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20-1-2 09:42 编辑
陈勇《人类生态学原理》(升级版本叫《人类生态学概论》)选读
内容简介 人类生态学是一门融合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如何定位和构建这门学科,国内外学术界至今没有定论。作者在总结国内外大量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其多年对人类生态问题的思考与探索。通过理论分析和经验总结完成本书。全书共分为三篇,14章。上篇:人类生态学基础理论,共5章,主要讨论了人类生态学的主要学派和基础理论问题;中篇:环境与人类生计系统,共4章,重点讨论了人类通过不同生计活动对全球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利用和改造问题;下篇:人类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共5章,主要讨论了人类在高山、极地、干旱、湿热和疾病等不同环境压力因子(stressors)作用下的适应问题。 本书为学术专著,可为从事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景观规划、人口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等相关专业研究的科研人员和其他关注人类生态和环境问题的读者阅读,也可作为上述各专业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材。
序 陈勇教授是我的学生,在学术上,我们不时切磋,也是朋友。20世纪90年代初。我调入四川大学,由兰州大学地理学教授变为四川大学物理学教授。感受到很大的压力和强烈的求知兴趣。当时,我除了在兰州大学招收自然地理专业的博上研究生外,在四川大学理论物理专业和人口学专业也招收硕士研究生。作者是我调入四川大学后招收的第一批人口学专业(人口地理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我想当时我学习新知识的热情。也一定会感染这群青年研究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就受到了不同学科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他以后留校任教、多年后又去中国科学院攻读自然地理专业博士、去剑桥大学做博士后访问的学术经历和学术研究中,都留下了烙印。还记得,在硕士生阶段,作者就分别于1993和1994年在《经济地理》和《地理学与国土研究》上发表过用分形理论研究城市规模和城市结构的论文①(陈勇陈嵘艾南山李后强。1993,城市规模的分形研究,经济地理,13(3)48-53;陈勇艾南山,1994,城市结构的分形研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0(4)35-41)。难得的是,直到今日,这两篇在研究生阶段的入门习作,还未间断受到国内学者引用。这两篇论文。作者是主笔,合作者,除我之外,还有陈峰和李后强,前者是我指导的理论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而当时已是物理学年轻教授的李后强博士,正是我国分形理论研究的前沿学者。读作者书稿,引发回忆这段经历,觉得这也是一个很难得的机遇。对我来讲。在这样的学术团队中,受益于学者间交流,也感受到教学相长。同样可以想到,这对作者学术思想的形成也同样会有深远影响。今天作者完成的《人类生态学原理》,仅涉及面就很广,可以想到成书之艰难。从这本力作之中,是否也可窥见作者多学科教育的素养? 不仅因为对人类生态学的理解有分歧,还由于学者本人的原因。已出版的人类生态学书籍内容大相径庭。夏伟生的《人类生态学初探》,出版于1984年,成书还要更早。夏是才子,是我在兰州大学同一专业的学兄。由于受地理学人地关系思想的影响,“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他就仅凭当时能够获得的有限文献,写成此书。《人类生态学初探》岀版不久,夏就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他留下的这本书,由于出版时间早,虽然现在看来,不论其广度,还是其理论深度,都有局限。但是他就人类生态学的一些基本问题探索的结论,至今还为后来的学者(包括我正为之写序的本书作者)所引用。另外一本是约十年之后,1993年出版的徐建华和余庆余所著《人类生态系统》,书名虽然未用“人类生态学”但从书的前言中,显见作者是把它作为一本人类生态学来编写的。徐建华是我在兰州大学招收的第一批自然地理硕士研究生,也是兰州大学数学专业毕业的高材生。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在数学地理方面,已是国内知名学者。他的《地理学的数学方法》已成国内地理学科研究生喜爱的教材,也是学者公认的数学地理优秀著作。这本书的合作者,余庆余是兰州大学数学教授(时任兰州大学副校长),泛函分析专家。假若我们把《人类生态系统》作为人类生态学的数学方法来研读,也不是没有根据的。陈勇所著《人类生态学原理》,显然与前两本人类生态学著作不同。全书共三篇14章,上篇5章是关于人类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问题,中篇4章讨论了人类对全球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利用和改造问题,而下篇5章讨论人类在不同环境压力因子作用下的适应问题。全书体系完整,构建了人类生态学理论的新框架,既体现作者对人类生态学的认识,也反映了当前人类生态学的中外研究最新成果。参考文献列于每章之末,一时难于统计引文的总数,但无疑十分丰富。除了论文之外,还有不少难得一见的中英文专著。作者有很高的英文素养,而剑桥一年,又使他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国内难于査找到的英文原著。这些都会使本书的读者,获得可信的新认识,又有助于对作者探索的判读。因此,这是一本颇具理论深度和学术价值的好书。 本书指出“人类生态学研究的主题是人与环境的关系”,同时“在国外,人类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生态系统概念几乎同时提出”①。