过区域问题、区域特征看全球的发展变化趋势,认识全球相互依存的挑战和机会。这里包括“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地球上的许多问题相互联系,很多看来是局部的问题会带来全球性的影响,每个公民都应了解和承担他们从本区到全球规模行动的责任。
3.人地协调观念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人地协调观念包括以下认识视角:
一是地对人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对社会的直接影响减弱,间接作用加强,人地关系趋向复杂化。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外部条件,但不是决定性条件。在特定场合,地理环境可以成为人类活动的决定性条件。可以借助案例帮助学生明白这样的道理:有了自然环境这个条件和前提,不一定有相应的社会经济活动,有此未必然。而有些特定的场合,没有这样的自然条件,肯定不能形成这样的人类生产活动,无此必不然。
二是人对地的影响: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干预意味着对自身的干预,人类干预自然的过程引起地理环境变化,但要不破坏环境,必须对自然进程有科学的认识;人类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人类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但是不能改造自然规律,如果违背自然规律,要受到自然的惩罚。
三是人与地的协调:人类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环境的容量相适应;人类的发展必须从自然环境的整体出发,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变化发展;确定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必须同自然环境与资源结构大体上吻合;利用地理环境,既要遵循生态平衡规律,又要遵循社会经济规律。
人与自然的协调关键是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或意识;认识到人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人必须尊重自然,不损害自然必需的进程;人既不能屈从于自然,做自然的奴隶,也不要凌驾于自然之上,无休止地掠夺和破坏自然;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应当恪守的重要行为准则。
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是地理课程的独特功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可持续发展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的需要的发展,其基本要点如下:一是需要,即指发展的目标是要满足人类需要;二是限制,强调人类的行为要受到自然界的制约;三是公平强调代际之间、当代人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价值观,它追求的是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而不是片面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改变,不再是战天斗地和人定胜天。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追求是对资源和环境的平等共享,既反对富人和发达国家把金钱置于资源和环境之上,浪费资源与污染环境,使穷人和发展中国家失去利用资源的机会,也反对当代人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牺牲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断送子孙后代生存条件和环境的行为。因此,地理学科进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重点领域是地球道德意识,具体可包括“只有一个地球”“尊重自然、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的意识以及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等内容。
中学地理课程体现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主要内容如下:关心地理国情、关注国家环境与发展现状;了解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形成全球意识;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对其进行具体解析可以提炼出如下若干要点:
环境观:任何有意或无意、直接或间接的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人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通过发展与环境发生关系,环境对人类有巨大的反馈作用,破坏环境既危害自己也危害他人和社会,最终危害人类的持续生存与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等。
人口观人口剧增对环境产生巨大压力须要节制人类自身繁衍)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资源观: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一定的空间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域一定的周期内资源几乎是有限的,应当限制非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消费,注意节约和开展综合利用;可再生资源虽然可以不断更新和循环再现,也应该加强抚育与保护,这是当代公民对后代幸福应当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人类对资源的无节制的开发利用甚至挥霍浪费,必然导致自然对人类的反抗,并威胁人类的持续生存,每个公民都负有阻止滥采滥用自然资源错误行为的道德责任。
4.人对自然的生态伦理观
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其他观念还有:全球意识合作意识竞争中获得双赢的观念;兼顾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及其价值;倡导生态农业模式和清洁生产技术。
人对自然的生态伦理观主要内容有:
一是尊重和善待自然。具体地理观念有:对地球生态系统中任何部分的破坏一旦超出其忍受值,便会环环相扣,危及整个地球生态,并最终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体的生存和发展;要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出发,协调人类的生存利益与生态利益的关系,顺应自然的生活。
二是代际公平代内公平的意识。代际公平是当代人与后代人公平地享有地球资源与生态环境;代内公平是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要机会相等。
以上地理基本观念之间基本不包容,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例如,空间观念中渗透着区域综合观念,也体现和包含着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其中,区域观或空间和综合观是体现地理学科特色的最主要的观念。综合观运用系统的思维方式,研究地理环境的结构联系和空间联系,包括人地关系、空间综合和要素综合。空间综合有本区与邻区、相关区的类比和综合、不同层次的区域的综合;要素综合是指构成区域环境各个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综合。基本地理观念是可以不断发展并演变的。例如,在空间观念基础上可以发展成全球观念。
这些基本的地理观念为地理课程内容的确定指明了方向。例如,高中地理新教材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基本地理观念,重点阐明了自然环境的形成、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的地理观念。这些基本观念都体现了学科基本概念,反映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规定了教学内容的选择。
基本地理观念的教学是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人才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例如,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通过有关地理环境的各组成要素(主要是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的学习,认识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如地貌、气候和水文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地理观念,这有助于学生运用综合联系的科学世界观分析现实世界中的地理问题,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认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改造自然的自觉性。又如,在地理教学中,通过具体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让学生看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以及这些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懂得从整体上综合考虑解决这些问题,从人类活动自身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弄清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些才是反映科学发展观下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
深入理解和把握学科基本概念下的地理基本观念,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学科视角,用地理学科特有的思想方法观察分析问题。运用上面我们提炼出的地理学科基本概念和基本观念,我们就能够突出地理学科的视角和方法,从空间角度观察世界,认识区域特征、人类和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即突出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的思维方法;从时间动态来观察世界认识地区特征及人类和环境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即突出揭示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研究思路;从相互作用来观察世界;认识人类与环境在特定地点和位置的相互作用;即突显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研究思路和学科思维方法。
须要说明的是;地理事实概念原理技能学科方法思想观念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系和有机的联系;也有交叉和重叠。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学科方法思想观念这些学科基本问题;不是具体内容的堆砌;它们本身就是同时存在或重叠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应该把它们看成地理知识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对它们分别进行梳理是为了突出、和便于理解,而不是把它们硬性地割裂开或人为地复杂化,实际教学中学科方法和观点可能就蕴涵在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之中所以不能人为地硬性分割。
【观点提炼】地理学科基本观念是集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及概念于一体而派生的学科基本概念下的基本观念性认识。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地理观念体系包括:空间观念---涵盖区位论、区域差异、因地制宜等基本原理、观点、思想方法;综合观念---涵盖系统观、全球观等基本原理、观点和思想方法;可持续发展观念---涵盖人地协调观点,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生态文明观、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等基本原理、观点和思想方法。