其实当人类进入到自觉人的阶段,人就开始有意识地去认识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说是人类最早形成的范畴之一。因而,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形成了各民族古代宗教、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直到现代哲学思想,也有它们的影响。这是人类生态学思想之源。“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命题。现在学界流行的认识是,天人合一只是起源于中国儒家的孔孟学派。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人文地理学与天人合一思想”一文,对此做了新解。季先生认为这种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调,不但中国如此,古代东方思想也大多类此。印度古代思想派系繁多,比较雄厚的是人与自然合一的思想。中国的“天”,印度称为“梵”,中国的“人”,印度为“我”,印度吠檀多派大师商羯罗的“不二一元”论认为,真正实在的唯有最高本体梵,而作为现象界的我(小我)在本质上就是梵,因而是“梵我合一”,也就是“天人合一”。由于受中国的影响。古代日本和朝鲜天人合一思想也是明确的,所以季先生总结“天人合一思想,是东方文明的主导思想”②。 日、朝的哲学思想受中国影响,但古代中、印思想相合,其源来自何处?季先生未作回答。在《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中,池田介绍生物和环境是不可分的整体,和佛教中“依正不二”的概念是完全一致的。所谓“依正不二”,即“依报”(包括一切的环境)和“正报”(生命主体)是不可分的一体。而汤因比认为,这种理念也是基督教以前希腊、罗马世界的世界观。①所以类似于中国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是来自古代人类对人与自然的认识,这是人类思想最为久远的世界观,不分东亚和希腊、罗马。如果现代的人类生态学循天人合一之源,那么这样的人类生态学就可能赞同“一元论”、“非人类中心主义”与现代流行的深生态学(deep ecology)理念是相合的。 哲学思潮对人类的社会,对科学认识会有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即其表现结果不会是完全一样的。如,在上面援引的同一本书中,汤因比认为人类开始有意识而且全面侵害“依正不二”的是犹太一神教的理念。据《创世纪》,这个神不仅是人和万物唯一的创造者,而且允许人类自由处置他所创造的万物(32页)。但是接受这种思想作为理论的人,实际是极少应用的,汤因比举出了两个人,耶稣和12世纪西欧基督教圣人弗兰西斯,“他们都反对人类榨取人类以外的自然”(34页)。实际也是这样,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大规模对自然构成威胁,是发生在工业革命后,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才能使人类能够成功地大规模地改造自然。而参与“征服自然”的人群,却具有不同的理念和信仰。但是如果用一种思想“线性”地(直接地)干预科学思想。有可能造成极大的影响。远的如教会审判哥白尼、审判伽利略。谈到人类生态学,可以举例苏维埃时代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斯大林就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书名出版了一本书。书中对“地理环境决定论”做了批判,引发了苏联学术界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清算②。研究人地关系的人文地理学没有了生存空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绝对分离。虽然苏卡乔夫(CyKaueB)提出的“生物地理群落”。被认为是对人类生态学的贡献。但在斯大林时代的苏联,他的群落却是没有人类的自然群落。1949年至“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的学术思想。自然是受这种哲学思想统帅的。如果说这段时期的中国和苏联学术界。没有真正意义的人类生态学。一点也不过分。 上面论述的人类生态学,按照本书的界定,应属哲学学派的人类生态学(philosophical humanecology)③。随着全球环境危机的加剧。过去将人类和自然截然分开而进行研究的做法不能满足人类对解决环境问题的需求,“将人类的影响纳入生态系统中,而不是将这视为干扰因素进行研究已逐渐成为生态学的迫切需要”④。早在20世纪80年代。鉴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深刻影响,马世骏等就提出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⑤。更进一步,O'Neill和Kahnn认为,自20世纪下半叶,人类与自然关系已十分密切。经济和生态系统融合为一个统一的系统⑥。邬建国等提出在城市景观中,人类与人类 ①汤因比,池川大作著,荀春生等译《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58,30页。 ②斯大林1938年为《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四章第二节所写的内容,出单行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 ③引自本书6页。 ④引自本书50页⑤马世俊,王如松,1984。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报,4(1):1-9。 ⑥O”Neill.V.Kahnn J R.Homo economus as a Keystone Species.Bioscicnce.2000,50(4):333—337。 活动,无论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都构成了景观的组成部分①。人类活动被认为是影响景观结构和景观异质性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而人类活动的干扰已经造成了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的退化②。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书估计,今日哲学学派的人类生态学,几乎都持整体论(holism)③,自然,斯大林式的解释已成为历史。但是今日的世界人类生态问题并未因此而改观,世界环境问题依然(如果不是说更为的话)严峻。所以除了哲学层面的人类生态学,还需要科学层面的人类生态学。本书对哲学人类生态学,很少涉及,因此它的内容主要属于科学层面的人类生态学。 艾南心 2012年2月21日于成都