三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观念教学的思考
地理学科基本概念和基本观念教学是传授地理思想的教学,需要教学艺术,应在对学生如何学习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寻找各种有效的策略来帮助学生进行超越事实的思维训练,经过系统有序的长期有意识培养,使其在感悟具体知识的基础上提炼和升华成地理观念。
1.使学生理解事实与重要思想的相关性
首先增进学生对基本概念下一些单元核心概念的理解,然后通过事例使学生体验相关概念思想。鼓励学生在具体和抽象水平上发现知识间的规律和联系,通过核心概念和基本问题聚焦,在更高的概念水平上整合其思维来帮助学生逐渐建构起知识的意义。当学习超越事实水平的认知,把学习内容与有核心概念框定的更概括的学习相关联时,学生能够在概念水平上发现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这样的学习具有学科深刻性和严密性,并富有学科意义能够激发学生思维。
2教师要能够识别从具体内容主题中产生的基本概念
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反复地实践。这种识别需要教师进行自我提问;我们为何要教授这个主题?超越事实的重要理解力是什么?这部分知识中哪些是最基本的问题和基本认识?同时,围绕主题对基本问题进行思考而这需要教师与其他教师研究和讨论。当教师对知识有一种宏观把握时,就能帮助学生领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学会迁移。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需要教师至少从单元的角度概括和认识。对学科内容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研究是把握学科本质的基础,也是反映和判断地理教师的学科素养和功底的依据是提高教学时效性的根本。
3采取多种方式使学生参与到学习中通过问题提问和思考让学生主动建构基于学科基本概念下的知识网络体系
地理思想方法、地理观念等都是在不同层次水平的地理事实性和概念性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地理事实和概念性知识是地理思维方法、思想观念形成的基础和载体,任何地理方法和思想观念都不能脱离具体事实而凭空产生。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观念可以整合有内在联系的学科基础知识点,使各部分知识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和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在基本概念和基本观念下建构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学科知识结构体系。例如,在“地理要素相互作用”这一基本概念下,可以把某一区域内的气候、地形、地貌、水文、生物与土壤等要素以及区位、地图等相关地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带动知识的有机整体。
教师不仅要把事实看做重要的基础知识,而且要视其为一种手段,用于促进对学科基本概念和概念性思想的更深层次的理解。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教师要通过核心概念下的基本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授他们如何从具体事例中归纳出可迁移的概念性理解。超越事实进行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心理结构(图式),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同时与原有知识建立联系。
4.提高综合运用基本原理基本技能与基本观念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地理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未来发展必需的最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这些地理知识和技能能为学生沟通相关学科领域搭建桥梁,为学生深入学习地理和其他学科奠定基础。由此在对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应突出地理的本质特点,在具体知识教学中帮助学生提炼和生成基本地理观念,同时,一定要学会运用基本观念和原理解决不同情境、生活、社会和工作中的问题,促进每名学生的终身学习与未来发展,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
教学是逐步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不能认为学生“知道”就想当然地认为学生理解了地理教学中的概念性思想知道”并不能代表“理解”,理解力是以超越死记硬背的表现形式展示的,要让学生通过运用概念、原理和观念分析现实中的真实问题来展示其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总之,教师要帮助学生把观念性的认识“固化”“外显”出来。地理观念不是“灌输”给学生的,应该是“唤醒”学生,是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让学生在深刻理解基础上的感悟。
四基于学科本质的地理教学知识结构梳理示例
基于学科本质问题的认识,我们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必修内容进行单元内容的系统梳理,其目的是:
(1)单元核心概念和核心观念是可迁移的观念和问题,迫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更高的层次,强调概念和观念的教学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从注重对具体事实的学习和思考,到运用事实来理解可迁移的概念和观念;传授事实不是让学生知道或记住事实,传授事实是为了形成对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
(3)强调概念和观念的教学是超越事实的学习活动,使理解力达到概念性层次;有助于理解和建构良好的学科知识逻辑体系;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不过于求系统完备但求知识间的内在逻辑。
(4)那些能体现地理学科本质的基本概念、基本观念、视角和方法才是迁移价值大,适应范围广,具有学科价值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学科观念下单元地理观念由于具有迁移价值,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5)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习地理不再是对事实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掌握受用终身的有价值的知识。
下面我们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内容进行如下梳理(教材(必修模块《地理》人民教育出版社):
必修
1.单元主题宇宙中的地球
1)学科基本概念
空间、尺度、人地关系。
2)单元核心概念
宇宙、宇宙环境、地球、地球运动、地球的圈层结构。
3)单元观念基本理解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具有适合生命演化和人类发展的条件;地球是人类在宇宙中的唯一家园)
太阳通过提供能量和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
地球运动引起昼夜更替和四季变化(地球上的许多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
地球存在着圈层分异,人类生活的地球表层是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等共同作用的层面。
4)单元基本问题
地球处在什么样的宇宙环境中?
为什么说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太阳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地球的运动有什么规律?
地球运动有哪些重要的地理意义?
地球具有怎样的结构?
2.单元主题: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学科基本概念
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人地关系
2)单元核心概念
自然地理环境、大气运动、天气系统、水循环、世界表层洋流、水资源、地壳物质循环。
3)单元基本理解
大气的运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深刻的影响。
大气中的各种天气现象都与天气系统的活动有密切关系。
水循环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流动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的地理环境。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通过促进高低纬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及交换,参与地表
自然环境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其分布对地理环境有重大影响
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其塑造过程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
4)单元基本问题
大气运动是如何发生和进行的?
大气运动有什么规律?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哪些?
地球上的水是如何循环运动的?水循环对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
世界表层洋流是怎样分布的?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
地壳物质是如何循环运动的?
5)单元知识结构分析示例


体现“要素相互作用”、“人地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综合联系”以及“人地和谐”的基本观念。
3.单元主题: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学科基本概念
自然地理要素、空间关系、尺度。
2)单元核心概念
自然地理要素、地域分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单元基本理解
自然环境是气候、土壤、水文、生物、地貌等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的一个整体(包含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不同空间尺度、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地域分异。
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
4)单元基本问题
地理环境各要素怎样影响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哪里?
地理环境有怎样的地域分异规律?
(5)单元知识结构分析示例
file:///C:\Users\86131\AppData\Local\Temp\ksohtml20008\wps7.jpg体现“要素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和“综合联系”(系统综合)的基本观念。

表2-2
主题
事实和材料        
教学内容
基本问题
重要思想(基本理解)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系统的效应、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东北森林变化引起的环境整体变化等。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交换;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环境各要素怎样影响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哪里?
自然环境是气候、土壤、水文、生物、地貌等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的一个整体。
4.单元主题: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学科基本概念
人地关系。
2)单元核心概念
地表形态、全球气候变化、自然资源、自然灾害。
3)单元基本理解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自然环境在不断变化之中。
自然环境变化是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的物质条件。
自然灾害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有重要影响。
4单元基本问题
地形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产生怎样的影响?
人类是怎样开发利用水资源(或其他某种自然资源)的?
气象灾害,或其他灾害-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危害
5)单元知识结构分析示例
file:///C:\Users\86131\AppData\Local\Temp\ksohtml20008\wps8.jpg体现“人地关系”的基本概念和“人地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表2-3