自然·文化·人地关系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509/105572601.shtm
前言 人类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环境关系规律及相关问题的科学。作为一门理论,人类生态学在国外有近100年的历史。作为一门正式的科学。人类生态学是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大背景下,伴随着新的生态学时代的到来,于20世纪60年代后逐步发展起来,至今有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在我国,这门学科的发展还不到30年的历史。正是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国人类生态学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然而。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作为一门学科,人类生态学的发展还很不成熟,作为一门科学,人类生态学的许多基本问题尚未解决。科学哲学家库恩(T.S.Kuhn)在论述科学方法和性质时曾说过:一门科学在形成之前,其科学工作者没有范式或范型(paradigm),表现为对他们所从事学科的基本原理,甚至有关现象的看法完全不一致,经常争论;一门成熟的科学有自己特有的研究范式,即具有共同的研究对象,使用相同的术语,遵循大致相同的研究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拓展人类的视野,加深对未知世界的认识。就这些方面而言,人类生态学距一门成熟的科学还有很大差距,还需要不断深入研究。正如前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秘书长M.Strong在Marten所著《人类生态学:可持续发展基本概念》一书①(①Marlin,G.G.2001.Human Ecology:Basic concept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London:Earthscan.)的序中所言:“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人类生态学在解决环境问题上有其自身价值,然而,这门学科尚未成为具有成熟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现在是人类生态学成为一门有其独特地位的重要学科的时候了。”为此,作者在参阅国内外大量文献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对人类生态问题的不断探索和认识,通过理论分析和经验总结完成本书,期望推动人类生态学日臻完善。为了保证该书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力求做到两点:一是尽可能参阅国外最新硏究成果,凡是国内已有文献论述的,本书则尽量节省版面,力求给读者呈现耳目一新的内容;二是尽可能采用实证的方法从科学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尽量避免陷入对哲学和伦理问题的争论。由于本书涉及的内容广泛,所讨论问题的时间跨度大、地域范围广,难免有些问题讨论并不深入,有待今后进一步完善。 本书共分为三篇,上篇:人类生态学基础理论。包括第一至五章,分别介绍了人类生态学的理论学派和相关理论、生物-文化进化与适应原理,人类种群生态原理、人类生态位、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其相关理论;中篇:环境与人类生计,包括第六至九章。分别介绍了与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不同人类生计类型,包括狩猎和釆集社会、草原和高山牧业、农业起源与自给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各章主要从生计的现状、类型、特点和面临问题等角度进行论述;下篇:人类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包括第十~十四章,分别介绍了人类对山地环境、极地环境、干旱(荒漠)环境和湿热环境的适应以及人类疾病生态等内容。其中前4章主要从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特点、人类对特定自然环境的生理和形态适应、人类对特定自然环境的文化和行为适应,人类对特定自然环境中资源的利用等角度探讨了人类生态问题,最后一章主要从人类疾病产生自然环境条件、人类疾病演化规律、人类流行病学转变特点、新型传染病产生的生态原因等角度对人类生态问题进行了讨论。纵观全书内容,上篇是关于人类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利基本理论问题。中篇重点讨论了人类对全球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利用和改造问题。下篇论述了人类在不同环境压力因子(stressors)作用下的适应问题。 虽然写作本书是作者多年的愿望,并经过了数年努力终于得以完成,但由于各种原因,原本打算更深入讨论的内容和部分已计划撰写的章节只能推迟到今后再版时补充。限于学识所限,书中难免谬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