主题
事实和材料
教学内容
基本问题
重要思想(基本理解)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和交通运输的影响
世界大城市与地形分布;我国东西部地形、交通线路分布、交通现状等。
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地形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必修
单元主题:
1)学科基本概念
空间、尺度、空间相互作用、人地关系
2)单元核心概念
人口、人口迁移、城市、城市化、地域文化
3)单元基本理解
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因素。
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的迁移受自然、生态环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也会引发包括资源、环境、经济及社会等在内的一系列变化(次观念,更接近事实:人口增长是分阶段的,每阶段特点不同;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改变,主要受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影响;人口迁移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形态,其内部都有不同的功能分区,都有各具特色的内部空间结构。
每个城市都为一定的区域提供服务,不同规模的城市服务功能和范围不同。
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结果,同时使地理环境各要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地域的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区域内文化的形成,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有广泛的影响。
(4)单元基本问题
人口增长模式为什么有空间和时间的差异?人口为什么会迁移?
人口的发展如何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城市的形态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是如何形成的?
城市化会对地理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2单元主题:生存活动与地域联系
1)学科基本概念
空间相互作用、人地关系。
2)单元核心概念
农业区位、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区位、工业生产活动、交通运输、聚落、聚落空间形态、商业网点布局
3)单元基本理解
农业地域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包含具体观念: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有气候、土壤、地形等自然条件因素和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地价、农业技术等社会经济因素;农业地域是一定地域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对地表自然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等)
不同类型工业地域的形成,是不同的工业部门自身工业特点不同对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需求不同的结果。
工业创造了巨大财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创建了一个新的人工环境,深刻地影响着人与环境的关系。
由于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地域之间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地域联系。
交通运输是人和物位移交流的主要手段,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影响到聚落形态、商业网点等社会生活的各方面。
4)单元基本问题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是什么?农业地域是怎样形成的?
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哪些?工业地域是怎样形成的?
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会对聚落形态和商业网点带来哪些影响?
3.单元主题: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学科基本概念
人地关系。
2)单元核心概念
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
3)单元基本理解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
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生产力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使人类对环境影响和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能力大大提高。
地理环境在提供资源、容纳污染、承受破坏等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并不总是满足人类的主观要求。
要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必须解决人类同环境对立的矛盾,促进人类与环境的统一。
谋求人地关系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4)单元基本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为什么说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必修
1.单元主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学科基本概念
区域、人地关系、地理要素。
2)单元核心概念
区域、区域差异、产业转移、区域地理环境、资源跨区域调配
3)单元基本理解
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
区域地理环境通过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影响,这种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人类活动通过利用自然资源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都要加强与其他区域的联系,以发挥各个区域的优势条件,求得共同发展。
4)单元基本问题
如何认识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
为什么要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整?它对区域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会出现产业转移?它对区域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  
5单元知识结构分析示例
体现“空间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和“区域联系”的基本观念。


表2-4

2.单元主题:区域可持续发展
1)学科基本概念
区域、空间相互作用、人地关系。
2)单元核心概念
区域发展、可持续发展。
3)单元基本理解
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地理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中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区域发展会对生态环境施加压力,从而产生影响区域发展的环境问题,认识和综合治理这些环境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区域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是对区域的自然条件实施适度改造,另一方面是合理开发利用区域的自然资源,根据每个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战略,使区域的发展与地理环境相协调。
4)单元基本问题
区域发展为什么会产生影响区域发展的环境问题?
怎样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
3.单元主题: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学科基本概念
人地关系。
2)单元核心概念
地理信息技术、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3)单元基本理解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4)单元基本问题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有哪些作用?

以上我们以高中地理必修模块作为案例进行了单元教学内容的分析,通过这几个知识结构分析示例,可以看出在单元主题、地理事实、教学内容与基本问题及基本理解之间有着清晰的联系。教学内容不仅应发展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力和学习技巧,还要促进基本理解即观念性思想的发展。基本理解超越了事实层面,达到了可迁移水平,可以体现概念的不断发展和加深,是对学科的深层知识进行构建。单元主题中的关键性内容在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时,不仅为其提供了知识基础,还可以为基本问题提供背景资料和载体。基本问题引导学生思维从事实水平向概念性水平发展,探索基本理解这种深层的、可迁移的知识。教师通过基本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学生学会从具体事例中归纳出可迁移的概念性理解。具体问题要围绕基本问题设计,步步为营,环环相扣,随着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基本概括也逐渐复杂化体现出概念的层次性。
学生从事实到概念性理解的认知路径如图2-3所示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可能与主题相关,但通常不注意提升到最后的观念性认识,未能促进知识的迁移。学生被认定已达到理解的目标,教师也不能清楚地判明学生是否达到理解的目标。而我们上述做的基于学科基本概念和基本观念梳理的单元内容,确定了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把主题、教学内容与“观念性思想”相关联。单元主题不仅包含主要的地理内容知识,也作为一种传授更深层的、概念性理解的手段教给学生。单元主题通过基本问题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其中一些问题和教学活动内容最终可迁移到不同情境,可上升为适用于认识相关一类地理问题的观念,帮助师生理解单元知识,有助于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这样的教学研究有助于解决初高中衔接问题;一个概念随课程螺旋式上升,并且在新的主题内容中不断得到拓展,学生获得了不断增长的概念深度和概念性理解,学生的观念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螺旋循环上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21-9-30 16: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刚买了这本书   电子版就出来了 好书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07:05 , Processed in 0.32056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